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范文大全>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嘉欣分享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10篇),欢迎参阅呀!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1

正常学校择优录取,特殊教育学校却是“择差”守护——这,就是特殊教育的特殊之处。

30年前,当周美琴从师范学校毕业,走进陆家嘴聋哑辅读学校的那一刻,当她开始每天面对神色呆板、行动笨拙,反应迟钝、生活自理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行为失控的孩子时,她烦恼过,但她从没有放弃,始终守护着藏在她心中的每一位特殊孩子。

学生小陈,患有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时不时怪叫、四处藏匿、趁人不备逃出校门,还会把大便抹在手上吃进嘴巴。周美琴时刻注意着他、陪伴着他,实行一对一的帮教。为了拉近距离,周美琴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给他讲故事,可冷不妨孩子却一记重重耳光打在她脸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遭遇”,年轻的.周美琴顿时眼眶模糊,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被人扇耳光。但一想到这是自己的学生、是一种病态反应时,她又只能强忍着痛和泪、压下委屈,继续与之沟通。此后,周美琴对他的关心更多,渐渐地,孩子跟她培养起了感情,乐于听她的话、有了可喜的进步。当孩子因哮喘发作送进医院抢救,在昏迷中还呼唤着“周妈妈,快来看我”

学校里有个顽皮的小敏,在浴室洗澡不小心摔破了头。正欲回家接女儿的周美琴火速赶去把小敏送医院,挂号、拍片、化验、做CT、拿药,当她忙完一切,把小敏送到其父母的手里后已近深夜。这时,一身疲惫的她才想起自己幼小的女儿。当回到家,望着女儿在睡梦中还紧紧抱着她的衣服时,她不禁热泪盈眶。

冬天的早上,最温暖的,莫过于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在周美琴亲手设计的脑瘫学生烹饪室,经常会有这么一幕:学生小王的左手天生外翻,精细动作做起来很慢,3个多月前,铺块馄饨皮,他需要花费比常人多2倍的时间。如今,十几秒钟时间,小王就能包出完整的小馄饨,接着把馄饨一个个下锅,乐滋滋地闻着香味飘散。

从教30年,周美琴无私地爱着、守护着这些特殊的孩子,对这些特殊孩子的感情投入,让国内外的很多家长感恩不已。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2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工作了十三年,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帮助下,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什么,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先做。这样可以说服学生,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第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以传授知识、吸收间接人类经验为重点的实践活动,更是特定情感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节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真诚平等地与学生相处,我的真诚赢得了学生的真诚。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从心底告诉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愿意向我求助。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即使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在我身边提问,从他们的表情和讲话中表现出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学生自信、自强、进步的决心。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表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倾听,将使我们教师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内涵深厚。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

以上就是我参加教学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在教育教学上仍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3

王振义院士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待人谦和,甘为人梯。每次都坚持把自己的学生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最后,甚至不参加署名,目的是让年轻的研究骨干承担更大责任。在事业顶峰期,1996年,当选工程院院士的第二年,王振义教授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42岁的陈竺。“人生就像抛物线,有峰顶,也会衰退,一旦进入下降趋势,就要及早地退,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干。”20__年开始试行通过教学查房形式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延续至今。这是20__年他自创的特殊查房方式,即每周一由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利用一周时间搜索全球最新文献,思考、分析后“答卷”,并在每周四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今,95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周四的“开卷考试”。十多年来,“开卷考试””就以如此实实在在的方式帮助一位位患者,也丰富着临床医生的`见闻与学识。

“解决患者的问题”,这是王振义院士一生不懈探索医学创新的动力来源,也是他始终“停不下脚步”的原因。他常说这样一段话:“爱国,首先就要爱自己的事业,我这一辈子看好了一种病,而我最遗憾的是只看了这一种病,还有很多病没有攻克,病人需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祖国奋斗。”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4

“孩子的行为只是他们内心需要的冰山一角,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渴望、期望和感受。”在郑丹娜看来,老师只有“变小孩子,知其心;理解宽容,顺其性”,才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接纳每一个孩子。“对于那些活泼外向的孩子,老师要对他的行为稍微压一压,让他知道心中有秩序;对于那些内敛含蓄的孩子,老师要寻找机会对他抬一抬,放大他身上的闪光点,让他学会表达。”多年来,郑丹娜在工作中总结出“全接纳、慢引导”的教育理念。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曾气得父母掉眼泪,但我长大后很孝顺。”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郑丹娜说,孩子今天的错误不代表永远的错误,现在表现不好,不代表他们永远不能好。“聪明漂亮学习优秀的孩子谁都喜欢,但是,当你面对拖着鼻涕、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时,更要给予他们爱,这是教师应该有的`情怀。老师要善于发现‘野草’的价值,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但接纳不意味着纵容,“老师要接纳的是孩子的感受,不是孩子的行为。”在郑丹娜看来,只有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的时候,他自己就会调整自己行为中的不当之处,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育是农业,成长需要缓慢过程,老师们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提起慢引导,郑丹娜说对孩子的成长不要心急,允许他们犯错误,要等待孩子的顿悟。要把感情的接纳,变成有价值的引导,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仅要给予学生阳光,更重要的是在‘全接纳、慢引导’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发现阳光的眼睛和心态,让孩子在接纳的环境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而伴着这种事业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素质,这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在我校组织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黄金莲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无怨无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绩,那是因为我们有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更离不开教师们辛勤的付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我们学校的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起着示范作用,以他们执着的精神,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校发挥着光和热。作为一名老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学生。

