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实施方案5篇
在幼儿园进行渗透式社会领域教育,主要是指在日常开展的幼儿园活动或是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社会领域的教育渗透。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1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快乐和情趣。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一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新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起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快乐的情绪体验。
2、教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积极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2
设计思路
按照教育进度又到了实施“动物”主题的时候,其实对于现在的小班幼儿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早已通过电视、绘本、故事、玩具、游动物园等方式对一些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主题活动中除了可以提供机会让幼儿运用自身的经验,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认知,还能如何推动幼儿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呢?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期,他们对动物的经验较多停留在对名称、明显的外形特征、叫声等外显的特征把握上,因此,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幼儿主动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来学习的游戏情境。于是,我设计了学习活动“猜动物”。
活动中教师仅需要提供一些动物的照片和卡片,设置简单的游戏规则,由幼儿决定玩法。
活动玩法中很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这就迫使幼儿只能用其他方式来表现动物的特征。通常幼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但如果遇到不会叫(长颈鹿)、或叫声雷同(狮子、老虎)、或动作相仿(马、斑马)的动物,幼儿就不得不再加以辅助说明,即用语言来描述动物的特征,所以游戏情境中教师提供逼真的动物照片或卡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对于正在猜的幼儿来说,他们听到、看到同伴所表征的特征,首先就会联系自身已有的经验来判断是什么动物:而当同伴的表征同时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动物共有的特征时,猜的幼儿就会很着急,因为“猜出动物”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于是他们会主动地想办法参与,通过提问、质疑、帮助等方法丰富表征使自己能尽快猜出动物。同伴之间的互动是直接的、自然的,教师只要在一旁“推波助澜”即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征动物的明显特征,并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
2.体验猜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动物的照片和卡片(尽可能是动物的照片,卡片上的动物形象不宜是卡通形象)。
展示板:前面贴有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后面贴有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第一轮游戏
(一)出示展示板前面贴的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
【设计意图:游戏刚开始,就让幼儿能看到五个动物,幼儿猜动物时除了可以运用自身的已有经验,还可以用排除法、对应法来猜动物,这样的方法或许对幼儿来说更方便。】
(二)介绍玩法:让幼儿从五个动物中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是什么动物。
主要提问: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猜出你喜欢的动物呢?
2.你还有其他方法让大家来猜吗?
3.猜动物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他(她)选的是什么动物吗?
【设计意图:选择这五个动物是为了便于幼儿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征,如幼儿会用“汪汪汪”的叫声来表征狗;双手在头顶做成“耳朵”状,用一蹦一跳的动作来表征兔子;用单腿在前的跑的动作表征马。但是,如果选的是斑马如何用动作表示呢?怎样区分马和斑马呢?也许幼儿会用语言来描述斑马的皮毛颜色——黑与白,这恰巧又和熊猫的皮毛颜色相一致,幼儿又会如何表达呢?教师有意识地选择这五个动物就是想为幼儿设置障碍,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难度。】
主要关注:
活动中幼儿是否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幼儿是否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表征。
教学策略:
当有的幼儿一下子想不出表征的
方法时,教师可鼓励其他幼儿帮助这
名幼儿。
【设计意图:这样的策略既缓解了幼儿表征不出时的尴尬,又使游戏能继续进行,还能加强同伴间的互动。】
二、第二轮游戏
利用展示板后面的动物卡片玩猜动物。
玩法:请幼儿到展示板后面,悄悄选定一个动物,然后再到前面来让大家猜(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大家猜对了,就把这个动物贴到展示板前面,幼儿集体验证。
【设计意图:展示板后面的动物卡片和前面的五个动物形象不重复;当幼儿看不到动物卡片时,他们只能运用自身经验来猜动物,这样就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而且更有神秘感和趣味性。】
主要提问:
1.现在动物们都躲起来了,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呢?
2.如果他(她)做的动作(或说的话)还是没能让你们猜出这是什么动物的话,你们想不想问问他(她)呢?
【设计意图:鼓励猜动物的幼儿提问、质疑,增加他们互动的机会;也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方式的机会。】
主要关注:
1.幼儿运用了哪些已有经验来进行判断和猜想。
2.幼儿之间的互动是否存在理解上的误差。
教学策略:
1.及时肯定能运用不同方式或多种方式表现动物特征的幼儿。
2.当幼儿因互动中存在理解上的误差而猜不出来时,教师要采用鼓励和正面引导的方法:
(1)及时公布答案,大家共同出主意寻找合适的表征方式。
(2)鼓励幼儿追加提示:先不把答案说出来,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继续猜?
(3)鼓励猜动物的幼儿使用各种方法猜出动物。
三、延伸游戏
幼儿可以自己想一种动物(卡片上没有的),让大家来猜。
主要提问:
这次要增加难度了,请想一种卡片上没有的动物,然后想办法让大家猜出来,行不行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可以放在多次游戏之后。有的幼儿喜欢或了解的动物卡片上没有,通过延伸游戏能进一步满足幼儿的个体需要,以及创造各种表征方式。】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3
1、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名字。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进一步熟悉同伴。
活动准备
1、PPT:班级幼儿照片
2、屏风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芝麻 开门
教师边念儿歌边走到屏风后面
当儿歌念到“请问你是谁?”掀开屏幕指向__幼儿,
请这个幼儿大声地说“我是___”
二、游戏:谁不见了?
