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环保工作会议讲话稿(2)
全市环保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题是,以党的精神为统揽,学习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环保工作,部署20**年重点任务,抓住机遇,鼓足干劲,努力开创全市环保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年环保工作成效明显
20**年,全市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环保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五大兴市战略”,大力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一)重点领域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有效推进。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考核办法。日处理100万吨生活污水的新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全市污水处理量同比增长9.2%。淘汰83户企业的落后产能,关停了攀成钢烧结机,完成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彭州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国电金堂电厂脱硝项目建设。实施畜禽养殖减排项目78个。全年上报减排项目598个,全面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二是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有效推进。完成11家工业企业省、市级限期治理任务;指导和督促属地政府对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实施整改,青白江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主要指标除悬浮物外均已达标;指导双流、金堂、郫县、都江堰开展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试点建设,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接入排污企业增至219家。完成148家涉重金属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32家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报请市政府印发了成都市排污权交易管理规定。40家企业参加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三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有效推进。草拟了成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环保局等8局(委)下发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新车上户及转入车辆轻型汽油车严格执行国ⅳ排放标准,核发国家环保标志100.46万张,淘汰黄标车2.2万辆。开展三环路内餐饮企业、居民生活禁煤执法检查,推进二、三圈层禁煤区建设,落实三环路内燃煤污染整治专项补助资金759.12万元。完成281座加油站、2座储油库、655辆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配合推进扬尘污染治理,严格查处施工工地、运渣车辆和混凝土罐车违规行为。配合推进全市餐饮油烟治理,双流、温江、新都重点乡镇(街道)集中居住区实现餐饮油烟全治理。修订了中心城区大气环境污染处置工作预案。全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3天,优良率为80.1%。
四是流域污染防治有效推进。调整优化考核河道及断面,将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主要污染指标纳入区(市)县水环境治理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全市60个跨界断面累计扣缴资金2692.6万元。制定了中心城区主要河流水质变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推进中心城区下河排污口和全域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对陡沟河等9条黑臭小流域实施限期治理,9条黑臭小流域的水质逐步好转;郊区(市)县分别实施1条黑臭小流域限期治理。全年岷江(外江)岳店子出境断面水质为ⅳ类,岷江(内江)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为劣ⅴ类,沱江五凤出境断面水质为ⅲ类,总体水质略优于20**年。
五是农村环境保护有效推进。组织郊区(市)县上报了“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指导温江、郫县、都江堰和新津编制了连片整治实施方案,完成了青白江区弥牟镇、大邑县安仁镇、邛崃市平乐镇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任务。完成2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限期治理任务,完成彭州蔬菜基地土壤污染修复工作,组织邛崃、金堂各申报1个四川省有机肥生产示范基地。
六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效推进。完成成都“物联网”产业园区等8个规划环评审查;对211个招投资项目进行了联审,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以及区域环境容量不足的项目17个,涉及总投资94亿元。完成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三纵一横”重大基础设施等513个项目环评审批。完成环保“三同时”项目验收1172个,7个项目按时完成整改任务。成立了成都环评行业协会,组建了600多名专家组成的环境咨询专家库。对19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建立了配套管理软件,先后在西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现场会和西部12省环评管理工作会上推广。
七是环保示范创建有效推进。参与组织了第七届全国生态省论坛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现场考察工作,温江区作了大会交流发言。郫县、蒲江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县,新津、新都、青白江通过国家生态县(区)考核验收,崇州、龙泉驿通过省级生态市(区)考核验收,都江堰、彭州、邛崃、大邑、金堂通过省级生态县(市)技术评估;8个乡镇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30个乡镇(街道)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技术核查。下发了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实施意见,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复查预评估,省环保厅已将推荐函和我市申请报环保部;指导新都、邛崃、郫县、双流完成了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工作。20**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成都市在全省排名保持靠前,8个县(区)进入全省前10名。
八是噪声污染防治有效推进。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了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机动车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工业噪声整治,组织了中、高考和成人高考期间全市联动“控噪”行动,制定了敏感时期噪声污染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协调成都铁路局初步解决了火车夜间鸣笛扰民问题。中心城区区域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二)环境风险防控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了环境风险防控管理。编制了成都市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导郫县、新都、彭州开展了突发污染事故应急演练,参加了“5·12”省级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和“天府20**--成都处置地铁恐怖袭击事件演练”,启动成都经济区8市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库建设,组织都江堰市环保局与阿坝州签订了成阿两地饮用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合作协议。全年成功处置环境应急事件14起,受理和查办环境信访投诉11409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5%。
二是加强了饮用水源地保护。下发了成都市贯彻落实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方案(20**-2020),组织属地政府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施规范化整改,依法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完成市自来水五厂取水口上移工程和第二水源、水七厂规划论证及环评工作。积极推进饮用水源地在线监测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中心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建立郫县饮用水源保护资金,郫县政府组织实施的23项水源保护项目有序推进。
三是加强了涉重金属企业污染防治。下发了成都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组织82家涉一类重金属排放企业安装了在线自动监控设施,按要求在媒体上公布了6家重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企业、70家电镀企业、16家皮革企业、94家污水处理厂、15家铅蓄电池企业相关信息。对全市39家铅蓄电池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关闭搬迁24家,停产整治8家。
