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
专题节目《榜样》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主要反映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1
在藏区工作,过河也是个技术活。“由于高原山区几乎没有桥梁,因此我们过河很多时候都是靠越野车加足马力然后一口气冲过去。一旦汽车在湍急的大河中熄火或者被石头卡住无法前进,就需要一个人下河去把钢缆挂在被困车辆上,然后用另外一辆车把这辆车拉出来。”唐菊兴在给记者解释着过河的“技术细节”,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是不允许队中的藏族工作人员和学生下河,而是自己淌着冰冷刺骨的雪水到河中央去把钢缆挂好。
唐菊兴说,藏族技术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最重要,因为他们才是让整个项目可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多年来,他与很多藏族技术人员和学生都结下了患难与共的战斗友谊。有一次,在藏东类乌齐开展土壤测量期间,由于洪水冲垮了连接县城的大桥,收队时全体队员只能涉水过河。正当大家相互搀扶、举着行李和样品在洪水中摸索前进的道路时,藏族技术员古桑突然脚下一滑,倒进了洪水中。由于水性不好,古桑眼看着就要被洪水冲走,嘴中还喊了两句“唐老师救我”。唐菊兴顾不上多想,急忙扔下手中高举的行李,游过去一把抓住古桑,硬是将他拖到了安全地带。
唐菊兴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我国西藏的地质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人才。近几年,他利用西藏甲玛科学研究基地为西藏大学等高校开展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教学培训,为藏族地学英才的脱颖而出做出了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他也十分注重培养藏族技术人员,有很多跟着他在野外干过的藏族同胞现在都已经成长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按照中央部署,自2023年以来,他又连续为人社部组织的西藏高层次地质人才培训2期学员共计120余人,为西藏地质六队、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西藏地热队等地勘单位培训技术人员200余人次。
“在藏区工作的地质工作者是促进民族友好团结的纽带。因为我们扎根基层,每天都跟藏族同胞们同生活同劳动,这种情谊是最真挚也是最牢固的。”唐菊兴说,地质工作是连接藏汉同胞友爱互助的天然桥梁,而他自己心甘情愿做这座大桥上的一块青砖。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2
“生、老、病、死,李医生都为我们考虑好了”,从寿衣、棺木的准备,到安葬逝者,给逝者上坟祭扫,李桂科都亲力亲为,让健在的老人得到心灵上最大的慰藉。
此外,李桂科积极联系旅游团、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到村里开展活动,还带着村民走出去到城市旅游,了解外面的世界。40年从没有离开过村子的李福章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洱海,喝喝三道茶,这些李医生都帮我实现了,我没有遗憾了。”
下一代是山石屏村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没学可上,李桂科就从县城找来旧课本,让一位识字的康复者担任“临时教师”,办起了学校。茈碧湖镇卫生院医生宋荣坤就是从这所“特殊学校”里走出的大学生。宋荣坤由于父母都是麻风病患者,李桂科帮他协调学校上学,帮他开家长会,给他生活费、进行面试辅导。在李桂科的帮助下宋荣坤性格从自卑变得自信,有了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
现在,山石屏村21个学生中已经出了6个大学生、1个研究生。他们都说:“人生中第一个老师是李医生,一辈子的老师还是李医生。”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3
李桂科,男,1957年4月生,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副主任医师,40多年如一日,倾尽心力为麻风患者做治疗、康复,在全县开展麻风生理、心理、经济、社会康复工作,不仅治愈了麻风院所有的病人,更是麻风康复者心中的“好医生”。
在开展麻风康复工作期间,李桂科认真教给康复者眼、手、足自我护理方法,提供防护用品,为康复者做垂足矫正手术、足底溃疡清创手术、白内障手术及外眼手术;曾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与比利时、中国与英国麻风康复合作项目现场实施工作;组织实施麻风线索调查项目、“消除麻风运动(LEC)”项目。他制作的《麻风防治知识“科普园地”》,每年都编印宣传资料发放、张贴;编印《基层医生麻风防治手册》,培训乡村医生和乡村干部;到麻风康复者家中,开展康复理疗活动,亲手为他们清理溃疡、泡足、剪指甲、擦油等护理,使周围人群消除害怕心理,减少歧视与偏见。
山石屏麻风院1953年建在炼铁乡黑潓江畔的山坳之中,这里山高谷深、江宽水急,没有公路、没有架桥、没有通电,几乎与世隔绝。李桂科用14年时间,修路架桥,在山上挖通连接外界3公里的车路,在黑潓江上架起了人行索道桥,为麻风康复者打通了一道融入社会、走向外界的大道。
