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工作心得>

ipqc工作总结心得_iqc工作心得体会范文(2)

玉凤分享

  ipqc工作总结心得篇三

  一、IPQC概述:

  IPQC(InPut Process Quality Cortro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产品的制造的全过程,我们称之为制程,巡回检查的发现品质异常且反馈出来,并联合其它技术人员解决的过程称之为控制。如何采用方法去发现品质异常?如何统计不良现象和追踪品质异常?如何有效的推动制程品质改善?是我们IPQC平时工作的重心所在。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不总是完美的,势必产生品质异常,如时段直通率较低,返检率偏高,出现品质隐患等等。此时我们就要把品质异常及时反映出来,并联络相应的技术工程师,尽快分析和解决,将品质异常降至最低点,确保产品生产的顺利进行。

  通常将IPQC比喻成“天气预报员”,在生产产品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处于一个巡查观察的状态。利用各种产品工艺流程的程序与标准,准确掌握当时的“天气情况”,预防制造过失的发生,降低品质事故的发生几率。正是通过在品质问题的初始阶段发现问题和在造成危害之前消除或者减少产品的成本,最终实现预防控制这一目的。

  二、工作经验分享:

  我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经验:

  1、采用有效可行的方法,可提高工作效率

  它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分析:

  (1)第一种方法:作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当我们接触到几款相似机型,特别是派生机,他们是孪生兄弟,外观也可能一模一样,容易混淆。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清清楚楚:DV987是从DV985变化而来,仅DV987增加4合1读卡及USB功能,实际是可以认为DV987是DV985的派生机。我们知道他们的区别,抓重点,针对性强。那么巡查过程中就清楚该从他们的区别是否读卡和USB功能着手了。

  实例二:对于同一类派生机同时出现再拉上怎么办? 清尾机、保修机都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这种大杂烩式生产在保修机中最为常见,怎么办?还是老办法,做个比较让他们原形毕露:

  下表是DV973K系列机型的区别与联系:

  A、输出板/ OK板/主面板/副面板四种机型一样;

  B、解码板只有DV973k板号不一样,其余三款一样;

  C、源板出现两种状态, 5977K系列和5977B系列,分别以VIPER22和02659R

  的不同的电源方案存在;

  D、软体:DV973k-3和DV973k-4软体一样,其它两款不一样;

  E、机芯:除DV973K-5使用HD65光头外,其余三款使用HD62光头。此时我

  们就针对以上五点对DV973K系列机型加以区分,即使你四种甚至更多的机型

  出现在拉线上我也不怕混淆,这个方法长期采用你会对各款机型的派生系列的情

  况了如指掌,那个时候你就告别手忙脚乱了。

  (2)第二种方法:分类别:如果机型太多,杂乱无章无处着手,一时难以把握好

  各种机型的的具体情况的时候, 怎么办?建议采用分类别的方法,将其分门别类,

  把他们的区别与联系区分清楚,找出各机型的规律所在,那么你巡拉时得心应手。

  但是注意选择统一的分类标准。

  我司 DVD按外形可以分为普通 DVD和便携DVD两大类。

  其中我们可以对普通DVD又进行分类;

  我们按照机芯框架可以分为托盘式DVD和吸入式DVD(见下表)

  还有,我们按照芯片类型可以分为B版,C版,D版,E版,F版

  我们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歌霸系列。高清系列,读卡系列。普通系列等

  我们按照是否可以输出高清状态可以分为高清DVD和非高清DVD

  我们按照是否带读卡功能可以分为读卡DVD和非读卡DVD

  举一反三,实时掌握各款机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巡查的时候就不怕将机型混淆,把各款机型的功能作为一个重点。只要你能够将各种型号的影碟机一一对号入座的话,那么你可以很轻松的把你的手头工作做好。

  另外,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方法,比如联想法,即进行全面的辐射。实际应用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果同一种物料在某款机型上出现品质异常的话,我们马上联系。到其它的使用同一物料的机型上是否有此类品质异常的存在?由DV973K想到DV981,由DV977K-10想到DV977K(06)和DV977K(06F),由DV985想到DV987等等,形成一串连锁反应。如此一来,我们很快就掌握了由局部到全面的“天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2、培养良好的两个工作习惯,更利于工作