四是加强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报请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废弃电子产品集中回收处理的通知。开展了有机物污染源调查,实施驻蓉高校、科研院所危险化学品研制和使用单位环境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建立34家涉危化品院所动态环境管理数据库。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安全转移危险废物108471吨。
五是加强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修订了成都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了核技术利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对47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实施限期整改。48家单位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65家单位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和变更。青白江与核技术利用单位签订了辐射安全责任书;都江堰组织了核技术应用单位操作人员培训。
(三)环保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统筹工作部署。筹备召开了全市环保大会,红林市长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总结部署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大部分区(市)县政府召开了环保大会。及时将新初书记三次环保重要批示印发全市环保系统学习贯彻。报请市政府印发了成都市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了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修订和成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起草工作。
二是加强环境监测。全市8个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全部完成新增pm2.5、臭氧、一氧化碳三项指标监测仪器安装并投入运行,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网站实时发布。高质量完成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监测和各类应急监测任务。
三是严格监察督察。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采取局领导分片包干督察等措施,排查企业2329家,实施限期整治172家,搬迁和关闭127家,立案查处349件,曝光了7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开展了上市公司环保后督查和环境监察区域合作。全市行政处罚立案930件,处罚决定金额1625万元。开展了扬尘污染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等专项督察,督察企业283家(次),增聘市级特邀环保监督员79名;19个区(市)县和成都高新区完成了特邀环保监督员聘任工作。
(四)环保保障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环保宣传教育得到加强。开展了“四·二二”地球日植树活动、“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和“20**年度最有影响力的环保事件”评选活动,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册。在郫县组建了水环境保护环保志愿者工作站,指导锦江、双流开展了国家级青少年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创建活动。
二是环保科技研究得到加强。完成了“农村集中区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生态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课题,开展了“20**—20**年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成都城市群大气污染物输送规律及控制对策研究”、“成都市主要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与总量控制对策研究”等9个课题研究,8个课题申报四川省环境保护科技项目。
三是环保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推进环保“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初步完成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和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和总量减排控制业务系统建设,环保移动电子政务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和4个市(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向省环保厅提出了达标验收申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17个区(市)县环境监测站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建设验收。争取省环保厅为成都市和新都、彭州、崇州、青白江配备辐射监测设备,市辐射监测站初步形成常规监测能力。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省环保厅的大力指导,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凝聚着全市环保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环保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三、充分认清我市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党的将环境保护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这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考验。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后五年,要坚持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城乡统筹、“五位一体”科学发展之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将持续加快,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不可避免会增大,排污总量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幅度降低,环境形势仍将十分严峻,我们既要有打攻坚战的紧迫意识,又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当前,我市还存在如下环境问题:一是排污总量居高不下。20**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高达1.09亿吨,工业废气排放量达3066亿标立方米,生活污水排放量超过7.62亿吨,排污总量居高不下,个别行业、个别领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呈增长趋势,环境容量越来越少,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二五”期间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分别减少3.9%、5.5%、6%、14.90%的减排任务,压力十分巨大。二是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城市扬尘和机动车排气污染日益严重,20**年中心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超标19%,没有完成优良天数315天民生目标,对照今年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我市pm10、pm2.5日均浓度分别超标30%和50%左右。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率和进水浓度低,部分中小河道污染严重,20**年岷江和沱江水系达标水质断面占比仅为71.1%,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分别为8.4%和13.3%,国控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农村环境污染仍较严重,农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市排放量的36%和32%。三是环境隐患较为突出。近几年,重金属、危险废物、化学品、电磁辐射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和投诉呈上升趋势,pm2.5等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初连续的雾霾天气将环保工作推向风口浪尖。四是监管能力亟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分散交叉多,缺乏完善、高效的联动机制。大多数乡镇基本无环保机构,工作无人抓,责任难以落实。能力建设滞后,区(市)县环境监察和监测能力比较薄弱,大部分监察大队和部分监测站未达到相关标准化建设要求。监管力量不足,环境现场执法监管很难做到全覆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有较大改观。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国家战略高度,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方针、任务等进行了全面论述和部署,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线,环保工作的任何成效、任何突破,都是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因此,我们一定要主动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努力建设美丽成都,推动成都永续发展。
