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案例范文
志艺分享
《故乡的小路》是小学五年级教材中的一首歌曲,表现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怎么样让学生“唱好”这首歌曲呢?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歌曲教学。接下来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案例,望大家喜欢。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一
《故乡的小路》是小学五年级教材中的一首歌曲,表现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怎么样让学生“唱好”这首歌曲呢?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歌曲教学。
一、节奏
这首歌曲与以前所学歌曲最大的不同是歌曲中同时存在两种拍子,这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变拍子。我想让学生自己发现,于是在初听歌曲的时候,利用节奏游戏,我跟着歌曲拍节奏,让学生模仿节奏,然后让学生说出节奏型有哪些不同?最终,大家发现两种拍号在歌曲中是以小节交替的形式出现的。(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明白节奏的反复性)与此同时,老师弹琴,学生来伴奏,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更好地把握这种结构上的相同性,为歌曲的演唱奠定了基础。
二、歌曲的意境
因为歌曲中乐句很相似,很多同学在歌曲演唱过程中都唱得没有什么变化,缺少歌曲意境的表现。我先让孩子们将歌曲按旋律分段,明白歌曲的前半段重在叙述,后半段重在抒情,歌曲的高潮在后半段。但是,后半段的这两个乐句在演唱中力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区别不同的力度?
我先让学生用朗读的方法体验文学朗读中的高潮。我先朗读,学生跟读,有些同学的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弱,有些同学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更强,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先强后弱,能更好地表现这种对故乡的意犹未尽的思念,先强再强,表现自己对故乡无比强烈的思念。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见解,接着说:“同学们,刚才是我们在朗读中的处理,音乐中的高潮不一样,它必须借助旋律来表现。我们想一下,歌曲高潮处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怎么样的旋律才有助于我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我们再来看这两个乐句的旋律,你听一听,想一想,怎么样的处理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最终,在我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一致认为先强后弱的方法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创编活动
这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创编歌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参与活动,而且每个小组都表现的很好,表现了团体的力量,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已经突破,了解变换拍子并能创编,我通过小组接唱、创编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反应能力。
这节课,让我们都明白了唱好一首歌曲的不容易,但也知道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思考,多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小组合作,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我们的歌一定会唱得更好,更动听!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二
《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歌曲。4/4 3/4拍,D宫调式,全曲共分为两乐段。第一乐段音区低而深沉,以弱起开始,曲调平稳,在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之后,情绪逐渐得以抒发。这首歌曲要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对故乡淡淡的回忆和深深的眷恋之情。歌曲的第一乐段,似乎是在用倾诉的口吻向我们描述着一段童年往事,清幽流淌着的旋律仿佛像这条童年走过的蜿蜒小路一般沁入人们的心里;第二乐段则是在第一乐段的铺垫下,旋律上有了一些起伏,情绪逐渐在回忆的梦中升温,将一种忆往事、思故乡的情感倾诉出来。《故乡的小路》所要向我们表达的并非是喷涌而出的浓烈情感,而是像一眼淡淡的清泉,逐渐将那种内敛而深沉的爱送达心底,令人回味无穷。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设计思路的主线以“浓浓故乡情”为情感基垫,在音乐情境中抒发故乡情,表达故乡爱。主要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环节:
1、故乡小路上的回忆——导入新课。
2、演唱《故乡的小路》——学习歌曲。
3、纵向挖掘不同艺术作品,归“情”于“故乡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这节课,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和情感色彩的音乐情境,帮助孩子投入音乐活动,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做到真正的情景交融。依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三个关键处,分别是:
1、视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
2、学习掌握升记号——体会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激发对歌曲丰富的情感体验。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始终感觉识谱教学是一个很难把握又必需抓牢的难点。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五六年级识读乐谱做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并且能够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等常用记号
作为情感延伸的另外一种表现手段,我牢牢把握住“思乡”这一条主线,分别选择了描写故乡的不同艺术作品,在聆听中感受不同作品的情感表达,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使孩子们了解到:对家乡的记忆,不仅仅在那条通往故乡的幽静小路上,一枚小小的邮票,无不寄托着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离愁别绪,故乡的云,更是另一种激情澎湃的表达。这也正是我努力想向大家传达的一个重要思想情感:“长长来时路,依依寸草心”。“归情于故乡”是整堂课的最终情感归依。
总之:这节课最终能按照预想的目标得以实现。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音乐的学习里,我只希望学生的情感世界能够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而需要我们做的,便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他们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使他们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三
