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个人写作>反思>

幼儿园环境创设反思

HT分享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环境创设反思1

近几年来,环境创设成为幼教界探讨的热门,经过学习和观摩我启发很大!以下是我个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些反思:

一、现状和困惑

每当新学期的来临,老师们总要冥思苦想做出各种主题和内容来布置墙面,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但常常是教师的一番苦心只换来孩子们短暂的关注,更多的价值体现在装饰美化活动室或供参观检查者欣赏。

真正能对孩子发挥作用的只有很少的空间,大多是用来张帖孩子们的绘画、手工作品。

这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的主观设置的内容多,幼儿自主参与设置的内容少等,一学期下来孩子的参与成了教师环境布置空白的填充,老师安排幼儿做什么,幼儿就做什么,体现不出孩子的自主性和兴趣性。

实践中的困惑: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发展,要让儿童与环境积极“对话”,在环境的创设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因此,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和孩子们主体性的发挥是我们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二、分析与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当前学前教育对环境布置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让幼儿通过主动参与环境创设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共识,怎样在环境创设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新《纲要》的“组织与实施”部分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是环境创设的主体,环境创设本身也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老师应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激发幼儿探索、参与,使环境创设融教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为一体,成为幼儿展示自我的窗口,让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三、实践中的措施与策略

活动室是幼儿在园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教师应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聆听孩子、走近孩子,正确处理好和孩子之间主导与主体在环境创设中的关系,从而在实践中转变教育行为。

环境创设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

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只让能力强的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做法,要相信每个孩子“能行”,给予每个孩子一定的自信;赏识孩子的“逻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鼓励孩子“试试”,还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探索时间与空间。

在孩子有兴趣时,调整原计划,满足孩子探索的需要;在孩子容易出错时,或等待一下,或在他需要时帮他一下。

只有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潜能才会自由释放和被充分开发。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将教育目标和主题内容有效融合。

环境创设内容的确定我们应该以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为基础,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将教育目标和主题内容有效融合,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参与创设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让他们从中能够获得经验。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以往活动室的墙饰主要起美化和装饰的作用,幼儿的参与体现在为他们开辟一块作品展示园地。

而真正有价值的墙饰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更应具有教育价值,这里的空间应该是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幼儿自我展示的窗口。

墙饰的主题和内容应与教育活动及孩子的学习活动相一致、相呼应,而不是幼儿作品的简单堆积。

某一主题下墙饰的不同栏目是教育活动和孩子学习活动中重要的阶段性经验的总结,栏目和栏目之间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由孩子们用绘画和语言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组合而成。

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过程表达他们的自我个性和思想感情,充分激活幼儿心中创新的火花,它直接影响到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丰富和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探究状态,并在各种尝试中使用材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幼儿知识的自我整合和集体建构。

幼儿园环境创设反思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许多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儿童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的。

一、满足孩子所需,给孩子一个丰富和谐的认识环境。

1、根据幼儿特点,适时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

教师投放材料首先依据的是教育目标。其次,材料的投放必须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兴趣。最后,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到幼儿的不同水平,个体差异,这是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如:主题活动《动感天地》中,我们与幼儿共同收集资料,了解物体的运动现象,还提供给幼儿一些废旧材料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制作、发现、探索周围生活中的运动与力的作用,还将幼儿的制作摆放在各区角或墙饰中,供幼儿继续操作,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和热情。

2、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

我们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材料,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

方,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正如儿童心理学大师皮亚杰曾极力主张让儿童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去主动建构知识一样,要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给予他们动手操作的自由空间和尝试错误的探索空间。

3、根据课程内容调整相适应的材料设置。

环境的创设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将教育目标隐性和体现于材料之中,是环境教育的一大特点,也就是投放材料应有目的性。教师必须要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与把握,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除了安排特定的教育活动外,还要尊重和支持幼儿自发产生的兴趣和问题,灵活调整教育计划,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二、放开孩子的手,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互动环境。

“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从兴趣的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这是《纲要》中一再强调的,环境的教育功能也正被充分地挖掘着。幼儿教育更离不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

环境为幼儿的合作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幼儿有共性也有个性,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活动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会引发同伴的模仿、学习及共同探究。幼儿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信息的交流,还能获得更多的经验,从而使他们用更多的方法去探索实践,积极互动,和同伴一起体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2、环境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教师创设宽松的气氛,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大胆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干预性要降低,要以最小的干预换取幼儿最多的活动,教师要把握好“度”,做到“有目的引导,适当指导”。教师要克服显性指导,采用设疑、提问、建议等方法支持幼儿的活动,关注活动的过程,留给孩子足够的探索和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3、环境促进家园之间的有效互动。

