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京剧鉴赏心得体会700字

俊逸分享

我最喜欢的戏剧是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京剧更是我们中国的“国粹”。 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京剧鉴赏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京剧鉴赏心得体会1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我一年级的时候,爸爸为了让我更了解它,带我到国家大剧院看了一场《穆桂英挂帅》的京剧演出。

到了剧场,坐席上已经有了很多观众,我一看,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他们兴致勃勃的等待演出开始。我坐下后,有点心不在焉的。这时演出开始了,一些打扮华丽的人出来开始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但是我根本听不懂。心里在想:这都是唱的什么呀?还没有动画片好看呢。爸爸带我来这里干什么呢?时间过得可真慢呀,我看着看着就打起了哈欠,有点昏昏欲睡。

突然,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把我惊醒,发生了什么?我环顾四周,发现大家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一边看一边鼓掌。我像二丈和尚一样,摸不清头脑,有那么值得赞扬吗?我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用认真的态度开始看起了台上的演出。

演员们十分专注,跟着音乐的节奏,一会儿小步快走,一会儿拳打脚踢,一会儿摇头晃脑地唱……让我想起了学校里京剧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演员们精确的“四功五法”,使我渐渐看得入了迷。看着他们精彩的表演,我顿时感觉这比动画片所蕴含的知识和文化高深得多。有句俗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做到这样优秀的程度,演员们要付出多少汗水啊。我要是不认真的看,能对得起他们吗?

这时候的会场里,所有的人都跟随着演员们的节奏轻声的唱,声音越来越大,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就在此时,我懂得了京剧的魅力,我喜欢这种独特的风格,我要努力学习京剧,了解更多的京剧知识,学会更多的关于京剧的动作。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它,让它流传千古。作为一个中国小学生,我怎能不重视它呢?

京剧鉴赏心得体会2

京剧,曾称平剧,说起来也有百年来的历史了。自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河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的表演过程和形式都已经形成高度的规范,并分为四个行当,分别是:生、旦、净、丑。不同行当的唱念有不同的声腔、动作。京剧的场景和道具相当简单,演员在台上用高度虚拟化的表演引发观众的想象和共鸣。

京剧舞台过去没有大幕,观众一眼就能看清整个舞台。舞台上一般只有一张带“桌围”的桌子,两把带“椅披”的椅子,称为“一桌二椅”,桌围和椅披上都有装饰性的绣花。以前舞台上什么都没有,后来在台前加了大幕,演戏之前便会用它把舞台遮掩起来。

大幕一拉开,京剧演员出现在舞台上,台下顿时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待音乐响起,演员以轻盈而又稳健的步伐走上台,她秦腔似的唱法,声音嘹亮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姿中,一粒一粒滚落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在每个观众心上。不论男女老少,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随着京剧渐渐来到高潮,人们早已融入剧中:小孩兴奋地挺直腰背,瞪大眼睛,在椅子上一跳一跳的;大人则显得比较安静,但心却是活跃的,不禁感叹着、期待着京剧的结局,脸上浮出笑意。

京剧临近尾声,老人呵呵大笑,小孩也装腔作势,好不乐乎!感受到了京剧的美,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感受到了京剧那有板有眼、紧拉慢唱的特色。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戏剧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博大精深,它源远流长,再没有其它戏剧能与之媲美。

京剧鉴赏心得体会3

京剧的前身是徽班。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大量吸收当时在北京流行的昆曲、京腔、秦腔等各种戏曲艺术的成就,同时又受到北京的语言、风俗等地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古徽州的戏曲活动比较早,明代中期已呈势头。歙人,嘉靖年间官至兵部侍郎的汪道昆,就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虽身任武职,也作文,也写诗,尤擅长杂剧,著有《高唐梦》、《五湖游》、《洛水悲》等历史剧,在徽州一带上演盛行。进入清代,徽州的戏曲活动更是方兴未艾,其主要是与徽州的“处者以学,行者以商”,“商而兼出”,合商业资本和豪绅巨族于一身的思想有关,在发展徽商经济的同时,促进了戏曲文化的大发展,寓教于乐之中。

徽剧的形成,是在徽腔与青阳腔结合的基础上,同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并受昆腔的一定影响,才有了徽班与徽帮。当时著名的有庆升、彩庆、同庆、阳春等四个班社。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演出,轰动京师。后又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演变为京剧。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 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京剧鉴赏心得体会4

京剧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著名的“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进京,合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戈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成为了京剧。京剧也称“皮黄”,有“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但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还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各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优秀的演员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汪笑侬、王鸿寿,刘鸿声等;武生俞菊笙、李春来、黄月山等;小生程继先、德珺如、姜妙香等;旦角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何桂山、金秀山、裘桂仙、金少山等;丑角萧长华、傅小山等;琴师孙佑臣、梅兰田、徐兰沅等;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等。

京剧真不愧是中国的国粹啊!

京剧鉴赏心得体会5

京剧,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国粹”!

以前我并不知道京剧的来历,后来上网查了才知道京剧是由清代时的徽调、汉调传入北京以后,演变而成的。京剧的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打击、管弦乐为伴奏。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京剧表演,那些演员在台上一会儿说,一会儿唱,有时还兴味盎然的表演一番。初看京剧的人可看不惯,他们会觉得京剧很无聊。可老一辈的人就不同,就像我爷爷,专爱看一些戏剧频道,听到那“怪里怪气”的声音就乐,百看不厌。

我刚进屋,就听到了淳厚浓郁的京剧声——原来是爷爷正热火朝天地看京剧。看爷爷津津有味地看着,样子好惬意!我也不慌不忙地凑上去观看。嘿!看那演员有滋有味地演唱,有声有色地步法,看京剧还真是一种享受!紧接着,出来了一个黑脸大汉,长长的胡须一直长到腰间,黝黑的脸上流露出正直、刚烈的情感。只见他哼了一声:“大胆刁民,往哪里跑!”话一说完,他就把他给抓住了,用恶狠狠地眼神看着他,我真感觉到有点好笑。一会儿,又出来了一个贼头贼脑的白脸的小人,一年就知道他心怀不轨,脸上露出阴险、奸诈的神情。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偷偷到别人房间里拿了一样东西藏在口袋里,然后悄悄溜走了。突然,来了一个青衣花旦,原来她是这屋的主人,她惊讶的发现乱糟糟的,立刻就报了官……

京剧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为未来京剧的发展而做出努力!

京剧鉴赏心得体会700字相关文章

《人间》心得体会700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读后感700字心得体会范文

读论语心得体会700字3篇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700字

《家》读书心得体会700字

飞鸟集读书心得体会700字范文5篇

我们仨阅读心得体会700字

马克思传700字心得体会范文5篇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700字

《雄关》观后感心得体会700字

    76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