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个人报告>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023

业鸿分享

朋友,你做过关于“三农”问题的工作发展情况的调研吗?你现在应该写一份调研报告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欢迎大家来阅读。

“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023

“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篇1】

广东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及其哲学分析前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如何?都有那些农村问题?正是本文要阐述的的内容,本人利用寒假的时间回家和几位同学做了一个月的调查(湛江海洋大学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路径研究课题组的倡导下)。现在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并对其中的问题做一些哲学的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广东的三农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本人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因此能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希望本文能加深大家对广东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了解如何用哲学知识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主体:

一、背景和调查内容

在“湛江海洋大学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路径研究课题组”的号召下,本人利用寒假的的时间,既20__年1月20到2月20日。在自己居住的广东省肇庆市莲塘镇和附近的蛟塘镇展开了关于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调查。在此同时,湛江海洋大学在广东各地的学生也回到自己居住地做这样的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农民的生活水平、税收以及各地方的政策实施情况。此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广东各地存在的三农问题,分析其解决的方法,总结一些经验和建议,为省政府新政策的出台出谋献策!

二、调查对象

选择及其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全广东的农民,而我负责的我莲塘阵和蛟塘镇的,这些农民种田养殖为主,子女有的读书,有的外出打工,而其中的种养大户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三、调查的方法

利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每个镇4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7户人以上,做一分比较详细的问卷调查。其中必须包括最大养殖户、最大种植户、最大打工户、最大砍柴户、最穷户等类型的。由于农民绝大多数不会填表,我们同学三人就一个和他们聊天(在聊天中获得数据),其他两人分别做填表和记录。最后三人一起整理表格。其中比价重要的一点的就是,要找他们本村的人带路到农户家中,可以是你的朋友,亲戚或者是他们他们村比较相信你的人都可以。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农户对我们的戒心,大大的提高了我们调查的可靠程度!

四、调查的基本数据

莲塘镇蛟塘镇125平方公里130万平方公里5.7万人2.9万人人均年收入20__-3000元人均年收入1500-20__元工业园区少,工业园区多出外经商,打工多种养多基础设施好基础设施较差交通相对不好有国道经过

五、调查过程及讨论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很讲究时间的统安排。早上利用政府办公的时间与他们协调问卷的事情,然后把问卷留下给政府的人填(政府问卷)。了解了一些关于镇上的一些基本情况后,我们就开始着手调查村委和农户了。我们的资料来源不单是来自政府,还有通过亲戚,朋友,同学等方面了解全镇的情况。然后开始调查比较有代表性的4条村。这样我们的调查就比较全面的反映这里的农民问题。当然,其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农户说得不真实,我们就从他们的子女或临近的人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不过这次调查令我过程最深的在蛟塘镇洞口村的情况。这条村的人主要是种植和养鸡的,而且规模比其他村大很多,一般都有十多亩地的。所以经常回有很多菜和鸡要拿到市场销售的,但这条村的地理位置很偏僻刚好是市界,最近的市场要到佛山的高明区。我到了那条村,每家人都向我抱怨交通不方便的。经了解,该村到市场的路是非常烂的石头路,凹凸不平的,摩托车也经常坏的,我坐车经过那条路的时候也是屁股也疼的!我问他们为什么不修路,他们说路早就说要修了,而且是他们村自己出钱,高明区的村不让他们修水泥路,说地方不是他们的所以不让他们修路!这修路可是好事情,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的相互限制就发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经过那条路,我痛的只是屁股,而洞口村的村民,不单是屁股痛,还有那内心无奈的痛!

