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领导讲话稿>宣传讲话稿>

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思想宣传五篇

伯超分享

  有时思想的复杂,常源自人际的繁杂。路本平坦少荆棘,人为障碍迷离多。人生本在苦海游,修得清净享真乐。人生总是苦多于乐,所以幸福才弥足珍贵。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将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对外开放。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一条宝贵启示。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要想实现发展都必须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刻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0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

  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境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管理经验进入中国,我国企业也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使我们能够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大发展,世界各国也在中国找到了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说明,中国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用事实和行动证明,中国对外开放绝不仅仅是要实现自身发展,而是要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经济全球化持续向前的历史大势没有改变,人类谋求普遍安全、持久繁荣的共同诉求没有改变。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愿没有变,也不会变。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将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中国将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形成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思想宣传范文】二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向世界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为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的四项重大举措: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四,主动扩大进口。近一年来,这些举措已连续并有节奏地得到了具体实施。2018年12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共列出禁止和许可类事项151项,比试点版减少了177项,这是中国为创造对外开放的公平竞争环境而采取的最新行动。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进一步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既定方略,不可能也不会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中国将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对外开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由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狭隘的、地域性的交往发展成为普遍交往或称世界交往的过程,就是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在世界市场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地区之间相互影响和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原始封闭状态被打破,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彼此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对外开放不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过程,更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最终使得人类“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从资本运动的根本规律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出来的大规模产品需要寻找更广大的市场,因此贸易必须由国内市场拓展至国际市场,国家势必不断提升整体的对外开放水平。正是由于各国的市场相互之间紧密联系,所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承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

  坚持对外开放,进行自由贸易,可以通过吸引外资、增加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增长,更可以通过资本外溢效应,改善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增加研发投资及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进步,最终提升国家利益。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国内市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通过不断加大在国际市场的投入,可以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集中度,最终实现提高或保持企业利润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根本上是由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内外联动,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断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研究表明:当一国的产业结构符合经济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时,其贸易和投资结构会达到最优。但一国的禀赋要素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发生变化,比较优势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国比较优势变化的反映,实行对外开放就是推动实现这个变化过程的助推器。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已经说明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40年来,通过坚持对外开放,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蓬勃发展。经过发展和积累,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廉价充沛,而是形成了包括劳动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政策等在内的多元化的禀赋结构。回顾这40年,没有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真正建立和运行;没有开放,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现在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也不可能保持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实现从人均GDP三百美元到接近一万美元的飞跃。在经济发展新时代,我们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扩大对外开放是题中应有之义。

  最新的国际研究表明,对外贸易对国内不同区域的资源配置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贸易使得劳动力由非沿海城市向沿海地区迁移,并聚集在沿海城市。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成本的减少,将进一步促使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迁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将聚集于沿海城市。当贸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或国际贸易成本的降低又将使得沿海区域的边界内移,劳动力会从沿海向内地产生反向移动。国际经济学界的这些研究,剖析和刻画了对外开放对一国国内市场和国内不同区域发展的影响路径。在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就必须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通过贸易规模的扩大与分工的深化,促进不同区域实现联运发展,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从兴办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40年对外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面前,中国已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在2012年至2016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中,美国为10%,欧盟为8%,日本为2%,中国达34%,超过美、欧、日的贡献之和。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超过美国、日本贡献率的总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理论研究表明,倘若产生贸易冲击,其不良影响不仅会在贸易冲突主体所在的地区间传导,更将产生国际扩散效应。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危机的负面影响在传导中存在明显的滚雪球效应,已经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达20%以上。因此,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分工深化和贸易合作,才能实现各个贸易相关国的“共赢”,推动各个经济体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对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投资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处在3.5%的水平,今后要恢复到4%以上,会有上万亿美元左右总需求的缺口需要填补。假设今后“一带一路”建设每年有400亿美元的投资,按照投资乘数1∶5计算,就会创造2000亿美元的真实需求,可弥补全世界总需求不足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将大大助推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开放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说明中国经济是与世界经济联动发展的。坚持对外开放,既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同步发展的活力之源,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举措。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时代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它通过合作实现“多赢”的机制,既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并提升比较优势的要求,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途径,已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最新实践,将引领国际投资领域未来的发展。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深刻揭示了“一带一路”建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宣传范文】三

