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3篇
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就像向阳花总是追寻太阳,不为名利,听从的是心的召唤,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长期以来,东野圭吾以“日本推理大神”为人所熟知,但你是否知道他也曾有过晃荡的青春?差等生、考试作弊、不务正业、高考落榜、复读等都是他青春期的标签。东野圭吾如何从一个痛恨读书的少年成为著名作家?是什么成就了他?这样的青葱岁月对人生成长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本版从他的新著《我的晃荡的青春》(南海出版公司)中选编了一个章节,读者或许从中能找到答案。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非常讨厌读书,看到姐姐们读着什么世界儿童文学全集,我觉得她们很蠢,认为那种东西没什么意思。那是电视机刚开始普及到家庭的时期,我或许是开始远离印刷文字的第一代人。
“书是好东西哦。读书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主角,兴奋激动、紧张刺激,很有意思。”母亲常这样对我说。
“我不需要,我要走自己的路。”我如是回答,端坐在黑白电视机前沉浸在《铁臂阿童木》和《铁人28号》的世界里。
即便如此,在母亲的意识里,似乎早已存在“读书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样一条定义,她的第一次尝试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是《佛兰德斯的狗》。说实话,在我看来,《佛兰德斯的狗》一点意思都没有,内容我现在已经忘光了,只记得那是个可怜的少年带着他可怜的狗,最终毫无幸福可言地死去的故事。这样的内容,说它“兴奋激动、紧张刺激”是不是有点太勉强啦?
“什么玩意儿嘛,书果然还是让人心情沉重的东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越来越讨厌读书。母亲却没有放弃,她似乎觉得,靠情节取胜的书如果不合口味或许会产生负面效果,于是又想到了伟人传记。
就这样,《伽利略传》被选了出来,它讲的是家喻户晓的伽利略的生平故事。故事从一场晚宴开始,少年伽利略在父亲的带领下参加晚宴,可四周全是大人,令他觉得很无聊。他四处打量,寻找有意思的事,结果看到了天花板上摆动着的吊灯。最开始他只是心不在焉地看,却渐渐地发现了一个特征——虽然吊灯摇摆的幅度越来越小,但完成一次摇摆的时间却没有变。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当时的他竟凭借自己的脉搏作出了确认。他觉得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便告诉了大人们,却没有得到重视。于是,少年伽利略为雪耻而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科学家,发现并且证明了许多物理定律,最后他终于开始公开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感想是:科学真伟大。
不可否认,当时的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以后的路。我开始抵触除了算术(数学)和理科之外的所有科目,觉得学习其他东西只不过是在白费脑筋。我脑中的公式是这样的:科学伟大,科学之外的学问狗屁不如,语文之类的不学也无所谓,语文就是读书,所以不读书也无所谓。就这样,最终结果是我更加坚定了拒绝读书的立场。
母亲因所有努力都白费而恼羞成怒,选择了同班主任商量这种简单直接的手段。那是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好不容易给选了本书,一定要好好读。要是被问起有什么感想时你却回答还没看,那妈妈也太没面子了。”把书交到我手上时母亲这样说。从那天开始,《次郎物语》就端坐在我的书架当中。
翻开第一页看看还是可以的,但当双眼开始追着那些文字跑时,痛苦便会突然间袭来。这并不是因为我想读才读,只不过出于义务而已,所以并没有坚持的理由。把书放回书架时,我的心中只剩下对书的憎恶。为什么世上会有这种东西呢?我咬牙切齿。
但更大的不幸笼罩了我。班主任为有家长就读书的事找她商量而自我感觉良好,竟把我的名字加进了班里几个同学参加了的读书感想征文比赛的名单。这样一来,我就必须在暑假期间读完指定图书,还要写读后感。那本指定的书是《大藏永常》,是一个在农业政策方面功绩颇丰的人物的传记,不用指望书里会出现惊悚、推理或者幽默的故事,这本书怎么看都是教育委员会青睐的那种。
