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庆典致辞>

北大教授在2019毕业典礼上致辞

伯超2分享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守于北大毕业典礼致辞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大毕业典礼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亲友、各位来宾,2019届全体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特别想和家长们、亲友们说几句话。你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参加了北大马院2015年和2017年的开学典礼,说实在的,那时候我并没有很足的底气告诉你们,我们一定能让你们满意,把孩子们教好,让他们在学校奠定一生成才的基础。今天,我比较有底气地和学院的其他老师一起向你们汇报,在和你们一起配合的两年或四年中,经过共同努力,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合格的学生。今天有52名全日制硕士生、博士生和23名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生毕业,我代表学院感谢你们的配合和支持,也特别感谢你们对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信任,你们当初做出了一个英明、正确的决定:把你们的孩子或至亲送到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培养。

  另外,我也向各位老师表示感谢,经过你们的辛勤培育,你们的付出终于迎来了收获,我们在座的同学们都顺利毕业了!这些毕业的同学们就是各位老师工作的成果。因此,我对老师们既表示感谢,也表示祝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对毕业的同学们说几句话。除了对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我也特别想说,你们毕业了,取得了北大马院的硕士、博士学位,这说起来很轻松,但是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刚才毕业生代表发言时提到“伤筋动骨”,这个词用到北大马院学生的培养,是我的发明,其实我不希望你们真的“伤筋动骨”。我的原话是:“如果你们在学校不‘脱皮掉肉’,将来走向社会就会‘伤筋动骨’”。什么叫“脱皮掉肉”?就是要认认真真地、刻苦地学习,不仅要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好学位论文,还要大量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和马克思等伟大思想家对话两年、四年甚至是一辈子,读他们的著作就是在和他们对话。这个过程需要你们刻苦勤奋甚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因此就会脱皮掉肉、衣带渐宽!

  2014年以来,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关怀、支持和全力帮助下,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把北大马院打造成中国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传播、人才培养高地的战略举措,其中一项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卓越人才。大家要注意“卓越”这两个字,我们培养的不是一般的人才,是卓越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要拿出严之又严的办法,制定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然后对你们进行一番“脱皮掉肉”般的锻造,让你们毕业时成为同届硕士博士当中的佼佼者,甚至能够鹤立鸡群,这是学院对你们的期待。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认为我们要求的“埋首经典、关注现实、潜心治学、打出山门”已经初见成效,当然还不能说是大见成效。目前你们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学问,“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你们身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应该说,你们没有辜负学院的期待,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期望,也没有辜负自己入学时的承诺。我很欣慰地看到你们的成长和进步,也为你们学有所成感到由衷的高兴。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大学有幸见证、参与、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百年中国许多重要历史节点及其变革与发展,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荣光。在这里,我特别希望你们记住,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真的是了不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样的学院真的是了不起!你们知道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最早的办公地点在哪里吗?在红楼李大钊先生的办公室,那就是1920年前后北大马院的办公场所。那时候虽然还不叫马克思主义学院,但它是当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活动的主要地方。所以,去年领导人来北大考察时,我们北大马院人非常自豪地汇报,中国共产党“十月怀胎在红楼,一朝分娩在红船”。我们既要弘扬红船精神,也要光大红楼传统,这是北大人的荣光,也是我们北大马院人的荣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张太雷等应该说是北大“马院”最早的一批师生,大家可以想象,这个队伍的阵容有多么强大。

  然而,前人创立的基业固然值得感佩,可我们不能躺在这些基业上睡大觉,以往的荣光是一代代北大先贤取得的,我们这代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记得前几年,北大推出了一部名为《星空记忆》的宣传片,里面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百多年了,我们这些人就是在别人笑完了之后,才来到这里的,北大是中国唯一不用害怕别人笑你的地方。”这里我们借用一下,北大马院也是在中国不用害怕别人笑你的地方。作为北大人和北大马院人,我们应该有更长远的眼光、更深重的责任感和更宏大的志向抱负,去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担负起国家的希望、时代的责任以及历史的使命。这对北大人来说是如此,对北大马院人来说更是如此。

  我曾经多次讲过,北大是出什么人的地方?北大是出大思想家、大科学家的地方。今天我特别想说,北大马院是应该出大思想家的地方,应该培养出引领中国乃至人类发展的大思想家。北大马院培养的学生必须是掌握大学问、立有大志向、胸怀大抱负并且能够引领国家发展、社会前进的人。以前的北大人就是这么做的,希望我们马院的毕业生能继续前人的足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地将这条充满挑战但意义重大的道路走下去。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大话、套话,甚至是空话,但是你们必须明白,当你们2015年和2017年入学时,我们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来塑造你们的。