  法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必然。法治具有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产生、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强调:“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从法制到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从法律之治到良法善治、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植根中国大地、推进理论创新,在改革中激发活力,在开放中彰显特色。

  1.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40年法治建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逻辑旨归,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是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根本保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从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明确的,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法治建设中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贯彻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和各环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

  明晰党与法关系的科学认知。党和法、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必须科学认知和正确把握。从知识发生学上来看,在古典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划分尚未完成,政治学、法学的界限并不清晰,政治和法原本就融为一体。如《政府论》《论法的精神》《联邦党人文集》等西方著作常常被视为法学经典,但认真阅读这些经典文献,其着眼点在于政治理论,法律主要是作为政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相同、目标一致,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宪法责任,更是历史担当。全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必须加快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现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制度协同互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西方法学家也认为公法只是一种复杂的政治话语形态,公法领域内的争论只是政治争论的延伸。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新时代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必须推进保障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解难题,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领导立法与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党保证执法与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党支持司法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党带头守法与全民守法紧密结合、互为促进。与此同时,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有效提升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探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实现形式,保障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的工作方式,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

  2.植根中国大地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

  立足中国国情。道路标定方向,道路决定前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法治道路的选择也自然如此。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独特的法治道路。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法治国行稳致远,大踏步向前迈进,法治建设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立足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当前中国时代特征、体现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法治实践路径。

  传承文化根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化沃土,吸吮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法治是文化共识、价值认同之上的规则之治、互信共治、良法善治。良法尊重人性特点、尊重文化传统、尊重法治规律,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良法奠基善治。法治和文化传统具有天然的历史继承性,中华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智慧源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和丰富发展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发扬光大者。中华优秀法文化是新时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宝贵财富、历史资源,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法文化的思想精髓。如“以德为法”“以德服人”“德主刑辅”的德治观;“富而有德、富而好礼、富而能俭”的财富观;“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自律观,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中国古代数千年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广博深邃的中华优秀法文化,闪耀着永恒的治理智慧和人性的光辉。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问题倒逼改革、推动创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法治护航美好生活,改革开放的壮阔实践,就是党带领人民群众以法治凝聚改革开放共识,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总结法治建设成功经验,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制定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直面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步入“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伟大斗争中产生形成的,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法治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法治大事的历史性变革中产生形成的,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和根本性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稳步推进,法治理论不断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八二宪法”明文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党的十五大明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谋划,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以正确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战略,创立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规律的认识达到全新的高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形成了完备的理论、清晰的逻辑、明确的话语。法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共识。

  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时代法治建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灵魂。其核心内容是:一是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四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六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七是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八是坚持处理好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九是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十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些核心内容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自信。改革是释放体制活力的不竭源泉,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再出发,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不停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法治理论创新成果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此,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要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紧密结合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及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提炼出有学术性的新理论、总结出有探索性的新实践,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治理论和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进一步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思想宣传范文】四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018年12月,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等组织的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在全国展开,好记者们深入主流媒体和各大高校,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新闻故事,讲述了如何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不仅在媒体行业中树立了典范,也为新闻教育提供了参考。2019年2月12日,宣传思想战线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以提高政治能力为根本,以增强专业本领为关键,以锐意创新创造为紧要,以培养优良作风为基础,推动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

  当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本领、增强“四力”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前进目标。遵照增强“四力”要求,培养优秀新闻人才,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首要任务,紧跟媒介前沿的发展变化,立足新平台、运用新手段,教会学生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新闻院校要将“四力”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以好记者为榜样、以好作品为案例,将训练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融入思想、植入教学、置于实践,教育学生以“四力”为根基,逐步成长为政治坚定、了解国情、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1.增强“四力”基础在练好“脚力”

  “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是新闻工作的真实写照。“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力量之源,也是记者工作的根基所在。练好“脚力”,才能行得远、走得快,践行群众路线、奔赴新闻现场,掌握来自基层和一线的鲜活素材,开展深入、生动的报道,阐释党的路线和方针。

