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个人写作>反思>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晓芬分享

教学反思是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及其效果,寻找不足之处并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学习。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1】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是一则成语故事。这个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着的意思。寓意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个跨度的,为了帮助学生迈过这个跨度,必须重视情境创设,因为学生只有在耳闻目睹之后,才会真正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正确地对故事角色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寓言向我们揭示的道理。通过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的年龄情况,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导入设计富于情趣,吸引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一上课,我便引导学生通过积累成语,引出这个故事,学生由此兴志勃勃地投入学习,思维随之活跃起来,质疑创设问题情境也就应运而生,各个疑问代表了学生学习寓言的求知欲,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探究的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

2、重视对重点词句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和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能力:

在这篇课文中,我设计了“练习说话”的环节,高度重视字词教学,因为这正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讲“应该”这个词时,我指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词义,让学生说句子练习进行运用语言文字训练。另外,还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类似“亡羊补牢”的例子,让学生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个成语故事,指导学生处理解决生活中的事情。

3、重视朗读文本,让学生在读中品悟,培养语感,形成朗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读好两次丢羊的经过。第一次他是满不在乎,街坊劝说的话,他没当回事;第二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按照街坊说的去做,并立即动手将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把寓言中所表达的几个层次的意思读出来。在朗读的形式上,先让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默读理解故事内容;老师范读,学生练读抓住重点词句;最后再分角色读,通过反复地读,达到理解寓言含义的目的。然后,充分利用插图,将四幅图放在一起,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大家的学习兴趣十分浓,有的复述故事,有的'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4、拓展练习,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最后十分钟,我又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了语文读本上的《熟能生巧》,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激励学生重视阅读《语文读本》,而且进行了语言积累。

综合上述,本节课学生读懂了课文文本,理解了寓意,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了语言积累。当然,这节课不免还存在着一些遗憾:

1、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更加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2、在联系实际环节,有的学生理解了寓意,但是不能条理清楚地叙述出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2】

我所讲的是寓言《亡羊补牢》。由于这则寓言较短,所以一课时完成。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着幻灯片教学。根据学习寓言的三个步骤来教学。首先是理解题意。然后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内学习课文内容。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寓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去组内学习。本课我是采用回答问题与朗读指导及学习生字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我设计了组内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切身体会对话的语气,增强了合作精神。三年级是开始写作的最初阶段,在学文的同时要为写作打基础。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插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编演才能。为了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我采用了一段flash动画展示了生活中的亡羊补牢事件。最后教给了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生字在最后做了短时呈现。以上是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还存有许多不足之处:

1.语言运用不恰当。有罗嗦现象,导致课堂延时。(还有不该自己讲的东西自己讲了。)

2.由于时间关系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亡羊补牢的例子。这是讲课中的一个失误。

3.在演示flash动画的运用过程中前一部分可以删去,只运用后一部分即可。

4.没有拓展延伸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3】

《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有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

1、谈话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寓言”的含义。接着揭示课题,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在理解题目的意思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在教给学生解释词的意思的时候,可以把词中每个字的意思进行整合,即可解释清楚这个成语意思。在解释每个字的意思的时候,我慢慢的渗透一种学习方法,即:把字词的意思放在文本中去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先自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识字环节,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读中感悟,体会寓意。

抓住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和表现不同进行教学,朗读,感悟。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悟出道理。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使学生真正受益。而且还总结了学习寓言的方法,为下一则寓言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不足之处:

1、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有些孩子人云亦云。

2、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生成,使课上的更精彩。

3、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4、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4】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有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寓”:寄托,“言”:讲道理。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某种事的文学作品。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接下来让学生理解“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2、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故事内容。

为什么养羊人的羊丢了一次又一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用“﹏”画出丢羊后养羊人和街的表现。交流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学生很快能够找到文中的句子,并能理解到位,不过在引导学生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时,学生并不能很快的理解,我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养羊人的毫不在意、满不在乎。街坊的关心、着急、诚恳。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读加以体会。

3、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来的及)。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这个语言故事应该让学生懂得后一句话“未为迟也”,学生大多能够说出前面,不重视后面,我及时给学生补充。这样能让学生明白一个什么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并不算晚。)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学生在理解有些词语的意思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如,当有的学生说“亡”是逃走的意思。我则直接告诉学生“亡”是丢失的意思,没有给学生讲清这个字在古汉语中的意思,“牢”也存在这个问题,学生直接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了,这里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继续给学生补充一些古汉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古汉语,并降低难度。