  在毕业之际,大家都会祝福你们未来过得美满幸福、健康快乐。这对我们北大马院的毕业生来说当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

  我希望你们的未来:

  第一,把责任扛在肩上,要担当。小到一个家庭、组织,大到国家、社会和人类,总是需要一批人去担当,就像高楼大厦总是需要一系列的柱子来支撑一样。中华民族几千年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人,他们往往能够唤起民众,汇聚起磅礴的力量,支撑起国家民族的大厦。谈到北大,谈到马院人以及马学科,过去的历史是辉煌的,因为他们改造了百年中国。我们党成立时,旧中国积贫积弱、一盘散沙,而今天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世界上响当当的大国,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被一批伟大人物所接受并用它来改造中国,这些人里面有很多就是北大人。正是有了这样的担当,我们才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些担当什产党人的担当,也是我们北大人和马院人、马学科的担当。

  历史已经过去,你们今天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你们的未来会是怎样,我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们当中一定会产生大理论家、大政治家甚至大思想家。再过二三十年,你们也不过是五六十岁,还有足够多的学习时间和工作奋斗时间。今天你们虽然毕业了,还是要不断学习,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大学问。同学们,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靠谁呢?真正值得依靠的是你们,所以我希望你们把责任扛在肩上。13亿中国人,如果每人多尽一份责任,多一分担当,这个国家和民族将会何等美好!但要是每人都逃脱一份责任,多一分推诿,那这些责任汇聚起来以后,交给谁呢?如果北大人、北大马院人把本来属于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推诿给其他人时,难道我们不感到汗颜吗?大家想想看?

  网络上不时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言论,比如有人说,不要和渣人去计较,渣人自有人去收拾他。我就琢磨,碰到渣人欺负好人,碰到渣人损害公共利益,管还是不管?如果我们都认为,这是渣人,我要远离他。如果大家都这样,那渣人会不会越来越渣?渣人会不会越来越多?如果渣人总是横行无阻,总能够得逞,这个社会不就产生了鼓励渣人的机制?这将是多么的可怕!我们说,任何一个健康社会都需要一种自我纠偏机制,每个人都要担起责来,进行斗争,清除社会中“渣”的东西,这个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才会不断地变得更美好。敢于和渣人较真只是一个小事,但以小见大,马院人必须经常扪心自问:国难当头怎么办?国家靠谁?谁能靠得住?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谁?谁能靠得住?所以,我今天给你们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把责任扛在肩上,要担当。这句话大家慢慢去品味,因为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有时候逃脱责任是很容易的事,主动把责任扛起来,那是需要下决心的。

  2014年,我们提出“在马言马”的办学原则,那时候是捏了一把汗的。其实不提也行,继续维持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我们经过认真思考,一致认为不能这么不负责任,因此顶着压力,坚决提出了“在马言马”的办学原则。后来又加了四个字“马院姓马”,最终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办学原则确立为“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领导人去年来学院考察时肯定了这个办学原则,“马院姓马,在马言马”也因此成为全国800多家马院和相应机构共同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这就是北大人的责任和担当。当时,我们受到很多人的诟病,包括到现在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说你们又要盖马克思楼、又要开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又要编《马藏》,就那么一点人,你们能忙得过来吗?的确是,这个批评非常“中肯”。但是,大家想想,这些事北大人不干,你指望着谁去干?北大马院不担当,你指望哪个学院来担当?我们必须把责任担起来。

  第二,把国家放在心中,要奋斗。有一句老话,叫要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今天特别想强调,凡事出于自利的角度去思考去行动,成不了大气候。有些人一碰到事情,起心动念、抬手动脚,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如果我们北大马院的学生也都这样想,那就一定成不了气候,徒然浪费了北京大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办学资源,我们培养出的就是一些自私自利之徒。前几年,有一个教授讲“精致的利己主义”,未必是空穴来风!在我看来,北大人、北大马院人应该从心底发出自己的声音: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马院人要时刻把国家放在心上,这是大局。你们想想看,现在到2050年还有30年,在历史的长河里,3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这30年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至关重要的冲刺阶段,人人都应该把国家大局和这个冲刺阶段放在心里。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如果一个人天天只围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活动,不仅自己不可能有大出息,而且,这个国家怎么办?谁为之想?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心里装着国家、天下、苍生,我们的国家、社会就会越来越好,每个人的发展和目标自然也就能实现了。所以我们每一位北大马院人,都应该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要奋斗。个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国家强大也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同学们,如果说我在你们毕业之际仅仅祝愿你们平安、健康、幸福、快乐,就够了吗?显然不够!否则,国家怎么办?民族怎么办?还是林则徐说得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三,把真理挺在前面,要追求。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坚持这种信念不容易,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老掉牙了,你要搞这个就是“左”,等等。经过几年的学习,你们应该已经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激发了中国百年巨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凝聚中国社会力量,聚沙成铁,百炼成钢,把一个一盘散沙、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打造成今天这样一个任何国家都不敢小觑的大国,这是什么力量?这是真理的力量,这是思想的力量!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我们要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院人的责任担当。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学习和研究非常重要,然后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这是根本。