  两个工作习惯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细、勤。

  第一个“细”:就是细心不能马虎。从事品质工作的同事对此点应该时深有感触的,只要你稍有大意,品质异常随即而至,品质事故是难预见的,他来到之前不会跟你打招呼的,所以革除马虎之心是从事品质事业的第一要务。一旦你长期形成不细心的不良习惯,很可能在工作中遇到麻烦。当然,习惯成自然,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改进的过程,绝非朝夕之功。

  在巡拉的过程中我们是要检查物料的。我采用的“物料代码三一致原则”,细到每一件物料。BOM上的物料代码对应于SOP上的物料代码,还有物料标识贴上的物料代码,三者应保持一致,同时根据SOP上的物料规格和实际使用量来确认物料是否正确。当然,要保证当前使用的BOM和SOP的是最新且有效的。

  下面以DV985的某一种物料为例:

  我们平时巡查过程中,要养成一种工作习惯,检查物料的时候,可以采用物料代码三一致原则,细心对照BOM。SOP。和物料标识贴。三者是否保持一致了,我们就可以继续检查下一种物料了。

  第二个:勤:勤就是勤快,多巡拉。一勤天下无难事。生产线是运动的,品质异常也是未知的,,因此你必须勤,实时监控拉线上的产品品质状况,不能长时间的不闻不问。

  幸心理而想偷偷懒。因为品质是变化的,随着5M1E的不断影响,品质异常随时可能发生。可能今天上午没有异常,下午就出现了异常。虽说不能立竿见影,万无一失,也能够起到防范于未然。长期坚持会养成的这一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工作帮助极大。

  3。掌握必备的三种知识,更好的去工作

  第一种是电子知识:从事电子作业,要懂基本的电子知识,对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熟悉,要了解基本的电子电路的组成,必备的电子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尽可能的深入学习,为更深层次的挖掘问题做准备,当然对你的工作大有裨益。

  例如:当上线作业时,你发现一名员工未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作业,此时你利用静电知识,要跟生产部员工讲解静电对作业的危害?为什么要佩带静电环?晓之以理,比扣分处罚的效果应该明显的得多。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下次他就会记住了上线作业时首先就佩带好静电环。这样既达到预防的效果,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第二种是品管知识:从事品质管理必须了解品质管理的相应知识,比如ISO9000族系列的管理理论,树立正确的品质理念,结合公司的实际工艺水平,遵循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按照公司的TQM理念和品质管理流程严格执行。当然品质是无止境的,不能苛刻也不能放松,要以能够满足顾客期望的能力为前提,正确合理把关。

  我个人平时要多多拓宽知识面。除了熟悉公司的程序文件和流程之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习:

  1、掌握并理解质量的基本概念(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

  2、理解质量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尽可能地多了解世界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熟悉本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及控制要求并写一些总结经验;

  5、找一些资料学习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点/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掌握质量检验的步骤,了解产品验证及监视的概念;

  6、认真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含义, 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作用和特点;

  7、理解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多使用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并善于总结出好用的工具。

  第三种是数理统计知识:数据是分析问题重要依据。善于归纳和总结,使用正确的概率统计方法和利用更多更好数学原理,得出更精准的数据对问题的解决无疑是有益处的。作为一个IPQC当然要对这方面的知识应有所涉猎,如何在数据上下功夫,就全看你的自己对数据的理解度。

  下面举一个最常见的QC手法应用的实例:

  下图是某保修机机型的一个月的不良元器件的柏拉图数据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到:IC不良,机芯不良,电容不良居不良数量的前三位。其三者之和占到总数的89。11%,那么IC不良,机芯不良,电容不良这三项是我们重点观察对象。我们有针对性地锁定目标在某一时间内,对其全面监控,得出有用的数据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实施依据。

  柏拉图作用:将收集之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做个分类,找出比率最大的项目或原因,即二八法则,对80%以上的项目作重点跟踪。并且以所构成的项目依照大小顺序降序排列,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在实际数据的取样过程,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要使我们的工作更完善,完全不依赖经验的话,就必须将其标准化,系统化,简单化。使得更多的新手上路容易。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很难做到,所以适当的经验积累是必要的。

  当然每个IPQC巡查方式不尽相同,人的思维方法和考虑方向也不一样。以上仅是本人的平时工作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在此写了下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事指正,不胜感谢!

↓↓↓点击下一页还有更多精彩的iqc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32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