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HT分享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五防五立”育人工作为基础,以“防四体不勤,立勤劳品质”为核心内容,积极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切实把劳动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xx学子。

二、劳动教育目标及内容

各中小学全面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xx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5个培育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习惯、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创新的劳动能力、弘扬优秀的劳动精神;按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学段、分层次推进劳动教育实施内容及要求,落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各项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实施举措

(一)落实劳动教育基础课程。课程是基础,将依托国家教材和省编地方教材,各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制定劳动教育教学计划,明确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确保学生每周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平均不少于1课时;将劳动教育有机xx学科教学,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等有机融合学科教学实际,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

动、合法劳动、正确劳动观等方面的教育;鼓励各校结合校情和学情,开发开设校本劳动教育精品课程,打造富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劳动教育课程富有多样化和地方气息。

(二)开展校园劳动体验行动。鼓励学校充分挖掘校园劳动实践资源,积极建设校园劳动实践教室(功能室)、劳动岗位,建设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让校园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宅基地”、“自留地”和“承包地”,满足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场地需求;充分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丰收节等契机,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劳动文化紧密结合,与中国传统劳动包含的人生智慧紧密结合,提升劳动教育育人内涵;在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期间,开展中小学劳动周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以校园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家务和校外劳动项目实践、校园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等为主要内容(中职学校可开展职业教育周、职业体验实践月等产教融合活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三)开展家庭劳动参与行动。家务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要密切家校联系,利用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的引领作用,利用各种渠道,加大教育宣讲力度,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明确劳动在孩子研究、生活以及未来发展中的积极意义,鼓励家长为学生劳动创造机会和引领作用;各校可适当适度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科学制定家务劳动清单,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习得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收锻炼、磨炼意志,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义务教育段学生每学年必须掌握1-2项劳动技能,实行家校联动评价,做到人人会过关、人人都掌握、人人有收获;开展亲子劳动实践,鼓励家长与学生参加社会劳动,携手孩子参加各项有益的劳动体验和社会实践,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让学生造就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巩固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开展校外劳动实践行动。开展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充分利用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研学实践营地(基地)、校内外劳动基地、工厂、农场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工业、农业等生产劳动,让学生研究专业知识,掌握基础技能;开展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志愿者日、世界环境日等,深入社区、养老院、商场、医院、动车站等社会场所,开展学生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劳动,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提高服务技能,体会劳动光荣,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开展学生参与创新劳动,各校结合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研学旅行等开展工艺创作、艺术创作、科技创新、科技制作的创新劳动,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勇于创新、刻苦钻研的劳动精神。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各级各类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安排,落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队伍建设。将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探索培训、晋职、评优等配套制度建设。

(三)加强资源开发。将积极创造条件,因校制宜,加强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

(四)加强典型引路。将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学校建设,架构校际劳动教育的联系和成功经验分享的桥梁,共同商讨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和新体系。

(五)加强安全保障机制。各校要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落实安全责任。

(六)加强督导评价。将进一步加强各校劳动教育督导评价,将其纳入中小学发展性评价体系,以督导促落实;各校要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

(七)加强舆论宣传。各中小学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积极宣传企事业单位和社

会机构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好做法、典型人物及事迹。推出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和融媒体产品,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为贯彻落实向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强化学校的德育教育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全校学生基本生活技能为重点,组织动员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全面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给学生从小埋下热爱劳动的种子,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创建目标

传承与发展学校,不断调整和发展劳动教育的内涵与途径,以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为载体,实践育人,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基地创建途径,努力建成具有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组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各学科任课教师、校本课程辅导教师、班主任。就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作了整体规划,提出并实施了以“以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为载体,实践育人,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的工作思路。

(二)各年级段的教育目标

因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劳动的理解不同,劳动实践能力也有差异,我校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确定了主要劳动教育内容,落实劳动教育。

1.一年级学生,以认识身边的劳动为主。在日常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学校以培养“红领巾小主人”为目标,引导班级设定各类管理小岗位。一年级学生由教师示范引领,将一招一式教给学生——班级中有哪些劳动内容、怎么做,让学生跟着教师认识劳动、学劳动、一起劳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则请家长带领孩子认识和体验劳动。学生在观察中与简单的动手实践中,逐步了解身边的劳动的主要内容,学习简易的劳动技能。在引领、示范的同时,尊重劳动、劳动最光劳等理念。

2.二、三年级学生,以参与劳动教育为主。学校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在家庭里,每天清晨,为父母奉上一杯热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叠被子、整理房间等。学校要求学生每日进班主动担起“护绿使者”职责。同时,通过“温馨教室”创建活动,组织'指导学生共同设计教室环境,营造幽雅、健康的教室文化,让学生切身体验劳动创造美。劳动最美丽的信念也逐渐烙在学生的心中。

3.四、五年级学生,以创造性劳动教育为主。让学生通过学校公共区域卫生包区、包片,体认劳动艰辛和劳动创造的快乐,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及欣赏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鼓励学生创新劳动思维,努力“变废为宝”,进行初级的“创造性劳动”。

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并非截然不同,各有侧重。通过认知劳动、参与劳动、创造性劳动,学生们的劳动技能不断丰富、劳动习惯不断巩固,劳动教育扎实落实。

(三)实施模式

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德育”教育范畴,将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课程、校本课程整合,依托多元课程,推进劳动教育。探索“课程+活动”的实施模式。

1.遵循传统,落实日常劳动教育

学校一直以来坚守传统的常规劳动教育,同时开设每周一节校园劳动课,布置每周一次主题家庭劳动作业,让劳动教育有效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的点滴中。

