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

福萍分享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一

__,男,__岁,1990年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服役,1993年退役,1994年在市城管处垃圾处理厂工作,2009年至今在卫东区环卫局工作。在环卫战线上,充分发挥部队军人的优良作风,努力学习,仔细工作,尽职尽责,成了辖区44座公厕的“大管家”,又是奋战在新冠疫情防疫一线的“战斗者”。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2009年至2011年,获得三等功,2018、2019年连续两年考核优秀。

初至公厕,适应快

初到公厕岗位,面对排泄物,对于天生爱干净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便带着口罩、手套,全副武装,仍感到一阵反胃恶心。好在部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他把爱干净的天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保洁一刻也不停,如厕的市民经常夸赞“小伙子,真能干”,大家的鼓励让他干劲倍增,他也经常以环卫工人模范时传祥为榜样,没多久就找到了适应工作的方式,越干越有劲。

认准道路,走到底

认准道路就走到底,上班时间干不完就下班后接着干,每天回到家,身上总是臭味洗不掉。但是他管理的公厕却干净整洁,公厕内有小故障自己动手修,遇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同志学习,在百度上查询,一步步摸索。冬日,他的双手在冰冷的水里拧着冻手的抹布,却用实际行动温暖了来这里的人;夏季,酷热高温天气让排泄物的味道更加难闻,他却用清水一遍遍冲洗出干净整洁的公厕。因附近饭店多,经常遇到如厕的人喝多了,站不稳,小便全洒地上。还有一次一名喝多的市民冲进厕所就吐,公厕洗手池前面吐得到处都是污渍,连如厕市民都看不下去了,气愤的要讲道理。默默将污秽物清理干净,他说跟喝酒的人讲理没用。从最初的无所适从,直至后来的淡定从容,正是源于他热爱学习,用心钻研,尽职尽责,和对细节的追求。

不待扬鞭,自奋蹄

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助人的热情和贴心的服务,获得周边市民及同事的一致好评,因为工作优异,局里给增加担子,让他担任公厕班长,管理7个公厕。管一个公厕和管7个公厕听起来只是量多少的区别,实际工作中却不是这样的。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当班长不是指挥别人干活,不是二传手,是要身体力行,带头解决问题”,为了管理好这些公厕,他每天上午7:00,准时上岗,“必修课“就是到自己管理的每座公厕,排查运行情况、工作纪律和保洁质量,配送保洁物资,也因此养成了”逛街“的习惯。不仅能够埋头苦干,更善于思考,他把自己管理的7座公厕当成了练兵场,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服务质量。在他的管理下7座公厕卫生整洁,运行良好。他对辖区的公厕情况底数清楚,人员情况,物资设备的规格、型号、材质等都能够熟记于心。局里研究,决定给他增加担子,兼任内勤。从此他的工作又增加了每周申请物资,每月报送数据,每天收集作业图片,并立马更新公厕相关信息,成了公厕“大管家“。虽然工作辛苦,经常临时加班,但是还是干的有声有色,同事遇到困难,他总是伸出援手,遇到其他班长家中有事需要请假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到小于,曾经有长达到半个月替班未休息,大家都说他是个“热心肠”。

冲锋在前,战疫情

2021年的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迅速行动,身为退伍军人,更是冲锋在前,带头坚守岗位,落实消杀、防控措施,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在疫情防控最为严格的时候,社区封闭管理,他却冒着风险一次次将口罩、一次性手套、肥皂、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消杀物品并送到职工手中。特别是运送消毒液,车辆封闭式空间狭小,量大,容器体积大,具有腐蚀性气味难闻,他却克服困难按时完成了每次工作任务。自从“部分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的新闻播出后,公厕管理员的情绪受到很大波动,病毒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公厕管理员成了高危职业,接触人多、粪便多,环境恶劣,为了克服保洁员的恐惧心理,全力配合所长工作,一边陪同管理员值班,向大家传递安全感;一边指导大家进行高频次、严配比、全覆盖的消杀,确保做好公厕的保洁和消杀工作。

__满含激情的说,“脱下军装,我依然不改军人作风。我的工作虽然很平凡,但做好了,就能够给更多的人提供方便和整洁。”服役期间他多次受到嘉奖,退役后又把部队的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作风带到环卫工作中,从一名公厕保洁员到成长为公厕班长,再到公厕内勤,坚守平凡的岗位,在执着的坚守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新时代的“公厕情缘”。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二