此外,他还用12年时间,解决了麻风院用电问题,通过多方努力于2004年驾通10千伏线路电力工程;用14年时间,修缮了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危房,2010年建成可供旅游度假的新村;1993年起,他用13年的时间在麻风院办起了小学,使21名麻风康复者子女能够上学读书,考入大学6人、就读研究生1人;还为麻风康复者子女助学45人,培养了14名大学生。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4
“在西藏的一些偏远山区很麻烦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但我们真心实意地对待藏族同胞,他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因此也会用真诚来回馈我们。”当记者问起唐菊兴他是怎样跟藏族的同胞们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时,他给记者讲了几个故事。
唐菊兴经常通过各种手段对生活困难的藏族同胞施以援助之手。有一次,他与同行的学生在爬山过程中,因为一名学生高原反应严重,导致大部队未能在天黑之前返回驻地。多亏路途中偶遇一家素不相识的藏族同胞相救,并用牦牛车把体力已经耗尽的几个人拖回了项目组驻地。临别时,唐菊兴倾其所有,把身上所有的现金全部赠给了藏族老乡,以示感谢,虽然钱不多,但寄托的是一份诚挚的谢意。唐菊兴在野外工作过程中,如果需要到沿途的藏族同胞家中休息或补充一些干粮,他都坚持付钱,尤其是遇到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藏族同胞,他几乎每次都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赠予该家庭。他认为自己应该为当地的同胞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唐菊兴对于身边较熟悉的藏族同胞更会尽力提供帮助。十多年前,他率队在雄村金矿外围的谢通门县答那达乡开展野外工作。由于住宿不便,他们联系了当地一位名叫多吉的藏族同胞,项目组便暂时住进了多吉的家中。唐菊兴为了感谢多吉提供的帮助,主动邀请多吉来项目组帮忙;多吉也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和欢迎,专门把自己家中最好的房间和厨房腾出来给项目组成员使用,自己一家拥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唐菊兴与多吉建立起了深厚的个人感情,“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多吉不仅担任项目组的翻译和工人,同时也帮助项目组协调地方关系,保障了野外工作的顺利进行。平时,大家一起上山工作,回到家或着休息日里大家又会聚在一起品尝青稞酒和酥油茶。“多吉每次都会把自酿青稞酒的第一道酒端给项目组的师生们品尝。十多年了,现在我自己往那边跑的机会少了,但一旦有人要路过那达乡,我就会拜托他给多吉一家捎些小礼物,从大人的毛衣、小孩的学习用品,到多吉喜欢的啤酒。其实也是捎过去一份感情。”唐菊兴说。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5
“在西藏地区开展工作,民族团结是一切的前提。”作为一名“老西藏”,唐菊兴深知,只有藏汉同胞团结合作、相互信任,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铺开,也才能更好地实现西藏的找矿突破。
他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依托当地地方政府的支持,唐菊兴和他的队员们始终把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民族习俗、关心同胞疾苦当成政治任务来抓,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地,他们都会与当地的藏族同胞融洽相处,甚至结成了兄弟之谊。除了在野外工作中长期聘用当地的藏族同胞担任项目组的司机、向导、翻译、工人等,唐菊兴自己也主动承担起了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和地方协调工作。
2008年3月,进藏开展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唐菊兴和队员们不巧碰上了“3·14”打砸烧事件。当时,局势之紧张让正在甲玛矿区开展工作唐菊兴始料未及,一小部分不明真相的藏族群众开始冲击项目组的驻地。为了避免自己的队伍受到暴力犯罪分子的伤害,唐菊兴一方面紧急安排项目组成员暂停野外工作,回到驻地确保安全,另一方面也很快与当地熟悉的村民朋友取得了联系。
“得知我们的驻地受到了冲击,熟悉我们的当地老百姓第一时间出面来保护我们,并及时地把项目组成员转移到了他们的村子。”回想起当时的惊险经历,唐菊兴仍然是心有余悸。“在整个事件中项目组没有一个人受到伤害。这完全归功于平时与藏族兄弟们结成的战斗友谊。”唐菊兴说,虽然“3·14”事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展速度,但正是因为有当地藏族同胞在非常时期的保护和支持,才保证了项目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6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吴惠芳的不懈追求。
午后的永联小镇,一幢幢高楼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村民们搬着板凳、马扎围坐在楼道口聊起家常。“现在大家都住在楼里,小区对面是超市,各种商品要啥有啥,生活便利着呢。”79岁的村民王清峰话语里透着喜悦,“每个月村里给我发1000元生活补助,再加上土地流转费、尊老金、饭补,我这老头子一年就能拿1万多块钱,生活根本不用愁啦。”
