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抗疫先进人物个人主要事迹介绍

家敏分享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他们的故事吹散了疫情带来的阴霾,他们是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抗疫先进人物个人主要事迹介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抗疫先进人物个人主要事迹介绍

抗疫先进人物个人主要事迹介绍篇1

说起城关市政设施养护所的小伙子孔令嘉,无论是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小区居民,对他的评价都是“认真、负责”。孔令嘉同志是一个充满朝气的“90后”,目前担任城关所养护股的副股长,他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孔令嘉同志服从单位安排,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社区琐碎且繁重的工作任务,他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主动承担。孔令嘉同志说:“疫情当前,光有医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每一个‘90后’都有义务和责任,为防疫工作献出自己的一把力。”

10月22日至25日下沉渭源路街道南昌路社区,10月26日至今在秀川街道银滩花园社区,孔令嘉同志先后协助开展核酸检测、查验健康码、岀入证、单位工作证明、小兰帮办注册及进岀扫码相关工作。

社区核酸检测任务重、接触人员多,为了加强对疫情工作的领导,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孔令嘉同志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带病坚持工作,克服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每天工作长达12小时以上,多次工作至凌晨时分。为提高核酸检测效率,让更多医护人员投入核酸检测工作,他主动穿起防护服,参与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工作,同时还要维持好现场秩序,在已开展的六轮全员核酸检测中登记信息近3000人次。

在居民小区门口,他解答群众问题,宣传防疫政策,认真检查出入人员的健康码、出入证,尽全力安抚个别群众的不满情绪,帮助辖区居民注册录入“小兰帮办”800余人。在下沉社区志愿服务过程中,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和战斗先锋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线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党性修养和行动自觉。

“条件艰苦不怕,主要当时的工作不好开展”孔令嘉同志说,小区封闭管理,进出门需要查证,一开始有的居民不配合也不理解,需要反复“做工作”。小区有多少居民,谁家什么情况,通过前后20天的“下沉”,他基本都“心中有数”了。两次“下沉”工作,孔令嘉同志用实际行动获得了“靠谱、有耐心”的评价,居民都夸这位下沉干部做得好,“踏实、负责”是居民对这位“老熟人”最多的评价。这段时间恰逢双十一购物节前后,居民网上购物特别频繁。因为疫情反弹,根据2021年11月8日兰州市新冠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发布的通告,从严从实加强全市居民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社区恢复“从严封闭式”管理,外卖、快递等再次不让进入小区,这让居民开始“不习惯”。每当这时,孔令嘉同志总是耐心地向居民们解释:兰州疫情防控升级,当前疫情形势不容小觑,最关键的是附近的小区已经发现确认病例了,希望居民们能引起重视,共同渡过难关。有时候,这样的解释,一天要说上百遍。社区居民最终被这个小伙子的执着所感动,纷纷愿意到门口来取快递,遇到大件家电,孔令嘉也会“搭把手”,和居民一起搬到楼上去。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有人选择了无畏”。像他这样的“90后”市政青年还有很多,他们不再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也不再是娇滴滴的一代,他们不负韶华、激流勇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市政队伍肯吃苦、勇担当、讲奉献、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精神,用流淌的汗水磨砺了“90后”的责任,用无私的奉献彰显了“90后”的担当,不负我们新时代市政队伍的骄傲与荣光。

抗疫先进人物个人主要事迹介绍篇2

疫情发生以来,有一群年轻志愿者在下沉社区逆行而上,穿梭于社区大街小巷,帮助社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是人群中最亮的一道风景线。

马德乐同志作为机械所入职一年的年轻同志,自疫情发生以来,根据上级安排干部职工就近下沉社区的要求,积极主动到就近社区报到,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由于所在社区安宁区孔家崖街道水挂庄社区人口流动性大,外地人和大学生多,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在来到社区第一天,马德乐就积极配合社区同志深入各个住户进行详细摸排,统计房东和租户人数,发放登记表,每深入一户,他都会告诉房东:“当前疫情紧张,请大家非必要不要外出,请房东叔叔阿姨做好对租户的解释工作,以保证核酸检测工作顺利,确保核酸检测不落一人,助力疫情防控,谢谢你们的配合。”每到一处,他都会重复这些话语,各位房东听了也表示会主动配合社区保证防疫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由于所在社区人口较为密集,为减少人员流动性带来的风险,他积极主动配合社区人员按照网格顺序分时间分批次通知人员做检测,在现场积极维持现场秩序,保证间隔一米距离,为不方便人士、老人及孕妇小孩提供绿色通道,现场提醒排队人员提前准备好健康码,对不会使用手机的人员悉心指导,减少他们的排队等候时间,加快核酸检测速度,以他早出晚归的身影践行着新时代年轻人的初心和使命。

张鑫同志同样也作为机械所年轻同志,身先士卒,在下沉社区城关区临夏路街道静安门社区主动投身于防疫志愿服务,由于所在小区为老旧小区,老人多,行动不便再加上没有电梯,只能靠步行上去,他和社区同志分组进行入户摸排,在摸排中不断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按照通知时间及时做好核酸检测,尤其有行动不便的人员提前积极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帮助他们运送生活物资、做核酸检测,方便生活不便群众。除此之外,还积极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核酸检测现场引导、秩序维护、信息登记,“请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请大家打开健康码……”张鑫同志不厌其烦一遍遍提醒群众有序等候、提前扫码登记,确保采样高效安全。从早到晚,每一环节都不疏漏,每一时刻都不懈怠,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竭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离不开许许多多向他们一样年轻的志愿者,他们每一个人的付出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抗疫先进人物个人主要事迹介绍篇3