2.打造优质劳动实践活动平台

近年来,我校通过“大主题、小实践”落实策略,建设了“知行园快乐农场”,积极开展太空种子种植大赛,每年围绕几种太空植物种植为主题,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和“日常种植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种植课程,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课程中亲近了自然,近距离以生态体验方式感知生命成长历程,体验了劳动快乐,分享了收获的喜悦。该基地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生活和生存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收到了较好成效。

我们将继续开辟多个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如木工坊、陶艺坊、纸艺坊、3D打印工作室、创客实验室、编程实验室、科技创新作品陈列室等,给学生搭建更多的劳动实践活动平台。

3.依托社团,开发科技类实践课程

近年来,我校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发了创客、木工坊、3d打印、创意搭建等综合实践活动项目。

4.在跨学科学习中实施劳动实践教育

打破传统的劳动观念,通过启发探索式劳动实践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开设校本劳动课程,并与地方课程建设相结合。 每周三和周四下午,学校开设的电子百拼、手工制作、剪纸等校本选修课程,广受学生的欢迎。并且逐步形成了学校一大教学。

6.与节日相结合,依托学校德育活动,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与节日德育活动结合,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元宵节开展手工花灯制作活动,学生用废弃物制作花灯;植树节开展“认领绿植”活动;学雷锋月,组织学生到体育公园、社区等开展志愿者服务,清扫卫生死角;三八妇女节开展“关爱妈妈”活动,倡导孩子为妈妈洗洗袜子,帮妈妈做家务劳动等;五一劳动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我是自理小达人”为主题的班级劳动技能大赛,根据年级制定不同的劳动技能目标,分别设有整理书包、戴红领巾、系鞋带、认识蔬菜、学会摘菜、叠衣服、钉纽扣、穿衣服等项目比赛;端午节学校举行“浓情端午,‘粽'传文化”包粽子比赛;建队日举行“队旗飘扬梦想,劳动创造未来”全校劳动技能比赛;元旦开展“包水饺”比赛让师生体会劳动的艰辛,提高师生的劳动热情,收获劳动的快乐。

7.评价创新,提供劳动教育不竭动力

集福活动,以劳润德:开学初抽“集福卡”,实施过程集“劳动福”,以每月“集福”主题活动推进劳动教育。

别样校徽,以评促德:每位学生别有一枚含有二维码的校徽,通过扫描校徽,对学生进行点赞,家校瞬时沟通,显性呈现,大数据分析,为劳动教育提供强大的评价动力。

四、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我校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建立下列保障措施:

(一)学校领导及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中,要把创建我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工作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使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学校的。

(二)校长直接分管,教导处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管理,任课教师按计划上课。各成员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确保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我校重视在学生中倡导“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在学生心中埋下“以劳动托起梦”的种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完善劳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实施载体,尝试多元化劳动课程,深耕劳动,厚植素养。我们将在学习中持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失,进一步明晰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丰富教育平台,构建课程体系,努力建设有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有力推进劳动教育更扎实有效地开展!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3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六年级共xx人,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教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

二、掌握基本知识情况,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三、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

②手工制作;

③生活小常识。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四、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学期共有19周,安排了16课时,每周一节正课。

五、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

1.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

3.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

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

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

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4.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4

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立法上存在欠缺。首先,与《立法法》的规定不一致。20xx年颁布实施的《立法法》明确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制定法律来规定。劳动教养无疑属于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但它的最高位阶法律只是1957年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1982年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因此不符合《立法法》的要求。有人可能会说,前述两个法律文件虽然主体是国务院,但当时都是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因而从性质上仍然应当算法律。这种说法理由并不充足,因为按照现行的《立法法》,并不存在这种过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来的法律类别,况且《立法法》还特别禁止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授权立法,也就是说,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可以授权国务院就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进行立法。更成问题的是,在法律操作实践中,真正起作用的是1982年由国务院转发和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但由于该试行办法只是一个部门规章,充其量也只能与行政法规沾边,由它来规定劳动教养这种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显然是严重违反《立法法》和宪法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的。

在认定和执行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作为法定的劳动教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是由民政、公安、劳动部门负责人兼职组成,并未设置专职的负责人。其主要法定权限有两项:一是审查批准收容劳动教养人员;二是批准提前解除劳动教养和延长或减少劳动教养期限。而这两项职权长期以来实际上分别由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行使。这样一种机制使劳动教养在实践中难免带有随意性。在公安环节,近年来不断爆出的非法将上访人员投入劳教所的消息(如“唐慧案”),以及对某些因定罪证据不足或办案期限已到本应放人的,却转而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劳教,或以教代侦(即先将其送到劳教所,继续对其犯罪线索进行侦查)的做法,都是审批权被滥用的例子。在司法行政环节,不仅劳教机关有权对劳教人员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累计达1年之久,而且还授权劳教场所可以对劳教人员行使延长3个月期限内的审批权,这种由执行机关和场所擅自决定延长关押时间的做法,使其权限甚至超过了关押罪犯的监狱。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提高劳教质量,近年来公安部门也做了一些努力,如20xx年公安部的《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规定了对拟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决定劳动教养2年以上的,以及应当对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决定劳动教养的等类案件,可以实行类似听证的聆讯制度,但这一制度实施的效果总的来看不甚理想,不仅大量的劳教案件(如决定劳动教养2年以下的,以及对组织、利用组织破坏国家法律实施和吸食、注射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决定劳动教养的等)被排除在聆讯之外,即使纳入聆讯的案件,也由于仍然是审批部门自己组织,实际执行中不少地方流于形式,特别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更是极容易被突破。

