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路生梅个人先进事迹

泽慧分享

路生梅荣获“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医生”、“最美巾帼奋斗者”等称号。

路生梅个人先进事迹

路生梅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1)

路生梅,女,汉族,1944年1月出生, 曾任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最美医生”“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巾帼奋斗者”等荣誉称号。2024年4月,被聘为榆林学院“校外辅导员”。

退休后的20多年来,经她义诊的患者累计超过10万人次。她还组建了“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组织大家深入山区帮扶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新冠疫情发生后,她又主动请缨,希望能参加医院的一线诊疗。

在佳县,路生梅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几乎无人不知。大家常说:“路大夫总爱开便宜药,只为能让大伙儿瞧得起病。”如今的路生梅,是患者口中的“路姐”“路姨”“路奶奶”,也是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因为那句承诺,她信守一生,护佑一城。

“上次回北京,是去年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当时,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路生梅激动地说:“53年前,我就是从天安门广场出发,服从分配到了佳县;53年后,经过层层推选,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谢谢三秦父老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又把我送回北京!”

“这次回去,深感责任重大。”路生梅告诉记者,针对群众关心的相关医疗话题,她进行了专门调研。比如,期望能在榆林建立一座能够辐射周边的儿童医疗救治中心,以解决更多儿童的就医需求;期望近年在榆林地区高发的过敏性鼻炎病症,能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还有降低儿科就诊医保起付线、优化户口所在地与就医地报销的便利性衔接等相关问题……“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大家的所思、所盼原原本本带到北京去。”

在路生梅看来,陕北地区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是当年模样,这让她深感欣慰:“佳县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这里的人民就是最需要我的人。感谢组织和人民的信任,未来,我将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继续为改变佳县的医疗面貌贡献力量。”

路生梅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2)

我叫路生梅,1944年出生在北京。1968年我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分配到陕西省佳县县医院。在那里,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努力创办了佳县第一个独立的小儿科,创建成功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普及了新法接生,培养了一批儿科专业医师和专业护士,提高了当地儿童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水平。

作为一名党员,为党工作是没有退休年龄的。现在,我在医院义务上门诊,积极参与红十字协会、慈善协会的各项公益活动,并组建了老年志愿者团队。退休22年了,我能给病人一点点专业上的帮助,我很开心。

在路生梅眼里,病人就是亲人,她以医者仁心守护着百姓健康,尽量开便宜管用的药方,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一个“百日咳”的婴儿病情危重,反复窒息,路生梅口对口地吸痰,反复进行人工呼吸40多次,孩子终于得救了。一个肠穿孔病人,经她连续救治8个小时后转危为安,劳累过度的路生梅却昏睡了一天一夜。“不能守着医院等病人,要走进农户找病人”,她的足迹遍布佳县大地。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她到离县城十几公里的村庄出诊,走了近两个小时,摔了40多跤。当一身泥泞的她出现在病人家里时,患者全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样嚎啕大哭。她致力于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创办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创建爱婴医院,推进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为佳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作出突出贡献。

路生梅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3)

1968年,一位20多岁的北京姑娘,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了一穷二白的陕北黄土高原榆林佳县,从此工作在医疗一线,一干就是53年。期间,她放弃了回北京的机会,退休后又放弃了高薪返聘,所有这些,只为当年一句“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她就是三秦楷模路生梅。

80岁的路生梅牢记初心使命,56年如一日扎根于黄土高原,将青春抛洒于黄土高原,用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守护人民健康,1968年,当祖国号召医务工作者要“建设大西北、服务大西南”时,24岁刚毕业的路生梅毫不犹豫地向学校递交了“服从分配,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申请书,“我是祖国培养的,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1999年,路生梅从佳县医院儿科主任、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休,每天到家里找她看病的人仍然络绎不绝。2018年12月,路生梅终于完成了“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她又向自己作出新的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路生梅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4)

路生梅经常说:“我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只要病人一拉线,就会回到他们身边。”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拒绝了北京亲人让她回京安度晚年的建议,也拒绝了各大医院的坐诊聘请,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佳县,继续为当地群众诊疗治病,退休22年来,路生梅义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此外,她还组建老年志愿者团队,带领身边人一起做公益。“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这就是路生梅的坚守。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76岁的路生梅向党组织交纳1万元特殊党费,并向所在党支部递交驰援抗疫一线的“请战书”;2021年,又把3万元奖金作为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如今,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着百姓的健康。

路生梅始终坚定“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扎根黄土高坡54载,这个曾经地道的北京姑娘,从首都北京到陕北县城,从青丝乌发到鬓染霜花,将自己的美好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老区的父老乡亲。偏远小城佳县也成为她命运相系、用心守护的第二故乡。她多次放弃返京机会,创办了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在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的20多年来,她坚持每周在县医院和中医院义务坐诊,接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奉献社会、关爱弱势群体。面对新冠疫情,76岁的她毅然写下请战书,并递交了1万元特殊党费。如今,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着百姓的健康。

