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10篇

福萍分享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有哪些?事迹材料可分为个人事迹材料和集体事迹材料,而典型经验材料主要指先进集体经验材料,实际中很少有先进个人经验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10篇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一

自我省的疫情发生以来,一大批党员干部不顾个人安危,纷纷走下工作岗位志愿下沉社区一线,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展现了他们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环城道路养护所副所长杨明强同志就是这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名老党员,他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在党旗下的誓词,疫情当前,容颜虽老,一颗红心依旧!在这座城市需要勇士、在人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

身先士卒,冲锋一线。疫情就是命令,面对日趋严峻的蔓延态势,杨明强同志作为环城道路养护所的副所长,第一时间响应住建局及中心的号召,同其他班子成员一起身先士卒,带领环城所全体干部职工走进社区,冲锋一线。身为一名基层领导,他没有搞特殊、摆资历,而是沉下身去,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各项防疫工作,不管是当“宣讲员”宣传各种防疫知识,还是当“勤务员”搬运、分发防疫物资,还是当“执纪员”维持核酸检测点的秩序,他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认真对待。作为副所长,在做好志愿工作的同时,他也时刻关心着所里的其他干部职工,像一位热心的老大哥一样提醒大家出门做好防护、天冷了多穿衣服,看到大家经常白天晚上的连轴转,他就又给大家加油打气,让大家重新鼓起干劲儿。所里的本职工作他也丝毫没有拉下,作为分管巡查和办公室的副所长,路上一有病害他总是能第一时间发布到工作群并督促落实,看到大家都在忙着抗疫工作,宣传方面有些跟不上,他晚上值完班回家后顾不上休息,又自己动手制作宣传视频,忙到大半夜才安心睡觉。

老将不老,红心依旧。作为一名已经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杨明强同志始终将党的宗旨铭记在心,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进社区报到以后,社区的工作人员准备让他和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同志们干些相对轻松的工作,但他谢绝了同志们对他的特殊照顾,他说大家都很辛苦,危难当前,共产党员不能搞特殊化,我作为一名老党员更应该冲在最前面!从月星家居广场疫情防控点到吴家园小区,从吴家园小区又转战东岗欣欣嘉园社区,风雨无阻,始终坚守。很多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他从来没说过一声累字,下社区的初期条件艰苦,既没有防护服也没有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中午更是来不及回家吃饭,他吃碗泡面随便对付一下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十几个日日夜夜,他胳膊上戴着志愿者的红袖套,胸口贴着市政人的红色胸牌,犹如三十多年前入党宣誓时站在鲜红的党旗下一样,挺拔的站立着,直面疫情,无惧任何危险!

在共产党人铁一般的意志和铁一般的坚强下,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疫情同样如此,相信在省、市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我们所有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迎来光明!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有这样一个“排头兵”、“领头雁”,他舍小家为大家,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用无声而有力的引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守初心、显担当,践行着入党誓词,引领队伍逆流而上,在抗疫战线上接力传递,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恪尽职守。

他就是现年__岁的湟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___。

冲锋在前,关键时刻显担当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警情就是命令!”。随着疫情的蔓延,为竭力阻断传染源,接到上级关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后,他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立即召集大队领导和中队负责人召开了抗击疫情紧急动员部署会,对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交通卡点设置、重点车辆检查、路面巡逻管控、信息报送等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特别是在设立疫情卡点的地方,他亲自勘察、果断部署执勤时间和执勤警力。随后几日,他毫不畏惧、身先士卒,第一个到达车流量较大的G6高速湟源出口处,指导现场民辅警指挥车辆有序停放并接受检查,要求民辅警都按照疫情防控“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的工作要求,认真仔细地检查每一辆车和乘驾人员。

尽职尽责,坚守阵地筑屏障

每天不管忙到多晚,不管有没有到饭点,他都要到各个卡点巡视一遍,用他的话说就是“既检查和了解了各卡点的工作情况,又可以对静态管控期间随意行驶的车辆进行劝返”,因此在各疫情防控点都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搜集情况,嘘寒问暖,了解前一天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掌握工作状况,合理安排和部署卡点人员防控工作,在每个岗位上,他都会提醒“辛苦了,注意安全,做好自身防护”,像这样的话,不知说了多少句,这样的场景,不知上演了多少次。在管控开始的随后几天里,他就亲自带领民警劝返违反静态管控的各类车辆140余辆,对劝返置若罔闻的处罚26起,达到了静态管控阻断传染源的预期效果。

