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经验>

教育叙事研究和经验总结

康华分享

有效教学是指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叙事研究和经验总结,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育叙事研究和经验总结

教育叙事研究和经验总结精选篇1

幼儿天生就喜欢依赖吗?幼儿天生就胆小吗?有些幼儿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能说从小父母太忙,没有时间看管幼儿,只让幼儿的爷爷奶奶来照看,老人喜欢宠爱幼儿的,时间长了幼儿就有依赖性,所以什么事情都要靠大人。还有些是因为父母不会引导幼儿,所以就能出现了撒娇、胆小、内向的表现。

每天早上幼儿都要晨练,因为怕晨练太单调了,所以各班都制作了一些新的晨练器材,有一次我班上借用了别的班制作的新的器材,是用王老吉的瓶子做的,三个瓶子绑在一起,用脚在上面踩,像过独木桥一样的,要慢慢的,走不好会倒下来的,我班上没有玩过的,感觉比较新鲜,不过也有一点难度。我班上有一个女孩子今年4岁半叫刘心怡,她有一个表哥在我班上,所以她跟着表哥一起上学也来到我班上了,可是她的独立性不太好,可能是因为年龄有点小跟不上,不过这段时间写字进步了不少。她爸爸妈妈都很忙,每天都是奶奶来送,经了解她在家很喜欢依赖大人,独立性太小,有一点自己做不来的小事就喜欢哭。这天早上,我班在玩这个器材,有几个小朋友都不怎么会玩,不过他们胆子比较大,自己敢往上踩,慢慢就会了。刘心怡早上来到幼儿园和我打过招呼后,我就让她排队,她看到别的小朋友玩,也看到了有些小朋友在上面站不稳,有的也倒下来了,有些害怕,轮到她时她说:老师我不想玩;我说:为什么啊?小朋友都在玩你为什么不玩;后来我一想,我明白了,因为我了解她的性格比较胆小,喜欢依赖别人,我知道她有些怕,平常我们玩的都比较简单,都是一些爬、钻、跳之类的。我就告诉她:不用怕,老师扶着你好不好;她说:我不想玩;我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玩的很开心,都会踩的,只要用脚心踩到瓶子中间就不会摔倒的,再说老师扶着你不会摔倒的;她就点点头同意了,我就扶着她慢慢的踩着瓶子走,有一个是两个瓶子绑在一起的,她不敢踩,就看着我,我说不用踩了,直接走到下一个瓶子上就行了,她点点头慢慢的都走过去了。我说:刘心怡好棒啊,好了,到后面排队吧;她很高兴的到后面排队去了。过一会儿又轮到她了,她又让我扶着,刚开始我就慢慢的扶着她,走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试着不用力扶她,让她轻轻的用手搭到我的手上,走到两个瓶子的地方也敢用脚去踩了。第三次玩的时候,我说告诉她:老师不扶你了,老师跟着你走;这次她就很大胆的去走,我就跟着她走,她有点站不稳的时候,就用手碰一下我的腿,慢慢的走过去了。我看她差不多了不用我扶了。我就走到旁边帮汪老师组织一下别的幼儿,我看到她第四次玩的时候也不怕了,慢慢的走过去了,走到中间时,一时不注意把瓶子踩倒了,她自己扶起来,继续走过了,走过去后很高兴的跑到后面排队,第五次玩的时候一点就不怕了,很快的就走过去了。我看她玩的那么开心也不特殊照顾她了,因为她现在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不怕了玩这种器材了,也玩的很开心。

通过这件事后,我明白了,对待胆小喜欢依赖的幼儿需要老师耐心、细心的去教,首先要了解她的性格,才能够针对性的教育她。像刘心怡的性格我就比较了解所以教起来比较顺手。所以以后和幼儿沟通首先要了解她,才能够针对性的的引导她们变得自信、大胆、独立。我们也会多和她的家长沟通,让她慢慢的学会独立,不再在依赖大人。

