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的活动总结(实用)
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团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
团队合作的活动总结(实用)(精选篇1)
在办公室工作多年,感受最大的就是要注重的团队协作;良好的团队协作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能,更好的促进团队职责的履行。办公室工作由大量琐碎、复杂但重要的事情处理构成,仅凭单个人的学识和能力,往往难以胜任;良好的团队协作,可以有效弥补无限的工作需求与有限的个人能力之间的基本矛盾,达到1+1>2的效果。作为办公室主任,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团队协作,有意识的创造和发展利于团队协作的机制和文化氛围,有效提升工作效能。
发现团队成员的能力与特质,合理配置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良好的团队协作仰赖于团队成员自身价值的良好实现,具体到实践中,就是团队中的成员在做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事情;也就是说,良好的团队协作的首要前提就是团队成员与工作分工的能岗匹配。在日常的工作中,一是要留心留意团队成员的工作方式,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能力构成和性格特质,达到全面了解团队成员的基本情况,为团队协作的良好开展打下基础;二是实施团队成员分工的动态管理,合理配置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达到“合适的人在合适岗位上做合适的事”的效果,构建出团队协作的基本前提。
团队成员分工的各司其职与职能有限交叉的有机统一。各司其职可以说是现代管理的金科玉律,职能交叉被视为现代管理的大忌。但是对于办公室工作而言,绝对的各司其职不仅不可行,而且会严重制约团队合力的形成和发展。从我的经验来看,我比较提倡团队成员分工的各司其职与职能有限交叉的有机统一;就是在各司其职的基本前提下,团队成员的职能存在着有限的交叉。各司其职的基本前提,可以保证工作责任的基本明确;而职能的有限交叉,一方面可以弥补一定程度上个人精力和能力的不足和欠缺,另一方面也可以照顾到办公室工作的时间与工作任务的不平衡性,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但要注意的是,要掌握好职能交叉的“度”,这个“度”就是保证各司其职的基本前提和团队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职能交叉并不一定是是责任与任务的平分,更多的是主办与协办的合理配置。
“师带徒”的灵活运用。“师带徒”是__公司乃至建设公司生产部门培养新员工的主要方式,旨在让新进入公司的大学生和年轻员工在专职师傅的带领下尽快熟悉工作流程,迅速提高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作为管理部门的办公室,也可以灵活运用这一方式,使新进员工尽快融入团队,促进新老成员的协作与配合。三季度,__公司办公室新进一名年轻员工和一名高校毕业生,借鉴生产部室的经验,我部门根据岗位设置和分工情况分别确定两名新员工相应的“引导者”,
帮助其尽快熟悉工作流程,迅速提高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几个月下来,实施效果良好,新老成员的协作与配合有序推进,默契度不断提高。
创造和发展利于团队协作的机制和文化氛围。团队协作的良好运行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文化氛围支持,在日常的工作中,__公司办公室有意识的创造和发展利于团队协作的机制和文化氛围。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团队成员的相互熟悉与坦诚沟通,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培养和加强团队协作的意识,就具体的协作方式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解决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及时清理有碍于团队协作良好运行的不利因素。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关于促进团队协作、提升办公室工作效能的几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创建优秀办公室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统筹开展、分步推进、狠抓落实,需要我们常抓不懈、持续开展;创建优秀办公室是一个活动,更是一种追求,让我们用全新的方式开展工作,绘出创建优秀办公室的绚丽图画!
团队合作的活动总结(实用)(精选篇2)
团队其实就是一些有纪律分工、有才能的人,通过高效的协作和沟通去完成既定目标的一个组织。它可以很灵活,灵活到在目标的达成后可以随时分解成独立行事且具有丰富内容的个体。它可以很统一,统一到个体在共同使命的驱使下可以不假思索地任意组合成新的大小不等的新组织(即团队)。它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有思想内涵,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真切意义的人。它对团队的认知可通过后天的培养,抑或是意识在适当的引导后具备的一种反思后的知觉。它是把协作精神植入心灵后形成的一种价值观,更是在行为和工作中处处体现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的人对虚伪而敷衍的口号最为厌恶,口号让反复强调的团队精神失去灵魂,没有行动力的口号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是一种直观但却极为不真实的意象,褪色的口号让激奋的人变得烦躁,让原本积极的心产生懈怠,所以为了团队,请剔除那些没有号召力、空白的口号。团队建设也不是一篇文章、一次学习就能让大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其实是潜移默化的,是个体意识和组织目标的暗合。
团队的基础却又是个人素养的一小部分内容,每个个体都具备,只是个体意识中的方式有时和权威的方式或方法不同而已,但都是忠心为公,不存私利,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不泯灭个性的情况下将这种差异最小化,用实际行动和关爱的方式让个体形成高度统一的动作。()其实,团队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早已被市场世俗化了。它其实在人一出生时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生活、成长、学习中的点点滴滴都让它一步步变的成熟。在融入一个新的组织后,是和谐的文化将这种意识激发到峰点,然后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只要我们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的文化,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建造一种真正提升个体价值的制度,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创建一个生机盎然充满创新合作的团队呢?