另外,20xx年8月份,媒体广泛报道了甘肃、山东、江苏和河南四个省的城市正在试点劳教制度改革,如南京市政府20xx年11月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委《关于印发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委员会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了《关于成立南京市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委员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但根据笔者近期对有的试点城市的调研,并没有感到与传统的劳动教养制度在审批和执行中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劳动教养的法律性质与其实际严厉程度不相适应。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主要是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够刑事处分的人。但从劳动教养的期限以及剥夺被劳动教养人员的人身自由程度看,却比适用犯罪人的管制和拘役这两种刑罚还要严厉: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而劳动教养期限则为1—3年,必要时还可延长1年。被判处管制的犯罪人,在原居住地执行,属限制部分人身自由的开放性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人,就近执行,每月可以回家1—2天;被劳动教养的人,则收容于专门的警卫森严的劳教场所,节假日一般只能就地休息,甚至劳动繁忙季节还不能休息。不仅如此。刑法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还可适用缓刑,而劳动教养则无此类规定。劳动教养的这种严厉性,使得社会上都把劳改与劳教混为一谈,即使国家机关,也常常将二者相提并论,统称为“两劳人员”。

实践中劳动教养甚至与某些刑事处罚出现内在逻辑的颠倒,导致一些不正常现象,如几人共同犯罪,主犯被法院判拘役或有期徒刑缓刑,而从犯却反而被公安机关处劳动教养1年以上;有的案件如盗窃,盗窃一两千元,法院判处的刑期仅为几个月,而盗窃不足千元的,却要被公安机关处劳教2年以上;有的劳教人员,刚被投入劳教,便主动坦白交代劳教前的犯罪问题,恳请被法院判刑,从而用较短的刊期来免去较长的劳教期。

二、建议将保安处分作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方向

现代国家的刑法一般都实行刑罚和保安处分的二元制。所谓保安处分,是指国家基于保卫社会之需要,对于具有特殊人身危险性的人,以矫治、感化、医疗和禁戒等手段,替代或补充刑罚适用的各种保安措施的总称。

刑罚和保安处分的共同点是:行为人都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都要经过法院的司法裁决。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刑罚主要立足于对已然犯罪的惩罚,保安处分主要立足于对未然犯罪的预防;刑罚的适用对象主要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正常人,保安处分的适用对象则主要是一些需要对其人格或身体进行矫正治疗的“病人”,如吸毒成瘾者、精神病人等。

正如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刑罚种类不完全相同,保安处分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刑法中也不完全一致,如《德国刑法典》在刑罚之外,专门规定了6种“矫正与保安处分”:

(1)收容于精神病院(实施违法行为时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法院在对行为人及其行为进行综合评价后,如认为该人还可能实施违法行为因而对公众具有危险性的,可命令将其收容于精神病院)。

(2)收容于戒除瘾癖的机构(如果某人有过量服用含酒精饮料或其他麻醉剂的瘾癖,且因其在昏醉中实施的或归因于瘾癖的违法行为而被判处有罪;或仅仅因为他被证实无责任能力或未被排除无责任能力而未被判处有罪,那么,如果仍然存在由于其瘾癖而实施严重违法犯罪的危险,法院可命令将其收容于戒除瘾癖的机构)。

(3)行为监督(因实施了法律特别规定应予以行为监督的犯罪行为而被判处6个月以上有期自由刑的,如果行为人仍存在继续犯罪危险,法院除判处刑罚外还可命令在其释放后对其予以行为监督,如未经行为监督机构许可,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居所或某一特定区域)。

(4)保安监督。

(5)吊销驾驶证。

(6)职业禁止。

我国台湾地区现在仍然沿用1935年制定颁布的《中华民国刑法》。当时这部刑法典就规定有较为完善的保安处分制度,具体分为7种:

(1)感化教育处分(“因未满14周岁而不罚者,得令入感化教育所施以感化教育。因未满18周岁而减轻其刑者,得于刑之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令入感化教育处所,施以感化教育”)。

(2)监护处分(又分为两种:一是对于心神丧失的人的行为不判处刑罚,根据需要可直接处监护处分;二是对于精神耗弱或喑哑人的犯罪行为,虽然可以减轻刑罚,但在执行完刑罚或赦免后,可以强制其进入特定的处所施行监护)。

(3)禁戒处分(也分两种:一是对吸毒的犯罪人,可以判令其进入特定场所施行禁戒;二是对因酗酒而犯罪的,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可以令其进入特定场所施行禁戒)。

(4)强制工作处分(“有犯罪之习惯或以犯罪为常业或因游荡或懒惰成习而犯罪者,得于刑之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令入劳动场所,强制工作”)。

(5)强制治疗处分(“明知自己有花柳病或麻风病而隐瞒、与他人进行猥亵行为或奸淫,以致传染给他人的,可以判令其进入特定处所强制治疗”)。

(6)保护管束处分(包括:①以保护管柬代替其他保安处分。所有的感化教育处分、监护处分、禁戒处分和强制工作处分,都可以以保护管束取代之。但是,如果在保护管束期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以随时撤销保护管束,继续执行原保安处分。②对特定人的保护管束。对受缓刑宣告者在缓刑期内和获假释者在假释中可以得付保护管束。在这两种情况中,如违反保护管束规则情节严重的,即可以撤销缓刑宣告或假释,而执行其宣告刑或继续执行其剩余刑期)。