六、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

(1)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切实维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2)要加快县、乡、村三级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管理,增强服务,降低费用,减轻农民负担;

(3)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给农民经营自主权;

(4)要加快政策调整和改革的步伐,促进经济增长,启动市场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5)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支持农民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从农民自身的角度谈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①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②调整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产率结构;③依靠科技。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竞争力;④加工增值。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⑤开拓市场。要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⑥规模经营。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化道路,实行规模经营。

七、哲学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新阶段农业特点的判断是从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作出的科学论断。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因时制宜,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据此制定的各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举措都是上述观点的`体现。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要求,既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其内在的本质,才能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发展生态安全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都体现了上述观点和要求。

(3)普遍联系的观点。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全面的小康。粮食问题、科教兴农、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都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

(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又要统筹解决好扶贫开发、农村基层民主等一系列问题,这都是上述观点的具体体现。

(5)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质变,而且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粗放经营的状态,使农民面向市场而生产,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使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奔小康。

(6)内外因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搞好农村改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因势利导,当前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正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经营方式,这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政府积极扶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体现了内外因的关系。

(7)一分为二观点及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中国入世给中国农业带来一定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篇2】

姓名:

学号:

学校:

调查人:冯亚菲

调查时间:2月1日—202月15日

调查地点:农村家户、超市

调查对象:农民、公务人员、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了问卷的形式,共设置了10道题,其中有8道选择题,2道简答。问卷共发出100份,回收了89份,回收率为89%,而有效问卷有77份。就问卷中的四道选择题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取的四道选择题为:

1.你对”三农”问题是否关注?A.是B.否

2.”三农”指的是哪几个方面?A.农业B.农田C.农村D.农民

3.你对”三农”政策知识的获得来源于:A.电视B.广播C.报纸

D.听说

4.你认为”三农”政策的制定对农民来说:A.有帮助B.没有帮助

C.不知道

对以上四道选择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第2题是有固定答案的,而其他3道题是反映个人意见的,没有固定答案。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有26份选择了正确答案,正确率为33.77%;而对于第1题有54份问卷选的是B答案,这就意味着有70.13%的农民对党中央制定的政策还并不是十分关注;对于第3题有49份选的是D答案,就是说63.64%的农民是听说的,而不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去关注去搜集有关的政策信息.对于第4题,有42份选的是不知道,比重为54.55%,更加体现了农民对政策意识的淡化。尽管这只是部分地区的个别反映,但却是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真实写照.是我国农业落后,农民增收困难的真实反映,有此我们可以推及全国的农业现状。

调查表明:我国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程度是非常低的,这也说明我国在农业政策的实施推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农民自身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一般不会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关注惠农政策,在制定政策后,没有做到有力的宣传,使得政策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最终导致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2.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民收入低,而且增加收入的途径有限,致使农民增加收入极其困难,使得农民在扩充自己知识,了解国家政策的投入非常低,所以对国家的政策关注程度自然不高.而城乡差距的扩大更衬托出农民的贫穷与落后,使农民收入表现相对低。

3.农民思想禁锢,小农意识仍然根深蒂固,进一步制约了农民积极创新,开展新事业的思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13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矗“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

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三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尽快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对此我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增强农民的就业后劲。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大批安心在农村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2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进行创新,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推进农业土地制度创新,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建立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主导产业。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财政要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可给予财政贴息。对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等,可给予财政补助。

“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篇3】

调查人:

调查时间: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泽州县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县。全县有耕地 72 万亩。传统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谷子、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等。近年来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上亿元,组织实施了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旱作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国家级生态环境建设、太行山绿化等一批重点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水浇地面积发展到 17.8 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6.1 %,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 5.02 万台(件),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618811 千瓦。

泽州县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建成了 31 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科技农场,面积达到 6.5 万亩,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小杂粮、优质果品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发展到 20 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县、山西省优质小麦示范县、山西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和晋城市蔬菜基地。 年,全县粮食总产粮达到 478708 吨,小麦总产量达到 215904 吨,蔬菜总产量达到 192088 吨,肉类总产量达到 9606 吨,禽蛋总产量达到 6514 吨。

二、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网上查找资料等。(附件)