__,男,__岁,党员,县乡庄党支部副书记,1986年11月入伍,1991年12月退伍。退伍后他放弃了外出高薪就业的大好机会,发挥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选准产业,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执着的追求,开始了发展香菇种植的创业路。庄村在9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香菇,由于技术和市场原因,村民对种植香菇是既恨又爱,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哭,种香菇;要想哭得痛,明年接着种。村里大部分村民放弃了香菇种植。

经过市场调研,不怕吃苦的他坚信:种香菇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虽然种植香菇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掌握,之前没种好,关键是种植技术还没有很好的掌握。他就凭着不服输、敢拼搏的军人经历,决心重振当地香菇市场,他先后自费到香菇之乡福建省三明市和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地专门学习香菇种植知识,逐步熟练地掌握了香菇的种植、制种、制菌棒等技术,经过多次探索实践后,对香菇菌袋杀菌和出菇方式进行了改进,感染变质的菌袋明显变少了,人工成本也下降了,他自己的香菇种植规模也越做越大,最多时,他在周边发展一二十个香菇种植基地,__年种植香菇达200多万棒,都由他负责提供菌种、辅助材料和技术指导。规模的扩大,效益的提高使尝到了甜头,决心让香菇种植在家乡变得越来越强大,通过几年的拼搏,庄成为远近有名的香菇基地,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他被乡亲们誉为“香菇大王”。

__年,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打那起,他没有忘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主动将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无偿提供并推广给周围的人,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截止目前,先后帮扶了20余户贫困户,__年赊销给贫困户的棒袋等物资达20多万元。他总说,自己致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能为乡邻做些实事,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要带领更多的乡亲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让更多的群众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燃烧青春,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三

周丽梅同志出生于广东佛山,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海南省三亚警备区服兵役期间接受部队的严格训练,练就了军人的气质与信念,对党和祖国充满无限热爱,退伍后投身于基层,在基层工作中发光发亮。

周丽梅同志在工作期间不忘入党初心,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为群众办实事,为村民谋幸福;在村委会工作中,一直勤勤恳恳,主动担当工作职责,不推卸责任,为村委会工作者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为村民工作中,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遇到村民的“家庭事”,把他们当作“自家人”,耐心地与他们进行谈话,始终怀揣着解决“小家”是为了“大家”的信念,在基层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自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周丽梅同志一直以党内规章以及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加入河宕村党支部十多年,她从一名工作人员,到妇女主任,再到现在成为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一直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决不推卸。

新时期的村委工作不局限在经济发展上,还表现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十多年来,周丽梅同志坚持组织村民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孕前优生检查等多项妇女健康检查几十次;此外,还经常下村落户关心村民生活,多年来累计落户数百次。周丽梅同志与其他村委干部一起在社区卫生、公共服务、教育、民政、村容村貌建设等方面建设好社区,为建成一个宜居宜业的社区而努力奋斗。周丽梅同志始终保持鲜明的人民立场,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用知识和本领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四

___,男,党员,1978年入伍,西安市灞桥区新合街道余家村党支部书记。

1982年退伍后,___不忘部队的培养,退伍不退志,积极投身家乡建设,94年至今25年间一直担任余家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多次被评为区级和新合街道优秀工厂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

强班子带队伍,密切干群关系:在多年的工作中,___以身作则,带动、督促身边的同事,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搞“一言堂”,倾听民意,廉洁自律。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谋利益,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谋思路强基础,带领群众致富:___克服重重困难,多场筹集资金,硬化了全村的出行道路和田间生产路,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为群众解决灌溉问题,大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机井、修水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带领全村建起了200余座蔬菜温室大棚,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专业企业、农科站,在全村实行“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群众得实惠,收入稳定增长。

他善于定目标抓落实,推动项目落地,使党员干部真正起到了“红色引擎”作用。用时3个月完成了全村620余户群众、70余家企业的拆迁,创造了西安国际港务区拆迁工作新速度,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优环境惠民生,建设美丽新村。搬迁过程中,___同志时刻不忘群众的回迁安置和今后的就业生计问题。积极了解、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切实做到了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___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军人退役色的本色,续写了军人的光辉风采,践行着入党时的入党誓词。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五