规定的动作,重复的嘱咐,成为了他每天战“疫”的必修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不亮就睁眼,半夜了还不能睡觉”。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他总是坚定的说“这点苦和累不算什么,在战“疫”的这条路上,就是需要我们昼夜坚守、奋不顾身,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的屏障”。

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他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同志们劝他适当休息,他总是说“现在这个时候,把好防控疫情关口才更重要,只要把好这一关,才能不辜负这身警服,也才能休息好”。5月11日凌晨1时许,他接到指令“国道109线东峡路段大型车辆被困,需要疏导”。为了让疲惫了一天的战友们多休息,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只带了一名民警赶赴被困路段,冒着大雨进行疏导,等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2时30分了,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他赶紧换上干净的衣服合衣而卧,因为谁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其他的突发情况需要处理。

无私奉献,坚强后盾勇向前

作为大队长,此次疫情爆发后,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在疫情防控和家庭实际面前,他依然选择了工作。自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他们夫妻就没见过面,要见面也只能是晚上抽空在微信视频里互相问好、互相鼓励,妻子每次见面都叮嘱他:“戴好口罩,注意防护,安心工作!”短短的几句话给了他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是家人的风雨同舟,爱心守望。正因为有这样的后盾,这么些天过去了,不管天气冷暖,他都勇于坚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___同志坚守阵地,无言付出,用实际行动彰显着“藏青蓝”的抗疫决心。他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主心骨、顶梁柱,在这个万家灯火又万众一心的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他没有轰轰烈烈的的壮举,而是默默付出的点滴,用一颗赤子之心守护着一方平安。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面对不期而至的大疫情,她没有退缩,没有躲避,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疾控一线战士的英雄本色。

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她,是父母牵挂的女儿,是孩子亲爱的母亲。可是身为疾控工作人员,面对疫情的发展,她没有选择退缩,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

大年三十下午两点,当接到值班人员通知后,现场疫情处置小组全体人员立即集结完毕。

帽子、N95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护目镜、胶靴、外层手套……一系列的准备动作完成后,虽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但彼此之间已然分辨不出谁是谁,她带领大家一一整理了着装,确保每个人的防护措施到位,随着现场疫情指挥员的一声“上车,出发”,印有永寿县疾控中心标志车奔向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疫情面前,她是勇毅担当的战“疫”先锋。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了《永寿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她所在的流调组对县医院报告的34例住院观察病例,进行了流调,对150余人密接人员逐个进行了排查,确保不漏一人。

她穿梭在危机四伏的医院隔离区,近距离面对病人,她通过手中的纸、笔精准记录下病人的各项信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

寒冬夜幕,她和流调组的同志们伏在办公桌前,继续书写着流调报告……这样的情况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国难面前,每个人都有责任。

1月23日晚上7点多,她刚从流调一线下来,回到科室,电话响了,是她爱人的电话,一名刚从执勤一线换岗休息的警察,电话那头问到:“老婆,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她停顿了一下,摇摇头说:“我还有工作,有什么话回家再说吧!”语气是那样的坚决和不舍。“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电话那头是掩饰不住的喜悦,她鼻子一阵酸楚。科室的同志都调侃到,“呦,都老夫老妻了,还这么浪漫,哈哈哈……”,一阵欢声笑语,仿佛洗去了大家这些天所有的疲劳,也冲淡了疫情带来的恐惧。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照顾好两个孩子,但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有时无暇顾及家庭,经常是深夜回家孩子已经睡着,总感觉亏欠孩子。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选择了工作,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她分管的科室在她的带领下曾被评为“咸阳市疾控中心先进科室”“永寿县卫健局先进股室”等荣誉。

疫情当下,她和所有的奋战对抗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们一样,始终把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到首要位置上,用实际行动向疫情发起“冲锋”。