(7)驱逐出境处分。

对照上述德国和台湾地区的规定可以发现,类似这些行为在我国大都是作为行政处罚措施规定在相关的行政法规或规章中,如我国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的收容教养,对人员的收容教育,对吸毒者的强制隔离戒毒,以及过去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等。有些保安处分措施,如对因酗酒而犯罪者的酒瘾戒除,在我国甚至还有待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刑法实行一元制(只有刑罚而没有保安处分),值得反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刑罚和保安处分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实现最佳效益。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精神病人、吸毒和酗酒成瘾者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后如何处理的问题。一个人虽然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是精神病,但如果通过其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足以显示其对社会还继续有危险性,就不能因为不符合刑法上的罪责原则而一放了之,还得考虑保卫社会;而对那些因吸毒和酗酒成瘾而犯罪者,单处以刑罚并不能有效地防止他们再犯,所以也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安处分措施来对其行为恶习加以矫治。

但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通行做法,凡涉及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或措施,都要由法院通过司法裁决来决定。我国在1998年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根据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解释,该款适用于剥夺自由的一切情况,无论它涉及的是刑事案件还是诸如精神病、游荡、吸毒成瘾等其他情况;这里的“法律”,是指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而所谓的“根据和程序”,是“由一个依法设立的合格的、独立的和无偏倚的法庭来裁判”。

我国在1997年颁行新刑法时,增加了对危害社会的精神病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强制医疗的规定,这是在我国刑法一元制的情况下,保安处分措施渗透进刑法的体现;今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将强制医疗的裁断程序司法化,即对那些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由人民法院鉴定予以强制医疗。这体现了我国法治发展的规律,也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方向。

三、将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为保安处分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刑法典规定的犯罪行为由于有“情节严重”、“后果严重”、“数额较大”等定性之外的定量要求,因而基本相当于国外刑法典中的重罪部分;我国的劳动教养和治安处罚大体包括国外刑法典中的轻罪和违警罪部分。从长远看,应当实现刑法与治安处罚法的衔接,而把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改造成为保安处分制度。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现行的治安处罚和刑罚在处罚力度上可以衔接。过去我们讲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主要理由在于处理那些行为的客观危害虽然不大、但屡教不改者。这一思路导致实践中我们的刑法和治安处罚法过于偏重行为的结果而忽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甚至唯结果论。例如,在肖传国等人袭击方舟子一案中,由于方舟子的伤情鉴定连轻微伤都不是,而按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要构成故意伤害罪,必须造成至少是轻伤以上的结果。因而本案最后定不了故意伤害罪,只好牵强地定一个寻衅滋事罪(按立法本意,寻衅滋事罪侵害的是不特定对象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肖传国报复的对象很明确)。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刑法也在朝着摆脱“唯结果论”的方向前进,如20xx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的规定就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强调数额,而是规定“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不论数额多少,都可以构成犯罪。至于实践中是否都要一概以犯罪来和判决,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情来定,对没有必要定罪的(如初次扒窃、数额极小),仍然可以予以治安处罚。

第二,现行的治安处罚和刑罚在处罚力度上可以衔接,而加进一个劳动教养,反而打乱了逻辑。如刑法上的管制刑,最初是因劳教而设,但后来进入了《刑法》,这样就出现了刑罚比劳动教养还轻的现象。由于劳动教养在实践中异化为“二劳改”,致使这种现象还很突出,刑法中的缓刑、假释和拘役等。都要在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度和长度上,轻(短)于劳动教养。目前在刑法领域广为推行的社区矫正,也是一种落实刑罚轻缓化的措施,但劳动教养却反而不能享受这种待遇。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5

一、指导思想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研究、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主要内容

1、严格落实新课程计划中有关劳动教育的要求。开足开好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加强对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的引导,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在生产劳作、科研发明、创新创造等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收获劳动成果。在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

2、广泛深入开展校内外劳动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劳动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引导学生做好班级和学校环境卫生、宿舍内务整理,开展校内“文明一起走”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卫生评比、优秀宿舍评比等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素养。学校要在日常运行中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教室布置、校园种植等。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3、学校充分利用XX集团、XX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

4、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力量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家务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密切家校联系,利用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合作。加大宣讲力度,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明确劳动在孩子研究、生活以及未来发展中的积极意义,鼓励家长为学生劳动创造机会。学校可适当适度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家庭劳动作业以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习得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自理、自立能力为主要目标。布置整理、扫地、洗碗、洗衣、煮饭、修理、花草宠物养护等力所能及的家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积极争取社区街道和学校周边单位的支持,为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和社区服务提供便利。

四、工作保障

1、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组长:国振豪、王北起、孙凤宾,副组长:岳强、孟宪恩,成员:宋纪峰、曹景伟、刘耀勇、席学昶、朱荣春胡明山。

2、加强劳动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

3、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和场所建设。

4、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价与宣传。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6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劳动教育”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 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组织教师学习市区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 6 - 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二保证”:学校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院区及绿化区,一年要除草数次。绿化区的月季花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往道等公益性劳动,将运河路南段、大桥道东段,这一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

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四、主要工作安排:

2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分工。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每周做一次饭;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动。

3月份:开展春季卫生、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公益性劳动。

4月份: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公益性劳动。 5月份: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基地劳动。与社区联系开展公益性劳动。

6月份: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评选“劳动小能手”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为了贯彻学校劳动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学校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极其重要,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年级主任,中层领导和班主任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2、宣传动员,热爱劳动的舆论和行为氛围。 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劳动的意义,以及古今中外爱劳动的故事,劳动的价值,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

3、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其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队会、国旗下讲话,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4、家校配合,营造劳动氛围。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

(2)活动搭台,融入亲身劳动体验。

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开展学生打扫校园及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上好每周一节的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7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学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造学员良好习惯培养教学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色护绿色活动教学。