三 调查分析:关于三农政策的调查报告。

调查表明我国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程度是非常低的,这也说明我国政府结构在农业政策的实施推动过程中所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农民自身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一般不会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关注政府的政策,在政府制定政策后,没有做到有力的宣传,使得政策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最终导致政策的不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千年赋税消,百姓喜眉梢。减负心犹畅,增收劲更高。满山林国硕,旷野稻香飘。处处呈新貌,奔康路不遥。此诗正是党的“三农”政策为新农村带来的新的变化。在农村要先发展经济有很多限制因素,农村的交通网不是很完善,古人不是说过那样一句话么“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完善了,才能与外面的沟通合作更加的趋于完善。一些厂矿的设立基本上都是选择在城市,因为那里不仅交通完善,而且各方面的物资供应该也是很便利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高精尖人才都选择了那些企业,导致农村几乎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企业,由于经济发展不起来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怎样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在国家不是也在积极的提倡要求大学生到偏远农村支教的么,这也对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一定的作用,还有国家近几年的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减

轻了农民的负担。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3000元,政策的修订和出台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有可能调整个税起征点的步伐还敢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在个税征管方式上应建立系统和人性化的制度,纳税人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申报状态和个人情况,计算出起征点。这种征税方式尽可能兼顾了公平正义,因为纳税多的都是真正的高收入者,不会“伤及无辜”。粮食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影响不大。粮食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冲击不大,但对于生活比较困难、人口占比较大、农业基础薄弱的农业村百姓来讲,影响却比较深远。如果粮食与粮价生产价格呈现不协调发展,必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差别,影响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被迫上楼现象,人们褒贬不一。近年来,很多地方在大力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吧原有的村庄整体拆迁,农民集中居住到新的多层或高层住宅,原村庄用地和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地方政府借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城市近郊区征用同等面积的耕地,用于城市或工业建设。通过这种试验,城市建设用地有所增加,但由于农民集中居住后,原宅基地和村庄复垦为耕地,确保了一定区域的耕地总量并没有减少。在一些实验区,这种“增减挂钩”的指标还可以在不同县(市、区)之间交易,集中居住的农民也能由此获得一定的土地收益。这被形象地称为“宅基地换房”。在经济开发区,农民早已脱离农业,多从事二三产业,集中居住对其影响不大;但对那些二三产业并不发达的区域,盲目推进集中居住,必然增加农民的生活成本,损害农民的土地权利,造成诸多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宅基地作为农民的不动产,政府把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省下来的建设用地指标,调整用于房地产或工业发展,所得的巨额利益,本应该归农民集体所有,但事实上,农民只能分得土地收益的部分。这引发了农民的不满,甚至出现了群众性事件。

“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篇4】

按照镇党委政府提出的“讲政策、抓落实、比发展”的工作要求,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三问三解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在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配合下,本人对我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鱼塘村地处仓上镇的西北部,与旬阳县棕溪镇武王相邻,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18户,857人,22名共产党员,耕地1000余亩。由于长期的劳务输出,人口大批外迁,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常年在家的仅81户,130人,且70%以上的人为50岁以上的老人。

二、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1、村级经济薄弱。鱼塘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劳务输出和烤烟,经济基础较差。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来源,村级积累基本为零,在加上前几年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外债几十万。

2、常驻人员老弱严重。村内青壮劳力多外出务工,或因为子女入学到集镇和县城租房或买房居住,常年在村里居住生活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3、致富手段相对单一。村民收入主要是外出打工、烤烟等产业,而烤烟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靠天收。20__年因为连阴雨导致很多农户的烟叶烂在烟地,损失惨重。

4、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近几年来鱼塘村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公路、通讯、饮水、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各组之间的道路有的还是土路,影响群众通行,并且位于山沟里,农产品的外运受到严重的影响;四个村民小组在吃水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四组尤为严重,很多村民依旧是老式的浅井水。

5、贫困户发展难。在了解情况中发现四个村民小组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户,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种表现:一是家庭人口人口数量多、病号多,患病者缺医少药。二是家庭劳动力少,文化水平低。三是就业、从业门路窄,本身没有一定的技能,导致非农就业比例低,并且一部分的贫困户多数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把经济来源限制在农田收入上。

6、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7、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活动难开展,党员大会都难以执行。

