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人民艺术家”事迹故事
2024年田华“人民艺术家”事迹故事同学们看到哪些呢?田华演出过什么角色?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田华“人民艺术家”事迹故事(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田华“人民艺术家”事迹故事(精选篇1)
田华,女,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8月生,河北唐县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一级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成功塑造《白毛女》中喜儿、《党的女儿》中李玉梅、《法庭内外》中尚勤等经典银幕形象,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批有民族品质的新东方女性形象,离休后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是广为人民群众熟知和喜爱的老一辈艺术家。
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金鸡百花奖表演“终身成就奖”、“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田华“人民艺术家”事迹故事(精选篇2)
田华12岁即加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成为剧社儿童舞蹈队的一员,从此走上革命文艺的道路。“艺术是我们的枪,舞台是我们的战场。”在抗日烽火中,田华心中永远牢记自己的任务是战斗。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她在战斗的文艺队伍中迅速成长。
1944年,刚满16岁的田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党组织的怀抱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工作。田华第一次“触电”就扮演主要角色——电影《白毛女》中的女一号喜儿。在这部影片中,她学会了如何酝酿和恰到好处地把握情感,塑造的喜儿赢得观众的喜爱,引发了劳苦大众的共鸣,因此一举成名,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田华所塑造的白毛女,更是随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歌声深入人心。
田华“人民艺术家”事迹故事(精选篇3)
唐县是革命老区是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曾以18万人民养育了5万名八路军而被命名抗日“模范县”。1940年,田华12岁。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来到唐县固城村演出。
田华与儿童团的小伙伴一起去看演出。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话剧。受到鼓舞的她毅然报名加入了抗敌剧社。
在抗敌剧社,她开始接受党和军队的培养。一边跟着剧社南征北战,一边学习表演。 田华的名字就是当时的汪洋副社长替她改的。
16岁那年,田华入了党。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部队打到哪里,田华就随剧社演到哪里。 保定、石家庄、天津、张家口、北京……为部队官兵演,为驻地群众演出。出演白毛女,家乡的故事让她迎来演出事业高光时刻。1950年,田华22岁。她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当时东北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电影《白毛女》 《白毛女》的故事发生在河北平山县。导演水华想找个北方人来演“喜儿”。认为扮演者要有一定的农村生活经历。
田华“人民艺术家”事迹故事(精选篇4)
1928年出生于河北唐县的田华,是一个苦命的女孩,从小丧母,整天面临吃不上饭的困境,为了照顾家,10岁的她,上山摘野菜,爬到树上摘嫩枝芽,只为填饱肚子。除此之外,挑水、种地样样精通。田华就是一个小大人。
这样艰苦的生活一直到12岁才有了转变,田华非常擅长唱歌跳舞,被军队选走,成为宣传队的演员。
刚开始,生活非常苦,她连登台表演的资格都没有,在不断的努力下,才开始跟着剧社到处走,随后才有了表演的机会。
1950年,田华凭借《白毛女》中喜儿的角色,进入大众视野中,文化部还特意给她颁发金质奖章,至此,她的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出演更多高质量的影片。
在事业的高峰期,田华还遇到了日后的丈夫苏凡,一个读书人,俩人都是事业心非常重的人,相处一段时间后,21岁的田华决定嫁给他,携手走过人生的后半程。
婚后,田华一直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奋斗,苏凡则在背后默默支持她。
田华“人民艺术家”事迹故事(精选篇5)
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追名逐利的世界里,像田华这样的人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她用一生的精力和热情投身于文化艺术领域,她的坚韧与奉献精神使她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位不可磨灭的传奇人物。96岁高龄的她,刚刚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国家最高荣誉称号,这是对她几十年来在艺术领域无私奉献和杰出成就的最高褒奖。这一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更是对她在中国电影事业中做出深远贡献的集体认可。
田华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个体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更是一部融汇时代背景的动人史诗。
喜儿不仅是一个人物角色的象征,她更代表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苦难与希望,是新中国电影崛起的象征。田华用她细腻而真实的演技赋予了这个角色深刻的生命力,使之成为几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形象。《白毛女》不仅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也确立了田华作为一名杰出艺术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