《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让家长参与到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创设活动中,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在每个主题活动实施之前,我们都通过家园联系栏向家长介绍主题网络、需要家长提供的材料和信息,家长们给予我们极大的支持。如中班开展《香香的蔬菜》主题活动,家长帮助孩子收集关于各种蔬菜的图片以及一些实物蔬菜,引导幼儿去了解蔬菜的丰富多彩,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也为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三、鼓励孩子挑战,给孩子一个勇于探索的发展环境。

关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对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至关重要。

1、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设疑与猜想是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原动力,正所谓“由疑而问,由问而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细心地捕捉孩子们的每一个兴趣点,对他们提出的疑问通过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讨论、收集材料、创设开放的区域活动等方式,在由孩子们的兴趣而生成的一个又一个生动、有

趣的活动中,孩子们尝试着利用多种方法来感知、探索,点燃创造的火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启发诱导,积极引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幼儿总是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去感受、去体验、去作用于外在的环境。教师要启发幼儿思考,开拓他们的思维,寻找更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探索水平,让儿童在探索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共同关注,分享幼儿探究的乐趣。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尊重幼儿的创造和发现,以自身的激情感染幼儿,给孩子们交流、争议,分享探究的乐趣提供一个平台。开放的环境,自主的活动令孩子们兴趣盎然,孩子们积极运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交流,活跃幼儿的思维,启迪幼儿的智慧,兴趣和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我们长期以来都在从不同的理解角度重视环境创设,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当然,也有不少的困惑,存在一些误区。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还往往存在老师思想多,幼儿思想少;老师动手、动脑多,幼儿看的多、动的少;固定多、变化少等诸多问题,全部由老师做或指定内容孩子做,过于注重布置结果,不重过程,过于强调艺术效果,而忽略了孩子能否成为环境的主人,因此环境也就失

去了教育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我们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使之成为能与孩子对话的活教材,使环境与幼儿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思考,这不仅仅让孩子参与或部分的把环境交给孩子布置所能实现的,而应将环境视为课程,并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环境是潜在、无声的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性的环境,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把环境教育的思想渗透到每一项活动中,共同创设幼儿所喜欢与之互动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去讨论、去解决、去探索、去竞争,让幼儿园教育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发展和成长的舞台,让幼儿在充满欢乐的环境中更健康地成长。

幼儿园环境创设反思3

本学期12月20日,我园迎接了省优质园评估专家来园验收,在做好省优质园评估验收准备工作的时候,我发现环境创设对于我来说是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最烦恼的事情。每当要布置环境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不知道做什么,于是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布置环境,却没能够从幼儿的视角、幼儿的本位去设计环境,没有真正理解环境、真正服务于幼儿。通过这次环境的创设我终于明白了,环境创设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环境创设的主体决非教师,不管是环境还是区域我们都要围绕着幼儿去创设,区域材料的制作首先要考虑幼儿,要让幼儿看到材料后想玩,还必须耐玩,所以在制作好材料之后我们要自己先去玩一玩,试一试材料的耐玩度到底如何,可以围绕情景游戏和角色去创做材料,材料的目标性、操作性、引导性要强,让幼儿看了就知道怎么玩,材料不仅要讲究美、品味,更重要的是要突显文化,要让材料成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始终牢记没有美感的材料是杂乱,没有教育内涵的布置是堆砌。

在通过本次的环境创设活动,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环境的创设要贴近孩子的生活

孩子是幼儿园的主角,因此,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方面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孩子为中心,创设一个孩子喜欢、孩子热爱的环境,这样才可以调动孩子积极的情感,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促进孩子更好的学习。

2、环境的创设要有知识的体现

幼儿园墙面的创设主要孩子的主题活动为主,孩子们在学习相关主题后,会有表达表现的欲望,他会迫切的想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给他人听,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这一特点,帮助孩子孩子创设的一个表达表现的空间,让孩子们充分的发挥这种表现的潜能,帮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增加孩子的自信。除了课上的学习活动之外,环境对于学习内容的体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

此,教师要对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创设专栏,供孩子们继续学习、总结梳理经验。

3、环境的创设要有孩子与家长间的互动

在创设环境的时候,教师要注重环境的互动性。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孩子通过和家长共同收集资料获取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让我们的家长知道幼儿园里给孩子们提供了哪些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实施与开展丰富了孩子的哪些经验与技能,家长可以通过教师主题墙和互动墙的环境创设,了解我们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回家后帮助孩子巩固知识、丰富经验,让孩子收获的更多。

4、环境的创设要有美的表现

不同的表现形式,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孩子的作品有的时候是简单又凌乱、单一又抽象的,因此在其他人欣赏的时候很难看出孩子的内在发展变化。因此,如何让大家感受到孩子的这种进步与发展,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独特智慧,让环境变的美观,有内涵,并且能够表现出孩子的韵味。教师可以通过边框的修饰还有小装饰的配搭来实现美观的视觉冲击效果。