路生梅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5)

80岁的路生梅仍记得那条从北京来的路,蜿蜒七百多公里,她是念着佳县二字一步一步赶来的。这些年,又因对佳县人的付出,她以领奖的方式一次一次重返北京,站在国家级荣誉的领奖台上。在她住的窑洞里却看不到那些夺目的奖杯,只有她人生各个阶段的照片。最大的一张照片是她站在古城墙上,身后是奔涌的黄河,眺望的地方正是她守候了一生的佳县。

路生梅是北京人,从北京第二医学院(今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被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在陕西榆林佳县,她一呆,就是整整56年。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时,班主任统计了163位毕业生的最终去向,只有路生梅始终留在最初分配的地方。1968年,他们被分配在大西北、大西南的基层医院,无一人留在北京,162人通过考研、晋升、转业等方式,最终去了省城、回了北京或者到了国外。路生梅一生的简历简单,只有“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16个字。

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有数次离开佳县走向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但每一次,她都选择留下。她曾对当地百姓许下“为佳县服务五十年”的诺言,如今,这一期限又延长为终身。

路生梅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6)

有一次是在大雪天,路生梅下乡出诊。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十几里的路摔了40多跤。快到村口时又是下坡路,摔怕了的路生梅索性半躺着滑了下去,到患者家时几乎成了一个泥人。

患者是个得了麻疹肺炎的孩子,这是一种典型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严重肺炎也正是婴幼儿麻疹死亡的罪魁祸首。经过叩诊、人工呼吸、纠正心衰等一系列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路生梅刚松了口气,有村民告诉她,村里还有几个孩子得了同样的病。路生梅果断将患儿集中在一起,阻断了传染源。

那几天,路生梅就住在老乡家,悉心医治、寸步不离。几天后,孩子们痊愈了。临走时,孩子的母亲拉住路生梅,塞给她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原来,老乡已悄悄量了她的脚底尺寸。看着大姐熬夜通红的双眼,路生梅感动得说不出话。

“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这样的承诺,被路生梅郑重写进了入党申请书。

那个年代,佳县地瘠民贫、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乡亲们小病扛,大病也扛。路生梅在校学的是儿科,但在当时的佳县,缺医少药、医院不分科,每个医生必须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等多科知识,一切必须从头学起。

可供学习的资料有限,就托人从外地买;没有上级医生,就向书本学、向老医生学;每天晚上煤油灯下看书,夜晚12点前没睡过觉。很快,刻苦钻研的路生梅就成了医院的“多面手”。

医院是24小时值班制,连续一周才能换班。一次,路生梅值班的第七夜,突然来了一个肠梗阻患者需要紧急手术。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后,患者得救了,路生梅却晕倒了,昏睡了整整一天一夜。

时光推移,当初和路生梅一起赴边远地区的同学们都陆续调回了北京。面对亲友的劝说和摆在面前的回京机会,路生梅却一再婉言谢绝——为了更专业、更有效地救治更多患儿,路生梅立志要为佳县医院创办儿科。

东奔西走、四处筹资……在她的主持下,佳县人民医院儿科终于在1983年独立分离出来,路生梅出任首任主任。为提高医疗和护理技术,路生梅送科里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学习;资金不足时,她就自掏腰包;她还将从外地学到的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到工作中,使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各科室会诊等制度在科里开展后,又被全院推广。

路生梅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7)

1969年5月,路生梅在入党申请书中郑重写道:“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这里的人民就是最需要我的人,我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这是她的决心,更是一个延续一生的庄严承诺。

比起县城,乡村的医疗条件更差。为了能让孩子们得到及时救治,避免无谓死亡,路生梅坚持定期到乡村巡回医疗,向老百姓普及新法接生和婴幼儿养育知识,足迹遍布佳县所有乡镇、村庄。

一个冬日,路生梅到距离县城十几里远的崔家畔村,给一个患麻疹合并肺炎的孩子看病。因为孩子病得很重,她便住下来继续给他医治。连续治疗几天后,孩子才转危为安。

这个孩子康复后,路生梅顾不上休息,冒着风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挨家挨户排查。麻疹传染性极强,如果不及时医治,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烧不退、惊厥、呼吸困难等症状,还会传染更多人。在缺医少药的贫困乡村,孩子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经过彻底排查,路生梅发现这个小小的村子竟有10多个麻疹患儿!她立即找村干部帮忙把所有麻疹患儿进行集中隔离治疗。一周后,患儿们逐步康复。成功控制住疫情后,路生梅才松了口气,这是她第一次诊治集体性传染病患儿,深感责任重大。

除了麻疹以外,新生儿百日咳也是佳县的小儿常见病。一次,路生梅出诊时遇见一个患百日咳的女婴。父母抱着孩子,正焦急地等待搭乘过路车去县城看病。突然,女婴在咳嗽时发生痉挛反复窒息,路生梅马上抱过孩子,口对口地为她吸痰,反复人工呼吸40余次,孩子终于被救活了。

    227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