第一,要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提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从物质基础看,必须拥有发达的生态经济;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从必保底线看,必须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从根本目的看,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要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从环境保护角度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提升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保护,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第三,要勇于担当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一是要在推进宣传教育中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切实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下,把全民的智慧凝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上;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树立全新的执政理念,自觉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使命;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把生态文明要求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二是要在推进环境保护中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要持续抓好污染防治,严格开展环评审批,从源头和末端控制总量减排;要稳步推进生态市建设,努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要在推进机制创新中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研究制定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形成齐抓共管大格局;要创新环境经济政策,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饮用水源保护资金和绿色信贷等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我们一定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为我市科学发展固本强基,为人民幸福增添保障。
四、全力做好20**年环保重点工作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紧紧围绕“五大兴市战略”,突出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安全三大重点,努力削减排污总量,全力改善环境质量,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积极为建设美丽成都作出新贡献。
(一)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今年要出台新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引导有限的总量指标重点用于低污染、低排放、工业附加值高的行业。加大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淘汰力度,加快印染行业关闭调迁步伐。加快重点减排项目建设,督促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完善配套管网建设,2万吨/日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完善中控系统;完成达尔凯三瓦窑(成都)有限公司脱硫设施、国电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62#机组、亚东水泥有限公司2号生产线、玻璃行业脱硝设施建设。加强减排设施运行管理,确保已建成的重点工业企业减排设施、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减排,加快淘汰20**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实施重点畜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提高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完成20**年环境统计和“十二五”总量减排中期评估工作。
(二)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要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化重点企业达标治理,督促发电、水泥、化工、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强化涉水涉气企业环境监管,督促指导青白江污水处理厂实施深度整改,继续实行重点企业限期治理。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完成228家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做好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强化检查监督和考核。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出台全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政策。
(三)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要认真执行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编制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中长期达标规划。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力度,加速淘汰黄标车,严格黄标车限行执法,20**年7月1日起,新上户柴油汽车和重型汽油车执行国ⅳ排放标准,重型燃气汽车执行国ⅴ排放标准,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抽)检制度,推进机动车尾气排放简易工况法检测体系和机动车排气污染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巩固中心城区禁煤成果,深化小型餐饮企业、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禁煤执法检查,强化郊区(市)县政府所在地燃煤控制区监管。推进全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治理,防止中心城区污染反弹。5月底前,全面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任务。抓好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周边环境整治,加强pm2.5监测和信息发布,及时做好舆情回应和稳定工作。督促推进扬尘污染治理,强化施工工地、渣场出入口及运渣车辆全时段监管,对渣倒场、露天停车场扬尘污染问题实施整治,进一步提高散装水泥使用率。抓好特殊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停产、大型施工工地停工、人工增雨等措施,确保全球财富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修订中心城区大气环境污染处置工作预案和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做好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工作,确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四)推进流域污染综合治理。要认真落实中心城区主要河流水质变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配合推进中心城区中小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治理下河排污口。要加快市域黑臭小流域限期治理工作,配合推进市一、二污水处理厂调迁改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继续实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扩大断面扣缴范围,着手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岷江、沱江成都段水质进一步改善。要落实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2020年),指导有关区(市)县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取水口变更等工作,加强各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源地大区域、全流域保护措施,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在线监测体系建设,抓好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全分析监测工作,指导郫县政府落实饮用水源保护资金项目,确保中心城区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
(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示范建设。要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温江、郫县、都江堰和新津农村连片整治示范区建设;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继续治理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要推进生态示范创建,认真落实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和成都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生态细胞工程建设,今年力争1-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市、区)考核验收,2-3个县(市、区)通过省级生态县(市、区)考核验收;推进生态文明试点,指导温江、双流、郫县、蒲江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抓好四川省生态文明乡镇试点;认真做好环保模范城复查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加快问题整改,力争今年通过环保部复查,为创建全国生态市奠定基础。要加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特殊区域环境监督管理,做好外来物种调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六)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建立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咨询服务机制,推进社会经济优化发展。