团队合作的活动总结(实用)(精选篇3)
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着人才培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以专业改革和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使产学研结合有较大的成果。
一、现状分析
1、企业需求
传统产业建筑类企业,其自身的科研能力通常较弱,或者不具备科研能力。同时,囿于自身规模所限,他们对于重大的技术改造或者新产品问世,往往是有心无力。因此他们在实际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一些技术型生产难题,其所需的技术难度并不很大,而投入也不能太多。对于真正意义的产学研而言,他们的兴趣不大,或者是有心无力。
另一类小型企业是从事新领域新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处在创业阶段或者发展起步,规模较小。这类企业的研发方向一般来说比较专一,这个专一的研发方向也往往就是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
建筑企业对于技术有着天生的兴趣,但是由于企业规模所限,他们的需求可能比较狭窄,同时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针对企业的现状,我们明确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发展目标是专而强。
2、团队发展
建筑学院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自20__年10月建立至今,主要与市墙革节能管理办公室,共同开展建筑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推广方面的产学研合作。主要负责施工员、造价员的培训。统计市市场上各种建筑节能公司、建筑节能工艺、建筑节能材料,编制建筑节能名录,提供给各建筑设计院、建筑公司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另外,与相关企业合作完成的主要项目有:与市节能办合作开展节能推广,主要承担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与惠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变更和检测工作;与广益投资咨询公司联合进行大型工程项目建筑节能经济指标分析;与湖北省区域内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企业合作,开展新型建筑材料研制、开发与推广。
团队成员完成了《广电大厦》项目获市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小区住宅楼》项目获省建筑节能一等奖,《教委幼儿园》项目获市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二、经验与总结
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成立的时间虽不长,但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寻如何将产学研工作开展好。团队的成员经常性的召开会议,相互交流。有时还邀请企业相关人员一起探讨相互讨论项目开发问题,分析如何将产学研工作落到实处,让学校和企业充满活力,同时使学生受益。对此,我们团队总结了以下经验:
1、以产学研项目为依托,开辟新专业
建筑学院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成员利用暑期和双休日的业余时间进行企业调研,通过与用人单位交流、收取名片、互留联系方式等形式,积极行动起来,建立校企联系网,在寻求合作项目的同时,利用这次机会,对建筑学院的专业进行市场调研,为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调研过程中明确了市场发展的趋势,并根据根据社会需求,20__年开设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
2、产学研结合,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市场需求,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座谈以及团队人员在项目实践中的总结,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有以下特色:
(1)核心技能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与手段
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宗旨,兼学必要的理论知识为目的教学方法,一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三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四是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匹配。
(2)进行大力整合打破三段式教育模式
各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以岗位需求为目的进行精简整合,将原计划20多门课程精简为每个专业不到20门,增加许多先进技术,如建筑节能检测、建筑材料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前置,彻底打破三段式教育模式,体现出突出技能训练为目的职业教育特色。
3、抓好就业工作,带动产学结合
在建筑行业一片看好的情况下,不但要提高就业率,更重要的要提高就业质量,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真正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用优秀就业能力拉动优质就业率。校企合作是实现就业的主要渠道,应多方面实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战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合作共建,共促发展。积极探索“订单”教育,上学期与公司洽谈接受至少100名建工专业学生。
三、问题与建议
一方面产学研项目开发任务繁重。要完成产学研合作工作,面向全市几十家规模以上建筑企业产学研合作开展,任务也过于繁重,信息量过大。要从纷繁的信息中寻找合适的对接,已经是比较困难的。而对产生合作的项目继续保持长期跟踪关注,更需要大量的精力。
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任务重,每周承担的课时量过大,为保证教学质量,很多教师都是高负荷运转,只能在业余时间挤压出时间进行项目研发。
再者,研究项目多数是教师在做,学生在看,由于受时间和知识层次的限制,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参与较少。为此,团队有以下建议:
1.注重师资培养
继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走“产教”结合之路,以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主线,以“外引内培”等形式,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没课的教师派往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1)进行多项培训,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经过对现有教师进行分析,制定了“双师”培训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培训任务。使本系教师全部都拿到“双师”证书(除刚毕业教师)。
(2)以开展对外服务,提高师资水平
1.团队成员亲自到企业走访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企业普通员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生产的一次新突破,逐步解决企业生产上的一些关键问题,走出一条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技术服务的新路。
