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大全>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

新华分享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通用8篇)】,供你选择借鉴。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篇1

花了将近一周零散的时间,读完了傅雷家书,感触很多,首先想说,很幸运自己可以在这个年纪,刚上大学的这个阶段读完这本书,我有着和刚出国时的傅聪相似的年纪,又是和那时的他一样,刚刚离开父母。看到傅雷在书中对傅聪说的话,仿若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说的一般。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两个字――爱与孝。

不得不说,傅雷写给傅聪的每一封信中,都包含了他对傅聪的爱。其实从小,傅聪就被傅雷严格地管教着,父母都是希望子女成才的,或许傅聪没有一个被父母宠着的童年,但傅雷对他严厉的爱,是他日后成才必不可少的。

在傅聪刚刚出国学习的那段日子里,相信他是很不适应的,毕竟第一次离父母这样远。但是傅雷给他写信,他以这种方式告诉傅聪,父母还是在你身边的,这会给傅聪那孤独的心莫大的慰藉,会让傅聪有一种与父母天涯若比邻之感吧。

在傅聪小有成就之际,傅雷如良师益友一般,告诉傅雷不能骄傲,好让傅聪明白要继续学习新的内容,提高自己,为他日后更大的成功做了很好的指引。虽然傅聪常常不回信,但是傅雷依旧孜孜不倦的给傅聪写信,在其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父母对子女那深切而又默默的爱,只求为子女付出多一点,而不求有什么回报的爱。

在国内反右的时期,傅雷深受困扰,但是他为了不让傅聪担心,为了能让此时小有成就的傅聪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宁愿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承受这份痛苦。

傅聪成家之初,傅雷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他的新婚生活指导,要知道,此时的傅雷,是受到国内反右斗争的巨大困扰的。一面要承受改造自己的巨大压力,一面要用心教导孩子,相信如果心中没有对傅雷满满的爱,是做不到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想到当前我们的教育方式,现在有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家庭环境好了以后,子女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再吃很多苦了,也不需要被历练。从小父母便让他们过着优越安逸的生活,在此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孩,想必早已被这种生活方式消磨了意志,早已失去了向上攀登的勇气,还常常有一种自我优越感,也难怪当下如此多的“富二代”了。反观傅雷的教育方式,虽然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但是他从小还是严厉对待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傅聪还是傅敏,从小都受到了正确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傅聪可以成为钢琴家,而傅敏可以在教育界小有成就了。

同样是对子女的爱,现在有些家长选择了用物质来表达,而傅雷选择了用他自己的精神来表达,而真正对子女有用,可以有益于子女日后发展,而不是仅仅是他们一时受用的,正是这承载在严厉教育中的爱了。这真正是一个让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何社会在进步,而有些人的教育方式,却在退步呢?

其次,我想说的是一个孝字。

读完整本书,觉得有一个会令我特别感慨的地方,傅聪给父母的回信,可能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他刚刚出国的那段时间,从傅雷的信可以看出,傅聪时常是几个月都不回一次信的。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又与父母分隔如此之远,几个月不回信,换做是我,绝对是做不到的,父母对自己是如此关心,而傅聪却让父母担心,这是在我看来傅聪做得不好的地方。相信哪怕一封信中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也可以给父母莫大的慰藉吧。

傅雷与他的妻子走得是如此的突然,没有再给傅聪尽孝的机会,在我看来,日后傅聪自己想起这段年轻时的往事,也会后悔不已吧。我们现在也处于这样一个年龄段,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父母却正在一天天地老去,而我们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大了。父母仍然是关心我们的,或许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我觉得我们再没有时间,也应该不时抽出点时间给父母打个电话,哪怕是一两句嘘寒问暖的话,也会使父母感到欣慰吧。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想到去尽孝,才想去关心父母。不要像傅聪一样,留下这种遗憾。

不得不说,一本好书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它的色彩,在我看来,傅雷家书对我们当代的人也是如此重要,要是人人都看得懂傅雷家书,要是人人都能体会其中的感情,当下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空巢老人了,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不孝子女了,社会也不会如此地缺乏爱和温暖了。

很庆幸自己可以在这个年纪读到这本书,可以让我从傅雷的角度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可以让我知道更多自己该做的事。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篇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子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

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父子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篇3

傅雷,文学翻译界里响当当的名字。我在初三的时候首次接触到《傅雷家书》,那时我就对他怀有敬意,以及对他的教育思想颇为赞同。不过我那时学业繁忙,无暇去细细品读,现在我带着当初的兴趣再次翻出这本书,又有了许多新的感触。

《傅雷家书》,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苦心孤诣。它是由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汇编而成的一本书,摘编了傅家自1954年至1966年5月的一百八十六封往来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的高尚情怀。

傅雷先生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我作为一个学生,很难站在家长的高度对他的教育思想作出评价,但我觉得傅雷先生大部分的教育观点是值得我们青年人共勉的。

如“我们应德艺兼备”“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存有国家的荣辱之心”等,可谓好道理永不过时。

这本书,虽然是傅雷先生对傅聪的谆谆教诲,但我在阅读过程中也感受到了长辈教导的温暖。比如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说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使你过分颓废,就好了。”这段话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我的心理素质不好,每读到这段话时,我的内心都会归于平静,也懂得了“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的道理;懂得了把目光瞄向远方,而不是死死的盯在原地;懂得了只有内心的强大,整个人才能强大的真谛。

角色切换,我觉得是这本书中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傅雷先生与傅聪的关系,总在知心好友与父子之间交换。他们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彼此和汲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傅雷先生很令我动容,他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不甘落后。我觉得他作为一个长者,他那不服老,爱学习。勤思考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

家书到了后来,我渐渐感到,父子的心灵慢慢靠拢,互相影响吸纳、学习磨砺,这也是时间和岁月的积淀,只想像一下这种感觉就很令人动容了。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篇4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并不是正因它厚重,而是因为它里面包含的都是爱。它就是《傅雷家书》,一本关于爱的书。

没读过《傅雷家书》之前,我以为只不过是一封又一封枯燥无味的家信罢了,为什么要编成一本书来让我们阅读呢,可是,当我认认真真地读完这本书后,我完全消掉了我这个认为枯燥无味的想法,这本书竟给我带来了无数启示,从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父爱!