___,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9年7月入伍,历任枪械室技术员、管理处战勤参谋、机关食堂主任、管理处军需助理、政治部保卫干事,因业务能力突出,多次荣获各类奖项。2017年1月,转业至中共白城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___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庄严承诺。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他主动请缨,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改善了驻点村的集体经济,推动了全村脱贫攻坚进程,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___成为驻村工作队一员后,积极主动开展帮扶工作,在进行入户走访中,发现村里还有部分贫困户没有安装自来水,就积极协调乡政府和水利部门,使29户村民家接入了自来水。为扶持村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2019年,申请资金7万元,购买了8000只鸡雏,使每户村民发展庭院养殖年增收1500元以上。同时,他与当地企业多次沟通,与70多户贫困户签订大蒜生产订单,使贫困户当年增收2000元以上。为改善健康状况,他每年联系市级医院来村义诊,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健康体检、诊疗和送医送药服务。

“知屋漏者在宇下”,长期驻村过程中,使他了解困难群众的疾苦,更格外关注特殊困难家庭,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2020年,当贫困户家畜和农产品销售遇到困难时,他多方联系销售,共销售大蒜3000余斤、小米2000斤、生猪10头和家禽300余只。为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他联系订单、争取资金、代言产品,使100余户贫困户通过庭院种植、养殖,年增收1500元以上。在贫困户遇到资金困难时,他还积极帮助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当他了解到年老体弱的贫困户庭院闲置,适合发展庭院经济时,就和其他队员从白城市苗圃买来800余棵李子树,价值约3万余元,捐赠给20个贫困户,并请来园艺师上门剪枝和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为更好开展工作,他创新扶贫基础工作,在集体智慧下制作了《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及精准帮扶情况一览板》《精准帮扶台账》和全村人口及住房分布示意图等软件。2019年,八家子村作为典型,在红岗子乡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八家子村扶贫软件方面的成功做法,八家子村在扶贫基础工作上起到了标杆带头作用。

他胸怀大爱,无私照顾五保户和老年贫困户,帮助老人维修房屋,买米买面,买衣买药,甚至上门理发。他用爱心和真情帮助群众,也感动着质朴的村民。

他坚持志智双扶,帮助贫困户乔有臣、张义、赵凤楼等脱贫致富,并成为全市励志脱贫典型。他积极投身于文明乡村建设,八家子村先后获得白城市“智志双扶·共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白城市文明村”荣誉。2018年,该村提前实现13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出列的目标。贫困户乔有臣被评为白城市“励志脱贫之星”、大安市“文明之星”。倪晓杰家被评为“吉林省最美家庭标兵”和“白城市最美家庭”。2019年4月,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来到村里调研,对八家子村在贫困村建设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做法给予肯定。

___同志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出色,于2021年5月荣获吉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连续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和个人三等功。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六

___,男,汉族,1979年5月出生,2001年参军入伍,2016年退出现役后在中国电信通榆分公司工作。

在穿上军装的那一刻,___立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的铮铮誓言,脱下军装后,他依然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当全国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他又义无反顾地主动投身到攻克贫困的特殊战场中去。

2016年3月,他被派驻到通榆县朝阳村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5年。村子距离通榆县城有50多公里,有3个自然屯,面积400多公顷,总人口244户1004人,2016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167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贫瘠,年老体衰、无劳动能力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是个实实在在的穷村。

在村民心里,他是闷头苦干的“贵人”,和大家相处得像亲人一样;在村干部的心中,他是会干事、很接地气的“能人”。5年来,他时刻谨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扶贫工作,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入户走访建档立卡到精准识别逐一脱贫,从没有任何庭院经济发展到创办养羊合作社,从没有专项资金引入到获得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种植绿豆,带来稳定收入。2016年,村里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只有4100元,如今已达到6000元,部分贫困户达到了上万元。从以前不通公路、不通巷道、不通自来水到如今的14.8公里公路、8.5公里水泥巷道、全村接通自来水,从土方危房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到砖房瓦房、统一庭院规划的美丽乡村。从无到有,朝阳村发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2019年,扶贫工作到了收口的时刻,朝阳村要实现整体脱贫。国家、省、市、县多级考核验收评估工作也陆续而来,同时更要做好美丽乡村六清工作。作为第一书记的他吃苦带头在前,带领驻村队员多次走入贫困户家中,宣传危房改造的好处,一次不成就两次,对待老百姓他总是一遍又一遍耐心解释。危房改造中,有的贫困户家中的危房一面墙都没有了,只剩下两根柱子在支撑,为了保障贫困户的财产安全,他与电信公司领导和员工们首当其冲,冒着房子随时倒塌的危险,为贫困户搬运物品,让贫困户感动不已,连连称赞。拖地擦窗、打扫院落、清理垃圾、拆除土墙、清理柴草垛,如此的朝阳村焕然一新,道路整洁,危房灭迹,村中环境得以改善。

