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

新华分享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精选10篇)】,供你选择借鉴。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1

《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

所以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他们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子女很难教,不晓得如何教起;也很担心社会里头有那么多的诱惑,即使在家里好好教,都恐怕抵挡不住外头的诱惑。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每一个做家长的,他都有省悟之心。什么省悟之心?有那种忧患意识,如何把自己的子女从家里、从根本做起。每一个做家长的,他们能如此做,更进一步,做家长的也学习《弟子规》,你就可以以身作则做很好的表范,让子女来效法,这样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2

三年级刚开学的时候,逯老师就教我们诵读《弟子规》。刚开始,我只是跟老师读,回家给家长背。但是慢慢地,我发现《弟子规》里蕴含着许多发人深省的道理,其中“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让我感受最深。

记得有一次,我外出找同学玩没有告诉爸爸、妈妈,回家后被他们狠狠批评了一顿。当时我心里很难受,心想:“不就是晚点回家嘛,用得着这么凶吗?”学了《弟子规》后,我明白那样想是不对的,爸爸、妈妈是怕我出事才这样的。同学们,多读点有意义、有价值的书,做个听话的孩子,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操心。

逯卫芳老师点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教育下一代的瑰宝。我们的小作者已经从这些宝贵的经典中得到了收获。不要犹豫了,赶快去领略我们中华经典之美吧!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3

妈妈常常夸奖我,自从学了《弟子规》我长大了。今天我又一次坐在书桌前又一次打开《弟子规》这本书,“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读着读着,一幕幕的往事,在我脑海里一一闪现……

原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香九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夏夜,黄香用蒲扇扇凉父亲的枕席,使辛劳的父亲早些入睡。冬夜,黄香用自己的体温把被窝焐热,再让父亲睡下。黄香长大后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的孝行成为千古美谈。”

那是发生在去年冬天里的事情。

“妈妈,快,快上床。”我再三催促着妈妈上床,你肯定以为我是担心妈妈累了,其实你想错了。我是想让妈妈早点帮我把冰凉的被窝焐热,这样,当我写完作业,上床睡觉时,外面是“寒气袭人”,只要一钻进自己温暖的被窝,里面就“温暖如春”,我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对妈妈的冷暖,我却全然不顾。

在经典诵读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黄香的故事。放学后我再也忍不住了,任凭羞愧的泪水在脸上流淌,心里暗暗地说:“妈妈,您放心,我再也不会让您为我暖被窝,而相反,我会为您暖被窝。妈妈相信我吧,妈妈,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做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又是一个寒冷的晚上,我早早地做完作业,漱洗完后,悄悄地睡到妈妈的被窝里。心里不停地说:“快点暖起来吧!快点热起来吧!”当妈妈睡进暖和的被窝时,又惊又喜,一下把我搂进怀里说:“妈妈的好宝贝,谢谢你。”

诵读了经典,我从中学会了许多,这本书,像朋友一样,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告诉我什么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我喜欢它!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4

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中享受着宠爱和特权,而家长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大多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不愿让孩子吃苦受累,这样就容易让孩子养成娇生惯养,凡事依赖别人,只为自己着想的不良品性;因此,在全球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的今天,应该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爱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只有具备了这样良好的品质,才能应对未来的社会需要,才能勇敢承担起建设和谐美好新社会的崇高责任。开展《弟子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高尚品质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虽然历史的车轮已进入新的世纪,人们的思想和思维也随着时代在进步和改变,由于如今的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精神方面却有了缺失,不少人过于崇拜金钱和地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甚至抛弃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但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家庭社会稳定和谐的强大力量,《弟子规》以概括凝练,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把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概括得淋漓尽致,新华学校又概括践行细则,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律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家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弟子规》核心是“孝”“敬”“礼” ,从中深深体会,它不仅是教育三岁孩童,甚至到我们成年人,都可在字里行间找到需要践行的诸如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因此,新华学校开展的《弟子规》亲子教育,家长与孩子同学习活动非常有意义。