(1)学校在国旗下的讲话中呼吁所有老师和学生:每个人都参加植树节的绿色护理、绿色养生系列活动,尽力美化、净化环境。

(2)中高年级可开展环保活动。各班组织开展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立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与家校结合教育评估工作,利用家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家校联系卡的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依据不一样年级的学生能力,以星级评价等形式开展:成年人不用吃饭,自身整理房间,认可菜名,挑选菜品清洗,清理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进行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所有学员参加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每月开展一次学校大扫除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指导学生的劳动技术。

4.课堂教学。

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和技术教学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资料,提交德育所。

5、节日教育。

各班五一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组会,学会唱歌劳动最光荣,朗读粒粒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实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惩罚手段。例如,不按时工作,处罚清洁。

2.不要用免劳动来鼓励孩子。例如,今天的作业是正确的,扫地的任务是免除的。

3、不要在孩子面前鄙视劳动。例如,现在学习不好,将来会捡垃圾。

4、干燥不好,不要。例如,不要洗,不要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斥责如何打破碗,真是笨蛋。

6、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比如十分钟了,一个还没完,我做了三个。

7、不要否认孩子的劳动成果。比如看你洗的袜子,和没洗一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讨厌劳动的话。比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不去。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8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以“成长教育”为理念,将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从“形式多样的校内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服务性劳动教育"三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建立劳动教育的机制,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参与劳动的习惯。

二、建立劳动教育机制

(―)学校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各班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及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级方案。

(二)注重学科浸入,科任教师根据语文、数学、道法、美术等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劳动教育观念。

三、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一)自我服务。结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精细化管理,从班级实际物品分工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如:合理、有序、整齐摆放教室物品,卫生清扫后及时整理劳动用具;主动维护黑板、课桌、讲台、教学设备;普及环境美化知识,绿化带剪枝、维护清理,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快乐成长。

(二)班级劳动。学生以组为单位,成立劳动小组,做好每天两次打扫环境区和教室卫生工作,班主任或者家长亲自到场指导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学生将平日学会的劳动技能运用到班级值日中,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三)设立《劳动周》。为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学校将五一劳动节的所在周设立为"劳动周"。在劳动周,学校会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兴趣小组、社团等形式,组织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手工劳技等活动,从课程入手,让劳动成为生活,使同学们在劳动中掌握技术。在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的同时,也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感情。

(四)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庭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一学期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个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如在低段独立完成买菜任务、学会正确扫地、叠被子等,高段完成做一顿饭的任务、洗碗、洗衣服等,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

(五)公益劳动。学校定期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绿化美化公益劳动。

四、宣传评价

学期末,各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学校在公众号进行展示宣传。各班评选出“劳动之星"报学校集体表彰。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9

一、健全领导机构

为了确保我校课外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学校决定成立我校20xx年春课外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

二、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熊勇伟校长:负责教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提供课外教育活动的师资、教材、器材、场地等。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王万元校长:协助熊校长工作,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杨大明副校长:协助熊校长工作,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谭其平副校长:负责制定课外教育活动计划、活动方案、实施方案、考评细则,安排各兴趣组的具体活动时间,活动内容,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陈江华副主任:协助谭校长工作,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孙宗华会计:协助熊校长工作,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向光东、余华龙、江国成老师:负责本村小的课外教育活动的实施、考勤和效果督导管理。

周勇等15名兴趣活动小组组长:负责本组课外教育活动的落实和管理好本组的课外兴趣活动。

三、课外教育活动辅导教师的聘请办法

根据忠教育(20xx)17号文件规定,学校可以聘请有经验、有特长、责任心强的任课教师任课外教育活动辅导员,也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如科技人员、文艺工作者、体育工作者,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学生家长。根据这一精神,我校决定:

1、凡任课外教育活动辅导员一期有3次无故不到岗者,学校不再聘用。

2、在课外教育活动中,不履行辅导员职责,不认真辅导、放羊式教学者,学校不再聘用。

3、经督查组考核,辅导质量低劣,一期有3次辅导课的质量被评为“下”等的,这样的辅导教师学校不再聘用。

4、经一期的辅导,展示活动效果很差,在9个评委中,有6个评委评分为“下等”的,这样的辅导教师,下期学校不再聘用。

5、在课外教育活动中,忽视安全教育,学生出现安全事故,这样的辅导教师学校不再聘用。

6、所承担的课外教育活动无专项的备课教案,或无教案上课,这样的辅导教师学校不再聘用。

7、所承担的课外教育活动,不完成应有的资料,这样的辅导教师学校不再聘用。

8、村小的课外教育活动,由村小负责教师指挥,安排各项活动,完小领导不定时的深入各村小督查。各村小要尽量用好管好村小各项设备设施,开展好村小课外教育活动,加强素质教育,不能错误地理解课外教育活动就是多上一节课,若课外教育活动不落实的村小或群众意见比较大的村小,扣发该村小教师当月课外教育活动的劳务补助的一半或全部金额。

四、课外教育活动的管理

根据忠教育(20xx)17号第六款之规定:学校的课外教育活动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因此,每位教师所担任的课外教育活动纳入教师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对教学工作或课外教育活动不负责任的教师,年度考核为:不称职。

五、课外教育活动形式及其要求

1、备课教案的要求:

各课外教育活动小组负责指导的教师,每节课都要有专项的备课教案。备课教案要写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及场所。本节课的授课重点、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授课的步骤方法及其指导措施,安全工作的注意事项。教学后记等几大块。

2、每节课外教育活动课辅导教师必须认真填写学校统一印制的《课外教育活动记录卡》。

3、语文、数学兴趣小组,可做课堂教学的延伸,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扩展范围,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开展活动,决不允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讲评作业、补课或上新课,违反活动原则开展活动。