《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在认真研究课程之后,本着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通过听辨和创编,了解变拍子,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加强对变拍子的认识。
3、感受变拍子的特点,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变拍子节奏,表现出歌曲优美和抒情。在进行节拍训练和感情处理方面我采用了:
一、对比聆听的方法。先复习三拍子和四拍子指挥图示和节奏特点,然后利用游戏的方法,将3/4与4/4变拍子节奏在歌曲中找出规律,并反复练习将这一难点解决并消化。
二、歌曲的感情处理是本课的难点,在这一环节中先从导语中渗透关于故乡的概念,然后在歌曲处理时从歌词入手,由配乐朗诵歌词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韵味,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之情。从而引出第一乐段的旋律平稳,如同内心的诉说,着重表现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乐段的音乐起伏较大,情绪激动,充分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结束句的仿佛人们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之中,情真意切,余味无穷的歌曲处理。让学生能够体会并运用到歌曲之中去。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课没有能够使用课件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对于本课的教授有两点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充分考虑时间的安排。在变拍子的环节应该言简意赅一些,把握之间,让后面处理歌曲的时间更加充分一些。
二、加强第二乐段的学习。第二乐段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要以思念之情做倾诉的主线,以第一主人翁的身份投入的歌唱。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反思,希望下一次的讲授能更加得心应手。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案例范文四
这节课中涉及的歌曲是早于学生出生时创作的,他们所学唱一些经典唱段也只是通过现如今的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口传心授而学会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再就是考虑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些经典的老歌,基于这两点考虑,我用从选材、设计课堂步骤、提前下达预习、表演任务和教法(采用聆听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拓展思维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等,使得这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并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双边配合十分默契;同时课堂教学调动了不同特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五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什么是具有音乐课的气质?这是一个在每个人心理很模糊的印象,虽然很模糊,但它一定是美的,让人陶醉于音乐,耐人寻味的感觉。当然,这不能离开音乐学科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歌曲,4/4、4/3拍D宫调式,全曲共分为两乐段,第一乐段音区低而深沉,从弱起开始,曲调平稳,在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之后,情绪逐渐得以抒发。这首歌曲要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对故乡淡淡的回忆和深深的眷恋之情。歌曲在第一乐段似乎是在用倾诉的口吻向我们描述着一段童年往事,清幽流淌着的旋律仿佛像这条童年走过的小路一般沁入人们的心里;第二乐段则是在第一乐段的 铺垫下,旋律上有了一些起伏,情绪逐渐在回忆的梦中升温,将一种忆往事、思故乡的真实情感倾诉出来。《故乡的小路》所要像我们表达的并非是喷涌而出的浓烈情感,而是像一眼淡淡的清泉,逐渐将那种内敛而深沉的爱送达心底,令人回味无穷。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设计思路的主线以“浓浓故乡情”为情感铺垫,在音乐情境中抒发故乡情,表达故乡爱。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图谱导入。
2、演唱《故乡的小路》学习歌曲。
3、激发对歌曲丰富的情感体验。纵向挖掘不同的艺术作品,归“情”于故乡。
歌唱是学生音乐水平的直接体验,一首歌曲经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表现会更富感染力,《故乡的小路》是表现了对 故乡浓浓的思念,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怎么让学生“唱好”这首歌曲呢?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抓住两点进行歌曲教学:
1、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第一个环节我通过边唱边画图谱、随歌曲拍击节奏、静静聆听音乐、随音乐哼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学歌之前反复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及情感,注重整体聆听的实效性,为学习歌曲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的教学我改变以往教学一句教唱一句学唱的方式,因为我认为这种方式学生学起来既单调无趣,缺乏学习兴趣,又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性。我让学生根据对歌曲的感知能力整体学唱,只在重难点地方指导学唱,由于有了第一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这首歌曲。在进行歌曲的情感处理时,我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很好地唱出了歌曲的意境及强弱力度。
第三个环节创造活动我设计将歌曲、舞蹈、打击乐器结合让学生充分创造、表现音乐。
2、图谱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根据歌曲内容设计了本首歌的图谱,分别出现在课始和课中,设计课始激发了学生学歌的兴趣,设计课中又很好地指导了、检测了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反思这节课,我有许多需改进的地方:
1、 要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在设计环节时要考虑到所设环节如何真正为教学、为课堂作服务,如何真正通过环节的设计有效突破重难点,而不是为了花哨和课堂的可看性。
2、给小学生上课教师的语速要放慢,让学生听得懂、听得清。
3、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还应多样、生动些,尤其是评价语言。
4、自身声乐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