  可能大家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者和学生有时候会被人“另眼相看”,这当然跟社会的大环境有关,跟一些人的偏见有关。但是,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得反思一下,我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说的是给别人听的,自己怎么做则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个说好听点叫知行不一,说不好听叫口是心非,这是很糟糕的。这需要一个艰难的实践过程,做不到的时候,宁可先不说,等能够做到的时候再说。有些人嘴上口口声声马克思主义,实际中却为一些虚名浮利争得你死我活,还在那里给人家头头是道地讲马克思主义,对别人是马列主义,对自己是自由主义,这能行吗?你们当中有些同学以后可能会走上重要的岗位,特别是不少同学将来要去当思政课老师,要坚持做到知行合一,做到领导人强调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所以,我们要坚定信仰,要追求真理,要把真理挺在前面,用真信仰培养学生,这个过程可能是一辈子。

  第四,把困难踩在脚下,要自信。成长的过程就是面对困难的过程,进步的过程就是碾压困难的过程。当你一帆风顺时,你可能没有必要去思考人生,去思考社会和他人,更不会思考自己的缺点和短板在哪里。当自己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思考哪个地方没做好,这件事是不是自己有责任,这就是进步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所以,碰到困难,我们一方面可能会皱眉头,另一方面也要拿出直面它的勇气,因为遇到困难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进步的机会来了。如果全是岁月静好,花前月下,何来进步呢?你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进步快,阻力就大;进步慢,阻力就小;不进步,就没有阻力。因此,当你感到阻力巨大时,也正是进步最快时,不必沮丧;当你感到春风得意时,也正是进步最慢时,也不必傲气。

  大家应该永远记住,你是北大马院的博士、硕士,更应该不怕困难,更应该自信。当你感觉人生如此不美好,万念俱灰时,不妨拉开抽屉,把你的毕业证、学位证拿出来看一看,把发给你们的毕业纪念章和校园影像拿出来看一看,再想一想今天这个场景,勇敢地再去面对苦难,面对碰到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障碍。你们也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我小时候就想,孙悟空应该把唐僧背上去西天,不就很快能取回真经吗?长大了才知道,人生一辈子,该吃的苦头必须自己吃,九九八十一难,一个都不能少,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吃了苦头,经受了历练,才能真正锻炼成长起来。所以我说,要把困难踩在脚下,要自信。必须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直面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都需要这种精神。请记住一句话:马院人是不被困难吓倒的!

  第五,把情感珍藏终生,要感恩。来到北大,来到马院,这是情感,要感恩北大,感恩马院;遇到老师,认识同学,这是缘分,要感恩老师,感恩同学。遇到学校的一切,包括帮你们清扫楼道的人们,都要感恩。昨天我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得到全场最热烈掌声的是食堂卖包子的大师傅和学校宿舍的一位楼管阿姨。

  北大和马院留给你们很多美好,但也留给了你们很多不美好,这才是常态。如果全是美好,那就不美好了,因为它不符合辩证法。有美好、也有不美好,才是常态。请你们把不美好也记在心间,这些不美好也是学院下一步进步的空间和动力。比如,你们入学时,我说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把一批大学者请来当老师,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引进了一批好老师,以后还会陆续请一批著名学者来给学生们上课或指导学生的学业。你们将来回校,还会听到他们上课。你们感觉到的不完美,正在一项项补齐。刚才同学发言中提到马克思楼,这是我们的一个遗憾,原来准备2018年就建成,结果没建成,也是不美好。不美好也行,留给下一步去完善它,希望到2021年能把它建起来。这个马克思楼完全是按照“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设的,是一座为学生和老师学习而建、而不单单是为老师办公而建的楼。大楼将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也将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开放,所以你们终生都可以用,只是晚了几年而已。

  此外,如果学校和学院还有哪些做得不好不到位的地方,也希望你们理解。毕业后你们同学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你们的班级不要解散,建立轮值班委制度继续为大家服务,经常聚一聚交流学习和工作心得。另外,你们要特别感恩父母、家人。今天你们毕业,最高兴的不一定是你们自己,很可能是你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岳父岳母、公公婆婆。刚才我看到同学们的亲人们在接受鲜花时,很多人都流下了泪水,这是人之常情,你们要学会感恩他们。我希望北大马院人是有情有义、有家有国的,各方面我们都要做得很好。

  学校一直强调,毕业典礼是你们走出校门之前的最后一堂课。套话俗话不多说,但我还是想强调,北大马院是你们的家、是你们的港湾、是你们的后盾,也永远是你们的背景板。你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擦亮这块背景板,同时,在你们面临艰难困苦时,也请充分依靠这块背景板。

  希望你们在白发苍苍的时候,依然记得你们的马院!