第二,关爱每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关心爱护每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更不能讽刺、挖苦、歧视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学生幼小的心灵,须用循循善诱的良药来医治。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以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艰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第三,为人师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外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师者为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陈朝财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6

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发布了20__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他们虽处不同环境,但有同种身份,他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做学生锤炼品格的锻造者,做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者,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领者,做学生奉献祖国的示范者。他们是广大优秀教师的代表,是全国教师队伍的缩影,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每一位优秀教师都值得敬佩。

在平凡的.岗位上,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书写新时代铸魂立德育新人的灿烂篇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突出贡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这是对教师、教育的更高认可,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更高要求。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7

曾经看央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总会报道一两个扎根于乡村或山区的先进教育工作者的事迹感动着国人,令人为之震撼。从事了教育工作之后,使我更能深深地体味到这些深入到乡村或灵魂深处的人物的崇高品质,也更能体会到他们的无私奉献及无悔精神,对他们肃然起敬。

林州模范教师王生英便是这样一位楷模,是教师的精神领袖:她扎根山区30载,犹如一枝傲雪红梅,用残疾之躯搏击多舛的命运,谱写了自我人生的华丽乐章。我们读懂王生英,方可继承其优秀品质。

一、须得读懂大山

“山”在文化传统中是厚重的,是世代山民安身立命的处所。然而,“山”也表征着传统的闭塞、愚昧、僵化与保守。封闭的群山,告别陈旧的传统,拥抱崭新的现代,对有限的生存圈的突破,已成为世代山居的年轻一代的`心灵渴望。然而,悠久而强固的传统大山,去谈何容易!它需要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更需要的是冲出包围的行动,甚至需要付出几代人前仆后继的代价。山里的人终究是挣扎着走出去了,然而,有一个人却选择坚守在这里,她就是教师王生英。

她的留守,是为了更多的人走出大山。只有她的留守,才能换来更多人走出去的希望。因此她是真正读懂大山文化的人!

二、她不是“高大全”,她只是“有用的人”

在当代文学“十七年”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充斥了“高大全”式的人物。他们都是尽善尽美的人,无论其思想、道德抑或行动。

而王生英老师,她却是一个腿脚不甚灵活的残疾人。在数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她每天除了走上几公里的山路外,还要穿过大河……越是艰苦卓绝的环境越能激发人的意志力。一身兼数职的教学工作,她竟没有任何怨言,“只要你乐意去做,就没有苦和累”。就是本着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她愿意把山区的教育工作坚守到底。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情,但她更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因为她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她是个“有用的人”。

是的,当一个人有所奉献的时候,她的心灵必然是富足的,她的人生也必然折射出不平凡的光。

三、须得自我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我是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的。我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得尽善尽美。但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的浮躁、不能吃苦耐劳、遇到困难便满腹牢骚…这些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学习王生英老师的事迹,使我下定决心渐渐改正缺点,有所进步!

近几日看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书上有这么几句话深深地触动着我:“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过于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实在妙绝!而王生英老师正是这种教育实践的一个典型,更是我们所借鉴的榜样!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8

郭晓芳出生于1979年12月,是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也是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曾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在“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上,郭晓芳讲授新时代“云端”思政课,从人物主题、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多维度创新,将思政教育“养分”融入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46个大课专题、600余个配套课程。她的`创新课堂覆盖全省2.8万余所学校并辐射全国,单节课学习人次突破3000万,单个平台学习人次突破1亿,形成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我是接班人”网络思政品牌。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9

学生都喜欢叫他“小白”。

他就是余杭区高级中学英语教师白福庆。

白老师所带班级班风朴素,成绩出色,高考成绩优异。至今已培养近10位学生进入清华、北大学习。但白福庆并不满足于此。他一直想在自己的教学中寻找一种平衡,既让学生在高考中出成绩,又帮助他们更全面发展。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白老师不会因为学生的一些顽皮疏忽而责备求全,相反,能先听学生讲,再提出自己的建议。很多时候,白老师都会记得给学生们留着一面“涂鸦墙”。因为人总是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不剥脱他们成长机会,就要宽容面对他们的不足,微笑地引领他们,“欣赏”他们的.“破坏力”。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白老师努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高效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国际事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在英语教学上,白老师努力做到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即学到语言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又浸润文化,启迪心智。

20__年,白福庆老师被评为杭州市第九届教坛新秀,之后陆续获得区师德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等称号;20__年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但这些荣誉在白老师的学生心中也许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白老师永远可以成为学生心中的那个可以为他们指引方向的“小白”。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篇10