正是因为有着无数个像她一样冲锋在前的疾控人,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全县人民守护着“第一道防线”,我们看到了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一起加油,希望不会太远,胜利就在前方……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四

“这是今天的最后一批物资,大家尽快分好,消毒后进行无接触配送。辛苦了,加油!”7月27日晚10时,在安徽宿州埇桥区华府春天小区东区门口的一辆物资运送车旁,宿州市第四届道德模范许春华正在指挥大家转运物资,身上的防护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当晚,许春华和小区的志愿者一起,将蔬菜、面粉等生活物资按照楼栋号分好,用酒精消毒后,装到三轮车或手推车上,送至每一户居民家门口。

一个半小时后,这批生活物资配送结束。许春华返回家中,简单吃了几口饭后,又拿起了手机,将当天的志愿服务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自7月19日宿州埇桥区发生疫情以来,每天忙碌到深夜,对于许春华来说,已经成为常态。7月20日早上,得知华府春天小区被列为高风险地区的消息后,许春华立刻向社区和物业公司报到,并表示自己可以组织大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随后,她在小区业主群里发了一条信息:“有愿意做志愿者的同志可以和我联系,大家一同战‘疫’,共克时艰。”很快,一支3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集结,并投入到劝导居民居家、帮助居民送菜送药、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采样等志愿服务中。

华府春天东区有13栋楼、26个单元,实际入住2111户。为了有效进行防控,劝导大家足不出户,许春华在每个单元门口安排1至2名志愿者值守,帮助居民解决买菜、燃气卡充值等问题。

“志愿者在统计时发现,每户的需求都不大一样,有要菜的、有要肉的、有要鸡蛋的、还有要水果的,我们就制订了一个方案,把蔬菜、水果、肉类、鸡蛋打包,分成50元、100元两个套餐让居民选择。这样既能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也能提高配送效率。”许春华说。

在成立临时志愿服务队前,许春华的小腿刚刚进行过手术,伤口还未拆线,由于志愿服务工作量巨大,只能在晚上脱下防护服时才能换药,但是她没有退缩,始终坚持为居民提供暖心的志愿服务。

“你好,今天可能想办法帮我买点药?”7月21日下午,许春华收到了一位居民发来的微信。“你把所需药品的名称和数量发来,我立刻联系物业和药房,尽量帮你买。”许春华回复。在与物业联系,确认可以在第二天将药送至小区门口后,许春华就在业主群里统计大家的急需药品信息。

7月22日上午10点左右,6户居民的急需药品被送至小区门口。许春华忍着小腿的疼痛,穿着又闷又热的防护服,用手推车将药品送到每户居民家门口,并挨个打电话告知接收。接着,她又顶着烈日为居民送菜,直到下午两点才喝了几口稀饭。

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华府春天东区的抗疫志愿服务队伍从最初的30多人增加至200多人。许春华将队伍分成了楼道管控组、物资运输组、消杀组、协助核酸检测组、巡逻组和机动组,明确了每个小组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每个小组还配备一名联络人,这样大家遇到问题时可以快速沟通和解决。

在华府春天东区的志愿服务模式稳定下来以后,西区的志愿服务队伍也成立了,由许春华进行线上指导。目前,两支队伍常态化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居民生活安定有序。

在华府春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许春华还通过宿州阳光天使公益助学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招募志愿者117人,建立疫情防控微信群,线上组织志愿者和社工就近在各自小区协助疫情防控工作。截至7月27日,累计出动志愿者和社工1064人次,分别在花园小区、新都明珠苑、欣意国际城、国购广场、南方国际花园等46个小区,开展协助核酸采样、抗原试剂盒发放、生活物资配送、消毒杀菌作业等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744个小时。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五

抗击疫情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有人轻装上前线,有人在后方负重前行。打好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医生首当其冲,石首市高陵镇卫生院的徐思红便是其中一位。