教育叙事研究和经验总结精选篇2

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农夫住在山坡上。他一年四季都用两个罐子挑水,其中一个水罐买来时就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则完好无损。好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回家,而有裂缝的水罐回到家时,水就只剩下半罐了。因此,那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总为自己的天生缺陷而感受到惭愧。农夫知道后,就对它说:不要难过,在我们回家的路边开满了美丽的鲜花,难道你没有注意到这些花只长在你这边,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吗?这是因为我知道你有裂缝,就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从你的裂缝中渗出来的水就浇灌了这些花。这山上的小路很多,却没有哪一条像我们走的这条一样,有一边开满鲜花。有裂缝的水罐听了,高兴的笑了。这位农夫“宽容的爱”让我很有感触。他想用自己的“偏心”帮助有裂缝的小水罐丢掉自卑,树立自信、自尊,从而使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它的这种“心计”谁能说不高明呢?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又何尝不需要这种“宽容的爱”呢?我们的学生当中,那些学习有困难、性格有偏差的学生,他们不就是一个个有裂缝的“小水罐”吗? 我现在当老师快两年了,凡是见学生有不良行为时,总忍不住立即就当面批评教育,还觉得这是自己工作做的及时、认真负责的表现呢!

我以后要尽量与学生处好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用自己的师爱打动学生。我记得前年我新带了一个班级,主任说你一定要多想些办法,这个班的孩子比较顽皮,平均成绩是学校最差的……

我通过两周的教学观察以后发现,这个班的孩子都很有个性,新换老师了,我了解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了解我的性格,一部分同学不爱写作业,作业老是交不上来,我在交来的作业上写上对他们的评价(比如:你的作业写的和你人一样漂亮。小帅哥,你的表现真不错。还画他们爱的笑脸等等)。第二天作业发下去以后,同学们看着我对给他们的评语高兴的不得了,不交作业的同学看到这种情形,把作业也交来了,我当然也是个个表场,写上他们喜欢的评语,画上他们喜欢的笑脸。作业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哪一天我作业布置的迟了,他们会主动问我,老师作业是什么?我要让他们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每一个的,没有偏爱谁,也没有冷落谁。

有一个女同学特别爱打扮就是不爱学习,同学们都笑她。有一天她哭着找我说,一个调皮的男生在那么多同学面前说她光知道外表美,是个大笨蛋,我安慰她说,你不用哭,我会替你出口气的。在一节课的后三分钟,我和同学们打了个赌,你们说某同学不爱学习,只知道收拾外表,我觉得你们错了,其实这位同学特别有天赋,画画的很美,舞也跳的很美,是咱们班难得的人才。如果她期中考不好的话,我请大家吃好东西。这位同学没有让我失望,期中考试中成绩有很大的进步,英语是班上第二名。这位同学在教师节还给我送了一束鲜花,上面还写了这样的话: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原来我并不比别人笨,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祝老师节日快乐!