  谢谢你们!祝贺你们!

  【北大毕业典礼致辞】

  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致辞。在这个喜庆的日子,让我回想起1982年1月我毕业时的情景。北大经济系77级共80人,只有一个政治经济学专业,我们是北大恢复高考招生之后第一届被授予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以前的学生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服也没有学位帽。记得我们和其他系的毕业生一起,去人民大会堂开了毕业大会。

  我当学生的时候,总盼着下课。当了老师以后,老想多讲。每次课后还要和同学们聊好久,但今天会给大家讲短一点。在座的同学们在北大已经饱读经济学了,知道理性人假设;知道人们如何从利己出发,最终达到了利于社会的目标。我今天讲人的利他性及其对北大人的涵义。

  北大人的使命

  有一种利他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是手段,最终为了利己。《论语· 雍也》里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种为自己的利他行为很普遍,属于互相帮助,当然应该提倡。

  另一种利他来自人性的另一面,即人的同情心、怜悯心,或者善心,利他是目标。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讲,当一个人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就立刻去救,这不是为了回报,不是嫌小孩叫声吵人,完全出于恻隐之心。显然,孟子讲的是利他之心。大家看看动物哺育幼子,对对自己没有回报。人类的利他,始于子女、亲属、朋友,扩展到同胞、人类,甚至到动物。利他之心,人皆有之,需要发挥出来。同情一定是强者同情弱者。我们有时也同情强者,那是因为强者的某一方面比我们弱。

  我们在书上看的经济学模型,许多都假定纯粹的利己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应该明白这是为了分析一些问题的简便而做的假设,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模型假设的去做,就像很多模型里没有货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离不开货币一样。我们的社会现在缺乏同情心和利他心,有太多的狭隘自私,太多的冷漠。

  北大毕业生是天之骄子,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同龄人中的强者,应该发扬人性中利他的一面。把弱者的苦乐也当作自己苦乐,胸怀天下,我想这就是北大人的情怀。北大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最多,可以说是得天独厚,有义务回报社会,这就是北大人的责任。为百姓幸福、为国家发展、为人类文明作贡献,这就是北大人的使命。在国家命运转折的重要关头,北大人历来都一马当先,做出可歌可泣的贡献。社会对北大人期待很高,国家的前途命运需要你秘注。

  我国面临的挑战

  当你们走出校门的时候,国家发展正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减速和人口老龄化。1978年我国开始划时代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为缓和改革的阻力,打破公有制加计划经济式社会主义,我国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所谓特色就是允许搞市场经济,这是一个与世界经济制度接轨趋同的举措,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支持。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这几年增长率持续下降,到了2018年的6.6%。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加剧,联合国最新预测,2035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1%,此后超过美国;2050年中国26%,美国22%。目前,65岁以上人口占比2017年是10.6%,美国为15.4%, 比美国人口年轻,劳动力充沛。加上我国储蓄率高,资本雄厚,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增长潜力很大。我们一定要抓住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良机!

  按照中国6%,美国3% 的增长速度,中国人均GDP在2070年,可能赶上美国。追赶不易,维持也难。世行统计,日本1995年人均GDP是美国的150%,德国110%;2017年日本人均GDP仅为美国的64.1%,德国是美国的74.5%。高收入国家增长靠的是技术进步,中国人勤劳智慧,需要营造好的创新环境,把科学技术搞上去。

  二是社会的不平等,收入、财富、资源分配不平等。我国基尼系数为46%,标志着我国收入贫富差别大于发达国家。城乡之间收入差别尤其大,财富不平等也十分严重。土地财政将房价推到极端,有大量房产的人拥有巨额的财富。土地财政其实是通过高房价向购房者征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之间。空气、水和土壤污染,资源野蛮性开采,直接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只顾眼前,不管长远,当代人不仅得到自己应得的,也剥夺属于子孙后代的资源。为子孙后代谋利益的民族,才会兴旺发达。

