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习惯国旗下讲话3篇
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外在途径是以学校为主导,通过与家庭、社会的协调、配合来实现的;内在途径是学生从心理上的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并外显为行为上的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习惯的国旗下讲话,仅供参考。
文明习惯国旗下讲话篇一: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先给大家说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xx年暑假我和我们学校一些老师去欧洲旅游,从下飞机开始,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让我体会到欧洲人的文明。有一天我们在卢森堡参观,马路上车来车往,在横过一个没有信号灯的马路的时候,我和几个老师习惯性的站在斑马线旁的马路边左右张望,想找一个车少的时候通过马路。但是让我奇怪的是,当看到有人要通过路口,开车的都减慢了车速,很远地停下车来,当我们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离路口最近的一部车还放下玻璃,朝我们招手,让我们先行,这个时候第一个蹦入我脑海的字就是“文明”。还有一天我们从瑞士返回意大利,在高速公路上因为道路维修,出现堵车,前后被堵的车辆望不到头,这个时候我发现一个现象,所有的车辆都有序地在行车道上依次停好,没有一辆车在中间穿插,更没有一辆车借用旁边的应急车道通行,我又一次感到震惊。还有,在欧洲坐公共汽车、地铁,人家都会很礼貌地让你先上,在公共场所讲话都是轻声细语。有时要排队干什么,从不会拥挤和插队,哪怕只有两个人都非常自觉排成一队。从未见到乱扔垃圾的,无论走到哪里,地上看不到垃圾,到处干干净净。
回来后我这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在道路上车让行人,高速公路开车不挤不插,不占用应急车道,这些常识是开车的驾驶人都知道的规则,上下车主动礼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人多的时候自觉排队,不乱扔垃圾,这些更是我们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经常教育我们的行为准则。但为什么我们身边的状况与欧洲反差那么大?欧洲的文明程度怎么那么高呢?我看,这主要原因就是两个字——习惯。
文明其实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文明和不文明都是习惯使然,有文明习惯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都是文明的体现。反之,没有文明习惯的人,你强迫他注意种种文明礼仪的规矩,即使他硬着头皮照做了,还是“强盗扮书生”,学不像,要露馅。
从进入青竹湖湘一开始,老师就不断告诉我们要注意哪些文明规则:讲究个人卫生,衣着整洁,不留长发;使用文明语言,热情友好,礼貌待人;自觉排队,文明就餐,珍惜粮食;不横穿、践踏草坪,不乱丢乱扔,随手捡拾垃圾;入室即静,入座即学,不在教学区打球等等,其实对于这些细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那样做,绝大部分同学也见贤思齐,严格要求自己,实践于行动中,不断追求文明的脚步。所以,现在我们的校园,在绿树红墙之间处处都萦绕着知识的芳香,文明的气息。然而,在这充满生机的校园里也不难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买饭插队甚至不排队,带食物出食堂,乱扔废纸杂物,污损墙壁、课桌,践踏花草等等,在上周的主题班会上我们看到了不少不文明的画面,甚至昨天下午返校的时候我们仍然发现有少数同学横穿足球场草坪、乱丢牛奶盒。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一部分人还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虽然知道文明的准则,就是难以身体力行去做一个文明的人,也就是没有真正养成文明的习惯。
当然,一种习惯的形成与改变都不是一朝所能决定的事情,坏习惯的解冻,文明习惯的形成必定也不是一夕可成,须在潜移默化中运行。孟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我们能从自己做起,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文明就会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进而内化为每一个青竹湖人血脉当中沉淀下来的高尚精神。请记住中国的一句老话,心境美了,环境才能更美!
同学们,习惯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习惯是你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而坏的习惯将会阻碍你前进的步伐。在此,我想向全体师生倡议:一、培养爱校思想,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关心学校的发展,爱护学校的环境,维护学校的形象;二、培养公德意识,努力做到“己所不欲,不施于人”;三、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消除冷漠,播种善良,勤奋读书,勤俭生活。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做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的校园随处可见文明之举,到处可见文明之声!
我的国旗下完毕,谢谢大家!
文明习惯国旗下讲话篇二: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丹麦的钓鱼者会在鱼儿咬钩、急忙收竿后,摘下鱼来端详一番,甚至拿出尺子仔细量一量鱼身,也经常会摇摇头,将鱼放归大海。和钓鱼的人攀谈后才明白个中原委。原来丹麦政府公布法令,任何人都不得捕22厘米以下的小鱼。正是这一法令,使钓鱼人十分认真地对待鱼的大小。这也不由得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丹麦的钓鱼者通常是单独垂钓,虽说政府有明令规定,却无人监管,即便误钓,谁人知晓。然而他们却个个都能自觉认真地遵守这一规定,这需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支撑,一种文明习惯。
文明是一种习惯,文明的素质是不用提醒的,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开场合张贴着各种各样的提醒语:“请勿随地扔垃圾”“请勿随地吐痰”“请勿插队”“请勿„„”。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不应该那样做,但有的地方必须得把“请勿„„”贴到墙上,只是因为“人们”没有养成那个习惯。
文明,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对于个人来说,人们首先应该具备的是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有些习惯,习惯的好坏决定一个人的品位。一句温暖的话,会打动一个人;一个文明的举动,会改变一个环境;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学校,我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经常提前到校,当校门没开,一些同学在街上乱串,这样不仅不安全,而且还影响学校的安宁。还有些同学经常买零食,吃了的塑料碗、竹签、麻辣袋等,就随手乱扔,这些零食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上周,我校各个班级对怎样争当一名“五好小公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周即将举行《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我们的校园活动黑板对同学们的清洁卫生、礼仪之星等的评选活动,制定成《德育统计表》都是我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方式。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双溪小学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我的国旗下完毕,谢谢大家!
文明习惯国旗下讲话篇三: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我先给大家讲述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 去年国庆节前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迹!有的地方不到一平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残迹.密密麻麻的斑迹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第二个事例是: 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设计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不文明的行为的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是的,文明,它对学生和学校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生因文明而精彩。校园因文明而充满活力。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行为习惯。
文明在哪里?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和睦,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声亲切问好,是去食堂就餐时路上的自觉排队,是在别人帮助你时说一声“谢谢”,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把书包和课桌收拾得整齐、干净,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去主动制止„„现代社会中,一个不讲文明的人,只能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怎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成为文明学生呢?我觉得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这样一些人: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常挂在嘴边,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他更懂得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践踏花草,不会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更不会踢门、浪费水电„„而且会劝阻、制止破坏行为,及时报告。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他更不会乱丢饮料瓶、食品袋、废纸等垃圾,而且看到时会动手捡拾,因为他懂得环境是大家的环境,应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不与同学追闹、吵架;他更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感恩社会的帮助。
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我的国旗下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