有担当的护送员

大年三十那天,天气似乎也知人间疾苦,寒风刺骨,风雨交加。徐思红忙完白天的诊疗工作,晚上又主动承担起管家铺大桥卡口的体温监测工作。就这样一辆接一辆的汽车,一波又一波的风雨,几个小时后,身上的雨衣也似乎成了摆设,他不以为然。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各乡镇医院需要接送肺部胸片异常、武汉返乡人员或有密接史的高危人群到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于是徐医生主动承担了这项护送工作。这项工作既存在高风险,每次护送时间又不确定,一天下来他经常是忙到晚上十点后才吃上一顿饭。

肯专研的“修理工”

据了解,徐医生的本职工作是放射科医生,前面说的这些工作都是他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完成的。就在2月8日,轮班的同事被临时抽调走了,由于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人手不够,所以他又兼顾着消防安全、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巡查以及院感染性医疗费物交接。有一次,污水处理系统故障,他就蹲在污水池旁认真的检查修理,完全不顾脏和累。其他同事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也挺爱钻研的,这已经是数不清第几次他在医院排查修理故障了。”

2月17日的晚上11点,检验科的血球分析仪突然发生故障,一直不停发出“滴-滴-滴”的警报声。如果仪器故障,在疫情期间很可能联系到不到专业人员前来维修,那将会严重影响检验科的工作进度,同时不能及时将结果传送给一线医生作为诊疗依据,也会耽误患者病情。显然,在这个特殊时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大家再一次想到了徐医生,跟他简单讲了一下情况,他二话没说迅速赶来检验科试探性的开始排查修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经过反复的摸索调试,仪器终于修好了,等抬头一看,已经是半夜三点多了。还来不及道一声谢谢,他就离开了,脸上虽充满了疲惫但他很欣慰。

爱帮忙的“暖大厨”

院里院外总少不了徐医生的身影,隔离病区组建时,床位需要调整,统一搬到指定区域,“来来来,我帮你”徐思红立马赶过去帮忙抬病床。只要同事有需要,他完成好本职工作后都是能帮尽帮,同事总是打趣:明明是个医生,却干成了杂工,活脱脱的“徐雷锋”。

平时看大家值班挺辛苦,夜晚的同事偶尔也会觉得肚子饿,徐医生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厨房,摇身一变“暖心大厨”,承担起替同事煮宵夜的工作。他说:“我做的根本不算什么,跟那些在大城市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比,真的微不足道。有时候,虽然是一个杂工的形象,不过能帮到大家,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觉得日子过得真的很充实!”

时间还在向前,与疫情恶魔的战斗仍在进行,徐思红依然忙碌地穿梭在医院各个角落,一如既往地发挥他的“多功能”作用,不遗余力的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六

马彦巍,男,197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客运段杭州车队K50次一组列车长。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在“战疫”过程中,大病初愈的马彦巍决然投入乘务工作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的事迹被经济日报、中国交通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面对生死考验,毅然选择冲锋在前2020年2月2日,列车长马彦巍冷风中登上齐齐哈尔开往杭州的K50次列车,再次踏上“战疫”征程。这已经是他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三次担当乘务。2月4日20时25分,K48次列车镇江站刚开车,对讲机就响起急促的呼声,12车一名中年男性旅客腹痛。刚一量体温时,测温仪显示37.4度。参与救助的列车红十字救护员李海亮就提醒马彦巍,是不是启动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看着头上直冒虚汗的旅客,在确认旅客没有疫区旅行史后,马彦巍视频拨通了妻子刘冰的电话。最终,在妻子的远程指导下,通过热敷和服用藿香正气水,半小时内降低了旅客体温,止住了旅客疼痛。虚惊一场,旅客向马彦巍竖起了大拇指。列车上需要有人为旅客测温,这是与旅客接触最密切的工作。马彦巍主动承担起来,领着乘务员一人一人的测温,有时全列旅客测完,得一个多小时。他从不晒自己的工作量,但只要赶上乘务,他手机中显示的步数就会超过2万步。换算一下,每天马彦巍会在编组17辆的列车上往返走行20多趟。生死面前,马彦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面对良心质问,决然选择负重前行马彦巍曾经在特大连车队、北京车队、满洲里车队、丹东车队、天津车队和成都车队工作过,先后担任过列车乘务员、列车值班员、列车长等职务。他认为,列车长是“兵头将尾”,是最基层的管理者,只有自身站得直坐的正,光明磊落,严以律已,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2019年7月,马彦巍参加单位体检,检查出甲状腺恶性肿瘤。他永远忘不了,妻子刘冰拿到化验单时,那强忍悲痛的面容。病魔没有摧毁他的信心和意志,他于12月6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成功接受了甲状腺切除手术,术后修养3个班次,就张罗着恢复了乘务工作。他说:“面对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只要你不丢掉战胜困难的勇气,困难啥也不是。”面对亲情抉择,坦然选择牺牲小我1月27日乘务中,15时45分,马彦巍完成了全列532名旅客的测温工作后,才看到妻子刘冰的留言和3个未接电话。原来她的爱人刘冰正在征求她是否参加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组建的疫情防控梯队。当他正准备回复时,微信又跳出一条信息:“老公,我已经报名了第一梯队。”马彦巍十分清楚这个报名的含义,妻子将会更直接的面对大量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可他还是在微信一字一字敲下:“好样的,我同意”。“可儿已经交给爸妈了,你安心工作。”微信里,妻子的话语慰藉着马彦巍的心。“这是女儿给我画的画,放心,可儿非常乖!我们约定,每天视频通话。”马彦巍知道,女儿还是得交给爷爷奶奶,他们夫妻必须接受自我隔离的事实。

