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9篇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欢迎查阅!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1
新时代,共青团要有效引领青年,强化对青年的政治引领,通过狠抓“青年大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努力培养一批又一批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源源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和政治骨干。
要广泛动员青年,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感召青年,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青春建功新时代,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更好联系服务青年,眼睛向下,面向基层,不断扩大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坚持服务青年这一工作生命线,抓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落实,千方百计为广大青少年排忧解难,努力让共青团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2
“青年之声”是时刻保持共青团政治性的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性青年群众组织,其工作归根到底是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引领他们紧跟党走。这是共青团最鲜明的政治属性,也是其价值体现。
然而,思想引导是一项润物无声、熨帖心灵的基础工程,不能空喊口号、以空对空,我们唯有通过具体的平台和载体把党的温暖传递给青年,唯有将此项工作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热忱的服务之中,才能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永葆共青团的政治性。“青年之声”就是新形势下保持共青团政治性的一个重大探索。
利用该平台,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客观地把握青少年整体的思维特点和利益诉求,提高思想引导的针对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服务传递党和政府对青年成长的关心,树立共青团竭诚服务青年的正面形象,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对党团组织的情感认同,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3
增强先进性,对于高校共青团来说,在多数学生是团员、团的组织体系相对健全的基础上,着重是要提升组织活力、尽力发挥团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要站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和全局,确立团组织在学生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各学生组织的功能定位,在学校管理中合理明确团学组织的地位作用,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的团学组织格局;通过明确支部职能、探索班团一体化、推进社团和网络建团等方式,巩固和创新基层团支部建设;通过明确定期召开会议、实行代表提案制等途径,规范和加强团的代表大会制度。
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实际的工作需要,调整和创新团的组织机构设置,明确各级学校团组织的核心职责,建立完善不同层级组织间的联动互动机制。要建立“专挂兼”相结合的干部配备办法,充实工作力量;构建分级培训体系、建设核心培训课程,不断提高团学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4
“青年之声”是切实增强共青团先进性的时代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团组织必须把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作为重要着力点。”共青团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先进性是共青团工作的力量之源,只有具备了先进性,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年、教育青年、组织青年,承担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动力的时代重任。
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西方思潮蜂拥而至、腐朽文化沉渣泛起,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将意识形态渗透矛头直指中国青年一代,这些都干扰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如何站稳党和人民立场,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如何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崇尚先进,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团组织和团干部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青年之声”就是共青团探索解决时代难题、增强自身先进性的产物。利用该平台,我们不仅可以打破层级化的信息传递链条,通过面对面回答问题、心贴心深度交流来引导青年自觉抵制错误言行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反向设置议题,引导广大青年牢固树立“三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中国青年运动时代主题,真正成为党执政的最坚强的力量支撑和最牢固的社会根基。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5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基层团干部不仅要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作为自身成长、工作、生活的行动指南,更要外化于对团员青年的思政引领之中。
不断增强团员青年“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的骨气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底气。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6
“青年之声”是进一步提升共青团群众性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群众当主角,经常同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增进对群众的真挚感情。”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然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使得广大青年的组织形态呈现出原子化、碎片化、网络化趋势,团组织陷入离青年太远、脱离青年、服务青年落不到实处等困局。
“青年之声”作为服务青年群众的民心工程,其的特点就是突出群众性和青年的主体地位,这是共青团打破困局、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有益尝试。通过“青年之声”,我们不仅可以突破联系青年的时空障碍,打捞青年中“沉默的声音”,以更加包容平等的姿态同青年打成一片,而且还倒逼线下解决青年的各种诉求,打通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使团组织和团干部真正成为宗旨意识的践行者和青年群众的贴心人。
建设“青年之声”,绝非额外添事,而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责任所系、使命所在。开弓没有回头箭,全团上下只有齐心协力,虚功实做、难事长做,建好用好“青年之声”,切实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才能不断焕发团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将广大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7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
一是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充分利用各级团校、“青年学习社”“信仰公开课”“青年大学习”等教育载体,引导青年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二是大力加强国情形势教育。充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挖掘党史深厚滋养,用好“抗疫”生动教材,讲好中国故事,筑牢品德修养的价值基石。
三是做好党的理论的青年化阐释。坚持“青言青语”,通过创新工作载体,加强党的政策解读,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引导青年在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8
增强群众性,就要求高校共青团坚持服务学生的工作生命线,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增强广大团员学生的改革获得感。要全面落实“8+4”、“4+1”、“1+100”以及“驻校蹲班”制度,大力加强直接联系服务引导学生的力度;在工作设计、实施、评价的各个环节,邀请学生参与,不断健全“众创众筹众评”的机制。
要以“青年之声”平台为依托,加大困难学生帮扶、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工作力度,使团组织成为学生遇到困难时的第一选择,想得起、靠得住;以“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牵引,对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进行系统的科学梳理设计,使之成为高校共青团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服务学生成长就业核心需求的重要机制和载体。
要建立优先面向基层的工作指导和资源配置机制,逐步提高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使之成为团组织直接联系服务学生坚强堡垒。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9
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共青团的政治责任。
一是坚持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为统揽,重点关注青年就业、婚恋交友、权益维护等关键领域,系统设计一批实实在在的服务项目。
二是坚持“五育并举”育人模式。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团支部工作成绩单”等为制度载体,优化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等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系统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指引,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更高质量更好成效。引导青年“青春建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实现青春理想。
三是进一步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系统完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赛事管理体系与孵化服务体系,主动对接地方科技园区,助力青年创新创业项目与资本、人才政策等资源对接,促进落地转化,实现价值提升。
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有感心得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