  社会不平等突出表现在机会的不平等,城乡之间机会的不平等。农民工的子女没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受教育的机会,十二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还有官民之间机会不平等,权力在资源分配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官本位已经波及各个领域,导致关系盛行、做事都得找关系。当官的好办事,老百姓得求人。另外,人人平等的观念还需要普及。人与人之间高低贵贱区别的旧思想残余还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也在无意中宣扬君臣主仆意识。因此,应该减少分配上和机会上的不平等,去除观念上的不平等。平等不仅使人有尊严,也会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使人与人之间和谐。

  三是中美贸易战乌云密布,和平发展可能受到影响。去年中美开始了贸易战,中美之间的争议还有可能进入意识形态领域。其实,除共同经济利益外,中美之间还有许多共同点。首先,许多价值观,如善良、诚实、正直、守信都什同的,大家都认为是好的。当然价值观在变化,比如说自由和平等,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兴起的,中国人也接受了,甚至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接受这种价值观。再比如,我那个时代小学到大学,学生的成绩都诗开的,现在不然了,大家觉得保护隐私好。人类交往和社会发展,使得很多价值观趋同。

  其次,经济制度也在趋同。美国建国后实行市场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引入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这里有个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定义的问题。社会主义源自欧洲,源自对穷人的同情,可以定义为利用社会的力量帮助弱势群体。16世纪初的社会主义著作,就提倡公有制和按需分配。19世纪末的一些社会主义者,提出维护私有制和市场经济,通过财政手段,向富人收税、向穷人转移以及提高公共福利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北欧国家就是这个模式。中国早已进行体制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张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美国的制度也在演变,政府支出从20世纪初占GDP的8%到现在的近40%,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和穷人免费医疗,连美国的教科书都说美国是混合经济。我想说的是在经济制度方面,中美其实也类似,两国政府都在干预经济。相对而言美国在分配领域干预多,中国在生产领域干预多,这些差别也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逐步缩小。总之,中美之间不仅有共同利益,许多价值观相同,经济制度也类似。我们应求同存异,强调相同点,避免发生重大对抗。

  期望

  同学们,应对挑战、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将落在你们肩上。

  一个国家落后往往是由于精英阶层、既得利益阶层过于狭隘自私。一些发展中国家权力极为腐败,财富十分集中。发展中国家的精英们如果与本国穷人比收入和财富,那么同情心、利他心就会增加。如果他们与发达国家的富人们比收入和财富,那就贪婪了。我去过一些穷国的富人家,那简直是豪华无比。我曾从世界巨富巴菲特家门前经过,他的房子不大,也没有院墙。巴菲特今年89岁了还在工作,和普通人一样去麦当劳吃饭,并且他宣布将自己所有财富捐献给社会。比尔· 盖茨也一样,通过发明创造赚钱后,成立基金帮助世界穷人,也给中国捐款。我谬去一直把赚钱拥有财富的人当成剥削者,这种观念要转变,应该看最终的消费。精英阶层的情怀和责任心对一个国家发展至为重要。

  北大毕业生人力资本雄厚,竞争力无以伦比,自己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如果北大人只顾自己、不为社会着想、没有责任感,那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中国人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要信奉“己所欲,施于人”。把两者兼顾起来,不仅不害人,还要帮人。应该铭记社会责任,关心社会公平和百姓疾苦,关心国家经济发展,关心国内外大事。你们的生活即将揭开新的一页,我提几点希望,与你貌勉。

  第一、遇到挫折,永不放弃。人生的路是不平坦的。大学毕业时,我的同学选择不是做研究就是从政,大家踌躇满志,期待大展宏图。几十年过去了,一些本想从政的没有如愿以偿,计划做学问的做了其他事,没打算经商的经了商。然而他们都在挫折中顽强崛起,书写了人生的辉煌。出北大后,进入复杂的社会,你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一定要勇敢面对,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第二、平等待人,团结人。有一年,我参加沃顿商学院毕业典礼,一位老师给学生的嘱咐是搞好人际关系,他连讲了“关系,关系,还守系。” 我想生活在咱们这样的社会里,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我这里强调一下和普通人也要搞好关系。多想别人的好处,少想别人的坏处,多感恩,少记仇。许多时候,你把人当朋友,人就逐渐成朋友了;若当敌人,老想着人要害你,老说人坏话,那就成敌人了。营造一个和平友好的环境很重要。

  第三、多付出,多积德。贡献多,获得少,这样就有积累;贡献少,获得多,就欠了债。中国人过去说要积德,就这个意思。许多事情对他人、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是没有回报的。但是,历史记住的都是那些为社会贡献多而获取少的人。

  同学们,斯密认为,人们从利己出发会达到利他的终点。我们是否可以补充一下,人们从利他目标出发,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利己的终点。人有同情心、利他心,他人的幸福也在自己的幸福函数里,那就会更幸福。也就是说,心善的人、同情心多的人,一定更幸福。

