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8篇)

业鸿分享

在全民抗疫期间,许许多多护理人员担起了疫情防控的重任,守护人们的健康,让我们看看有什么关于护士的先进防疫事迹材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8篇)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篇1

“一辈人有一辈人要去做的事,生在这个年代,你就要担负起这个年代的责任,更何况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你要做到的就是无愧于这个社会,无愧于患者,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更要无愧于心。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这是我临出发前,爸妈对我的叮嘱,直到我来到梅河口市新冠疫情定点救治医院支援已经十几天了,这些话还在我脑海中萦绕着。

参加抗疫支援之前,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男护士,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我,是科里年纪最小的,每日在病房里忙忙碌碌,核对医嘱、打针、换药,与其他疗区护士唯一不同的,是我所在的疗区是I期临床研究病房,每天护理的都是接受新药治疗的肿瘤病人,因为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所以我们都格外认真、特别严谨、执行力超强。

来到梅河口支援后,我要求自己不仅要保持平常的工作状态,而且要更加认真,因为我知道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刚开始,领队安排我在病房接收患者,可能是看到我比较认真,又把我调整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作为逆行者对环境进行消杀。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在于它肩负着所有队员乃至整个疗区的安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清理打包脱区的废弃防护物资,还要做好环境的消杀工作,也会负责消杀患者的随身物品,是保证无感染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是身处污染区,所以被称为“逆行消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白色的防护服就是我的作战服,消杀设备就是我最有力的武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逆行消杀一次的时间至少要1个多小时,加上环境封闭,身穿防护服,又闷又难受,身上出的汗水都被防护服牢牢锁在里面,每次工作后都是大汗淋漓、浑身湿透。但为了让队员们安全、放心地在脱区卸下繁琐的防护物品,为了保证患者的贴身物品没有病毒污染安全返家,一切的付出与汗水都是值得的!

作为众多奋战在抗疫一线千千万万医护人员中最普通的一员,我是自豪的,无论何时,只要家国有难,我一定会再次挺身而出,无畏前行。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篇2

2006年,小张走出校园成为本市中医院的一名护士。在16年的从业生涯中,她始终坚守初心、心系患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新冠疫情疫情暴发后,她两次投身抗疫前线,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她是群众心中当之无愧的的“钢铁卫士”!今年,在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小张荣获“最美护士”的称号。

坚守:从未想过放弃护士这个职业

作为市中医院骨伤一科副主任护师,小张常年负责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并辅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带教等工作。在刚刚成为护士的那两年里,繁重的工作也让小张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过质疑,但每当看到经过自己悉心护理的患者能正常行走、康复出院,小张总有满满的成就感。“虽然有时候很苦很累,但从未后悔过。”小张说,“工作的时间越久,康复的患者越多,就越能感受到护士这个职业的神圣。”

护士的工作繁琐又冗杂,这让小张常常无法兼顾家庭和工作,在这两者之间,小张将心中的天平倾向了工作。疫情让小张和家人本就不多的团聚时间变得更少,但她从未退缩,毅然前往抗疫一线。谈起这段经历,小张表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让我安心地为防疫工作做贡献。”

战疫:脚踏荆棘奔赴抗疫前线

2020年新冠疫情疫情暴发,了解到武汉医护人员紧缺的现状后,小张瞒着家里人递交了援鄂请战书,随后她参加了境外返鲁人员隔离点的工作。小张说:“虽然有太多担心和不舍,但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再大的困难、再多的险阻我也要克服!”