说起父爱,他是不同于母爱的,他没有优柔绵长,他更像的是一杯温开水,虽然平淡无奇,可又能让你浑身温暖,倍感热血。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在书信中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家书中,傅雷不忘时刻教诲儿子,没有一丝的溺爱,既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样与儿子闲谈,与他交流音乐、文学、艺术等等,扮演着一半父亲、一半益友的角色,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开启了一扇不大却能看清一切的窗户,很好的为我们保存了那个年代珍贵的记忆,正因为有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明了的阐释出来,它不仅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生行事的准则。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亲,在现实中又何尝不是这样,他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给的爱是永远不能与任何人相比较的。他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来,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和处事态度也是非常好的。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坦然谦虚,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这些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幸福。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我一定会永远铭记。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篇5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资料,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透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能够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期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发奋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能够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明白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篇6

经典的作品是最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就像一位博学的智者、谆谆教导的老师。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这个寒假我认真阅读了《傅雷家书》,在书中,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那洒在纸间点点滴滴的爱,深深的感动了我。

在书中,傅雷和儿子相隔万里,只能通过写信和儿子沟通交流。他呕心沥血地对儿子进行谆谆教诲,把儿子当成朋友,彼此吐露心声、交流感想,聊起日常琐屑,讲起哲学艺术,甚至探讨爱情问题;他把儿子当成书友,与儿子一起谈论过李白、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大家;最重要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父亲的责任,将生活经验一一传授,并且要求儿子要知道国家荣辱、艺术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一封封信中,无处不表达了他对儿子深切的关心,挂念,并以儿子为骄傲的真情实感。

“你的弹琴成绩叫我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父母不用怕自吹自捧的嫌疑,只要同时分析一下弱点,把别人没说出而自己感觉别的短处也一起告诉我们。”对儿子取得的成绩,傅雷是自豪的高兴的。他在祝贺的同时,也要求儿子反思分析,与自己交流收获,因为这样才能鼓励儿子不自满,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我在读书时,十分羡慕傅聪,因为他有傅雷这样一位父亲,总爱以朋友之间交流劝告的口吻与他通信,而不是命令的话语。仔细回想一下,我的父母平时不也是这样用平和的心态与尊重的态度和我交流的吗?他们这样做,不仅能让我感到轻松愉悦,还能让我愿意敞开心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父母的意见,我会更欣然的接受,这对我的成长十分有益。通过交流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与关怀,让我倍感幸福。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傅雷教他的儿子做人,做学问,爱国,言传身教,影响着儿子的一生。而我们的父母也用他们的爱他们的言行举止感染着我们,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父母的话,我们要用心去听去体会,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篇7

读《傅雷家书》,使我最有感触的是傅雷对儿子的爱不仅在生活上的各方面,也表现在对孩子学习上的启发,督促。

傅雷为了能与儿子有公共的话题,能与儿子成为艺术上的朋友,他在督促儿子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看艺术方面的书籍,以提高在音乐理论与欣赏方面的水平,是自己能有与儿子平等对话的资本。然后通过信件与儿子进行乐理的探讨,并对孩子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整个过程都是以平等的姿态,就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看法及自己在处理相似问题时自己的做法和所获得的经验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信服的感觉。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学习的。

俗话说:言传身教。家长的学习态度及进取心,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榜样。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太多的功利性,急功近利,最好孩子一下子什么都懂,如果稍与自己的期望有所偏差就会大呼小叫,令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减,并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的孩子一时想不开,做出过激行为,可谓是得不偿失。

我们应该努力与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在学习上可以共同探讨,这并不需要我们一定要有多高的学历,孩子学习遇到问题多半是对某个概念理解不清,这时候如果你让孩子拿出课本,找到对应的章节,共同研究一下,说不定孩子就会在你的点拨下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时候孩子对你就有一种信服的感觉,对学习就会保持一种探究的兴趣。

傅雷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忘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他对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他要求孩子吃饭时,食不语,咀嚼食物嘴里不许发出声响,饭后要把餐凳放入餐桌下。家里的物品用完后,要有规矩的放回去。对人客气,尤其是对师长或老年人,说话时态度要谦和,人要站直,即或是坚持真理也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等。傅聪现已是当今世界上一流的钢琴演奏家,他优雅的举止与傅雷的家教不无关系。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身心健康地成长。从人的举止便会对这个人有一定的了解,懂得礼仪的人是受人欢迎的,因此每个家长都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好的基本礼仪,使之成为有教养的人,最终对自己的祖国有所贡献。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篇8

傅雷教子是以严厉而着称,我以为他们父子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有时候我还会想,要是我能与父亲通上几封这样的家书,那该是什么有滋味呢!

    204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