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领导讲话稿>宣传讲话稿>

以高度的理论清醒筑牢信仰之基思想

伯超分享

理论学习愈深入,才能真懂真信真坚定,才能由理论认同转化为价值认同,由心理认同转化为信念信仰,才能付诸行动。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不断前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近日,“学习强国”App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新的学习的平台和学习方式。“你的积分多少了?”“今天你关注了哪些重要新闻?”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各种学习媒介和平台,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以高度的理论清醒坚定政治信仰。

坚定的政治信仰需要科学理论武装。理论学习愈深入,才能真懂真信真坚定,才能由理论认同转化为价值认同,由心理认同转化为信念信仰,才能付诸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够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就是因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的信仰,对科学理论有着强大的自信。他们在生死考验面前能够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在新时代,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重要政治任务,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升理论水平、培养理论思维、坚定理论自信才能筑牢信仰之基。

高度的理论清醒来源于深入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更加崇尚学习,创新学习理念。当前,理论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只有更加崇尚学习,才能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面对多元化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不断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强化全民学习理念和终身学习理念,将理论教育深入社会各个角落,贯穿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以进一步明确人生价值目标、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要强化主体性理念,不断激发学习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强化实践性理念,坚持时时学、事事学、处处学,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使理论学习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自身修养的行动自觉。

积极改造学习,创新学习载体。“学习强国”App学习的平台已在党员干部中得到广泛应用。轻轻滑动指尖,就能顺利浏览各种理论知识,要闻、时政、文化、人物、党史、科技、军事……令人目不暇接。栏目丰富、内容全面、功能齐全、实时互动,党员干部在此可以及时收听时政要闻,观看大片巨制,深刻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依托“学习强国”等全国性平台,建立理论学习的主阵地,打造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信息库,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更加流畅及时、学习方式更加方便灵活。同时,着力推进“智慧党建”工作,积极组织实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理论宣讲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城市社区、建筑工地、车间厂房,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党员群众的理论需求。

持续深化学习,创新学习方法。理论学习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原原本本地学,踏踏实实地学,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学习要深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筑牢精神家园。理论学习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将理论学习情况列入党员干部的工作考核和日常考核,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和创新性,要规范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奖惩工作,实现有管理的学习。要建立完备的学习制度,实现有组织的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真正成为基层理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推动者。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理论清醒,就得学深悟透,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理论学习的常态化、制度化,真正形成人人讲政治、人人讲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以高度的理论清醒助力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宣传范文】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支撑我们改革开放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同频共振,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发力。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根植于中华民族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扎根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以及由此所铸就的改革开放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是支撑改革开放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求我们进一步增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同频共振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在于它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而显示出科学思想的理性伟力,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的信奉敬仰和坚定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同样体现在对于改革开放的科学揭示和理性思考。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已经看到了改革开放思想的端倪。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的全球化思想,孕育着改革开放的思想渊源;相比于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者,列宁对改革开放的论述更为直接:“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以及“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的论述,也预示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的萌芽。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改革开放思想渊源和思想火花,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是成功促成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的总设计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积极局面,也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改革开放跋山涉水的任务更重。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强化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及时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求我们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在内容上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逻辑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本质上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前提,理论自信是基础,制度自信是保障,文化自信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40年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就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效验和证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号召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实践基础和实践依据。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历史;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就是一部改革开放从提出、推进到深化的历史。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形成了作为其理论形态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并形成了作为其理论形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作为其理论形态的科学发展观。所有这些,都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新布局和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行动指南;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新创造新突破新成就,汇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动能新优势新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注解了推进改革开放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的历史进程。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求我们进一步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发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是国家强大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其中,对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至关重要。这个信心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士气,促使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实现伟大梦想作出自己的贡献。对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不仅根源于现实中国,而且根源于历史中国;不仅根植于物质中国,而且根植于精神中国。同样,对改革开放的信心,也是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伟大梦想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统一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身上,这是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实现伟大梦想同向发力的精神源泉。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进一步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这个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传承、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弘扬中国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鞭策我们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凝聚中国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可以用近14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推进改革开放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需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发力。伟大梦想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依靠劳动来创造、依靠进取来铸就。伟大梦想还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拼出来、干出来。伟大梦想也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依靠恒心和韧性来支撑。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改革开放是一场拉力赛,上一代人也要为下一代人赛出好成绩。接力跑与拉力赛需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伟大梦想为改革开放提供导航,改革开放为伟大梦想提供动能。