当我们能真正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并做学生的朋友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和学生的关系处好了,就要更好的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我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用自己深厚的学科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教育叙事研究和经验总结精选篇3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课堂中的“美”,该如何启发和引导呢?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去唤醒这种“美”,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美”,以及能表达出来。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深切的体会到教学比学习难得多。在学校里当学生的时候只要听懂老师教的内容就是好的。可当老师后就不一样了,不但要教得好,还要让学生学得好,而组织 这种学生与老师的双边活动我经验还不足,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逐一体现。但是,无论教育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改革,都要体现于教学过程,要体现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体现于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没有成效,或少有成效,一切教学的目标都会落空。因此,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归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节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细节之处慢慢灌输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并且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你,这才是最难最难的。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音乐课不同与其他学科,他更注重情感的交流、情绪的体验。当音乐教师与学生关系成了“朋友”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温馨愉悦;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导演”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更趣味更精彩,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了“师生互换”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生机。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换角色,换换“面孔”能使音乐课有更广阔的“天空”。 转眼我和我带的这一届学生们已经共渡四个春夏秋冬了,从最初都那么小的他们,天真的小脸,每天到学校一脸的迷茫直到现在已经知道和老师对抗,已经不再听从老师所有的命令,不再是会说自己是老师的小士兵的他们了。已经是那么聪明的一群孩子了,我很想再看到最初单纯可爱的他们,但是就连我都不是原来的我了,我如何去要求孩子们不改变呢? 记得我带他们一年级音乐的时候,上过一节欣赏课,让我一直记忆犹新,是在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我的语言行动始终在支持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权者,而是倾听自己意见的朋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学生在欣赏歌曲时,我就轻轻地走到学生中间坐下,与学生处在同一学习的环境中,边提问边用肢体语言稍作提示:“音乐时而快、时而慢、时而强、时而弱,想一想它表现了哪几种小星星在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一下子兴趣盎然,他们各抒己见:音乐快表现的是活泼的小星星,音乐慢表现的是优美的小星星,音乐强表现的是兴奋的小星星,音乐弱表现的是文静的小星星。学生的强烈表现欲望在我的启发下被激活了。紧接着,我就让学生随着音乐用动作来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星星。他们表现出的星星多样、丰富,令人欣喜。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了美的愉悦,受到了情感的陶冶。

还有一次让我印象深刻,在教授歌曲《动物说话》中,感受歌曲时,要求学生把没有唱词的地方用手拍击出来,此时的我很自然地融入在学生中间,用激励的语气亲切地对学生说:“你们不仅可以用手拍击,还可以用你喜欢的动作来表示。”话音刚落,学生们一个个活跃起来,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狗叫……在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学生们智慧的火花开始迸发,为间奏创编出了千姿百态的动作,还为这首歌曲创编了新的歌词,有的唱小狗、有的唱小猫,有的唱小羊,还有的唱小牛……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使我领悟到在情感体验中营造学习氛围十分重要,学生能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中体验情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较好地完成了音乐教学目标。

总之,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班级学生会创造出不同的成果作品。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最终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育叙事研究和经验总结精选篇4

最近,班里的小朋友特别特别喜欢听故事,无论是多大的吵声和闹声,只要一听到老师说讲故事,便都会伸出小手做出“嘘”的动作,顿时,班里安静下来,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老师,等待着又一个故事小精灵从老师嘴中脱出。

一次,我给他们讲了狼和小羊的故事。当他们听到狼不让小羊喝水时,孩子们纷纷帮小羊出主意。有的说“让小羊再去找别的地方喝水吧。”有的说“……”宝宝竟然说:“让他妈妈给他买矿泉水喝吧,康师傅的就挺好喝”。突然有人则伸出他的小拳头说:“我和老狼是好朋友,我去告诉他一声,实在不行我打他一拳……”

话音未落,别的小朋友就说:“你吹牛。你和老狼是好朋友?那你把它叫来,我训它一顿。”“说谎的孩子鼻子会长长的。”不知谁小声地说了一句。(前几天我给小朋友讲了一个木头人匹诺曹的故事,故事中匹诺曹因为说谎而使自己的鼻子变的又长又难看)……

最后,我没有对孩子们讲狼把小羊吃掉,而是说,最后小羊的朋友们来了,它们合伙把老狼给赶跑了……

“童心是小鸟,羽毛很美丽,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童心是纯洁的。故事中小羊能快乐地生活下去,只为保留孩子们心底那份真挚的爱。