2、《亡羊补牢》的意思没有及时让学生写下来,这样在做题时容易出现错字或写不下来,还要让学生多写一些。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5】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二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这则寓言时,我采用了电子白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学习: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二、初读解题。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四、由事悟理 。这篇寓言比较简单,所以感觉效果还不错。首先利用白板出示图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到这些图片你们会猜到是哪则寓言吗?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一下就提升了。接下来在学生读课文前,利用白板播放了朗读课文,为学生在接下来的朗读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时候,注重了学生对文中的角色分析如:想象一下,街坊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劝他呢?他又会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街坊呢?所以设置了练习:街坊()地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地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后面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他在修羊圈的时候那个街坊又来了,看见了他,又会怎么样说呢?最后让孩子们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对寓意的感想。

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技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教学方便轻松,使师生的距离拉近了,现场交流更有效了,掌握知识更扎实了。

2.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显得更明显:

1.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更加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2.在联系实际环节,有的学生理解了寓意,但是不能条理清楚地叙述出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这节课通过利用白板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做起,每天都让自己的课堂改变一点点,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让我的课堂渐渐精彩起来,魅力起来。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6】

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我微笑着回答:学习新课。他们脸上立刻洋溢着笑容,并向我耳边回声道:老师,我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两个寓言故事,我在家已经读熟了。可有趣了,里面还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

叮铃铃.......我们就这样在谈论中开始了第二节的课堂,孩子们上课的状态高昂、激情,使我回荡心间。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什么是寓言的知识,并在欢快的学习气氛中大家的积极性,那真是厚积薄发呀!

我从课题入手,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这则寓言。我们引入眼帘的是闯生字关,令我欣慰的是学生们都能在不出示读音的情况下,认读这些生字,看来他们的预习功夫用心了。我通过齐读----开火车读----分组读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们认真学习的尽头,使我开心。这节课进入课文朗读时,学生们都能做到津津有味地去咀嚼文中的深刻道理。我首先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自由发挥。结果他们认为:养羊的人早就应该听街坊的话,这样就不会被狼叼走。但这个养羊人,最后后悔了没早听从街坊的劝告,心想还是赶紧把羊圈修好吧!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分辨出应该做一个知错就改,多听取别人教导的道理。

通过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们去动脑思考问题,老师做补充、总结是课堂学习的必要环节。因为通过前四单元的学习、做试题,我发现里面的题型考察学生的思维想象题型较多。这在平常的上课中,要多善于指导、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想象发挥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通过课文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一是那个养羊的人丢了几次羊?二是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么样?三是你认为养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四是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例子吗?试着说一说吧!从这几个问题中升华对课文深刻道理的理解。学生们在前三个问题中,都能脱颖而出,唯独在最后一个问题回答中有点难度,回答的不是多理想,以后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体而言,学生的听课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足的之处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篇7】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养羊人丢了羊,开始不在意,后来羊又丢了,最后补好羊圈不再丢羊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养了许多羊,丢羊后,不听邻居劝告。第2自然段写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他后悔不听邻居的话,立刻把养圈修好,从此再没有丢过羊。第三自然段写的是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是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课堂上多次出现难读的词句,并且注意了学习的层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我首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先让学生读词,然后再读句,最后再读全文。有了这个层次,学生在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文章题目为突破口,直奔重点。

“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这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默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四、注意了对学生的引导。

在理解课文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例如:在理解“赶快把羊圈修好吧!”这句话时,就采取了和“把羊圈修好吧!”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邻居非常着急的心情。又如:在理解丢羊的真正原因时,就采取了按“当( )时候,我应该( )。”句式填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丢羊的真正原因是没有修好羊圈。还采用了换词和补充课外资料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这节课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很多考虑,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不够灵活,例如“当( )时候,我应该( )。 ” 学生所回答的结果出乎了老师的意料,直接说出了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就应该把羊圈修好。此时我表扬学生后又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走,不能表现出学生的回答好在哪里。如果此时让学生将老师的答案和学生的答案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会更容易加深学生对这个故事所说明道理的理解。再有,学完这个故事以后,如果让学生全文品读理解,会给学生一个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想渗透。

    199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