某日晚,小张突然接到支援威海的电话通知,她没有犹豫:“行!我去!”3月的威海寒风凛冽,上午,小张和队友们完成了小区内数千人集中采样后,还要继续为居家隔离的人员上门采集。为节约时间与物资,小张经常7小时以上不间断在户外采样,每次出任务前都要减少水分摄入并穿上尿不湿,一天工作下来,尽管头发和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双眼前也充满了水雾,但她和同事们都咬牙坚持着。

作为队长,小张不仅要完成自己的采样任务,每天还负责队员们的任务分工、任务传达、物资调配、工作总结、生活起居、心理疏导等工作。由于采样量庞大,检测点经常会出现试管支架不够用的情况,小张拿起用完的拭子盒,在上面扎好足以支撑试管的小洞,加以利用,不仅提升了核酸检测采样的效率,更是将废弃的药盒变废为宝,同时也收获了同事们连连的夸赞。通过13天连续作战,小张和队友参加了12轮的核酸检测,完成采样近9万人次,入户600余次,顺利、安全地完成了驰援威海任务。

谈及获得“2022年最美护士”的称号,小张说:“奖项是对我的肯定和激励,日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篇3

国立影,迁安市妇幼保健院90后儿童保健科护士,她平时积极参加医院各项志愿服务活动。3月6日,接医院通知:需要去传染病医院支援你能去吗?有顾虑吗?我能去,我单身我没有各种负担,父母有哥嫂照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就是战斗“集结号”。2020年3月7日开始,进入防控疫情“守卫战”,国立影是抗疫一线团队中的一员。在这里,她经历了人生中许多“第一次”,尤其是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感触颇深:一开始说一点也不怕那是假的,但是到后来发现也不是那么可怕,我们防护措施很到位,又有着专业的护理经验,最主要是在这的目的就是一心想着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就啥都不怕了。3月8日她被分到了传染病医院病区,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她很快熟悉了病房环境和工作流程,并再次接受了全流程的培训。开始工作,她主要负责床单元的整理,测量生命体征,病房消毒,医疗垃圾消毒,抽血,取样肛拭子、咽拭子及输液治疗并跟患者一起做八段锦。随后,由于工作需要又被调到急诊科,主要负责更换消毒液,各个科室的消毒工作,物品管理和预检分诊,接送患者等工作。凭借扎实的业务基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国立影已经和这里的患者成了好朋友。记得一次护士例行查房,小女孩看见一群身穿防护服,像“钢铁怪兽”一样的人走进病房,惊恐万分,吓得拿被子捂住自己。国立影急忙上前,温柔的说:“别怕,有姐姐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她经常会忙完工作,抽空来看望下小女孩儿,悉心照料,小女孩慢慢的也适应了环境。

她很平凡,很普通,没有丰功伟绩的荣誉,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有的是对护理事业的执着。她愿意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用忠诚、担当、仁爱和奉献让青春闪光,让生命盈绽,守护人民健康是她矢志不渝的信念。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篇4

张静静(1987年-2020年4月6日),女,汉族,出生于山东菏泽,毕业于济宁医学院2005级护理学专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山东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

2020年4月5日早上7时,因突发心脏骤停,医院随后全力组织抢救,4月6日晚因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4月27日上午在济南火化。

在我们生活逐步趋于稳定的时候,她走了!”张静静去世已经八个多月了,丈夫韩文涛每每想起援鄂归来后去世的她,内心都犹如被巨石撞击般沉闷的疼。但是,他还是要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当好“顶梁柱”。

他在国外工作期间,女儿一直被他妻子和岳父照看。妻子去世后,向来以女儿为荣的岳父岳母始终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韩文涛把女儿暂时托付给了他们,希望老人看到孩子能好受些。

女儿一直不知道妈妈的离去。孩子经常会问大人“妈妈去哪了”,大人们都统一了口径“妈妈去执行任务了”,一个五岁的孩子能感觉出这个回答背后有问题,但又无法找到答案。大人们希望女儿在表妹、表弟的陪伴下,每天快乐会多一些。

韩文涛工作日按时上下班,最难受的时候是回到家里,家里的每个细节都有妻子的影子,他希望能把这个房子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保存好,留更多的回忆给孩子,也给自己。每周五晚上,韩文涛一般会乘车去岳父岳母家,利用周末陪着女儿。