  “脚力”是“四力”之首,练好“脚力”,首先要扎根基层、深入实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年来,无数好记者走向田间地头、走访基层民生。有的记者坚持5年,9次登上开山岛,记录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如一日守岛、护岛的先进事迹。有的记者14次登上雪域高原,9次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4次沿青藏铁路全线采访,将中国铁路工人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广为传颂。练好“脚力”,就要坚信“新闻是走出来的”,要走出编辑室,走到群众中,让采访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触及各行各业。培养未来的好记者,也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置身社会大课堂,采撷有温度的素材,讲出有灵魂的故事,用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记录社会、反映民生。其次,练好“脚力”,还要奔赴现场、走向一线。任何时代,“到现场去、到一线去”都应是新闻人的不懈追求。聆听好记者讲好故事,仿佛置身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新闻现场。在记者们所讲的故事中,既有对朱日和阅兵、天舟一号发射、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欧班列发车等国家工程、重要事件的现场报道,也有对“杨根思连”冲在维和一线保护难民的生动记录,更有中国记者亲赴利比亚、也门、伊拉克等战地现场的故事。总之,拥有好脚力,才能深入现场、亲赴一线,做到凡是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的脚步,就有媒体的声音。培养新闻人才必须强化“现场”意识,使学生练好抵达现场的“脚力”、拥有奔赴一线的能力,在新闻发生的地方,记录历史的瞬间、见证时代的发展。

  2.增强“四力”关键在练就“眼力”

  记者既是新闻的报道者,也是时代的观察者、社会的瞭望者。在好故事、好作品的背后,是一双双具有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预见力的“记者之眼”。凭借“好眼力”,既要发现事实、领会要义,也要辨别真实和虚假,分清主流和支流,做到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

  “好眼力”就是要“看得见”“看得准”“看得深”。所谓“看得见”,是指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就像“好记者”在讲述中所提到的:大学教授钟扬为调研植物分布登上世界屋脊、坚持高原作业;78岁的老人赵家和将毕生的积蓄捐给寒门学子,不留名、不声张;28岁的青年教师张莉丽在生死一瞬选择了保护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双腿。正是因为拥有“好眼力”,记者才能在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挖掘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培养新闻学子,也要注重训练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能力,教会他们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所谓“看得准”,是指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找准方向、做好报道。在好记者的讲述中,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反映新时代新议题的好故事不胜枚举。比如,有的记者聚焦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记录下黑龙江省乡村脱贫的努力与实践;有的记者站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宏阔视野,回顾了福建晋江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一个县级市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申办2020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故事。做记者要站位高远、关注大局,培养新闻人才也要教会学生立足国家战略,对准时代的焦点、报道社会的热点、回应民众的关注点。所谓“看得深”,是指要以小见大,看到新闻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正如记者们透过一棵树、一片林,挖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意义,通过一件事、一家人,讲述“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家国情怀。培养好记者,就要让学生拥有深远、通透的新闻眼光,由点及面、由表及里,通过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记录国家发展、反映社会进步。

  3.增强“四力”根本在提升“脑力”

  新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脑力劳动,记者的采访和发现,都要通过脑力的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这一过程中,要摆正思想,也要脑力激荡,在坚守国家立场的基础上,多动脑、勤思考,才能破解重点难点,推出精品力作,传播正确的新闻观、价值观、世界观。

  “脑力”是新闻工作的总指挥,提升“脑力”,首先要立足思想高地。记者培养不只是“术”的教育,更要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提升“脑力”还要做到深入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不仅重速度、求广度,更要体现记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回应百姓关切。在“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讲述了如何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动脑筋、想办法,探寻事实真相、厘清问题脉络。从事社会报道的记者努力寻求视角创新,不断思考怎样在深入麻风村的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体现社会大爱。正是因为记者们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才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有想法的作品、有厚度的故事。所以,培养新闻人才,也要重视学生的分析力和思考力,引导他们做有思想、有深度的记者。此外,无论媒体还是高校,凭借睿智的“脑力”,也要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方案、贡献智慧。主流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新闻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二者都是国家新型智库的组成部分。无论教育者、研究者、实践者,都要担负起咨政启民的职责使命,聚焦中国实际、服务社会发展,着力解决新闻传播事业的新议题,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参考。

  4.增强“四力”紧要在优化“笔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工作者的孜孜追求。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记者手中的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笔杆子”,而是代表了“口头、笔头、镜头”以及各类新媒体传输终端。综合运用新闻传播的“十八般兵器”,做好舆论引导、讲好中国故事是新闻工作者的时代重任。

