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班级的建议书范例精选
教室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与同学之间交流,玩耍,培养感情的重要的地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写给班级的建议书发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写给班级的建议书范例精选(一)
敬爱的吴老师:
您好!
最近我班的纪律很差,上课经常讲小话、换座位,课外也毫不约束自己。这都是学生不应该为之的。为了强化我班纪律,我向您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上课时,请同学们互相监督,同时也请各个同学能够自己约束好自己。
2、下课后、同学们看到本班同学违纪后要马上批评,教育违纪同学,并让他(她)彻底改正。
3、请各位同学在自己的课本上写一句名言警句,以便更好的管理好自己。
4、下课后,叫同学们不要在走廊上奔跑,不要玩一些危险游戏。做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跳绳、跳高、跳远等游戏。
5、每个星期都开展一些互助活动的教育课。如果有谁变坏了,就让同学们教育他,并让他改正。
为搞好我班纪律,强化管理。我特提出以上建议,供参考。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写给班级的建议书范例精选(二)
亲爱的同学们:
教室是我们共同学习的地方。优美的学习环境是我们小学生最需要的,但是最近同学们乱扔纸削、果皮、随意吐痰、吐泡泡糖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我们这个优美的学习环境。所以我提出以下建议:
1、不要把瓜子、花生等带壳食品和泡泡糖带到教室里来吃,因为这些东西掉到地上后很难清理干净。
2、每天值日生必须把讲台上的粉笔灰清理干净,以免把讲台上的书本弄脏,让粉笔灰吸进嘴里不健康。
3、可以在窗台上种一些绿色植物,上完课后看看这些植物可以放松眼睛,预防近视,还可以净化空气。
4、每桌至少准备一个塑料袋,以便上课时的垃圾随手放在塑料袋里,下课后及时放到垃圾桶里。
5、每天打扫教室及阳台后还要有专人保洁。
6、实行记分计划,如果记分人员发现主动捡垃圾的同学,一次加0.2,发现有乱扔垃圾的同学,要从重处罚,扣05分还要罚扫两天的教室。
班级环境是多么重要,如果每一个人都爱护自己班级的环境,那么我们的校园是多么干净,美观啊!
写给班级的建议书范例精选(三)
尊敬的黄老师:
大家好!
这节自然课我们大家都没有遵守纪律,都像去市场一样“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我想给我们五(2)班全体同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大家以后改正,再也不要惹老师生气了。
一、 希望班干部能带好头,协助老师一起管理好班级的课堂纪律。
二、 可以叫班干部轮流“站岗”,每节课派一至两名班干部在座位上“监视”上课开小差的同学,做好记录,下课后再把名单交上去给班主任。
三、 被登到名字的同学可以惩罚他们去操场跑步,做一天的值日劳动,或都是去扫厕所……等各种的惩罚方式来对他们教育,让他们记住这个教训以后要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
四、 对做得好的同学也应当进行奖励和表扬,比如:在班会课或者队活动课的时候把遵守纪律的同学叫上讲台,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用“校讯通”发短信给家长,表扬遵守纪律的同学。
五、 可以建立一个“纪律表”如果有同学一个星期内都遵守课堂纪律的话,就可以奖励一颗星星贴在上面,鼓励其它没有贴到星星的同学继续努力。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提出的建议,希望大家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建议人:
写给班级的建议书范例精选(四)
亲爱的同学们:
初中生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班的纪律问题也显露出来。为此班主任、班委向大家倡议:
1、同学们要自觉遵守纪律,课前两分钟坐好,等待老师上课。课代表要负起责,维持好纪律;
2、同学们要认真完成作业,保持好教室内卫生; 2、同学们要做到课下不吵闹,不大声喧哗;
3、各组组长起好带头作用,严格管理违规违纪同学; 4、执勤班长加强管理,增强责任心,采取有效措施。 为了同学们学习的进步,班委再一次向同学们倡议:
搞好班级纪律,共建和谐班级!
写给班级的建议书范例精选(五)
班级管理就是引领学生们健康有序地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使他们愉快地接受并自觉自愿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整个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有效的班级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思想上重视常规,让学生明确有序的常规是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与德育相联系,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依据。
2.以常规来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明确常规与个人行为,常规与学习态度,常规与集体行动的关系。要给学生讲明、讲透其中的道理,让学生主动接受,自觉遵守。
3.要做到“四勤”,即,口勤、手勤、腿勤、脑勤,善于抓盲点、空白点及空白时间段。
4.制订具体、完整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并积极落实。
5.工作要创新,不能默守陈规。
6.要有耐心,不怕出问题,允许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忌急躁。
7.“五全”:关注全体学生,管理内容上全面、空间上全方位、过程上全程、途径上全优。
8.处理问题力争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
9.要尊重学生,虚实结合,管放适度,严宽有致,堵导并存。
10.要善于借势、借力,即善于借任课老师、家长、学生干部的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大家方向要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向一处使,共同关注力的主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