张静静出生于1987年阴历9月,是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1月26日凌晨两点半,她随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湖北,完成援鄂任务后于3月21日随队离鄂返回济南,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4月4日下午5点隔离期满,医疗队原计划5日上午返家。5日早上,回家的汽车已经在门口等候,张静静却被发现在酒店房间突发心脏骤停。最终,经医院全力救治无效,于4月6日18时58分逝世。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篇5

我是肺科四病区王琰,我是一名护士。疫情发生之后,苏州五院作为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紧急进行科室人员调整,因为我参加过人感染禽流感病人的护理,我对防护、穿脱隔离衣等流程比较熟悉,因此我主动请缨,加入抗疫一线,准备应对疫情。

今年春节是我工作以来第八个年头,也是我过的最紧张、最难忘的春节。1月22日病区开始收治病人。1月25日我上夜班,一夜基本不停,第二天早上给病人抽血的时候突然觉得一阵眩晕,我悄悄的扶着墙蹲下来,心想着一定不能倒下啊,一位病人说“护士你没事吧,你们一定要好好的,我一定配合你们治疗”,我笑着说“没事,我们都会好好的”。  

1月26日晚上,我对家人说“我们分床睡吧,我身上可能有病菌。”他没有嫌弃我,紧紧的抱着我“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和你在一起”,1月27日接到医院电话,立马收拾东西,跟家人说“这段时间不能回家了”,他们跟我说“等你回来,我家的英雄,你要照顾好自己,我们也会照顾好自己”。  

工作中我们都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穿防护服的时候都会相互配合、监督,看看有无遗漏,出病房的时候互相复述脱防护服流程才能脱,以防职业暴露。这个时候大家基本都能从只言片语中秒懂对方的想法。平日里,医生早上查房抽血气,护士给病人做输液,采咽拭子,生活护理,后来防护物资越发变得紧张,有时候我们为了省一套防护服,每个人都要多呆上几个小时,以保证患者24小时能得到照护,出来的时候头发衣服都是湿的,脸上特别是鼻子都快有压疮了,患者没有家属陪护,又在生病,难免心里会难过,有人说尽量减少接触,但是我们做不到啊,一有空我们就陪患者聊天,疏导他们,告诉他们积极的心态很关键。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帮他们泡水、订饭、发饭、热饭,做好基础护理。当告知病人可以出院时,他们紧紧的握住我的手“感谢你们救了我,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当时一股暖流从他的手里流到我心里,觉得我们的付出很值得。  

工作之余,我们会相互切磋,给患者静脉输液护目镜起雾看不清凭着经验也能一针见血,减少患者痛苦,患者做鼻咽拭子什么体位最好采集,什么体位病人最舒服,渐渐找到护理上的小窍门。情人节我们收到了特别的礼物,领导给我们送花和巧克力,患者祝我们节日快乐,爱人告诉我,晚上给儿子讲故事时,儿子说“妈妈上次讲到这里,我想妈妈了”,我再也忍不住,偷偷抹眼泪,“宝贝,等战斗结束了,我得狠狠的抱抱你。”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篇6

__,__市人民医院十一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从事护理工作25年。她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发扬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用心服务为群众

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5年来,从未发生过护理责任事故,遵守护士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医药贿赂,多次拒收患者的红包及礼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在抗击“非典”和“甲流”期间积极带头值班,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寿光自然灾害时积极捐款、捐物。她经常进社区或在医院讲堂给病患者或孕产妇讲解有关的护理知识。每次义务献血车开进医院时,她都积极响应,踊跃献血。用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针见血还不疼