  最后,请接受我最真诚的祝贺与最美好的祝愿。希望你们为中国和世界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在你们手里,世界更加文明、繁荣、美好,人民更加自由、平等、幸福。

  【北大毕业典礼致辞】

  亲爱的各位毕业生及你们的家人:

  在毕业之际这个悲喜交集的日子里,让我们禁不住追忆流逝的时光和憧憬美好的未来。记得,三、四年前你们刚刚报考教育学院研究生时的情景,面对着正襟危坐考官提出的“你为什么要报考我们学院?”这个问题,你们振振有词,要么说你们在上小学时受到某位孔子般老师的启蒙,要么说你们父母和祖父母就是老师,受他们的影响,所以你们儿时心灵中就萌发了当一名“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教师的种子。我们被你们说服或者“欺骗”了,所以允许你们跨进了学院的门。当你们离开时,我们可以检验一下,到底有多少人走上了教师岗位。我没有与徐未欣老师核实数据,之所以没这样做,不适意给你们留情面,而是没有找到说服我自己的理由,怕自己伤心。“学院到底如何影响了你们?”这个问题像是一朵挥之不去的乌云。“出尔反尔”是对教育学院的反讽,还是另有其他原因?我现在好像有点想通了,可以说服自己了,也说给你们听一听,请你们帮助判断一下。长话短说,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们成长了,改变了当初单纯而稚嫩的想法。你们在哪些方面改变了自己呢?

  第一,你们认识到教育以及包含于其中社会的复杂性。教育不是仅靠善良之心和一定的知识技能就可以完成的使命,涉及到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就事业而言,非教育者个人所能为。国内外的教育学术史告诉我们,教育没有简单而明晰的规律可循,我们至今发现的是一些变动不居的规则,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规则。有一本名为《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的书,作者是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哈佛教育学院曾经的院长,这本书讲的就是这方面的事情。你也许会说,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也是如此。我以为,在彼此中,教育学为甚,不仅缺少清晰的规则,甚至连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是模糊的,比如“教育”这个概念就是这样的。什么是教育?杜威在1938年演讲中有意或无意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一位名叫菲利普.杰克森的芝加哥大学教授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长达六十年的思考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对于教育,可以从不同层面加以理解,既有“经验”(empirical)的一面,也有“先验”(transcendental)的一面。从哲学上看,下面几对范畴对于区分教育的不同层面是有益的,存在/本质,世俗/崇高,实际/沉思,接受/塑造。教育存在与教育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看得见的,而后者是看不见的。杜威的问题守于教育本质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做一个对比: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探索真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性(understanding),更在于理性(reason)。教学既有形而下的一面,也有形而上的一面,对于形而上宜釆用仪式性的活动,如今天举行的毕业典礼。因此,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你们学习和研究的是世上最为复杂也是最不确定的人类创造物。进入社会职场后,你们可以对于复杂和不确定性具有一种比其他专业毕业生更充分的心理和认知上的准备。这种心理和认知上的准备,无疑就是探索未知的动力,可以导向不断的好奇与思考。

  第二,教育还会让你们有一种包容的态度。面对复杂和不确定,我们不得不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之,否则作为人类的我们将无地自容。简单如非大学,复杂如大学,这是我学习组织学的一个心得。对于这个说法,你可能不以为然。下面,让我来陈述一个事实,希望可以改变你的固执。众所周知,北大不乏智力超群的人,他们可以在一个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和卓越的学术成就,但是就管理这所大学而言,则乏善可陈。大学这个魔宫,竟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走马灯式的校长更替中,就数蔡元培校长最高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通俗地说就是不管,少管比多管好。如此这么说,那不是人人都可以当校长了吗?奥秘就在这里,蔡校长不管可以,你我不管就不行,其他人也不行,这是一个还没有解开的谜。因此,我建议,大家在离开学院之前,一定要到大厅对着蔡校长的画像鞠上一躬,算是对包容的致敬。再让我讲一个例子。2014年,在周雪光老师的关照下,本人去斯坦福大学访学。斯坦福也是闵维方老师的母校。有一天,闵老师的老师,我的师爷Henry Levin从哥伦比亚回到斯坦福,做了一个讲座,内容守于“教育效果”(education effectiveness)。他做元分析(meta-analysis),收集了数百篇发表的研究论文,看一看到底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是高效的,你猜结果是什么?没有确定的答案。这就是说,教育学人花了纳税人那么多的银子,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啥也没有发现,要是让纳税人知道非气死不可。花就是这样,不能怪看花人。想一想,还是近在咫尺的雪光老师的导师马奇牛,他老人家早就在“人的有限理性”这一基本前设下开展了研究,揭示了一些大学魔宫中的奥秘,其中一条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当你们走出燕园,如果有人想把你的思维改变为简单时,一定要想到我今天讲到的蔡爷爷和马爷爷这两位伟人,他们就在你们身后。