【思想宣传范文】三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正式印发,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成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内政治生活状况的集中反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错误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所在,决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讲政治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和法宝。自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之后,什么时候强调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并加以落实,什么时候党的领导就能步调一致、团结统一,党所领导的事业就能兴旺发达、所向披靡。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涉及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政治信仰、坚强的政治领导、强劲的政治意识、过硬的政治原则、坚定的政治立场、敏感的政治警觉、高度的政治清醒、严肃的政治纪律、严格的政治规矩、高超的政治能力、端正的政治行为,等等。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遵循。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党内政治生活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不强的问题还时有表现。有的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规矩等方面存在偏差,有的干部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如此等等,这都是在政治上出了问题。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就要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夯实思想根基,解决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思想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政治问题;就要在干部工作中体现政治要求。2019年3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要求,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这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最新要求;同时,还要有问题意识,找到病灶、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清除病根,不断增强政治抵抗力和政治免疫力,着力解决纪律性、规矩性、风险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政治问题。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创新、不讲活力、照搬照套的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网络迅猛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且不断点燃人们对于未知领域和未来世界的诸多希望。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生活应该体现当今时代的时代特色、彰显信息社会的信息特点。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如果不能适应这个时代,都要被这个时代无情淘汰。从这个角度讲,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要求。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的地方党内政治生活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讲创新、不讲活力、照搬照套的倾向,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就拿媒体传播来说,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多种形式,信息流动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体现的是一种“信息爆炸”的发展态势。因此,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仅是我们党增强网络空间和新兴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我们党创新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使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智慧党建”是集党的政策解读和宣传、党员管理和服务、组织建设和管理、组织生活和发展、党务工作和要求、党建管理和资讯、在线党课和考评、作风建设和纪检等为一体的智慧化平台。“智慧党建”可以让党旗在“云端”高高飘扬!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原则、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

原则是我们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准绳。讲原则、重规则,不仅是现代社会待人处事的基本遵循,也是政党自身形象的重要体现。在党内原则问题上退一寸,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松一尺,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就有可能损失一丈。从这个角度说,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程度不同地存在不讲原则、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比如,在涉及重大方向性问题发生后,没有是与非、对与错的明确区分,当“声音哑巴”“观点聋子”,导致干部和群众失去方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按原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是前提,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是基础,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是关键。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基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背景下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更是我们当前必须遵循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提高“三会一课”质量;要落实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等制度;要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使党内生活庄重、严肃、规范。