要以我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范和配套管理软件为抓手,深化环评“三同时”工作创新。要全力服务天府新区、“北改”、地铁、第二机场、二环路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投用,牵头做好石化基地园区监测站组成、环境监管和试生产环保验收有关工作,确保4月16日顺利投入试生产。提高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增产少增污的环境优化发展目标。严格建设项目“三同时”设计、建设、工艺调试和试生产、正式投产、验收管理,加大对未批先建、未验投用项目检查执法力度。加强环评机构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成都市环评协会的作用,规范环评市场,开展环评机构检查执法和优秀环评报告、“星级”环评机构评选活动。加强环境专家库和环境评估中心建设,发挥专家和专业资源机构在重大环保决策中的作用,增强服务政府、企业、社会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七)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今年要完成成都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2030)、成都经济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全市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要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成都市噪声震动条例修订工作,推动出台成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深化环保制度体系建设,完成环保部赋予的“基层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构建与制度建设关键问题研究”课题研究,依法办理各类处罚案件。要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围绕总量减排、生态市(县)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创模复查等工作,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环境执法监察,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和环境监察执法后督查,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排污申报收费工作;推进环境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第三方”运维,确保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真实可靠,发挥其在总量减排、排污收费、环境监管等方面应有的作用;继续开展成都经济区和军地联合监察执法。要狠抓环保督察督办,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环保目标任务,扎实开展环保日常督察、重点督察和专项督察,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高度重视西南环保督查中心在我市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督查工作,认真做好各项准备,搞好协调沟通,促进我市环保工作更好发展。
(八)深化环境风险防控。要加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工作,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环境风险防范对象风险评估,做好维稳和反恐工作中的环保工作;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达标建设,抓好市级环境应急中心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视频指挥系统,指导有条件的区(市)县建设永久性应急物资库;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深化成都经济区环境应急合作。落实安全生产中的环保职责,完善危险废物贮存、转移、处置应急措施,抓好学校、科研单位等试验废水废气环境监管以及危险废物申报与安全处置工作,强化危险化学品、废弃电池、电子废物环境管理,督促建成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落实成都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指导、督促区(市)县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落实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制度,强化放射源退役、转移及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管,确保辐射安全许可证覆盖率、退役放射源及放射性废物安全收贮率均达100%;抓好辐射源监控系统建设试点,督促废旧金属熔炼企业落实放射性水平检测工作,指导和督促区(市)县增设核与辐射管理机构。加强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环境监管,配合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和信访投诉工作,认真办理领导批示和环保信访投诉,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
(九)加强环保科技创新。要针对现实环境问题,强化以大气和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系列课题研究,年内要完成“20**—20**年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成都城市群大气污染物输送规律及控制对策研究”、“周围城市群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贡献研究”、“成都市大气灰霾污染特征初步研究”和“成都市主要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与总量控制对策研究”等课题研究,积极为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与科技部门的协调合作,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建立环保科普基地,实施环保科技民生工程,做强环保节能产业。
(十)抓好环保宣传教育。要提高环境新闻报道策划能力,加强与报刊、广播等传媒的深度合作,定期推出全市环境保护特色亮点工作,提升环保新闻报道水平。重视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户外公共平台,加强环保科普知识宣传,扩大环境信息覆盖面,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市民环保意识。进一步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展每月例行新闻发布工作,通报全市环境质量和重点工作。建立环境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环保舆情监测和分析报送管理。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在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环保科普短片巡展、环保公益讲堂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文化氛围。加强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建立政府主导、各方联动、充满活力的环保宣教社会参与格局。
(十一)推进环保能力建设。要积极推进环保“物联网”试点示范工程和环境监察执法信息化建设,完成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和监测预警应用系统、总量减排业务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开展环境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制度和预警监测体系,做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完成1个空气超级子站和10个市控子站新增指标监测能力建设,加快石化基地特征污染物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全市环境应急监测演练,不断提升监测工作水平和质量。要大力推进环境监察执法能力、环境监测能力、环保应急能力达标建设,督促指导龙泉驿、邛崃监测站完成标准化达标建设。积极推进市级灾后重建一期业务用房装修和二期办公用房建设,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十二)强化干部教育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大局、主动、规则、创新、问题和服务“六种意识”,强化干部职工生态文明建设担当精神,努力建设阳光透明、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抓好干部调训和“上挂下派”,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和环保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大力推进环保廉政文化建设,扎实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认真落实《廉政准则》以及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惩防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和纠风工作,强化环保“六项权力”等重要事项、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监督和制约,坚决惩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三项建设”活动,全面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同志们,美好未来,实干为基;宏伟蓝图,落实为要。党的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描绘了新前景,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振奋精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深入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努力开创全市环保工作新局面,积极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页更多精彩“全市环保工作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