语文兴趣组:辅导教师可以开展影评活动、诗歌朗颂会、口语实际、演讲会、创新作文、猜谜语、讲笑话、脑筋急转弯、演课本剧、语文游戏等活动。

数学兴趣组:辅导教师可以开展奥赛训练,速算比赛、趣味数学、脑筋急转弯,数学游戏等活动。

乒乓球兴趣小组:辅导教师要组织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培训,指导学生的发球,推球、旋转球、削球、对拉球等各项乒乓球技艺。

田径武术蓝球兴趣组:辅导教师要重点训练学生的田径、武术、蓝球的基本功。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技艺,学到一定的专长。

鼓号乐队兴趣组:本期重点训练学生少先队鼓号、指挥,使学生从中掌握一门技艺。

音乐舞蹈兴趣组:本期重点辅导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舞蹈基本动作,学会3———4首歌曲的舞蹈。

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本期重点辅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教会学生的一些阅读知识、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填写好《图书借阅登记表》。还要指导三至六年学生学写200字左右的读后感(用学校统一印制的作文稿纸书写),每月每个辅导教师必须交10篇学生读后感。(一、二年级不写读后感)。

以上各组,都可以有序的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专题报告、专题讲座、慰问军烈属、残疾人等活动。但首先要安全第一。

六、辅导教师的课外教育劳务费的补贴办法。

1、辅导教师按时到岗到位,每节课补贴5元。备好专项的教案,每节课补贴4元。填好《课外教育活动记录卡》,每节课补贴4元。填好《学生借书登记表》,每节课补贴4元。若不应填借书资料的兴趣组,该项补贴加入第三项计算。

2、每月8节课,暂发140元课外教育劳务补贴,其余20元留着用于第18周课外教育活动展示评比后,再根据本期五月份后的课外教育活动课的出勤和展示评比结果分“好、中、差”三等发放该项补贴。

3、学校课外活动考评督导组,一是要负责对每位课外活动辅导教师进行考勤记载。二是要对辅导教师的指导活动授课质量进行评估,分“好、中、差”三等对每节课进行质量考评记载。考评人员督导检查以上一项发给与教师同样的劳务补贴的一半,两样检查全部到位才得全发。

七、课外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1、参加展示活动的对象:乒乓球兴趣组、蓝球田径兴趣组、鼓号乐队兴趣、音乐舞蹈兴趣组。

2、展示活动评分办法及奖励。

评分组由9人组成,对各组展示活动按10分标准进行评分,各组评“优秀特长生男女各2名”,发给学生奖状。全校共评“优秀课外教育活动指导教师”6名。对各组辅导教师按总分分出“好、中、差“三等,对图书组、学科兴趣组,完善各类资料为“好或中”,未完善者为“差”。各组辅导教师按以上第六条的考核办法发放该项劳务补贴。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0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抓好我校劳动教育工作,根据《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寒假劳动教育指导建议》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统筹资源,构建模式,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把我校创建成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为了有序、有效推进工作实施,实现既定的劳动教育目标,决定成立胜利小学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教导处各学x主任、一至六年级班主任

二、坚持基本原则,发挥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抓住关键环节,开展教育活动

1、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年龄特点,学习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利用这个寒假学会1-2项,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

2、协助家务劳动,减轻家长负担。引导学生结合疫情期间的特点,协助家长开展家务劳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习做好清洁卫生,消毒防疫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好孝老、敬亲、爱老等活动。

3、开展兴趣劳作,体会劳动乐趣,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兴趣劳动,创作各种手工作品,促进手眼协调、手脑协调能力,体会劳动乐趣,提高劳动技能。

4、利用家访,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四、劳动成果展示,评选劳动达人

1、确立学生劳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把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通过撰写劳动叙事作文,制作手工作品,拍摄劳动实践照片、小视频等方式展示交流劳动教育成果。

2、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评选班级“劳动之星” “家务劳动小达人”、“手工达人”“种植小能手”等荣誉称号,在全校进行展示评选出学校的“劳动小能人”。

3、把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班级(劳动)管理情况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有效增强老师们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上交形式:

1)每个班级每月制作两篇劳动美篇,在1月31日和2月22日分别以组为单位上传,开学后上交美篇文本。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1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小学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极其重要,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实施步骤

笫一阶段:宣传动员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各科室主任年级主任及班主任

1.宣传动员,热爱劳动的舆论和行为氛围

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人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其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队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家校配合,营造劳动氛围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

(2)活动搭台,融入亲身劳动体验。

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开展学生打扫“百树园”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特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班会;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2.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中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2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我校深刻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1-2年级开设“家庭劳动微课程”,发动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小事,培养简单的生活技能。如:扫地、拖地、叠被子等。在3-6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将劳动技术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在全校学生中错位开展种植园、劳动微生活等实践性较强的实践课。做到所有活动贯穿小学6个年级。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对学生一学期的劳动成绩进行三维评估。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每学年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阳光农场、一米菜园,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公益性劳动,将社区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在经费保障方面,我校每年开辟专项资金进行劳动工具购置、劳动场地布置、劳动活动举办等,每年保证相关经费不低于一万元。

学期经费计划:劳动工具(扫帚、锄头、钉耙、铁锹)约4000元;各班劳动园地围栏、班牌20xx元;土地平整、除草1000元;种子:500元;各类展板、宣传板1000元;其他费用约1500元。

3.组织师资,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培养专业负责的师资队伍,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另外,我校根据学年度劳动教育整体规划部署,聘请部分有经验的学生家长、农技员进校,为学生现场提供示范和讲解。

学校劳动教育总负责人:总务主任。劳动场地策划、活动组织:后勤人员以及各班班主任。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定期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园成果分享会,“小小丰收节”、“美食节”等贴近学生劳动实际的活动,多措并举,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感悟等能力。