我们家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制定日常诵读要求,并与孩子一起学习领会践行细则的具体要求,家长也同样规范自己,做好榜样和监督,力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改正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和习惯,实践证明,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践行《弟子规》的活动,从孩子身上真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以往我们叫她时,她总是千呼万唤不答应,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父母呼,应勿缓”教育,现在基本随叫随到;以前当我们吩咐她做事时,她总是三催四请不动弹,现在只要说一句“父母命,行勿懒”,她便立刻行动起来;“朝起早,夜眠迟”促使她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不赖床,不熬夜;还有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帮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做一些简单饭菜、洗碗、洗衣服等等;现在出门时,我们发现她经常自觉跟我们的朋友或邻居打招呼,以前可不这样,也不知是因为害羞还是什么总不搭理别人,现在会大大方方地叫一声“叔叔”,“阿姨”,对待客人也彬彬有礼,热情周到;在学习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回家后主动完成家庭作业,经常阅读一些有益于学习,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读物;在《弟子规》的学习中,孩子变得越来越有爱心、有礼貌、有责任感。

作为家长,在践行《弟子规》的活动中,我们也受益匪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改变了以往教育中的一些粗暴的做法。在家中尽量不高声大语,不呵斥孩子,与孩子谈心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自己有做错的地方,孩子指出来,也要勇于承认错误。“其身正,其令则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任老师,孩子的眼光是雪亮的,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团结同事,为人诚信;工作上,要认真负责,踏实努力,这样才能给孩子做好模范作用。 “凡出言,信为先”,对于孩子的要求,没有能力办到的事情,决不随便答应;答应要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因此我们应该谨言慎行,从自身做起,正确对待和处理事业及家庭中遇到的各种事情,成为孩子可以信任、可以依赖、可以学习的榜样。

《弟子规》虽然是中国传统圣贤的教育,但它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强调培养良好的品德,相信通过诵读学习《弟子规》活动,深深领会圣贤的教诲,我们从生活小事做起,做知书识礼,向善向上的人,必将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伴随着孩子共同成长!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5

“孝”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倍受重视,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学习的。

父母一生为子女操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尊重理解,更要从自身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解愁,尽孝道,做好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认为弟子规中讲的孝已经不在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但其中为孝的精神本质是始终不变的,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并结合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家庭进行落实。“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从弟子规所述内容上看,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关于“孝”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尽孝道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向周围做的好的人学习,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很多现代青年和父母关系紧张,抱怨有代沟,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说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子女好,毕竞想害子女的父母还是世间罕有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尽孝的态度。

我们应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亲,能养亲。为自己立人生,为别人做榜样。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6

在看《弟 子规》的过程中,我觉得-重要的部分,是孝。孝,光看字的结构就能明白它的含义,上老下子,强调着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虽然是小辈,但是,今天的小辈也是将来的长辈,如果在我们做小辈的时候不孝顺长辈,那将来我们做长辈了又怎么能指望我们的小辈会来孝顺我们呢?现在的我们,父母叫我们,我们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理父母,往往还会不耐烦。在爸爸妈妈教育、教训我们的时候有几个心里是没有抵触情绪的?总觉得父母管我们管的太多了,总是和父母顶嘴。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找理由开脱,而我们需要父母为我们做什么的时候,父母总是义不容辞。所以说“恩重如山”这四个字,是世界上每一位父母都担当得起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卧冰求鲤”的故事,故事中王祥的孝顺感动了天。王祥早年丧母,但他的继母并不喜欢他,还常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挑拨离间,说这个儿子不好,不孝顺。所以,年幼的王祥不仅得不到母亲的关爱,就连父爱也感受不到。但即使是这样,王祥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父母好,孝顺父母,在父母患病的时候衣不解带地伺候。继母经常想要吃鲤鱼,王祥都尽力满足继母的要求。一次,在一个大冬天,继母生病了,想吃鲤鱼,但是河水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继母依然想吃鲤鱼,王祥没有办法,只好赤身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两条鲤鱼从河里跳了出来。即使是对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也一样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孝是无条件的。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孝是相互的,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要孝敬他们,那隐藏的意思就是,如果父母因为某些原因对你稍微差了一点,我们就不孝敬他们了。这在传统当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孝就是人的根本。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父母做过了什么?对我们恩重如山的父母,我们怎能不孝敬他们呢?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7