三、应对措施

1、认真贯彻各级党委政府精神,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建设。协调新一届两委班子关系,加强班子的凝聚力;深入各家各户,及时了解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并配合村两委班子给予合理解决,保证小的矛盾不出村,大的矛盾不出镇,从而切实搞好农作稳定工作;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每个月至少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一次,通过不断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各方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及时维修和清扫,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保持交通畅通,物资运输安全便利。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好通往太平山旅游风景区的公路。

3、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重点做好烤烟产业的发展,力争全面完成政府下达的650亩、120000斤烟叶的任务。同时,积极争取镇政府政策和信用社资金的支持,大力发展鸵鸟和生猪的养殖,力争郑荣平的养猪场实现现代化和生猪存栏量100头,招商引资项目鸵鸟养殖落户我村。

4、“两费”收缴摆脱落后局面。农作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两费”收缴工作一直是鱼塘村的大难题。20__年度必须提前准备,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作用。力争实现两个收费项目的100%缴纳。

5、做好_工作。由于鱼塘村人口大量外迁(人常年在外地,没有办法联系),_三查率一直达不到政府的要求。20__年度前两个季度的三查率和手续率仍然不够理想,今后加强宣传,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联系外出人员,力争实现三查率达到95%。

6、民主法治进步。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实现无赌无盗,无斗殴等违法行为。实现社会秩序良好,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

7、倡导文明新风。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法纪、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建立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全程便民代理等服务进组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8、搞好双创工作。实现“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班子”人员,同时深入发动群众,形成建设合力也非常重要。作为选派干部,首先团结好村支两委成员;其次深入宣传到农户;再次与全村农户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户关心鱼塘村、建设鱼塘村、美化鱼塘村。

“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篇5】

为全面了解我县金融与"三农"资金供需矛盾,剖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及原因,探索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近期,县金融办牵头,组织人民银行、各农业主管部门和县辖涉农金融机构,深入乡镇、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户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潜力巨大,但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金融支持的方式方法、额度力度、效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一、我县"三农"融资需求分析

我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常年农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30%以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为发展方向,按照"县级抓龙头、乡镇抓专合、村级抓大户"的思路,在稳定传统粮棉油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效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异军突起,农产品购销和深加工发展迅速,有效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三农"资金瓶颈也日益突出,据各农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县"三农"发展的融资需求量较大,在支农项目上,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科技应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在支持主体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即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粮棉油购销深加工企业,短期需资较大,按每个龙头企业平均融资500万元左右计算,共需融资近2亿元;二是农村专合组织,目前大批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基础设施、农田改造、设备(农机)购置、流动资金等方面急需投入,按每个合作社每年融资30万元计算,共需资金近2亿元;三是水产养殖业,全县10亩以上水面的养殖户约2800户,按户平最低需资4万元计算,共需资金1.12亿元,另还有近1200户主养黄颡鱼、黄鳝等名特品种的农户需要贷款1.2亿元,两项合计需2.32亿元;四是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土地租赁、改造、农机购置等需资金3.3亿元。以上四项合计就需资金9.62亿元,而实际上,除涉农企业和水产养殖户贷款满足率较高(达70%)外,种养大户满足率仅为30%,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贷款几近空白。

二、金融支持"三农"现状

近年来,我县县辖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机构,如农行、农合行、邮储行、农发行、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等,都把支持"三农"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和经营重点,积极克服体制机制和客观环境的负面影响,稳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总体呈现五个特点:

(一)支农体系逐步健全,但扎堆县城。近年来,在上级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我县从三个方面加强了金融支农体系建设:一是改革强化已有银行机构的支农功能,如:农行开展"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农信社改制成农合行,邮政储蓄银行调整信贷支持方向;二是引入或组建以服务"三农"为主导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如引入湖北银行(原荆州市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三是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先后设立了宏泰、众和、万祥3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都在1亿元以上。截止去年底,全县已有工、农、中、建、农发行、农合行、邮储行、湖北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等9家银行机构、82个银行网点,另有1家外资贷款公司花旗信贷、3家小额贷款公司、18家保险公司、1家民营担保公司,初步建立起了针对"三农"的专业化、多样化并存的金融服务体系。不过,功能齐全的金融机构大都聚集在县城,如3家小额贷款公司都在县城内办公,只有县农行、农合行、邮储行乡镇网点较多,但网点服务功能和审贷权有限。