教育叙事研究和经验总结精选篇5

借玩具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通常情况下,小班孩子由于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协商,所以经常出现哭、闹、抢的现象。那么怎样做才能使同伴乐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让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乐呢?社会活动课《借玩具》,围绕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题,引导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与策略。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请一位教师扮演小兔,让全班孩子通过向小兔借玩具来学习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实上从小兔带着玩具一走进教室,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向小兔借玩具的过程好像是在玩一场游戏,当游戏结束时,交往的方法也自然习得了。这使我想到:尽管社会课不如其它的课好把握。教学素材的组织难度较大,但如果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将道理的领悟、行为的习得融于游戏中,教学活动同样会有趣、生动并有效。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这一环节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礼貌用语大胆地与小兔交往。从而借到玩具。应该说这个要求是老师和家长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们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经验,顺利地借到了玩具,这时他们显得非常开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二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设置了一个障碍,即要孩子学会用“一起玩”的方法让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当孩子们继续尝试用第一种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时,没想到却遭到了小兔的拒绝。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绝后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一个大眼睛男孩甚至伤心地哭了起来。这个结果不仅让孩子们感到失落也让听课的老师感到意外。因为品德教育中,我们通常会鼓励孩子讲团结、会谦让,好的东西要乐意与别人分享,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幼儿视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的东西。认为只要我对别人说了有礼貌的交往语言,别人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把东西让出来。我想:孩子们的失落和老师们的意外正是我们想通过这节课表现出的一种观点:即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别人不给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学会体谅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学会坦然面对拒绝,而这些是传统教育中经常忽略的人性化的东西。

为了帮助孩子用积极的交往策略去借到玩具,我主动加入到借玩具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我的参与显得信心十足,他们一致认为“老师一定能成功地借到玩具”,其实我的加入不过是教师交往策略的示范。当我说出:“小兔,我们俩一起玩滚皮球好吗”的时候,孩子们都紧张地注视着小兔,听到小兔欣然答应。都松了口气,稚嫩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于是他们纷纷像老师那样用“一起玩”的策略向小兔借玩具。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让刚才那位哭鼻子的孩子再次去借玩具。当成功的喜悦重新洋溢在他的脸上时,我更深刻地领悟到《纲要》中提出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教学的过程,给予恰当的指导,更要关注教育的对象,适时给予帮助,树立自信心。而这是不少年轻教师常常忽略的问题,只关注与教学过程有关的因素,白白丢失了很好的教育机会。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向小兔借遥控汽车,其交往策略是学会与同伴“交换着玩”玩具。当孩子们在尝试用第一、第二种方法与小兔交往失败后,他们又把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一致推举老师再次去向小焦。借面具。可是这次交往的结果是:老师也没成功,看到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孩子们先是一愣,接着竟然是一阵开怀大笑,一个孩子大声喊道:“老师也没有成功!”我想孩子们发出这些笑声、喊声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太感到意外了,原来老师做事也会有不成功的时候,看来小朋友遭遇失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样的效果完全达到了我的设计初衷,因为我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效果,让孩子们知道老师不是万能的,每个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败。正所谓:让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师的责任。不过这不是我如此设计的最终目的。因为坦然面对失败只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难抵御挫折。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虽然老师和你们一样都没成功地借到玩具,可是老师不灰心。只要我们动脑筋一定会想出好办法,让小兔乐意把玩具借给我们玩的。”一席话,让孩子们重新树起了信心。这时候我拿出了长毛绒玩具,请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做了一个双手交叉的手势,很快,一个幼儿大声喊道:“可以交换玩!”矛盾又得到了解决,孩子们又一次兴奋起来。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不少老师在提出的问题遇到冷场、得不到孩子们呼应时,往往不能给予他们新的思维引领,只是一味地追问:“谁还有好办法?”弄得孩子们更加不知所措,最后老师只好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其实此时孩子回答不上来,是有很多原因的。可能是思维上的跨度大,孩子一时还想不到,这时教师需要给予搭桥式的问题,降低难度。

还有可能是孩子想到了,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即所谓“意会和言传”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用直观的动作去引发幼儿表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上完这节课,我的感受颇深:一节成功的教学课不只是看教师。能否顺畅地完成教学过程,也不只是看孩子能否圆满地答出各种问题,而是看孩子能否圆满地运用自己地教育策略和智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反思能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193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