那一刻,他的心疼的厉害,但他同时知道,大爱面前,必须有人牺牲。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七

马正明同志,男,现年__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自2018年1月起,担任永昌街道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默默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务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永昌街道党工委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社区党建及其它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工作出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绩,多次荣获“优秀党员”、“平安村(社区)”、“优秀社区干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以来,为切实做好中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保山市隆阳区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马正明同志长期坚持带领社区“两委”成员扎根疫情工作,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如同战情,关键时刻,党员应冲锋在前,我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带头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把居民的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疫情的责任抗在肩上,把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宣传、防控等作为第一职责,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根据疫情形势,永昌街道在中村社区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自从疫苗接种到现在,他每天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很晚才到家,但只要接到有情况的电话,又匆匆赶来处理。排查是否有高风险地方入隆,对其严格管控、重点观察,及时掌握每日身体状况并上报上级部门。在防控第一线,他带头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消毒、逐户排查返乡人员、走访隔离家庭、进行消毒等等,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不管什么事,他都走在前、带头干,为了让居民了解疫情防控知识,他亲力亲为给居民发放宣传单、粘贴公告,面对面给居民讲解防疫知识,引导居民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他的尽职尽责和主动热情,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在疫情防控紧要时期,因为天气逐渐变冷,工作任务重,他的左手关节疼痛病又犯了,疼痛难忍,但他咬牙坚持,从未放松一丝一毫,大家劝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却笑着说,与在各医院前沿阵地抢救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这点疼痛根本不算什么,继续奔波在防控工作的路上。

多年来的社区工作经验,让马正明同志充分认识到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根本在人。他认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长”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更要培养一支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社区干部队伍。因此,他十分注重强化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提出了有创新意识的目标:以人为本创先进,服务居民做表率。即勤奋工作,做社区干部的表率;发挥作用,做党员的表率;创先争优,做同行的表率。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工作人员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复合型”的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居民了解民意,排查疫情,管控居家隔离人员,扎实练好“三套基本功”,即“会做、会说、会写”,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作用。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中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工作人员在马正明同志的带领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诺言,有信心、有能力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阻击战。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八

庚子鼠年,新型冠状病毒,一个人类历史上百年不遇的强大疫敌,戴着狰狞的面具,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席卷了华夏大地,乃至整个地球。在这危难的重要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无数英雄挺身而出,迎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逆流而上,以舍身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奋战抗议前线,换取山河无恙。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就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80后的男护士——吴宁。在疫情发生之时,吴宁主动请缨,志愿报名参战。在新春万家团圆的时刻,他在亲情与大义之间,依然选择了逆行,选择了为大爱而行、为医者担当而行、为国家使命而行。临行之前,年过古稀的父母哭得像孩子,一遍遍地叮嘱“宁儿,你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面对亲人的关爱和担忧,吴宁何尝没有心痛和顾忌,但是,生在延安、长在延安的他,从小受这片革命热土的熏陶,早已将延安精神铭刻于心,并誓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见之于行。2月2日,吴宁和战友们告别家人和同事,踏上了进军武汉的征程。