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的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斗性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战斗性不仅表现在与资产阶级等反动势力的斗争中,而且表现在党内矛盾的处理中。正如恩格斯所言:长期掩饰党内矛盾是不可能的,这些矛盾总是以斗争来解决的。只有克服党内矛盾才能使党健全和巩固起来。作为一个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内部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运用斗争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分歧也是正常的。因此,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遵循。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党内政治生活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的倾向。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和单位存在“批评上级怕被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又担心丢面子”的情况。有的地方和单位将民主生活会开成了套话和空话多、实话和真话少的茶话会、联谊会、表扬会,批评留半句、会上哈哈哈,只栽花、不栽刺,这完全违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用意和民主生活会的初衷,究其根源,还是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就是要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勇于“真刀真枪”地思想交锋、敢于“动真碰硬”地揭短亮丑,旗帜鲜明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以真正达到统一意志、增进团结的效果。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选拔任用条件”之一就是,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这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最新精神。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列席指导、及时叫停、责令重开、整改通报等制度,积极发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的指导、监督、纠偏和查处功能,让民主生活会更好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功能,让参与党员的战斗员职能得以充分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思想宣传范文】四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媒体发展规律,作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导、亲自推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科学回答了全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一系列战略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守正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把握好守正创新中“定”与“变”的辩证关系,在坚守正道、改革创新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努力赢得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战略主动。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坚守初心使命之定,引领信息时代之变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用48个字概括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这既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前行号角,也是初心所在。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塑造全新的媒介环境,加快融合发展已成为主流媒体革新图存的必然选择,成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由之路。然而,媒体融合发展绝不是为了简单吸引受众、增加收入,归根结底是为了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媒体融合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通过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主流媒体既守方向、守立场、守根脉、守底线,又实现新作为、激发新活力、展现新面貌,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之定,引领一体化发展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媒体融合发展必须把巩固主阵地、占领主战场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实施移动优先策略,加快主力军向互联网主阵地挺进。近年来,福建日报社、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加强“新福建”、“海博TV”等移动客户端建设,搭建报台网端微融合联动的融媒体云平台,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媒体融合发展是最大程度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我们要坚定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强流程优化和平台再造,深入推进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要积极参与“学习强国”平台建设,做强做优“新福建”、“海博TV”等移动传播平台,增强用户粘性,使这些平台成为人们学习教育和获取信息的“资源库”、“掌中宝”。要优化调整媒体结构布局,对那些已经没有受众的传统媒体,坚决实施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让资源力量集中到媒体融合发展上。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巩固拓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战略工程。目前,福建所有县级融媒体中心已全部挂牌运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机构、内容、平台、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技术平台,推动新闻信息与政务、服务紧密结合,让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坚持内容为王之定,引领形态样式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随着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内容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生动。但无论传播形式怎么创新、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仍是不变的法则。只有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主流媒体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站稳脚跟、保持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福建主流媒体始终把生产权威信息、优质内容作为看家本领、贯穿于融合发展之中,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重大报道,打造大型政论节目《中国正在说》,涌现出《有梦的地方就有福》等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内容生产能力、聚合能力、传播能力不断增强。

内容生产不仅要提升质量,还必须适应新环境新条件、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我们要始终保持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提高议题设置能力,既做“大餐”,又做“小吃”,用正能量充沛的优势内容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同时,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意识,提高新兴媒体的内容原创能力,增强短视频生产和传播能力,打造更多群众喜爱、刷屏热传的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使正面宣传新起来、快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加强自主创新之定,引领技术革新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应接不暇的技术革新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只有保持自主创新定力,打造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传播平台,才能真正掌握媒体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早在2000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就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决策,开启了福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近年来,福建将“数字福建”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运用于媒体融合发展,加快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步伐,实施智能传播工程,加强对全息影像、4K、VR等新技术的运用。

面对信息革命风起云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主流媒体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主动拥抱、及时跟进,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把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充分运用到新闻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反馈各环节,集中主流媒体、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优势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为融合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要严控风险,加强对互联网前沿技术带来风险挑战的专项研究,做好技术储备、安全评估和有效应对,做到趋利避害、确保安全。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把牢方向导向之定,引领体制机制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各级宣传管理部门要改革创新管理机制,配套落实政策措施,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可以说,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导向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根基,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媒体如何变化,这一原则必须始终坚持、毫不动摇。近年来,福建坚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着力把导向要求落实到所有具备舆论功能和社会动员能力的新闻媒体和传播平台,贯穿于采编发流程再造、人才队伍转型等体制机制改革的各环节。

新闻舆论阵地延伸到哪里,媒体改革推进到哪里,党管媒体原则就要落实到哪里,导向管理就要跟进到哪里。我们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牢记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全面落实“两个所有”,坚持一个标准,实施全平台、全流程治理,真正实现管内容、管行为、管主体的有机统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步推进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人事制度、薪酬分配等体制机制改革。要以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为契机,培养一批融媒体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推进媒体融合,既要有定力、尽全力,也要善借力、强合力。要借时代大势之力、中央重视之力,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凝聚各级各部门之合力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为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6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