  第三,教育让你们向善。面对复杂和不确定,我们只有用包容的心态才能盛的下那用理性无法接受的混乱。但是,光有包容还是不够的,过于被动,长久不了,心灵迟早要出问题。因此,教育还会给你一些幽默,更多给你一些善良。教育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学科那样纯粹,就在于在求真之外,还要求善。求真,我们可以价值中立,客观地看问题;求善,则要我们融入其中,与我们的对象同呼吸、共命运。北大教你兼济天下,教育学院则教你先独善其身。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有时我们很无力,也很无奈,但是至少可以先把自己打理好,阳光而勃发向上,永不气馁,面对悲观的现实也要做一个乐观的人。

  经过一番自我疏导,我好像不太纠结了,因为从狭义上讲,你们中的多数人没有选择教师或者教育工作作为自己当下的职业,但是从广义上讲,你们的工作都与教育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前两天在参加一个会议时了解到,其实北大其他学科的情况也相差无几,情况并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专业的设立并不是限制同学的职业选择,而是给同学更大的选择空间。离开校园,就是放飞自我之际,人生的真谛是个性的,没有通式。下一次见面不知是在什么时候,请记住复杂、包容、向善是北大教育学人应有的品质。

  且行且珍重!

  【北大毕业典礼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2019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和珍藏的日子。大家即将从北大出发,走上新的人生旅程。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大家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表示衷心的祝贺!

  过去的几年中,你们把自己的青春时光挥洒在这个校园里,学习知识、结识好友、增长才干。过往的校园生活和师生情谊都将成为你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今年是北大建校121周年。121年前,在救亡图存的维新浪潮中,京师大学堂应运而生。从那以后,每当国家和民族遇到挫折和危难,北大和北大青年,总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去振奋一个时代,点燃一份希望。

  今年还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一百年前,北大青年发起了五四爱国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一代代北大青年毕生追求和践行的信念。四十年前,北大青年学子喊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改革开放注入了青春与活力。

  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jpg

  去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考察,向学校师生员工祝贺建校120周年,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的口号再次响彻校园。

  同学们,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国家需要青年,青年也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鲁迅先生在《我观北大》一文中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他设计的北大校徽,有一种很形象的比喻是,一个人用双肩奋力向上托举着两个人,三人为众,众志成城。

  今天的北大青年,依然需要承担奋力向上托举的重任。所以,临别之际,我想送给大家的话,就是“做永远向上的青年”。“永远向上”是一种奋斗者的姿态,是执着追求的境界与持续努力的方向,更是一种价值观。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对国家和民族怀有赤子之心、报国之志,是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最大定力。只有具备这样的定力,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

  西南联大时期,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学校缺少教材,著名物理学家、北大前校长周培源先生就亲自刻钢板,印制讲义。今天北大校史馆还保留着老校长当年亲自刻印的教材。

  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王选院士,临终前在遗嘱中写到:“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21世纪中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作出一点贡献,已死而无憾了。”读来让我们为之动容。

  去年,我到延安看望选调生,一位90后的北大毕业生,主动请缨到贫困村工作。初春时节,为了给刚刚开花的苹果树保暖,让老乡们有一个好收成,他在山上坚守了三天三夜,老乡们伸出大拇指夸赞他是“好后生”。每年我们都有一批本科毕业生,到西部和边疆地区开展支教服务,这是北大的传统,已经坚持了20年。今天,你们中间又有一批同学接过了接力棒,到祖国的最基层去续写向上的青春篇章。

  同学们,北大人对祖国的热爱,流淌在一百二十一年的精神传承之中,是去不掉、断不了的血脉,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追求和永远向上的精神定力。

  有人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浮躁,让有的人不再相信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可以有所成就。但是在这里,我想和各位同学说的是,要相信“始终坚持”的力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老校友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在本土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她成功的背后充满着艰辛。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她带领团队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经历了一次次实验失败后,她不气馁、不放弃,最终在第191次实验中获得了成功。

  我们的老教务长王义遒教授,在50年代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刻苦攻关,于1965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原子钟。他几十年不懈努力,为我国正在建设的独立自主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时间频率体系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同学们在未来的事业中,都会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只有耐得住平凡,才能收获不平凡。只有在挫折面前坚强、坚持和坚守,才能积蓄久久为功的动力。