(二)金融服务方式多样,但应用偏低。我县金融机构除对"三农"发展给予贷款支持外,还提供金融基础知识宣传普及、支付结算、银行卡助农取款、人民币反假和残损币兑换等服务。在支付结算上,目前在各乡镇共设转账电话2678部、ATM机106台、POS机693部;在银行卡助农取款上,农行采取整村推进策略,共发行惠农卡100多万张,农合行福卡也达到了全覆盖,各种惠农补贴、农村养老保险和外出农民工资金汇划已实现了一卡通;在人民币管理上,加强了反假币知识宣传,开展了残损币鉴定,推行了属地兑换,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朋友。20__年,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一家商业银行主办、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参与、职能部门协调支持、乡镇村组配合"的工作模式,共建设村级惠农服务联系点327个,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基本做到有牌子、有专人、有宣传资料、有验钞机、有转账电话,并依托惠农服务点开展小额取现、转账汇款、小额零辅币调剂、人民币反假、金融知识宣传等银行基础金融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惠农服务点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三)涉农贷款逐年递增,但比例失衡。据统计,县辖农行、农合行、邮储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4家机构近3年来涉农贷款呈逐年增长态势(见图一),涉农贷款占比也逐年提高。20__年涉农贷款余额18.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8.67%;20__年占比为62.15%;20__年涉农贷款余额上升到28.94亿元,占比达65.09%,全年涉农贷款累放额达到33亿元,占全部累放额的60%。

从贷款投向分布来看,主要侧重于农业企业,传统小额信用农贷份额明显减少。涉农企业的贷款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例逐年增加,20__年为73%,20__年为77%,20__年为80.5%。与此相反,对农业生产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小额农贷)的支持额度及占比则逐年减少,其中,对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贷款占比几近于零,对普通农户的小额贷款由20__年的22.58%下降到了20__年的12.3%,两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四)贷款期限日趋灵活,但利率偏高。从贷款期限上看,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均能根据"三农"主体的生产、经营周期,灵活确定贷款期限,主要有三个月、半年、九个月、一年和一年以上,最长期限达十年,一年期贷款居主导地位,占60%左右。近三年来,贷款期限逐步延长,20__年一年期贷款占比(占涉农贷款总量)为65%,一年以上的占13%,20__年一年期贷款占比下降到58%,而一年以上的贷款占比则增加到21%,一年以下的贷款基本没有变化。

在贷款利率上,各行均遵循风险定价原则,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水平、综合回报率等因素后确定利率的浮动范围,与央行基准利率相比,银行机构最高上浮比例控制在2倍以内,小额贷款公司在4倍以内。目前一年期银行机构涉农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在8%左右,农村种养大户和小额信用贷款利率在9%-10%之间,实际贷款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60%。

(五)信贷产品日渐丰富,但管理滞后。近几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产品上以引进、借鉴、推广为主,适当自主创新,支农信贷产品日渐丰富,如涉农企业供应链融资、速贷通、融货达、助保贷等,农户贷款有欣农贷(牲猪、蛋鸡、葡萄、水产等)、好乐贷、定存贷、多享贷、富民贷、助业贷、"金梧桐"创业贷款等信贷产品。今年县农行主推集约担保贷款,中银富登针对新农村建设创新推出了"宜居贷"(单户最高额度2万至10万元,期限3至10年)。在担保方式上,一是担保(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龙头企业担保、自然人担保、联保);二是抵押(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面滩涂养殖权、存货);三是质押(存单、国债、保单、理财产品)。还款方式主要有:利随本清(主要运用于农户小额贷款)、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等额本息和等本递减还款方式。在贷款审批上,各行积极优化审批程序,建立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农户贷款一般在3-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涉农企业类客户在10个工作日至1个月内办理完毕。但是我们也发现,各金融机构在贷款营销与管理上创新不足,没有针对基层网点和从业人员少的实际,出台严谨高效的前期审贷方法和贷后管理措施,还是沿用以前的"五包"(包放、包管、包收、包赔、包利)管理责任制,涉农不良贷款由20__年的3428万元增加到20__年的7267万元,两年内增长112%,进一步加剧了信贷人员对"三农"的慎贷、惧(或拒)贷和惜贷心理。