看到这个书名就渐渐没了兴趣,看完第一页我就已经绝望了,从第二页开始几乎是哭着看完的。这本书我没能读到最后,读后感也只是将看过的内容概括一番,最后加一句“对不起,我没能看完”,以期得到谅解。班主任什么都没说,但只有我的作文没被送去参加比赛。母亲至此也终于想通了,决定面对儿子讨厌读书这一事实。
可出乎意料的是,事情竟然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那是在我进高中之后不久。大姐带回来一本硬皮封面的书,书名为《阿基米德借刀杀人》,是一个叫小峰元的人写的,还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接触到久违的书这玩意儿,我的头又晕了起来,但这本书我却真读得下去。至于原因,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是一时兴起呢,还是着了魔呢?总之当时我的行为无法靠道理去解释。而且还不仅仅是读得下去,我竟然将它读完了。故事本身并不长,我却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最后整个故事在脑子里都变成了一团糨糊,但总之还是读完了。对于在那之前不管多么有趣的书也只能看个一两页的我来说,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起意外事故了。
推理小说还真的可以啊——那时我第一次有了这种想法。或许也算是理所当然吧,因为一直与读书无缘,在那之前我从未接触过推理小说。那时二姐早已是松本清张的书迷,但我只以为她在读什么无聊的书,完全没有兴趣。
我想知道二姐还有其他什么书,于是看了看她的书架,最终视线停在了松本清张的《高中生杀人事件》上。这次我只花三天就读完了,拿起来就放不下,一直缩在被窝里翻书这种事,我还是生平头一次。比起书中的内容,自己竟有如此举动这一点更令我兴奋。
接下来我读了《点与线》,还读了《零的焦点》,全都是一气呵成,爽快至极。一看到铅字就头痛的过往变得那样不真实。很快我开始关注起其他作家的作品,到最后终于也开始自己掏钱买起书来。推理小说究竟哪里吸引我,那个时候的我还不太明白。
那段日子里的某一天,我忽然产生了一个了不起的想法。也不知是胆大妄为还是不知天高地厚,我竟生出写推理小说的念头。不过当初我沉迷于怪兽电影的时候也曾想着要当电影导演,因此对创作故事这件事本身我其实并不讨厌。
我在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买了一本最厚的B5笔记本,从那天开始就写了起来。很遗憾,具体日期已经不记得了,但肯定是高中一年级的一月份。书房是和姐姐们共用的,为了不让她们发现,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我就这样一天不落、一点一点地写了下去。
篇二: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是一篇《脆弱的幸福:关于卢梭的随笔》的读书笔记,当我回翻笔记本的时候,发现在这一笔记上还有一段来自《Lens 杂志》的笔记,很有意思,可一并放上。
《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逃避是一种暂停。很多人会在不同时期达到生活的临界点,他们一步也迈不动,被死死钉在那里,而这时勇敢地选择离开,对一切说滚蛋,这是好事……失去工作了,没问题,妻子要离婚,可以,一切都完蛋了,也行。再也不需要什么安全感,能顶得住生活中的一切考验,这就是自由。
以上,顺应一撮人的“时代心声”。
《脆弱的幸福》
1. 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人种种不同都源自何处呢?
案是:在前一种状态中,人是独自一人的——不是说他像亚当那样是唯一的,而是他没有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人是独立的,人是孤独的,人与他的同类没有任何交流,他不需要别人,也不知道他人的存在。
相反,在社会状态,人完全由其社会属性,由其对他人的依存及其同类的交流来决定,人发现了他人的存在,感受到他人的目光:人开始注视别人并开始想让别人注视自己。人开始通过了他人的眼光看自己并开始建构一个与本身有区别的外在。人身上的一切,就如我们今天可以观察到的,都要归于他的社会性,这实际上就是所有这些不同的真实原因:
野蛮人活在他自身,社会人总是外在于自己,只能活在他人的见解当中,因此也唯有在他人的判断中才能获取自己的存在感。
是这样吗?是因为人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状态,所以不敢破坏破摔,做自己吗?想起莲池老板,他最近的微博里说:“人之所以为人,除了积累和占有外,还有很多事值得去做。该发的都发完了,愿都安好。”他关掉水吧后去了山上生活,现在不知道又干嘛去了。算不算一种放弃、一种暂停呢?