总之,通过这次班级的环境创设,我从全园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而是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和社区资源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活动环境。我想以后在创设环境时,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思考、多反思。

幼儿园环境创设反思4

我们都知道区域活动是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在上个学期中,为了迎接省的复审活动,我园在区域环境布置下了很大的功夫。其实也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各个班的老师们都在绞尽脑汁思考班级区域的策划与布置,都在加班加点地制作区域材料,但是最后的结果不是我们所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为了帮助解决这问题,我园在上周的教研活动中,诚挚地邀请了我省的幼教专家吴海虹老师给我们做了一次讲座——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策略。在这次的讲座中我受益匪浅,知道自己设置的区域问题出现在哪,同样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为以后的区域布置留下…….

一、反思区域环境创设的不足。

吴老师提醒我们在创设区域时,要注意活动区的合理布置,合理布置要注意三性:界限性、相容性、转化性。在上学期中,我班设置了小小智慧屋——益智区、椰娃工作坊——美工区、玩具乐园这三个区角。我觉得我们的教室虽然小,但是我们在设置区角的界限性这点还是做得不错的,在小小的空间中能很好地刮分三个区域,各个区域不互相影响干扰,能让幼儿尽情地在各个区角中自由的创作与发展。但是相容性还是有点不足,我们把需要水的美工区离水源远了一点,并且孩子们去拿水时影响了玩具区的孩子们。吴老师说的转化性,我们更是没有做到,在当时设置时我们也不了解这点,因此造成我们的各个区角都是非常孤立的,不是相铺相成的,没有让各个区角起到很好的转化作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我们怎样投放材料,有哪些可遵循的原则呢?吴老师对于这块说得更具体。让我们了解了投放材料要注意五性:目标型、操作性、层次性、针对性、阶段性。

在上学期中,我们创作的区角对于这五性做得就不是很到位。例如我们的“小小智慧屋”,我们只顾投放很多的材料把区角中的柜子填满,老师只是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成品制作了一些材料,并增添一些拼图投放在其中,所以目标性不是很强,层次性也不明显,阶段性也没有,最后导致孩子们都不大乐意进入这个区角。又例如“玩具乐园”,我们也是把幼儿园提供的现成玩具全部投放到其中,孩子们进区操作时,只是让孩子随着自己的意愿自由拼插、拼塑、拼搭,没有明显的目标性。如果老师在投放之前能根据幼儿的特点阶段性地投放,并且有目的性地要求孩子们拼插,如第一个月要求孩子们拼插电器类的作品,第二个要求孩子们拼搭自己见过的建筑物等这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可能孩子们在玩具乐园中会有更大的发展。还有我们的“椰娃工作坊”,本区角我们是以主题活动《小导游》中孩子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围绕“让幼儿了解宝岛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这一活动目标,在区域里,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椰壳、贝壳、各种种子等,让幼儿在椰壳上作画,利用贝壳穿链子,用各种种子贴画等一些制作性材料,从而达到落实活动目标,促进其操作性、创作性发展的目的。但是我们忽略了层次性、阶段性。在贴画这一目标中,我们应该让幼儿首先根据老师提供的画,利用简单的材料即时贴来贴画,接着再加点难度,利用乳胶和种子来贴画,最后再让幼儿自画自贴或者根据主题内容制作一些家乡工艺品的这样循序渐进、阶段性的指导,那么孩子们在贴画这方面就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反思5

丁鹏老师在开场的时候介绍了一个《叫我第一名》的电影,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身患妥瑞斯病症的男孩由于他的病而遭受他人的排挤,白眼,但却因为他的校长的一句话而改变了他的一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全美教师第一名。回到家我细细的看了这部电影,就如丁老师的那句话一样,不管给了孩子多么宝贵的东西,而剥夺了他的欢乐,那么一切都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要给孩子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我们认定他们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主题墙的创设,我们要的是循序渐进,根据孩子的思维和思考而慢慢的将主题墙充实起来,让孩子能在自己所处的幼儿园环境中,每天能感受到知识,而不是将知识硬塞进去。有的时候,我们老师会把主题墙一手建设,一下子把主题墙都充实,但是效果却是一点都没有,孩子不但对主题墙里的内容不感兴趣,还学习不到知识。看了丁鹏老师的许多关于其他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区角的投放,我还需要学习怎样将孩子的积极性提起来,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和我们老师一起将主题墙,和区域角建设的更丰富,让孩子成为主题墙的设计师,让他们从设计中感受到欢乐,学习到知识。

    227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