这是永联村村民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永联村用40多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近年来,依托永钢集团分红、店面租金收入、实体公司经营收入,永联村建立并完善了多项福利保障制度,让村民共享这片土地上的发展成果。
——为了让全村100多名年龄偏大、技能偏弱的村民实现就业,吴惠芳积极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江南农耕文化园等项目,促进村民增收就业。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城里人的优质教育,吴惠芳推动永联村投资超亿元,建成了设施一流的村小学,还在小学组建起管弦乐团。
——为了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吴惠芳积极争取南丰镇支持,筹资新建了占地面积5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64平方米的社区卫生院,与市中医院共建科室、共享资源,大大方便了村民看病就医。
——为了让有创业能力、创业愿望的村民创业致富,吴惠芳推动建设农民创业园、美食一条街,同等条件下永联村民优先租赁,不仅带动了就业,而且让大家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面对共同富裕这一课题,吴惠芳坚定地说:“村民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在致富路上,一个村民都不能少!”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7
从部队回到农村,有着25年军龄的“老将”变成了“新兵”。
永联村由4个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村民超万人。乡村建设千头万绪,难度超乎想象。如何规划乡村建设?怎么才能把永联带上一个新高度?顶着压力,吴惠芳迎难而上。
25年的部队培养教育,磨炼了吴惠芳钢铁般的意志。2005年9月,刚来到永联村的他便进入了一种理论换装、知识更新的恶补状态——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学习农村政策法规知识,沉下心来,理清头绪,找准方向。
2005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吴惠芳从中敏锐地捕捉到农村发展的新思路。他带领班子成员,经过周密调查、共同谋划、七易其稿,并经全体村民集体审议后,最终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永联的意见,系统提出“居住方式城镇化、生产方式产业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规范化、就业方式多样化、收入方式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让永联人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为此,对照蓝图,吴惠芳指挥的第一场“硬仗”就是建设永联小镇。不到3年时间,永联小镇拔地而起,并配备了学校、医院、银行、商业街、污水处理厂等各类设施,原本散落在田间地头的3600多户人家,欢欢喜喜过上了配套齐全、生活便利的城镇化生活。
乡村要振兴,农村要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实现农民现代化。为了让村民的思想、习惯和素养同步提升,这些年来,吴惠芳带领大家修图书馆、建小戏楼、筑休闲广场……用文化滋养文明;创立“家庭文明奖”、建设爱心互助街、成立永联志愿者联合会……用爱心浇灌文明。在吴惠芳的带领下,永联村已经6次蝉联“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如今,“永联实践”已经成为全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鲜活样本”,全国各地纷纷派人员前来“取经”,到永联参加学习培训的学员也纷纷赞叹:乡村振兴看永联,果然名不虚传!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8
随着全村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村企关系的理顺,以及城镇化公共管理服务的到位,农业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成为了我们新的追求目标。
2006年,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我们以每年每亩1300元(现调整为1500元)的土地流转费标准,将村民手中8000亩耕地的承包经营权统一流转到村集体,建立了苗木基地、粮食基地、果蔬基地以及水产养殖基地,成立了专业农业公司,彻底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009年,为响应国家“加速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把旅游业作为消费的龙头”的号召,吴惠芳牵头布局乡村旅游,组建团队深入挖掘传统江南农耕文化,亲自谋划,按照“缩小比例的江南水乡、功能丰富的休闲农庄、农耕主题的文化走廊”建设理念,推动建设了占地500亩的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儿童游乐场、垂钓中心等功能齐全的旅游项目设施,并在永联小镇建成了停车场、宾馆、农家乐等特色旅游辅助设施,形成了以“一镇、一厅、一馆、一街”“三园”“五基地”为核心的永联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历经10余年建设,永联村基本形成了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格局,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我们不仅形成了“永联豆腐”“永联米酒”“永联菜油”等一批具有永联特色的乡土品牌,更诞生了“天天鲜”“永联菜篮”“永联大米”等一批永联自主农业品牌。