6.每学期,3-6年级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在高年级举行“我爱劳动”主题演讲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学期末开展评选最佳“劳动能手”等活动。

9.在假期开展“缤纷的暑假”家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各班、各年级、学校组织报道。

劳动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德育工程,近年来,我校的劳动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收获了殷实的教育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让学生感悟劳动,热爱劳动,深切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要求,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深圳教育先行示范,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总体要求

(一)实施目标。

1.育人目标。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资源,为每个学生提供高质量、可选择的劳动教育机会,让学生获得丰富劳动体验,掌握必备劳动技能,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创造性的劳动思维,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解决问题、勤于创造、善于合作的氛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奋斗、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

2.工作目标。统筹劳动教育资源,建立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三位一体”协同实施机制。到20xx年,建设100个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创建10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培养100名劳动教育名师,开发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校内校外结合、课程体系完善、资源丰富多样、体制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态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的协同育人格局,实现劳动教育先行示范。

(二)实施原则。

1.思想引领原则。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正确观念,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思想品质。

2.有机融入原则。劳动教育要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充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方面。

3.实践体验原则。以体力劳动为主,创设劳动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劳动实践过程,获得劳动感受,分享劳动成果,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理适度原则。开展劳动教育,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心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当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实施内容

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小学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洁,掌握简单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家务劳动,参与班级集体劳动、手工制作,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植物种植、社区服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民风民俗。

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要指导学生参与简单烹饪、家居清洁、收纳整理、编织缝纫、校园公益、种植养殖等劳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不同职业。

初中以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为主要内容,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要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开展校园保洁和美化,参与助残、敬老、扶弱等服务型劳动,适当体验金木电工、陶艺布艺、工艺设计等劳动,尝试简单家电和家具维修、科技创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普通高中以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养成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要指导学生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从通用技术、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中,自主选择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提高创意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职业院校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要组织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劳动,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开展职业技能比赛,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普通高等学校应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要让学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服务性劳动;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四、实施途径

(一)开设必修课,扎实开展劳动教育。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探索将学校保洁、绿化、餐厨等部分后勤服务内容设置为劳动教育课程,并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劳动模范任教。劳动教育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和其他科任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二)融入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中小学要在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中,有重点地融入劳动教育;通过多学科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开发多样化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校本课程和特色项目课程,加强实践类社团建设。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化产教融合。开放大学(成人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综合实践课程。

(三)丰富实践活动,系统推进劳动教育。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教育周。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志愿者服务、文明校园创建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性、服务性劳动,树立良好的劳动服务意识。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时,可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和主题,嵌入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劳动情境和体验劳动的机会,提升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的劳动教育实效。

(四)依托实践基地,创新实施劳动教育。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力度,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基地。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学校、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支持学校利用屋顶等空闲场地设置劳动教育场所。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设施设备,以及社会各类学生实践或实习基地等开展劳动教育。

(五)弘扬优良家风,强化家庭劳动教育。家庭要弘扬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家长要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言传身教,鼓励孩子主动担当、积极参与、自己动手。为孩子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引导孩子参与简单烹饪、家庭清扫、垃圾分类等必要的家务劳动,帮助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掌握1-2项生活技能。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与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尤其是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树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

(六)设立主题活动月,广泛宣传劳动教育。每年5月为全市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月,各高校、各区和中小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包括宣传劳动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评选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

(七)优化管理评价,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纳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范围,定期检查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督导内容,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建立学生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过程和结果记录机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毕业的依据之一,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做好三年一个监测周期的劳动学科教育质量监测。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和各区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部文件要求,出台具体工作方案,系统设计、常态化实施劳动教育。学校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组织实施工作机制,明确主管校领导,设置专门机构或明确相关部门负责劳动教育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师资培训、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

(二)强化安全管理。各高校、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安全管控机制,分级落实安全责任。学校要充分了解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制定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难度较大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劳动项目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集体外出劳动教育要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有关学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好安全预案。

(三)优化社会协同。中小学校可统筹安排公用经费、课后延时服务经费等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资源和服务。各高校、各区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师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提升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本意见自20xx年3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4

一、准备阶段(1月18日至24日)

(一)参加厅党组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培训会议精神。讨论、修改《省劳动保障厅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安排意见》、《省劳动保障厅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省劳动保障厅党组成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省劳动保障厅指导各直属单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和《省劳动保障厅学习动员阶段的实施方案》。

(二)做好讲党课准备。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每名党组成员各讲一次党课,每次党课时间为2课时。每个阶段两次党课,三个阶段共六次党课。

(三)明确联系点。本着便于发现问题,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厅领导在打破原有分工的基础上,各联系机关两个处室和一、两个直属单位。具体联系点是:厅长臧忠生——办公室、医疗保险处和医保中心,副厅长申奉澈——培训处、老干部处和教育中心,副厅长乔斌——养老保险处、规划财务处和鉴定中心,副厅长回亚琴——法制监察处、人事处和监察总队,副厅长崔力夫——就业处、机关党委和就业局,纪检组长胡振国——失业保险处、劳动工资处和培训中心、杂志社,助理巡视员刘丽焕——仲裁办、纪检监察室和进修学校、小额担保中心。巡视员王承海因抽调参加国企改革不作安排。具体任务是深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具体指导,帮助联系点查找工作差距,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每个阶段深系点具体指导不少于三次。

二、学习动员阶段(1月25日至3月10日)

(一)参加动员大会。大会由副厅长申奉澈主持。党组书记、厅长臧忠生作动员讲话,副厅长回亚琴部署全厅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指导联系点制定方案,参加联系点动员会议。