说累、说“想找回真实的自己”的人那么多,能做到却鲜有。哪怕是被尊为“先生”的杨绛,也说:“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呐,最多,我们可以构筑一个自己更喜欢的外在人,不管那个喜欢是来自他人还是本我。
2. 对于公共教育,他受到柏拉图的启发(他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教育学论著),希望将之完全托付给国家的执政者……“应该立法安排他们教育的内容,秩序及形式。”所有人必须一视同仁地接受这种教育:“所有依据国家宪法平等的人们都应该接受集体和同样方式的培养,并且这种教育应该囊括每个人生活的全部,包括在他们看来可能属于个人娱乐的部分:‘不允许他们各自单独随心所欲地玩耍,而是所有人都在一起,在公开的场合。’”
这种教育不只涉及到外部的举止,即行为,它还应该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因为没有什么应该与国家利益保持距离。“如果说我们应该懂得要按照人们是怎样的人来任用他们,那么最好还是使他们成为需要他们成为的那种人。最完全的权威要能洞悉人的内心深处,不仅要影响他的行为,也要同样影响他的意志。”如果教育进行顺利,学生们会学会“永远只成为社会想要他成为的那种人。”
想到太多,但我不太敢展开,试着列一下。
第一想到的自然是中国高考,然后是犬齿之家,然后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我们的十年浩劫。
但是我会想到这些,是因为我是民,如果我是执政者,首要考虑的应该是执行难度,因为“一旦经过了社会状态,人类就不可能回到自然状态”,因为“从未见过一朝堕落的人回归美德”,也因为“人的天性无法回溯”,当下社会有千万种问题,还有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觉醒的人,怎么可能再回到被完全影响“行为和意志”的状态呢?
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理想的国,而是理想状态下的国。根本不可能实现。
卢梭也说:如果一个现代国家想要推出严格的公众教育,那么必将无可避免地遭到他的“公民们”的主体精神的抵抗,并且将只能以暴力强制推行,而二者也都将因之而毁灭。(还记得上一篇推送里的托尔斯泰吗?英雄所见略同)
可是又想,现在已经做不到使民蒙昧,可是,可以使人麻痹啊。用丰富的商品、欲望和类似咖啡馆一类的梦想来填充人民的思维,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意志,让他们逐利,让他们追梦,让他们夺名,让他们热闹、荣华,让他们文艺、清新,如此,就忘记了应在政治、应在“人之为人”上有所作为了。所谓乐不思蜀,还会有多少人去想其他呢?当然会滋生很多社会问题,但是于政体无伤,这是否就是:不择手段?
新瓶老酒,也是一种贯彻。
卢梭他说啊,“科学和艺术是防止人类更加堕落的屏障。”
再说Lens里有这样一段话:
“大量艺术青年的涌现,是泡沫时代的产物,他们在艺术和创意产业繁荣的时机选择接受艺术教育,却在毕业后遭逢收缩的就业市场,成了艾德里安在《日本当代艺术简史(1990——2011)》一书中形容的:‘冗余的创意阶层’。他们不愿意进入社会成为‘社畜’,只好寻找艺术零工,如在乡村举行的艺术节,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那说说“冗余的创意阶层”吧,有一次在川美看到一组毕业作品,叫《打包》,含义一目了然
西装领带代表的绅士和旗袍代表的淑女被扁平化,成了一件商品,数件这样的“绅士”被捆绑在一起,量产的社会。
不知道是不是国家真的在潜移默化地践行这种公共教育,现实就是,一步步接近了这一个变异的“理想国”了。
就算有“个体”,也有各种手段,让Ta不能在群体中发生,审查制度保证了社会的纯洁度。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剥夺了一系列以后,再给你看大千世界的满目琳琅,这样就想不起来那一巴掌疼不疼,以及为何而挨了。
我,一个支教老师,在扮演的角色,或许就是:沉默的执行者。
3. 卢梭一点儿也没有低估社会及其对人的影响——恰恰相反,他在《第三论》当中致力于从社会生活,这唯一的事实当中腿短人类目前的所有特征。正是从那里诞生了理性、意识以及道德感;www.i1766.com诞生了私有财产、不平等和奴役;以及现在所有经济生活的形式;诞生了法律、各种体制和战争;诞生了语言、技术、科学和艺术;甚至从那里诞生了我们的情感和激情,如我们实际所体验到的那样。
庸俗、肮脏、势利、冷漠、欺骗,这个社会从不缺少,可是这里有真正的伟大、爱和美。
4. 公共教育的成效以及由此引发的相互监督将使得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性质同质化,也因此而大大简化了公众生活问题……在理想的国家中,“如果国家的法则就像自然的法则一样没有任何人能动摇,那么对人的依赖就会重新成为对事物的依赖。如果个体意志完全服从总体意志,就是说实施坚定不移的法律,那么所有的关系将重新统一起来——对每个人来说,别的人都和事物没什么两样,人将不必承认自己以外的其他主题,正如他也不被其他人承认为主体一样。对他来说人与事物具有同等地位,是工具或者对象,站在国家的视角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能在共和体制中融合自然状态和公民状态的所有优势。”
超级扁平的世界,不再有个体,因为个体没有意义,自然,就不会再有人问“是谁,哪来,去哪”的人生三题了,也没有人去探寻意义了。
可是,“提高XX素质,XX水平”,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同质化呢?将原本良莠不一的人置于同一标准下,若不“达标”,那就“努力提高”啊!
