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党代会工作报告(3)
(二)加强思想文化引领,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明河南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对各种错误思想必须敢于亮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河南故事,提升河南形象。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网络建设管理,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深入实施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打造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文艺精品。推进中原智库建设,塑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创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增强根亲文化、古都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等中原文化影响力,支持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焦作等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叫响“老家河南”品牌,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扶贫资源精确配置,对贫困户精准扶持,对贫困人口精细管理。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以革命老区、“三山一滩”地区为重点,采取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等途径,突出教育、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水利、电网等领域专项扶贫,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做到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生态保护协调并重、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突出抓好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攻坚,统筹做好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压实县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对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脱贫攻坚是群众所呼所盼,不能有丝毫懈怠。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人民幸福之基。 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创造更多岗位,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妥善解决化解过剩产能中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完善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把高中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积极引进嫁接国内外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办好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建设健康中原。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化重大疾病防控防治策略,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发展体育事业,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加快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增强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下沉。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药企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大力发展老龄事业,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五)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河南,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强化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培育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确保大气质量显著好转。深入实施碧水工程,加强水源地和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加快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加强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省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及黄河明清故道生态走廊,加快国土绿化,协同推进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流域生态、农田生态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有偿使用及交易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带领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关于2017年党代会工作报告篇7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肩负起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
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突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主题、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学以致用,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把党性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化党章党规和党史学习,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必修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守正修德,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制度,进一步发挥党校主阵地和“三学院三基地”阵地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自觉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严明党的纪律,以铁的纪律从严治党,特别是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讨论研究重大问题,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指导兰考县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标准,提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质量,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团结—批评—团结”,提高解决自身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和完善党内民主各项制度,提高党内民主质量。
(三)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推动党的作风全面好转。 把作风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方法,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切实做到真抓实干、守土有责,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健全改进作风的各项制度,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坚决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特别是要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作风建设进行到底。
(四)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要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坚持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的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注重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突出选优配强“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强化优秀年轻干部的战略培养和合理使用,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加大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力度,加大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干部双向交流力度,拓展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的渠道,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日常考核、完善年度考核、改进任职考察,考准考实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德才表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加强精准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坚持既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又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诚关爱干部,鼓励干事创业、大胆作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发挥好老同志作用。
(五)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策,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把政治属性放在首位,坚持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相统一,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党的要求和服务群众的需要,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探索不同领域党组织设置和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创新提升农村、城市社区、高校、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领域党建工作,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基层党组织,确保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从严发展、教育、管理党员,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完善和落实各项基层基础制度,进一步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农村、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活动阵地建设,确保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六)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反腐倡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深化标本兼治,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持续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动领导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理想信念高线、守住纪律底线。严格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突出对“一把手”和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实行权力清单制度,推进主要领导干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格落实问责条例,促使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把握政治定位,推动巡视巡察监督向纵深发展,实现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监督无死角。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让那些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看过“关于2017年党代会工作报告”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