(三)参加集中学习和所在支部组织的学习讨论活动,并指导联系点搞好集中学习。

(四)厅党组成员讲党课。厅长臧忠生、副厅长申奉澈结合学习内容讲党课。

(五)参加厅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学习会。

(六)指导联系点搞好第一阶段总结,部署第二阶段工作。

三、分析评议阶段(3月11日至4月20日)

(一)征求群众意见。厅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在四楼设置“意见箱”,随时征求党员群众对厅党组及其成员的意见。同时,厅党组成员通过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

(二)开展谈心活动。党组书记要与每位党组成员谈一次心,党组成员互相谈一次心,副厅长要与联系点领导谈一次心。

(三)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搞好个人的党性分析材料,并指导联系点领导撰写好党性分析材料。

(四)参加“三个会”。一是参加厅党组民主生活会;二是参加所在支部民主生活会;三是列席联系点支部民主生活。

(五)参加全厅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六)厅党组成员上党课。副厅长乔斌、回亚琴结合评议分析内容上党课。

(七)参加厅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二次学习会。

(八)指导联系点搞好第二阶段总结,部署第三阶段工作。

四、整改提高阶段(4月21日至5月31日)

(一)制定自身整改措施,并对照措施认真进行整改。

(二)指导联系点搞好整改。

(三)厅党组成员上党课。副厅长崔力夫、纪检组长胡振国结合整改提高内容上党课。

(四)参加厅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学习会。

(五)指导联系点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

(六)讨论全厅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措施和总结。

五、巩固扩大整改成果阶段(6月1日至6月30日)

(一)参加厅党组整改情况分析会。梳理问题,完善具体措施。

(二)参加厅党组会议,审议受表彰的先进支部、优秀党员名单和对不符合先进性要求党员作出的处理意见。

六、几点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厅党组交给的各项任务。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5

1、当前安全教育培训现状

1.1现场劳务作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程度低,难以实现系统性教育培训

现场劳务作业人员普遍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低,大部分人员今天放下锄头,明天就到工地了,农田与工地两头奔走,就业不稳定。外加工程施工任务繁重与缺少连续性,与亲人异地分居等种种原因,劳务作业人员的特点就明显表现出短期性、流动性、分散性、阶段性、流水作业、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等。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短期内没法改变,使得目前国内劳务作业人员难以转变为职业工人,施工现场可能存在未经培训私下上岗的情况,作业人员工作的不稳定性或高流动性决定了教育培训工作很难进行合理规划、完成系统培训。

1.2安全教育体系混乱,安全管理人员工作量大

目前大多地方的施工安全管理内业资料尚未形成体系,档案形式不一,导致安全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劳务人员统计、安全教育培训及资料整理的工作中,各地方、各部门的不同要求又导致了施工项目部资料整理混乱,无有效针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档案的规范整理,从而使得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无系统性、无有效体系。

2、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对策

2.1制定项目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制度是开展工作的指引,从制度角度制定从业人员从入场、过程中、退场、教育计划、教育时间等一系列具体细则,规范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细化劳务用工档案的建立,而且从业人员劳务用工安全档案的建立,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还需要项目人事部门的配合,制定制度有利于约束各部门、各劳务队伍按章办事。

2.2建立劳务用工安全档案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从业人员进场时的劳务用工安全档案,可以涵盖以下几项内容:从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制定从业人员花名册,并着重对年龄55周岁以上的人员给予劝退或者调换工作岗位,避免由于个人身体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入场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卡,主要记录从业人员进场时间、入场教育时间及时长、工种以及三级教育的内容等信息;入场安全教育培训,根据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的要求,对工人进场上岗作业前,进行公司级、项目部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此项工作可以结合农民工学校等联合开展,由项目的人事部门组织进场施工作业人员,项目经理、安全总监、生产副经理、班组长等参与进行;从业人员安全目标责任书,主要是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向从业人员通知,以及根据“一岗双责”的要求,需要向从业人员表明其安全职责、安全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岗位危险告知书,主要向从业人员说明所从事的岗位存在哪些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避免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法;安全操作规程教育,主要是根据从业人员不同工种,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将不同工种或者不同设备的操作规程向从业人员进行教育;考核资料,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故目前各项目部普遍采用考试答卷的形式考核从业人员是否合格。

(2)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工序或者季节等的变化,还需对从业人员进行各工序或者冬季、雨季、重大节假日前后等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工程部门技术人员还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员进行监督。日常施工检查、巡查中对作业人员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三违”现场的记录,以及对其的奖励、处罚记录、退场时间等也可归档到个人档案内。

(3)现场副经理、技术员、班组长对施工人员流动性的管控。由于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项目安全部门未必能够及时发现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人员,这就需要项目副经理、现场施工员在安排工作时,如发现陌生面孔需及时上报,项目部也应该制定对劳务队伍或者班组长的处罚措施,预防此类现象的出现。(4)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教育培训工具箱、身份证识读卡、指纹采集器等工具,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结合上述工具,可将劳务安全档案电子化,采用计算机的高速工作,将会极大程度减轻安全管理人员对劳务安全档案整理的工作量,采用信息化的另一个好处便是通过上述计算机等工具的采集加工,能够自动设计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形成系统性,便于安全管理的同时,也有利于系统性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工作水平。

2.3不断完善劳务用工安全档案

从一名作业人员进场开始到其退场,劳务用工安全档案完整记录了此人在项目部的进场时间、安全教育培训、奖励处罚、违章违纪、接受的工艺培训、退场时间等内容。此项工作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会减轻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避免出现作业人员缺少教育培训上岗的情况,也方便于各级单位对此项安全工作的检查,系统性、完整性的再现了从业人员从人场到退场的所有工作及表现。

    229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