2.关注学生创业目前,国家和高校都将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途径,大力鼓励大学生创业。目前大学生创业多集中在装饰等固定成本小,门槛相对低的行业。作为选择参加创业比赛的项目,这些课题具有更强的可转化性和应用前景。同时,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创业团队已经完成了一部分转化的工作。因而这些项目的实际应用和转化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总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建筑学院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团队的全体成员将团结创新,一步步走好产学研的发展道路,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服务。
团队合作的活动总结(实用)(精选篇4)
团队合作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初期,最关键的还是每个合作的人是否都有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愿景。大家的希望、工作方式、目标、情感是否都能融合到一起。而且在前期的合作中是否通过协助,诞生出一个事实上的领导人,其他人信任他,支持他,形成事实上的核心。如果这步没有达成,后面的发展会比较危险。合作的前期还是强调奉献,只有愿意奉献,不计得失的团队,才能最终的走到终点。
要说我的团队,我个人是团队的核心,同时我还有5位兼职人员帮忙进行维护。网站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早不是我一个人能操作的了,加入新鲜血液是必须的,同时也能给网站带来更多的创新思维。管人和管网站就有很多不一样了,我们团队兼职的都是在校大学生,而且都是对网站很感兴趣的,我主要是激励团队人员,教他们在网站经营方面一些经验和实际操作方法,我的目的就两个:既要解决网站发展中人手不够的问题,又要培养团队人员的一些网站运营方法的知识,如果毕业后他们离开我这个团队了,想往网站这个领域发展那从我这里获得的经验应该能帮助到他们的。所以,团队就是样的,大家要有共同的目标,同时要创造个大家都共赢的局面。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大家都知道,打一场胜仗,单枪匹马是绝对完成不了的。在网站建立初期我是凭借我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构想去进行完善的,可以在不断的运营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思维定式,无论怎么改进,我发现网站的风格是固定的、单调的,后来我们奥运中国团队增加了一些年轻的同志,绝大部分都是新闻相关专业,大家工作热情很高。
为了完善一个页面,为了增加一个栏目,甚至为了一条消息的位置摆放,我们都会进行头脑风暴,大家集思广益,毫不吝啬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个问题,几个思路,我们就一起讨论,找到一个突破口,取得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集体的智慧真的是强大的,所以可以说我们现在的页面,风格、内容都是很丰富的。还有就是团队中大家沟通的比较好,分工比较明确,每个人有单独负责的栏目版块,互不干涉,相互补充合作,协调发展。
团队合作的活动总结(实用)(精选篇5)
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一场一场智慧与体能团队拓展培训。虽然两天的训练不长,但是我深刻体会到什么事情是需要亲身体验才会刻苦铭心,听到看到的都是会被遗忘的。
首先是众志成城这个项目。最开始体验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用了接近7秒,但是当我们自己定的5秒的目标之后,教练问我们下一个目标是多少,我们就出现了分歧,3秒、4秒都有人说。虽然我支持的事3秒,但是最后我们经过一次次失败之后,我们竟然是2秒多完成的时候,我意识到什么事情一切都有可能,只要努力和团队协作,就可以做到。
教练说过:如果心中想的是失败,就会失败。没有自信也不会成功。但是目标定的过低,也没有动力和发展。只想在山腰看风景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登上山顶后心胸的开阔。
当我站在1.6米的高台上做好准备之后,教练向下面问:“下面的伙伴,你们准备好了吗?”对于台下的伙伴们,听到这句话,会不自觉的再次确认与同伴搭成的人墙是否坚固,耸耸肩,搭搭腿,然后骄傲喊出:“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一定支持你!”教练教我们的时候我还觉得可笑,觉得怎么连这样的场合都这么形式化。可当我站在高台上的时候才明白,这样的回答是必要的,这是向台上的伙伴交付的信任,对我们这个团队的信任,让他放心的将自己的安全交给大家。我连最后的一点疑虑都打消了,毫不迟疑的笔直倒下,稳稳的被接住,安全的落地。
这个项目叫做信任背摔,名副其实。这是同事之间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来不得半点虚假,甚至一点点的心存疑虑都会下意识的由动作表现出来,结果就是给保护你的人、信任你的人造成更重的负担甚至是严重伤害。由心而生的才是真正的信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将团队每个成员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毕业墙”是我们所有参训队员要共同完成的最后一项挑战,20分钟时间和4.2米的光滑墙壁,教练只给我们三个道具:求生的勇气、队友的肩膀和团队的协作精神。这无疑对我们是一个很艰巨的挑战。
随着教练一声令下,大家利用简短的时间制定好策略之后,大家都毫无怨言主动去做人梯,看到的是一个个有力的肩膀、信任的眼神、一张张憋足了劲而涨红的脸和流淌在红色脸庞上的汗水,每个人都在借助身边人的力量向上爬,群体中的人都是互动的,帮助他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最终,我们顺利地提前完成了任务,在这里请允许我向这些队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领导力的作用至关重要,团队的力量更不能忽视,它可以起到1+1>2的效果。回过头来再看这面墙,人生中有多少次我们就在这样的高墙面前胆怯,多少机遇就在我们踌躇犹豫的瞬间被我们错过了、放弃了,又是谁成了我们脚下的人梯,帮助我们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高墙。团队中有各种角色,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竞争与合作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团队的成功需要我们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拓展培训是一种挑战,不仅是体能、更是意识;挑战的不仅是个人、更是团队。训练虽然结束了,但拓展训练所给予我们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通过训练我们增强了自信心,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我们超越了自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进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随着中心的不断壮大与发展,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更加高标准、严要求的严峻形势,在工作中如何能够不断的发现问题并改善问题,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部门与自身的工作效率,如何能够更好地完善现有的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及配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倍努力及奋斗的目标!
在此,我真心的感谢感谢中心组织这次活动, 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也感谢我们的队友给我们彼此的支持和信任。衷心祝愿我们中心明天更美好、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