有语云:惩恶扬善。可善恶也只是一种标准啊,换一种语境,立场可能马上就会被改变,这种普世标准,只是为行为套上缰绳啊,告诉它往东不要往西,因为往西是“错的、恶的”。好比《择天记》里,杀人犯法谁都知道,可杀周通,尤其是陈长生或者王破、再或者折袖去杀,那就是人间快事了,可凭什么啊?周通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恶狗啊!如果那个朝代不流行杀人犯法,那至少杀人偿命是通行的吧?周通是杀人者,所以他应该被杀,可当他成为被杀害的那一个时,又有谁来偿命呢? 冤冤相报何时了,那到了“了”的那一个,我就想问,凭什么是那一个来“了”?为什么杀人偿命到这里就要了?
扯远了,回来。
“不必承认其他主体……”将人给物化成“物体、对象”只是其一,其二,人人都不再是主体,会怎样呢?
不会再有关注,或许说将不再关注“关注与被关注”这事,那就不会有自卑、自矜、虚荣、成见等等,很多问题,就会自行消解。
这或许是为什么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卸载微信微博的原因吧,以为卸掉之后,有一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以为自己会专注且自制,但是贯彻不彻底,永远只可能是“理想”状态。
再想想,如果真的走向了共和、共产或者完全民主,天下大同,那会怎样?
世界不再有趣了。
不会再有好奇心了。
日光之下,再无新事了。
所以现在,此刻,这多元的时代,真的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啊。
在这一篇笔记里,我没有任何坚定的立场。
篇三: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今天与在座的前辈和同事一起交流读书的体会,我感到非常荣幸。读书对我来说,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我精神疲倦时,随手拈来一本书,心情会变得坦然和放松;当我身体劳累时,倚在床头,让书伴着我渐渐忘却身心的疲惫。寂寞时,书是知心朋友;苦闷时,书是开心钥匙;高兴时,书是智慧长者。因为书,我的工作变得轻松,因为书,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因为书,我的世界丰富多彩、鸟语花香!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读得最多的就是《新少年》,里面好学生、好少年的成才故事激励着我、伴随着我的童年。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事物和社会的视角不断开拓,我开始接触到象《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文学名著,还有象《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科普读物,而且因为性格的原因,我还看过《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之类的武侠小说。直到现在,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关于科学家的书:《科学发展演义》。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阿基米德,认识了牛顿,认识了居里夫人。让我敬佩的就是居里夫人。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坚强,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坚持;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淡泊名利,追求梦想!
尽管,我没能成为象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我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坚守着,因为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我的人生理想!虽然每天穿梭于教室和办公室,过着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不仅没有让我减少对书的喜爱,而且更让我读书中找到更多的真谛!批完作业时,可以读书;写完备课时,可以读书;放学回家后,也可以读书。我读朱**,读李镇西,也读魏书生,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爱的教育》,读书帮我转变教育观念,读书让我学会如何化解师生矛盾,读书让我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读书让我懂得如何更好地驾驭课堂,读书让我的课堂变得和谐而熠熠生辉!
在多年的读书生涯中,我有一些读书体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一、要培养爱好读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人想学文科,有些人想学理科,有些人想学艺术,可是很多人经常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不久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了。很难得持之以恒,因此最终也就一事无,什么都学不会。读书也一样,我们不能够浅尝则止。每个人的认知角度和兴趣爱好不同,对于那些提起书就头脑的人,即便这书再有借鉴价值,再有启迪意义,他也不会认真看的,自然也不会从书中得到提高。所以,培养对读书的兴趣,应该是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必要前提。培养终身读书的兴趣,才能够真正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生!一本寓意深长的作品甚至可以改变你对世界的观点,帮你抉择人生的各种分支,帮助你走向成功!就像我高中时读到的《人性的优点》,它就真的改变了我的一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好的书籍可以一直伴你左右,烦恼时给你排忧,孤寂时你我解闷,迷惑时又为你明灯,好的书籍帮助你领悟人生,帮助你获取知识,帮助你应对挑战!培养读书的兴趣,你可以节省走弯路的时间,能够更快速地走向成功!
其实,读书不仅是一种谋生进步的手段,更是一种生存需要、一种创造性工作与生活。建立终身读书的习惯是成就自己一生的源泉和动力,是提高个人整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个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终身读书是获得人生成功的前提,是参与未来竞争的根本。
二、要树立勤奋读书的思想
时常会有人问我,那么多的书,何时才能看得完?我会说,读书是没有止境的,正如古话说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你勤读书,多读书,经常读书,长期坚持,自然就能够博学。如果做到了博学,也就奠定了成功的坚实基础。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不断完善自我、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道路,提供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认识和行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如果能够坚持读书,那么一生肯定会有所作为。学会勤读书,这是现代人应对危机和挑战的关键武器!