《弟子规》里面都是生动的故事,我很喜欢 。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那些孝悌故事,如《卧冰求鲤》、《亲尝汤药》、《替父从军》……

先说说《替父从军》吧!花木兰,家喻户晓。她天天跟着父亲学习骑马,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木兰的爹去当兵。可是父亲已经年老,怎么还能打仗呢?思量再三,最终木兰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争中,木兰作战勇敢,立下了不少战功。最后,木兰回到自己的家乡,换上了漂亮的女装,同伴见面前站着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少女,都大吃一惊,没想到共同战争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少女。花木兰出于孝心,替父从军,造就她成了当之无愧的女英雄。

再讲讲《卧冰求鲤》。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他的亲生母亲早就去世了,继母对他很坏,经常在父亲面前说坏话。有一次,继母生病了,她说想要鲤鱼吃。于是,王祥去外面捕鱼。那天天气特别冷,西北风呼呼地吹着,河面结了厚厚的冰,王祥为了能捕到鱼,竟然脱下衣服,赤身在冰上,想用身体把冰花开。这时,冰突然裂开了,露出了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把鱼煮给继母吃。几天后,继母的病好了。也是因为孝心,感动了原本冷酷的继母。从此,她改变了对王祥的态度。

最感人至深的要属《亲尝汤药》了。汉文帝是皇帝,但他像平民百姓一样,照顾年迈的太后。太后生病,每次喝药的时候,都要尝一尝,看看药苦不苦,烫不烫。每天伴在太后身边,整日整夜地没法合眼。过了三年,太后的病好了,但汉文帝却累得倒了下去。汉文帝因为懂孝,所以懂民心,使他成为老百姓拥戴的一代明君。

读了《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尤其是让我懂得要孝敬父母,我很喜欢这本书。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8

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学习了《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我甚至叛逆地将一些传统文化看成封建糟粕。 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女”。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而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广结朋友、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优秀的品德。可是为什么有报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其中有一位室友因为曾经主动帮助马加爵盛过一回饭而幸免遇难。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9

《弟子规》已经伴随我一年多的时光,使我受益匪浅.他是引导人们做一个好人的良师!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现实中的自己,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读书学习和修养品德…….的确是一本好书,认识它一个多月的时候,我就在附页上写了警示句:多思、多想、多看、多听、谨言、慎行!

“孝”是最为朴实的文字,也是最简单的做人道理,深深的被一代代中华儿女所传承。父母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最伟大的。回忆以前,或许你也和我有同样的经历,在上学回家或玩耍了一天疲倦的躺在沙发上,昏昏睡去,朦胧中感到母亲把毛巾被盖在身上,也不觉得什么;还记得小时候生病,母亲步履蹒跚的背着我们去打针的时候吗?那时候也不觉得什么。以为为人父母应该做的……其实像这样的关爱还有好多好多!现在我们有没有如此地去关爱他们,即使我几乎每天下班都回家也是觉得做得太少太少了,真是不能等他们不能老了不能动了才去孝敬!

《弟子规》一句话一个道理,一句话一种思想。让我明白了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二是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朋友、感恩公司。。。其实现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和我一样的少了一份感恩之心,常把自我摆在第一位,忽略了父母期盼的眼神,淡漠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辜负了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心中挂念更多的是名利,是自己的荣辱得失 ,对公司都少了一份感恩 ,少了一份真诚。我们应该多站在公司角度上,居安思危,时时有一种危机感和压力感,强化团队意识。

一年来,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会好好的对照自己,反醒自己,学好《弟子规》,更好的做人做事。用我的实践来影响孩子以及周边的人们,让《弟子规》幸福更多的人!

弟子规读心得2000字篇10

《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求衣服的卫生;一个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求衣服的卫生;一个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201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