带着父母的牵挂,同事的关心,领导的嘱托,吴宁来到被湖北省防控指挥部指定为危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西院,并担任救护组组长。虽然已经在战前做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当真正到达战场,依然让他感到震撼。那是他从业以来从未见过的残酷情景。当穿戴着严密的防护服,透过护目镜看到一个个无力地躺在病床上、眼中流露出恐惧和痛苦、随时都面临死亡威胁的患者时,他深深感受到这场战役的惨烈与艰苦。作为救护组组长,作为延安抗疫医疗队唯一的男护士,他主动担负起了更多更重的任务。防护服包裹全身,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常常是衣服湿透,手指麻木,呼吸困难。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吴宁在武汉抗疫65个日日夜夜,凭着超强的毅力、扎实的技术,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的救护任务,累计护理患者280名,收治患者113名,治愈出院、症状转轻转出104名。为了鞭策和考验自己,吴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火线入党,实现了他的人生政治夙愿。由于表现突出,吴宁被湖北省授予“白衣卫士”的光荣称号。

回望抗疫战场,吴宁只是无数英雄之一。此时此刻,我们同样不会忘记,疫情之下,那一个个逆流而上的身影,那一个个英雄的名字——疫情吹哨人李文亮、为病人主动留守的夏思思、怕同事被感染而叮嘱不要插管的刘智明、藏起住院通知书坚守岗位的朱峥嵘……这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民警和志愿者们,他们用大爱守护着人民的生命,用生命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是身体力行地让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深刻体验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主义精神!

这场疫情之下的生死考验,考验的是担当,考验的是党性,考验的是对人民的感情,考验的是对事业的初心。目前,疫情尚未完全过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我们每一个现代青年和党员干部们,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国难当头之时,要义无反顾地冲锋在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国难时见真情。在平凡工作之日,要自觉主动地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平凡中见伟大。

昔日延安青年奔赴抗日战场,英勇杀敌。今日延安青年冲在抗疫前线,不怕牺牲。延安精神永远是治党治国的精神武器,永远是青年人修身励志的精神源泉。作为一名延安青年,我们都应该成为延安精神的践行者,而我自己作为一名延安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培训者,不但要成为延安精神的践行者,更要成为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向吴宁学习,向每一位奋战在抗疫前线的英雄学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业绩,谱写延安精神的新华章,让延安精神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九

常有人问他:你每天奔波在一线,你不怕吗。他总是眼神坚定,微笑着回答:“我不怕,我穿上这身白大褂,我就无所畏惧。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坚持坚持再坚持,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病毒,迎来战争的胜利!”他就是南口镇卫生院医生陈刚,千千万万的疫情防控战士中的一员。

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快一个月没回过家了,他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担,更清楚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南口卫生院医务人员本就匮乏,又有7名医护人员被抽调到市双创中心隔离区,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全都压在了他身上,他既要统领全局,又要参与到一线战斗中。在医院的疫情防控中,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走路都是带跑的,不是在发热门诊,就是在隔离病区。

每天村里排查的发热病人都要送到卫生院,他要肩负起所有发热病人的诊断,对于有疑似的发热病人要和市定点救治医院联系,做好转诊及交接手续。对于可以明确排除新冠疫情的发热病人,要集中收住入院治疗。同时,他每天还给被集中隔离在院的患者做心理疏通,解除患者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2月27日晚九点半,他正在隔离病区医生办公室整理患者的病例资料,突然接到市人民医院的电话,经过市人民医院诊断,发热患者陈某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排除新冠疫情,要接回该院继续治疗。接完电话,他立即联系接送患者专用车的司机,两人迅速赶往市人民医院。在市人民医院办好交接手续,又赶紧护送患者回院。安顿好患者后,已是深夜十一点了,他又一个人跑到了医院食堂,原来在回来的路上时,他得知患者还没有吃晚饭,于是准备给患者做点吃的。二十分钟后,一碗热腾腾的蛋炒饭便递到了患者手中,患者感激的看着他,他却只是笑了笑,叮嘱患者:“吃完了早点休息,住在隔离病区不要害怕,积极配合医生,病治好了就可以回家了。”安顿好患者,他才拖着疲惫了一天的身体去往自己的宿舍。