2019年在一次走访中,___了解到贫困户刘玉玲的孙女徐坤辍学在家,准备出门打工。他马上向孩子说明了贫困户义务教育按国家政策可以减免学杂费、生活费和校车费,解除了孩子的后顾之忧。跟镇里领导反映了情况后,联系新华中学领导,给予了孩子最大的照顾。返校那天,___一早开车送孩子去学校,鼓励她好好学习,并为她买了洗漱用品和新书包,让孩子感动不己。朝阳村崔家屯任凤林,妻子多病孩子上学,土地少还没有发展资金,全家住在仅有40平米快垮塌掉的土房中,曾经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通过多次走入他家宣传脱贫政策,为他提供低息贷款,如今利用庭院养牛12头,土房变成了砖瓦房,现在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___先后获得电信集团公司2018年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电信集团公司2020年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白城电信公司2019年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电信公司2019年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吉林省扶贫攻坚优秀个人。

这就是___,一名普通的退役军人,一位深驻在百姓中的驻村书记,一位坚定信心、走在扶贫路上的人。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篇七

热血筑军魂 金融显担当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脱下军装,永远老兵”,这是农行北京朝阳路北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贾会亭最常说起的两句话。

1971年11月出生的他,于1990年3月入伍,1992年6月入党,先后历任武警某总队基层单位主官、旅级和军级机关的干部。

在2015年1月,他迎来了人生又一个精彩转变,从武警某总队后勤部转业至农行北京朝阳支行,先后担任了朝阳支行机构部客户经理、营业室副主任、南湖中园和朝阳路北支行行长等职务。

事不避难

军旅生涯25载,他满怀着对部队的留恋与不舍,投入到农行崭新的工作中。

刚入行时,他对“头寸”“保函”“并表”等专业术语一头雾水,但军人气节激励他迎难而上。

他努力学习农行的企业文化和业务知识技能,通过跟同事学、向领导学、在培训中学、从书本上学,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汲取金融知识。通过两年时间,他考取了多项金融、管理资格证书。

投入工作后,他从“机构联结银行”开始进行开拓突破,发挥“扑下身子”的精神,在机构客户服务工作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快速实现了从一名退伍军人到银行职员的转变。

百炼成钢

贾会亭从2018年4月开始担任所在单位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带领基层党支部,寻求网点服务的突破和发展。

南湖中园支行地处老旧小区,周边对公客户资源匮乏,他带领团队以“能吃苦、能忍耐、能战斗”的顽强作风,积极深入部队、部委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外拓服务,每月拜访客户20余次,网点服务质量屡受好评。

朝阳路北支行服务机构类客户较多,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点经营发展遇到瓶颈,他带领党支部提出了“让作风硬起来、让腰杆子挺起来”的奋斗目标,成立了服务、人文、安保等六个柔性团队,发挥党员“一帮一、一对红”的作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体制,他还坚持疫情防控和经营转型两手抓,共筑防疫力量与社区守望相助。

朝阳路北支行被评为先进单位,荣获农总行“2022年春天行动对公业务卓越网点”称号;他所在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获得分行级先进个人称号,实现了从一名银行职员到管理者的转变。

接下来的农行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但贾会亭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与勇气,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热情与希望。他愿秉持金融初心、践行责任担当、贡献“军魂”人生,同农行一道,向着构建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目标勇毅前行。

部队退役军人模范事迹相关文章: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简介12篇

最美退役军人优秀事迹材料10篇

模范退役军人主要事迹200字15篇

退伍军人优秀事迹900字

退役军人表彰先进事迹300字10篇

退役军人先进个人事迹1000字

最美退伍军人先进事迹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典型事迹12篇

退伍老兵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2022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1500字

    154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