三、金融支持"三农"的阻滞因素

面对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三农"三个层面追根溯源,发现存在"五不五难"现象:

(一)基本条件不达标,信贷融资准入难。银行机构对"三农"客户的审核标准为:个人客户的人品及信用记录、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种养面积、产量、产值、基础设施投入等)、生产经营时长、连续利润状况(一般3年盈利)及潜力,法人类客户还要考察是否有规范的治理结构、完整的财务制度、资产负债比例不超过70%、现金流、还款来源等。而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由于起步晚,很难达到银行贷款标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一是组织架构不规范,普遍存在组织架构流于形式、规模小、制度不健全、成员权利义务不明晰、一人掌控情况;二是业务经营不规范,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社员与合作社之间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联接机制尚未建立;三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四是避险机制不规范,未计提公积、公益、风险"三金",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遭遇风险损失的几率大,很难达到银行贷款的准入条件,故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只占很小的比例。

(二)金融产品不适配,信贷供求对接难。主要表现为五个不适配:一是小额农贷不适配。小额农贷最高额度为5万元,一般农户因耕作面积小,加上国家惠农补贴,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很少需要贷款。部分农户因子女上学、建房、第三产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又不符合农户小额贷款准入要求。农村经营大户由于承包经营规模大,小额信用贷款资金难以满足。二是抵、质押方式不适配。在形式上农村虽有五权(房屋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面滩涂养殖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抵押,但由于缺少产权登记交易平台,实际无法流转变现,形同信用贷款。三是贷款期限不适配。金融机构纯农业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从表面上看农业生产一年一茬或一年几茬有其固定的生产周期,但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农产品不可能即收获即进入市场出售,从而造成不能按期还款,对个人信用及银行收益带来负面效应。四是还款方式不适配。对一些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采取"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的还贷模式,而种植、养殖业与加工企业有所不同,不是每月都能产生现金流,无法按月付息。五是贷后监管不适配。现行的贷后管理方式难以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施有效监管,不能动态掌握贷户情况,易产生信贷风险。受此影响,银行信贷很难与"三农"实现有效对接。

(三)银农沟通不紧密,信贷主体甄别难。从金融机构来看,一方面总是以"支持者"自居,视"三农"为"被支持者",未以支持"三农"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发展为己任,很少主动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对金融基础知识和自身信贷产品与服务的宣传普及不够,未对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等潜在的信贷主体进行定向指导培植,未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对其经营情况知之甚少,无法对其风险进行审核甄别。从农业主体来看,如果不缺资金,一般很少与银行联系,加之缺少必要的财务收支报表,银行很难象审查企业那样来审查农业主体的资信状况。一个高高在上、不愿俯下身子,一个固步自封、害怕麻烦,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致使银行与农户心存隔阂,缺乏信任,渐行渐远。这些问题直接损害了银农关系,既影响银行的放贷信心,也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信用环境不优越,信贷风险防范难。农业贷款风险来自四个方面,即自然风险--天灾(农产品欠收),农民健康风险--伤病,产品市场风险--价格,农户道德风险--信用。信用风险表现为:一是农村诚信意识不强。现阶段,农村信用观念养成主要靠一个地方的民风自然形成,有的地方民风纯朴,则诚信意识强,有的地方崇尚个人收益,为达眼前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是农村市场缺乏诚信教育制度和信用培养评价机制,农村诚信教育和征信知识宣传仍停留在面上,不深入、不系统,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未开展信用培育,未建立信用评级档案。三是农户对个人信用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有借款资格的农户出于人情,隐瞒借款用途为他人用款立据(即冒名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不能归还,一方面使自己留下不良信用记录,被银行列入贷款黑名单,另一方面影响到金融机构支农热情,加剧了"惧贷、惜贷"心理。以县农合行为例,20__年该行不良贷款为6794万元,其中"三农"不良贷款占到81%,农户贷款成了风险形成的重灾区,某镇营业网点因"三农"不良贷款居高不下,连续换了3任负责人,撤换人员专职负责贷款清收,严重挫伤了信贷人员支农扶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该行的经营战略。