每晚工作到十二点,这已经是他的工作常态。等到工作结束可以入睡的时候,却到了他最伤感的时刻,因为外表坚强的他,心里时刻牵挂着他的老婆和孩子。他爱人是团山中心卫生院的护士长,2月8日被抽调到市双创隔离中心,与其他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一起承担着双创中心第三病区的医疗救治工作。从除夕那天开始,他们夫妻两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各自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他的两个孩子,大的九岁,小的才一岁,在家里由奶奶一人照顾。只要工作结束有点空余时间的时候,他便会抽空和老婆孩子视频,隔着手机屏幕,大女儿总是问他:“爸爸,你和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好想你们”他总是忍着眼泪安慰女儿:“快了快了,你在家里要听奶奶的话,要照顾好弟弟。”

在家里,他是家庭的顶梁柱,他是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依靠,母亲的孝儿;而在这里,他就是一名医生,一名战士,他说: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1000字篇十

妈妈“出征”西安,11岁的女儿悄悄将暖水袋、山楂丸、巧克力塞进妈妈的行李箱,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她抵达西安,迅速投入抗疫一线,给确诊患者加油打气,给小病号讲故事、梳头发,她是患者的暖心“大棉袄”。

2021年12月31日早上7点,宝鸡市中心医院的首批医疗团队紧急出发,去西安市集中救治新冠疫情患者定点医院之一的西安市胸科医院某病区开展工作。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闫晓红就是其中一员,“支援西安抗疫,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责无旁贷。”当天闫晓红抵达酒店,稍事休息后,就和同伴赶往西安市胸科医院参加上岗前培训。为了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她和同伴放弃休息,认真培训,一心只想快点投入工作。

查房、问诊、测温、测血氧……这对闫晓红等人来说毫无压力,但医院新的操作系统却让大家犯了难。“团队负责人想方设法要到新系统操作流程,发到微信群里,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在手机上学习,互相交流、沟通,两天时间我们就将新系统‘拿下’了。”闫晓红说,团队协作精神一直以来是宝鸡市中心医院的“传家宝”,这次也充分展现出来。让闫晓红暖心的还有宝鸡市中心医院领导不远千里给大家送来牛奶和果饮,这让闫晓红感触颇深:医院是大家强大的后盾,是温暖的家。

“大夫,我今天能出院吗?”“阿姨,我乖乖吃饭了,今天检测结果怎么还是阳性呀?”这是闫晓红在病区听到最多的声音,她特别理解患者渴望正常生活的心理,因此在治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话疗”,加油打气,并且抽空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教他们七步洗手法。“小雅雅,你看这是什么?”“呀,我最爱吃巧克力了,谢谢阿姨!”当闫晓红将一盒巧克力和卡通发卡,送到6岁的小雅雅手中时,她看到小雅雅眼神里充满了喜悦。原来这些都是闫晓红的女儿给妈妈的“小惊喜”,是闫晓红整理行李箱时发现的。

“我比较怕冷,也容易积食,女儿就悄悄将暖水袋、山楂丸放进去,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闺女长大了。”闫晓红说,女儿要是知道她把巧克力和卡通发卡送给了小病号,肯定很开心,也希望这些“小礼物”能让小病号重振信心,战胜病毒。这段日子里最令闫晓红感到振奋的就是患者一个个治愈出院,西安新增确诊病例逐日减少。

“这是我人生中一段很难熬的日子,是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走出了这段崎岖路程……”这是一位治愈患者出院前在医患交流群里发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医务人员的感谢和认可。“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到那时再跟家人团聚。”在支援西安的这段日子,闫晓红化作“大棉袄”,把“小棉袄”最真挚的爱,用别样的方式传递给每位患者。

    161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