  在新闻工作中,优化“笔力”先要夯实基础。长久以来,口头、笔头、镜头都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功。好记者的报道之所以能够感染人心,既有赖于选题和内容,也离不开写作、编辑等新闻表达功底。好记者们用笔、用镜头,记录下了党和政府为民谋利的故事、边防军人守卫国土的故事、老百姓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并通过自己的讲述,还原了新闻工作者步履不停、笔耕不辍的工作过程。在人才培养中,要引导学生向好记者学习,向好作品取经,夯实基本功,做笔端有力量的传媒人。同时,优化“笔力”,也要勇于创新。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记者们讲述了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营救落井儿童,怎样凭借有速度、有温度的短视频,让满满的正能量在指尖传播。正如记者们所说:要不断充电补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不负肩上的责任,不负伟大的时代。当下,媒体在融合,记者在转型,新闻院校也要努力培养适应不同终端的“多面手”,跟上媒介发展的脚步。此外,优化“笔力”,还要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际传播。今天,在好记者的队伍中,有的扎根基层、深入乡村,记录中国社会前进的脚步,有的远赴国外、沟通中西,向世界传播新时代的中国声音。置身经济全球化时代,练好“笔力”必须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要在本土社会形成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也要教会学生如何立足国际舞台,讲好立体、多彩的中国故事,让“中国之声”更富生机、更有魅力。

  增强“四力”凝聚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队伍的谆谆教导、殷切期待。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阵地,新闻院校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增强“四力”紧密结合,深刻认识“四力”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实践、人才培养,使新闻学子拥有坚实的脚力、明亮的眼力、睿智的脑力、深耕的笔力,引领他们坚持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专业能力,成长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谱写新篇、贡献力量。

  【思想宣传范文】五

  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在新时代,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这为我们观察思考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两个基本坐标: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二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两个基本坐标,恰恰是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党的利益,人民的主张就是我们党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所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这就深刻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根本特性,即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高度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在改革开放事业中,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之间的高度统一性,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内在要求决定的。这种内在要求,至少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是高度一致的。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党在改革开放中作出的每一个决策,既体现全党的智慧,也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是党的智慧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他还指出,党和国家决策机关,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任何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并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群众的心声、呼声、智慧、力量就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石,也是我们党出政策、作决策的基础。

  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高度一致的。在改革开放中,党的领导越是得到加强和改善,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开放中的主体地位就越能得到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这就是说,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只是为了党的自身建设,更是为了更好地带领人民前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无论历史进程如何演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会改变,党的事业与人民事业的高度一致性永远不会改变。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性是伟大社会变革给出的答案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高度统一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实践中,特别是在推进伟大社会变革中探索出来的根本答案。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看,我们之所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根本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来自人民,使命也立足于人民。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存基础就是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切实问题。正因为我们党这样做了,人民群众就把党的事业与他们的生命连在一起。这种生死与共、血脉相连的关系,是任何力量也摧不倒的。毛泽东在总结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革命胜利时,讲过这样两句话:“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这两句话,既讲清了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本原因,也讲清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与人民主张的高度一致性,还讲清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看,我们之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能够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党带领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是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而其中的一个根本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牢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倡导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干部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党领导的社会改革任务和一切事业发展,无不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我们党提出的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以及在各行各业实施的发展规划和建设举措,无不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在我们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实现的每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取得的社会发展进步,都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主张的高度统一。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性是改革开放实践给出的答案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之间的高度统一性,是中国共产党总结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得出来的根本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无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各个领域改革的全面推进,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走出的每一个脚步、取得的每一点突破,无不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无不凝聚着人民智慧和党的智慧。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一如既往地把人民的主张写进自己的宗旨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做重大改革决策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改革决策时,特别强调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在强调“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时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以百姓心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这就是我们党决策改革和落实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一切改革实践活动的基点。只要我们事事替人民着想、处处拜人民为师,我们的事业就“灵”。改革开放以来,每到总结历史经验和展望前进道路的时候,我们党都不断强调,时刻不能忘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没有任何私利,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必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这些经验总结,不是理论的推导,而是社会实践活生生的反映。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功特别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历史真理。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既是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初心的一个基点,也是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新时代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从这里出发,就知道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应该怎么做,立场在哪里、着力点在哪里、目标在哪里、责任在哪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无论改革开放事业如何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共产党人的本色都不能有任何改变,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联系的高度统一性都不能有任何变化。

相关文章:

1.观《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有感两篇

2.观看《必由之路》心得体会

3.2018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观后感——12篇

4.40年改革开放心得体会

5.2018教师关于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 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感悟

    68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