(五)分担机制不健全,信贷资产保全难。农业及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天生具有弱质性,一旦遇到经营风险,银行信贷资产难以保全。一是自有资产少,抵押不足,加之未建立农村抵贷资产流转、交易平台,抵押品变现难度大,银行债权难落实;二是区域担保公司缺乏,银行贷款难以通过担保公司来抵偿;三是农村保险市场缺位,不能分担银行资金风险;四是政府补偿力度不够,正向激励政策落实不够。由于地方财政资金不够宽裕,不能实现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鉴此,金融支持"三农"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代价。

四、金融支持"三农"的对策建议

(一)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资本积累和信息沟通。合作社应严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加强社务管理的民主决策。建立成员账户制度,明晰成员在合作社中的经济权益。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和会计账簿,确保成员出资、公积金份额、生产资料与产品交易、盈余分配等产权资料记录准确无误。建立资本补充机制,每年从可分配盈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补充资本金。建立良好的内部积累和风险防范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要注重扩大生产规模,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稳步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各农业经济主体还应注重提升在银行的信用,尤其是在不缺钱时建立信誉,注重信用记录、积累担保条件,主动和银行建立长期密切业务关系,提早进行融资准备,让银行了解自己。

(二)银行应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主动与"三农"对接。辖内金融机构应针对农业的生产特点,根据不同的生产组织模式,实行不同形式的信用合作,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一是推广土地流转等多种经营权质押信贷产品。二是对龙头企业带动型可推广"公司合作社社员"的信贷模式,提供企业为社员担保、订单质押和仓单质押等组合贷款。三是对专业大户和科技人员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推广以大户和带头人为核心的联保贷款和组合担保贷款。同时根据农时和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每年在"三农"资金需求高峰时,深入涉农企业、基层乡镇、村组、农户了解信贷需求,宣传信贷产品,主动为"三农"发展排忧解难。

(三)政府应主导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保全银行信贷资产。一是发展农村综合保险业务,加大对个体农民和新型农业经济组织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构的营销机制,加强对农村保险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农村保险机构对农业生产的覆盖程度,分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风险。二是研究建立"三农"担保专项基金或者由地方财政、龙头企业等共同出资建立担保公司,切实解决"三农"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三是出台对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政策,在用电、用水、用地、绿色通道、人才支持等方面,尽快落实扶持优惠政策,促进我县农业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基础实力。四是可由政府出面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对因灾造成贷款损失的金融机构给予补偿。

(四)全社会应共同整治金融生态,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一方面加强农村诚信教育和征信知识宣传,将农村诚信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倡导"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提高农户对个人信用认知水平,努力培育农村信用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特别是"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的评定活动,建立健全农村各类经济主体信用档案,对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农业经济主体,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简化"的信用激励政策,使广大农民切身体验到"诚信"二字所蕴含的价值,让"守信得益、失信受损"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农村信贷环境逐步改善。

(五)建立完善农村各类产权交易平台,提升农村资产价值。比如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三资"交易管理服务平台,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抵押,建立农用土地评估、登记、抵押管理机构和配套措施,指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工作,规范操作行为;建立农村房屋、宅基地、林权、水面滩涂养殖权等登记交易平台,在市场上实现流转,激活农村资产,提高农村资产市场化程度,提升农村资产价值,满足"三农"发展的贷款需求。

“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篇6】

一、实践目的:

调查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三农问题落实情况,并在调查过程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这次实践活动成为投身社会的良好途径;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农村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中国国情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与使命!