“你小子不要命啦?外面疫情这么重,你四处乱跑,你老婆孩子都不顾,就知道工作……”2月7日一大早,正在执行任务的某某被他岳父在电话里一通臭骂。

“我是共产党员,在这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啊?”某某一边耐心做起岳父的思想工作,一边继续开展工作。

某某是某某县文化市场的一名老兵,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副大队长,他模样有点憨厚,但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全身心地扑在文化市场执法工作26年,按照“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工作方针,创新工作模式,扎实开展文化市场管理,使全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1月23日,正是大年三十,他刚回到半塔老家准备陪岳父、岳母过春节,就接到疫情防控战役打响的电话通知。为迅速贯彻落实省市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他立即返回某某,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来。

连日来,因工作压力大,他多年的颈椎病老毛病又发作,医生要求他在家休息不能工作,为了疫情防控,他克服颈椎病引起的左肩胛骨疼痛,连续14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每天奔走在文化旅游经营场所,检查文旅市场是否按规定停止经营。他对执法队员们说:“这场疫情防控战,全国一盘棋,我们的医护战友在防疫最前线,救死扶伤,我们文化执法人也不能掉链子,咱们就守好自己的责任田,织好文化市场的疫情防控网,阻断疫情蔓延”。为严防个别业主报侥幸心理私自营业,他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夜间网吧突击检查。果然,检查到有一家网吧有2个人在开机上网,“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一向以说理式执法为主的他当时就火了,“我是老板,这是我的网管,我们两在家太无聊,就到自己网吧内玩,不是按照你们要求办的么,又没有对外营业”,老板还有点委屈。“绝对不行,这是什么时期!你们不对外营业,可别的群众看见可能也想到你们店里上网,我来给你讲讲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政策和法规知识,不遵守法律法规要被行政处罚的!……”,最后,网吧业主对他们深夜冒着严寒来检查表示理解和歉意,保证以后严格遵守防控工作规定。

春节期间,本是文化市场最活跃的时期,为迅速做通业主们的思想工作,他不仅现场耐心的向不理解政府要求营业场所关闭的业主宣传疫情防控工作政策和法规知识,还利用文旅工作微信群、文化娱乐市场和旅游市场管理群等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组织工作人员到文旅经营场所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标语120余张。在他日夜巡查带领下,全县4家影院、14家歌舞厅娱乐场所、32家网吧、12家书店、14家民营演出团体、5家旅游景区和20家旅行社等文旅经营单位已全部暂停营业到位。他带队共检查网吧360家次、KTV140家次、书店130家次、电影院48家次、印刷企业98家次;开展夜间突击检查12次。

每天奔走在文旅市场,他是一个苦口婆心的老大哥,不停地提醒队里的执法队员们,每天外场检查后要勤洗手、做好检查设备和办公场所的消毒,提醒执法队员注意自我保护;他还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文化防线的“守门员”,严查文旅经营场所是否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提醒经营者落实防控安全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确保文旅市场防控落实到位。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我坚守文化市场二十多年,用心用情呵护着这块文化净土,如今在疫情肆虐的形势下,我不能当逃兵,更不会退缩,我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某某认真的说。

抗疫先进人物个人主要事迹介绍篇4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冲锋在防疫工作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潘集区司法局芦集司法所戴冠勇同志始终秉着认真细致、任劳任怨的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认识戴冠勇的人都会亲切的说“他是一头‘倔驴’!”

作为一名防控人员,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虽然他家离办公室只有50米远的距离,戴冠勇同志一天也不曾停歇休息,困了,躺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饿了,就吃一桶方便面。由于地处G345重要地段,芦集镇在国道清风岭处设了疫情检查站,戴冠勇同志认真做好卡点24小时执勤,卡点执勤结束后他又急忙跟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到所包董圩社区,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挨家挨户排查从武汉返淮人员,每天到被隔离人家中送口罩、送酒精,细心认真地为居民检测体温。

作为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员,戴冠勇同志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司法所本职工作。他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排查,鼓励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配合各村防疫工作,不出门,不传谣,及时汇报个人情况。并主动向芦集镇、潘集区司法局捐献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宗旨。

作为一名党员,他对工作的“倔强”,使54岁的他已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春节前刚出院的他,身体还没有好利索,便全身心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戴冠勇同志一直带病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大家都劝他请假休息,可是他倔强的说:“现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我是党员,我要坚守我的岗位,等哪一天我实在撑不住了再说吧。”他就是这么“倔”地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亮的旗帜。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戴冠勇同志冲得出、顶得上、靠得住,以模范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了一名司法干警的应有贡献。

抗疫先进人物个人主要事迹介绍篇5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春运临近高峰,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一举措不知让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她抢在时间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治疗新冠疫情,有效抑制了新冠疫情病毒。她为了尽快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日夜兼程。

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161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