  当今世界,如同一个五彩斑斓的拼图,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一起构成了多元的人类文明。人类社会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困难、挑战与不确定性。

  2013至2015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的经历,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因为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2018年,北大学生中共有84人次到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4600多人次通过各级各类项目出国学习交流。我们还有长短期留学生7000多人,今天,他们当中的毕业生也来到了典礼现场。大学已经成为推动各国教育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在北大相互交融,新科技、新思想、新知识在交流切磋中不断迸发。

  我希望同学们树立广阔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交流协作,和而不同,保护文明的多样性,勇于面对人类社会共同的难题,培养与增强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当前,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给这个时代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信息和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几年来,同学们在北大收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收获,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篇幅最大的一部学术著作是有关制糖历史的专著。我曾当面问过他,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他说,“糖”这个字在西方各国的语言中都是外来语,来自梵文,反映了人类文化交流的历史。最终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季老完成了《糖史》这部著作,时年已87岁高龄。北大还有很多老教授们,虽然已到退休年龄,依然从事着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老教师们尚且“志在千里”,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

  学无止境。人类对于世界以至宇宙的探索和认知才刚刚开始。现代科学诞生不过几百年,探索航天技术不过几十年,这和地球年龄的46亿年、银河系年龄的100多亿年相比,何异于沧海一粟。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始终保持对新领域、新事物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站在更高的高度、用整体和更广阔的视角,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星球,思考我们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心怀敬畏,勇于探索,只争朝夕。

  谢谢大家!

  【北大毕业典礼致辞】

  今天,你们毕业了。

  一个来得有点迟的社会成人式。

  今天,在这里,我们送你们离去,送你们登程。

  当然,你们早已成人。大学的岁月,老师的工作是扶你们上马,牵马送你们一程。如今,你们独自上路。若你们自此扬鞭绝尘,奔向你们生命的天际线,我们始终会在这里,在你们视野中的某个地平线上,在岁月的此岸,在代沟的此端,伫望着你们,怀着暖意,怀着柔软,怀着祝愿。若你们间或回望,我们将欣然;其实,你们能在某个寂然的时刻,会心或调侃地忆起自己青春岁月的某个瞬间,瞬间中某个老师的侧影,便已足够。惟愿,我们曾在你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某种有美感的刻痕,而非擦伤。

  羡慕你们,你们成长于中国崛起的时代,你们不必再如先辈那样痛切地叹息:“我多么痛苦地忆起我是一个中国人”,你们不会再如我们曾有的那样低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如今你们可以坦然而自在地行走在地球之上,你们可以轻松而不无骄傲地做一个来自中国的世界公民。你们拥有近乎无限定的选择和可能。生命正在你们的前方展开。但我,我们也并不羡慕。你们将进入一个地球已格外拥挤、无穷上升的承诺已不时触碰着透明穹顶的世界。你们拥有“宅”之中的无尽自由,你们可以在“二次元”与“三次元”间自由的穿行,与此同时,你们必然要承受的,是置身于角逐与竞争的战场,也许会在在受伤与落败之际的茕茕孑立。在歌咏与膜拜“成功”的流行中,我们都知道,追逐成功,是一场巨型的马拉松的竞赛,起点处千军万马,终点处屈指可数,夺魁者凤毛麟角。祝愿你们夺魁,但那不是人生的唯一模板,唯一目标与价值。

  曾经说过,也许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毕生之课,是学会输得起。输得起,是当年我步入高考考场时的自勉,也是我一生的功课。我说过,输得起就好。我仍要说,祝你们成功,若果你们不甚成功,甚或落败,那么,输得起就好。输得起,凭借的是一份自知,更是一份自信。生命的价值,原本并不缘自通用价值的评说。愿你们有承当,首先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愿你们快乐地生活,愿你们始终拥有真诚与坦荡,独自扪心,静夜自问之时,磊落心安。愿你们大胆地去爱人,以赢得被爱;愿你们去争取也坚持;愿你们必然与世界谈判并妥协之际,记得自己设定过的底线。不要理会诸如“幸福指数”一类的说辞,幸福原本不可统计,一如缘自心底的微笑从不进入计量。

  你们自北大中文系走出,你们带着人文学的底色。而希望与梦想是人文学的特权领域。我相信,这也是今日世界的稀缺资源。再一次重复,“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你们个人生命的选择则汇聚为对未来方向的选择。

  先生先死。于我们,你们就是未来。

  我相信未来。我相信你们。

相关文章:

1.2019 毕业典礼致辞

2.2019年毕业典礼致辞

3.中南大学张校长2019毕业致辞

4.重庆大学2019毕业致辞

5.中国政法大学2019毕业致辞

    1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