他用13年的努力把原来只有120多名学生、76名教师,濒临倒闭的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在校生5300多人、专任教师286人的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__,辽宁省平建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高级讲师,朝阳市人大代表。1997年上任以来,他倔强地选择职业教育,用满腔热情拥抱他钟爱的事业,规划愿景,着眼未来,实施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倡导“团结、向上、忠诚、奉献”的平建职教精神,树立“师生偕行、励志弘进”的良好校风,用他的执着和睿智带领自己的团队书写了平建职业教育的传奇:20__年学校易址新建,20__年全面投入使用,20__年被评为省级标准化职教中心,20__年晋升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__年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目前,学校已经由13年前只有120多名学生、76名教师、濒临倒闭的状况,迅速成长为国家中职示范校、辽宁职教的旗帜、朝阳教育的窗口、平建发展的名片。学校快速崛起的背后印证的是他成熟的育人理念。

一、坚忍负重,夯实平建职教基础

面对社会的歧视、家长的怀疑、教师的懈怠、学生的放弃、校园的破败、资金的匮乏……__果敢地提出了“条件保证、环境熏陶、精神引领、教师示范”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他抓住校风、师资、条件这三个束缚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以扭转风气、树立形象为目的,实施科学管理。建章立制,以严谨的作风营造良好的校风。他始终坚持原则,坚持正义,逐渐被教师认可。在学生管理上,他坚持秉公办事,不送人情,不给面子。因为学校管理,他得罪的人无数,有同学、有亲属、也有领导。学校开除的学生中有街头混混,有教师子女,有干部子弟,有自己的弟弟……他的叔叔因为他开除弟弟打电话痛骂他时,他默默无语,眼含热泪;街头混混到家里砸玻璃、摔电话、撕衣服,他面无惧色,正气凛然。虽然他铁面无私,使亲情淡了、友情薄了、感情浅了,但他拥有了全校教师的信任,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职教学子,拥有了他钟爱的职教事业。他的无私无畏彻底扭转了学校的学风、教风,形成了“师生偕行、励志弘进”的良好校风。

有了良好的校风为基础,他开始大手笔设计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校园占地20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硬化、绿化、美化面积5万多平方米,配套完成了48个专业实习、实训室和4个实训车间,设备总价值达2300多万元。学校建设期间,资金匮乏,他去县、跑市、赴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使学校建设达到标准和如期完工,他无论晴雨、不分节假,一直坚守在工地。硬是在缺资金、无经验等情况下带领平建职教人把学校建设成平建教育系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实现了平建职业教育的“多校合一”。由于费神劳心,工程结束后,他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夜里经常失眠,人明显又黑又瘦,与实际年龄极不相称,岁月在他的脸上写下了道道痕迹,在他的头上染上了厚重的白霜。身体垮了,本应该休息一段时间,但看到“多校合一”后,校内的混乱局面,看到学校搬迁后的百废待兴、杂乱无章,他放弃了休息,放弃了治病,坚持带病上班。抓统一、抓管理、抓教学、抓建设,硬是在人心涣散、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用一年时间将学校建设成了省级标准化职教中心。苍老的背后透出的`是欣慰的笑容。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条件好了,风气正了,人气旺了,办学规模逐年扩大,自20__年起,学校年招生人数始终位列全省第一。学校的发展为辽宁省职教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__多次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特别是20__年8月31日,全省职教中心校长联席会议在平建召开,学校建设工作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会后,中等职业学校和政府主管领导组成的参观考察团接连不断。他的育人理念在指引平建职教发展的同时,在辽宁职教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典范作用。

二、科学运营,实现学校全面发展

__科学确立了“强化学校文化建设,打造精神特区”的全员育人理念,进行有效的队伍建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他竭力把学生作为学校的名片去雕琢,形成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目的,以“全员、全程、全方位实施管理”为核心,以“一年成型,二年成人,三年成才”为主线,以爱为根本的规范化、科学化、立体式、阶梯式的德育模式。他始终站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制高点,用职业教育的前瞻意识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指导全体教师编制了内容更符合企业要求、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形成了国规教材与校本教材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相适应、基础平台与专业化方向相衔接、具有平建职教中心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模式创新中总结确立了专业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相衔接、实习岗位与所学岗位群相对接、职业素养的形成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吻合的具有平建职教中心特色的实习、实训新机制。他研究制定了完备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建立了“校内一年级有实习日,二年级有实习周或实习月,三年级有校内外结合的顶岗实习”的长效实训机制。各专业实习实训开出率均达98%以上,所有设备实现了安全、高效利用。实现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成功的学生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平建职教中心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在朝阳市首屈一指,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1%,对口就业率达到93.6%,就业稳定率达到92.9%。

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他坚持“管住心、凝成神、塑造魂”,通过规划学校愿景,让教师对学校充满希望;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让教师有精神之魂;通过诚心用人,让教师有用武之地;通过各级培训,让教师有先进理念。逐步将对教师的制度化管理内化为精神文化管理,形成了一支队伍。

    2229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