__在业务方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勤于钻研,刻苦学习,__年7月至__年10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并多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先后有5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护理杂志上。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更是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静脉输液,由于心内科的疾病性质所在,好多患者都是反复住院,加上患者年龄较大,血管穿刺非常困难。有一位刘大爷,由于房颤、心衰反复住院治疗,加上刘大爷曾经得过脑梗塞,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手萎缩伸不开,右手为了拿东西方便不让扎针,每次只让护士在左手进行输液,血管特别细,其他护士都不敢给他输液,所以每次住院都是__给他进行静脉穿刺,刘大爷曾半开玩笑地说:“孙护士已经成了我的私人护士了。”从此,她真正成了这些老患者的私人护士,也就有了“一针见血还不疼”的美誉。这是病人对她技术的真实的评价。该市著名书画家李东明先生也患有心脏病,在心内科反复住院,同样,__也是他的“私人护士”,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心的护理,李东明先生感动之余,曾赋诗一首,“房寺古镇百姓家,芬芳馥郁飘桂花。琴心剑胆怀真技,除去病疴人人夸。”__曾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群众满意好护士”、“优秀质控员”等荣誉称号。

创新工作开新篇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__年12月被医院任命为二病区副护士长,2014年7月调十一病区任护士长,十一病区属于产科病房,科室性质和原来相差很大,为了顺应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她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并不断外出学习,学习产科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和产科护理管理的知识,带领大家在科内率先开展了母婴规范化护理技术,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也同时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护理工作无小事”,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正是由于她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担子的重量所在,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她严把护理质量关,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不允许发生任何小的失误,她带领的十一病区在她任职以来从未发生过一起护理差错事故。

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__一直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救死扶伤的原则,以崇高的医德,无私奉献的爱心践行着一个护士的神圣职责,为护理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篇7

她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十几年来,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带领同事开展新技术,协助护士长管理病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自疫情发生后,她三次前往百色市、防城港、上海市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这是覃__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不管是到革命老区百色,还是到滨海线城市防城港或是到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医院一号召,她就义无反顾的加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

2022年2月10日医院组建核酸采样队伍驰援百色、2月24日组建护理队伍驰援防城港,她都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在抗“疫”一线,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居民核酸采样,工作结束时,双手早已冻得发麻,摘下护目镜、防护口罩时,脸上被压出一道道红印。尽管抗疫之路很艰辛,可她从不退缩!

4月15日晚上9点,她在科室工作群接到驰援上海的消息,立即毫不犹豫报名参加。经过2天的培训、考核,4月18日早上她与其他医疗队员们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动车。

在上海抗疫一线,她与队员们接管上海闵行体育馆亚定点医院,每次进舱工作4个小时,主要工作是发早中晚餐,测生命体征、采集核酸,出院病人床单元消杀工作,清点物品,打印核酸条码,核对药物、分配药物、接待新入院病人,安排床位等一系列工作,有时饥饿、疲劳、眩晕、心慌气短等不良反应一起涌来,但是看着忙碌的同事们,她心想再难也要坚持!因为她知道,她的脚下是南丁格尔的足迹。三次逆行出征,是她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经历,这将激励着她在今后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有一种勇敢是明知前路艰险,也绝不回头,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这,就是白衣天使!

护理人员先进防疫事迹材料篇8

__,__医院长兴分院综合病房护士。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当__得知所在单位需要收治新冠患者起,她的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就是留下来、走进去。作为第七抗疫小组的组长,她合理有效地利用每位队员的优点优势,各司其职,了解患者需求,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落实。

有一次,在接收新入院通知时,__看到一家三口需入院治疗,备注栏上写明妈妈抑郁需多关心,小朋友在断母乳。为了给这个小家庭创造更好的住院环境,__立即调整安排在一个房间内。但当120送达时,却只见爸爸和小朋友,经询问,原来妈妈因为特殊原因第二天才能入住。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上妈妈不在身旁,小朋友突然哭闹不止,爸爸束手无策,__见状把孩子抱了起来,一边走一边轻轻摇晃哄着,在__的安抚下,孩子很快安静入睡了,患儿的爸爸也长舒了口气。隔天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来院的妈妈也顺利入院。在每一个日与夜里,__用行动送去关怀,用微笑传递温暖,用话语给予患者们战胜疾病的勇气。

    168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