二、实践内容:

了解三农问题及农民收入情况,了解实践地基本情况。对基层经济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关注三农基本问题。通过走访等形式,发现现存问题与优点,从农民收入来源,农民子弟的受教育程度,农民的业余活动,农村的面貌变化等不同方面来展现农村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要调查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点。

三、实践结果:

(1)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浅口村的村民热情大方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老乡们可是有说不完的话,远了不说,就说五六年前,农民收人还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至少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收人微薄。当时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增加了农民收人,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技术不断更新,在养殖上,品种培育,疾病预防等方面不断创新。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不断完善,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蔬菜大棚成为时尚,技术指导商品运输业都逐步解决,易于管理,操作简单,收成好,具有丰厚利润。部分村民(男性居多)选择外出打工,近年来村里的留守妇女不仅务农,还找到了新的收入来源,编制汽车垫织假发等手工制作。更有村民经商致富。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弊端。留守儿童成为不可回避的焦点,没有父母在身边教育,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使很多的孩子辍学在家,难以管教,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子女在外打工,留下年迈的父母无人照看,只能守着诺大的房子,自我照顾,生病无人管。农村文化娱乐较少,不少农民缺乏娱乐活动,不利于家庭和睦。不可否认农村和城镇还存在着不小的贫富差距,但村民与村民之间也有不小的差距,有的村民认识落后,行为懒散思想意识没有更高的追求,或者家中劳动力缺乏等原因。有的村民经商,跑车拉货,带来可观收益,贫富差距明显不平衡。由于不合理的治理,村里部分地段没有及时规划建设,村庄里,旧屋闲置很多,大都是八、九十年代修的。有的在村边新修楼房,老屋抛荒空闲,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活垃圾没有合理处理,以至于垃圾遍布地,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2)关于三农问题

我们了解到三农问题的基本内容:农民农村农业,其中: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增收难,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

农业问题: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的东西卖不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

土地资源不足,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及土地产权模糊。中国由于人多地少的国情,因而农民得到的土地很少,甚至有些地方的农民没有土地,所以在农村种就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在我国,土地的直接所有权属于乡﹑村社集体,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经济日益发达,因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加剧,使得地方政府和村社集体不断改变土地使用方式,获取农民的土地,修路建工厂等改为他用,地方政府以经济发展的名义过分使用土地的代理权,从而村社集体对土地的使用权日益模糊。

投入少。农民由于收入少,增收难,就越来越少的投入资金在农业上;国家虽然拨发了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发展,但大部分都用于二﹑三产业,因此在农业和农村上的投入很少,缺乏强劲的经济后盾。

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撑,农业也一样,但很多农民由于素质低,缺乏知识,不能掌握高科技术,不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这是引发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并没有完全形成规模的经济。

通过十天左右的实践,我们不但了解到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我,提高了自我,使我们更能接受社会,适应社会。通过实践我们清楚地看到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党中央对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践地认真执行了这一政策,由原来的单一的粮食作物极少数的如棉花等经济作物,逐渐发展到蔬菜大棚等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进行农村税费减免,免除农业税并增加农业补贴,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合作医疗成为可圈可点的焦点,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实惠;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推旧房盖新屋的事情接连上映,年久失修的街道也在换新貌,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中,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村与城市人均收入差距巨大,娱乐活动较少,国家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全面等问题,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注意。通过这次活动我切身感受到了人民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与一些担忧,更加感受到了我们与农村息息相关,就应该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四实践总结与心得:

经过社会实践调研发现农村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修路筑房着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能力;农村社会事业有待开发,着力提高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保障水平;完善基层政府和基层组织的职能,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小组深刻了解农村发展之艰辛,需要我们这一带更加努力,肩负着祖国发展的重任;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团队力量。

“三农”问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篇7】

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__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

一、 扶风县概况

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二、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三、认识与思考

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

四、农业土地制度创新。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 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五、“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系民生国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而如果从我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由于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我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我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实现城乡的差距,减少人民不满情绪的发生和蔓延,保持国家的长远高效发展,建造和谐家园,维持社会稳定!

    189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