三、要明确多读好书的目标
从小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事没事也喜欢去书店逛逛。但小时候没钱,逛的都是旧书摊。从那里沙里淘金的找书读。现在出版的书多了,自己也有经济能力买书了。但是发觉现在的好书却越来越少了。“名人出书”、“明星出书”、“写手传书”等等,大量没有阅读价值的图书充斥市场,很少有原滋原味,值得去读的好书!那么,想高效读书,必须注重书籍的选择。读好书,有益一生;而读不好的书,浪费钱财不说,浪费时间,误入歧途,才是最大的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书籍犹如选择人生道路。
读书前一定要慎重选择书籍,不要怕浪费时间。那么如何选择书籍呢?一是有良好的纸张和装订质量,好的图书最好经得起翻阅。二是图文比例适当,一本好书就应该言简意赅,图文比例适当。三是在内容上既有针对性也有趣味性。四是应标明相关的注解,等等。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兴趣实际来选择,切不可“人云亦云”。
法国哲人笛卡尔曾经说过:“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读书可以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给自己订一个详细的读书计划,严格地坚持下去,你就会有所成就有所作为。通过博览群书,吸收多层面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气质,增长自己的见识,改进自己的谈吐,提高自己的博大精深程度,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做一个学识渊博,博学多才的人。
四、要参悟书中的真知酌见
读书再多,也仅仅只是书海之一粟。书海无涯,如何事半功倍?书要读,更要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也就是读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为读书的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读书的第二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读书的第三境界。
所谓读书的第一境界,取自晏殊的《鹊踏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词句原本是讲人生道路,须要高瞻远瞩,又需要耐得住长夜寂寥,独自去追求探索的阶段。用它比喻读书,旨在说明读书一定要专注。一是要把读书当作自我发展需要,思想上重视,情感上喜爱,潜心读书,专心致志。二是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要把有限的时间用于价值最大化的读书。
所谓读书的第二境界,取自柳永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诗句本是描写热恋中的情人,分离两地的相思之苦,无怨无悔,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面容憔悴也心甘情愿。这里旨在比喻读书求知须历经一个艰苦的过程,治学创业中,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
所谓读书的第三境界,取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她千在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诗句原本描写的是灯海花潮的元宵节夜晚,情人约会的情景,一个青年经过了千百次苦苦寻找,终于在灯火人群中找到心中久久思恋的情人。用它比喻读书,旨在说明苦读后的收获与幸福,这种苦读要求的就是一种“悟”。王国维借用这段诗词,比喻在经过长期艰难的探索追求后,努力地“悟”,成功不期而至的极度欢喜。这和读书的过程,真是不谋而合。上述的“三种境界”,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一条读书求知的规律。经过“千百度”的苦读,探索、钻研与思索,努力地“悟”,你得到的将是物欲私念的超脱、人生哲理的顿悟、精神境界的升华、创造灵感的激发。如果我们遵循这一规律,就可以使自己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所以说,读书一定要学会悟!先读懂书,弄明白作者讲了一些什么;其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作者的意思;第三是能做一些批判;最后是能够深入地“悟”,以便最终形成一些自己的东西。书是给人“悟”的,只有通过“悟”,才算真的读通了,读懂了,读透了。读书能得其要,则事理心贯通,读书多少就其次了;不得其要,不会潜心去“悟”,读书再多,也不过是徒增些书呆子罢了!
最近,我就在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一本书——《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对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从中得到很多体会,对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使很多教学中的疑虑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这本书收录的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等等。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一章节,其中就提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有时我也真是恨铁不成钢,找家长、罚作业……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很惭愧,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切为了学生。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做为年轻教师的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教师只有再度做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通过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仅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为他人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相信我心也一定会有收获。
最后我想用肖川博士的一段精彩的描述作为结尾,与大家共勉:人生许多感悟,就在捧卷细读之时——感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茶烟轻扬,书香浮动,风尘仆仆的心灵终于可以回家了。抑或在那幽静的夜晚,守在小窗前,望着那灿烂的星空,憧憬着美妙的人生境界,吟咏着自己宽广而又温柔的心灵。久而久之,我们的身心都与那广阔的星空、美妙的境界融为了一体,实现着人生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