2015年,永联大米走出国门,亮相米兰世博会,被认证为“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指定用米”。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围绕“农”字做精做细,还要做优做强。为持续推进永联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农业全产业融合,我们按照“五化”标准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历经10年建设发展,永联已基本形成了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的内生循环发展。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9
六月的江南,生机勃勃。江苏苏州下辖的张家港市永联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正放飞着新的梦想。
永联之美,美在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已经从一个传统的苏南农村,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小镇,是全国最接近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行政村之一。
说起村里的巨大变化,父老乡亲们纷纷表示:这一切,与村党委书记吴惠芳的辛苦和努力分不开。
17年前,吴惠芳怀揣“让乡亲们跟上时代步伐,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梦想,脱下军装,不要国家安置,毅然选择自主择业,回到家乡永联村。17年来,这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获得者,带领全村百姓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永联答卷”。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篇10
农村是个"大课堂",走在全国前列的永联村,则肩负起"摸着石头过河"的使命。为探索建立适合城镇化乡村的治理模式,吴惠芳用了10年时间,分四步来解决这一根本制度问题。
第一步:集中居住。2006年,国家住建部在苏州推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吴惠芳与班子成员通气之后,大刀阔斧的把散居在田间地头的3600户农户全部拆迁掉,将张家港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1000亩指标全部争取到永联,建设了占地600多亩的农民集中区--永联小镇,并在小镇上配套建起了农贸市场、医院、商业街、学校等现代化设施。如今的永联人,住的都是大产权、红本子的商品房,在村里就能买菜、上学、治病。
第二步:服务下沉。村民集中居住之后,村域内居住人口也开始急剧上升。吴惠芳认为,农村城镇化既要有城镇化的基础设施,也要有城镇化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此,他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陈述原因和建议,很快,得到了张家港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09年,在永联成立了社会管理协调小组,把交警、城管、工商、卫生、消防等机构和执法人员派驻到永联,实现了城乡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永联人享受到了城里人才有的公共服务。
第三步:村企分离。1998年和2000年村办企业永钢集团转制时,永联村坚持给村集体留下了25%的股份,也给村民种下了一颗摇钱树。为实现村企共建共享,同时确保企业市场化经营,吴惠芳将永钢集团和永联村的财务完全分开,村企两本账;管理班子分开,村企两套管理人马,两套薪酬体系。企业讲究的是效率优先,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经营,村里讲究的公正公平,按照自治组织条例治理,两者是纯粹的投资关系。
第四步:政经分离。永联村除了持有永钢集团25%股份的集体资本,还有300多个门面店的集体资产,8000亩耕地的集体土地,年可支配收入达1亿多元。同时,永联村有1万村民,1万多外来人口,村委会管不了也管不好。吴惠芳决定推进政经分离:一是成立城镇化社区。2011年,永合社区正式成立,并选举社区居委会,直接隶属于南丰镇政府。二是成立永联村经济合作社。2013年,通过制定经济合作社章程,对10676名社员进行确权,并选举产生社员代表,由社员代表选举理事会、监事会,并聘请经营管理班子,确保集体资产、土地、资本保值增值。2017年,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员年人均福利分红近一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4.58万元。
吴惠芳深知要打开封闭的、熟人社会的乡村格局,实现有理、有节、有序的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必须依靠制度建设。通过10年"破"与"立",吴惠芳将永联村的治理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党建引领、区域协同、群众参与、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