请几名幼儿站在前面,坐在下面的全体幼儿闭上眼睛。
教师迅速让一名幼儿躲到屏风后面。
请大家迅速猜出站在前面的哪个小朋友不见了
三、PPT:我们班的孩子
提问:照片上的孩子是谁?他是我们班级的孩子吗?
(引导幼儿关心这几天没来幼儿园的孩子,并熟悉他的名字)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长大的变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
2.了解在自己长大的过程中,本领会越学越多,激发幼儿喜欢长大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婴儿时期使用过的物品,如:衣服、鞋袜、帽子、手套、等。
2.幼儿从婴儿到现在有代表性的的ppt课件、摄像短片。
活动过程:
一.感受长大的变化。
1.出示场地上的部分物品,引发幼儿兴趣。·
师:这些东西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幼儿选用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尝试操作。·
师:桌上摆放了许多物品,请你们选一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穿一穿,玩一玩吧!
3.幼儿交流穿戴完的感受。
提问:你用了哪些东西?觉得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因为我们都长大了,小时侯用的东西就嫌小了,穿不下,戴不上了,不需要了。
二.观看PPT课件,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激发幼儿喜爱长大的情感。
1.分段播放课件,观察小宝宝是怎样一步步长大的。
师:你们发现自己长大了吗?怎么看出来我们已经长大了呢?
2.激发幼儿喜爱长大的情感。
幼儿自由谈论: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己长大。启发幼儿谈论自己在幼儿园的变化,学会了哪些本领。
3.观看幼儿在园的摄像短片。
师:原来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这么多本领,真棒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幼儿园里的进步吧!
小结:每个人都会长大,天天好好吃饭、睡觉、锻炼身体,能让我们的身体长大,好好学本领,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4.做健康操结束。
师:你们喜欢长大的自己吗?长大了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5
设计意图
在一次“找春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看到小区里五颜六色的花儿兴奋不已,“好美啊!”“好香啊!”……就在这时,一只小手拉住了我.“老师,我好看吗”我低头一瞧,只见贝贝摘了一朵红色的花插在小辫子上,正得意地看着我呢。看着贝贝那可爱的模样,责备还是包容我迟疑了。如何让小班的孩子懂得花儿好看,大家都要爱护的道理呢,经过思考,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了。
2.懂得花儿好看,大家都要爱护它。
3.体验花儿被折的悲伤心情,学会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观察春天自然现象的经验。
2.材料准备:布置花园场景,关于春天美景和折断花的PPT,撕花材料。
活动过程
看一看,感知花儿绽放的美丽
1.摸一摸、闻一闻美丽的花儿
师:小朋友们,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花儿可真多呀!有些什么颜色的花呢你觉得它像什么
2.欣赏更多的花儿
师: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漂亮的花,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花可真多,这是哪儿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花看到这些漂亮的花心里感觉怎么样呢
小结:春天来了,幼儿园、公园、田野里的花儿都开了,花儿不仅能让环境变得更加漂亮,还能让我们看花的人心里感觉很舒服呢!
想一想,体验花儿被折的心情
1.猜猜花儿为什么伤心
指导语:听,谁在哭呀花儿怎么了,它为什么哭呀
2.体验花儿被折的悲伤心情
指导语:花儿被折断了,它好伤心呀!还有谁也会很伤心呢你们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3.比较花儿被摘前后的画面
指导语:看到这两幅图,你们会有什么想法这么好看的花儿能摘下来吗
小结:花儿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丽,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它。
做一做,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1.讨论如何帮助小兔子
指导语:
(1)那是谁把这朵漂亮的花儿折下来的呢
(2)小兔子为什么要折花呀请小朋友猜一猜。
(3)我们听听小兔是怎么说的。
(4)原来小兔折花是想做一个花环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幼儿自由讨论)
2.帮助小兔做花环
指导语: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让小兔变得更漂亮,老师这儿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皱纹纸,我们做一个漂亮的花环送给小兔,好不好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结束语:花环真漂亮,我们一起去送给小兔子吧!
现场点评:
这节社会活动,教师借助小兔摘花做花环这样一个载体,巧妙地设置情境,将美好的情感进行迁移,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接纳“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体验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
“看”——让幼儿充分感知
活动开始,教师首先创设花园的情境,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真切感知春天花儿的美,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接着通过观看PPT,引导幼儿说出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花,让幼儿充分感知春天来了,幼儿园、公园、田野的花儿都开了,花儿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美,还让我们的心情更舒畅。
“想”——让幼儿接纳道理
随后的情感迁移,教师借助哭泣的花儿引发幼儿思考“花儿为什么哭”“还有谁会伤心”“看到折断的花儿,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提升:是的,它的家人、朋友都很伤心,所有看见这朵美丽的花儿的人都会难过。在此环节中,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花儿被摘前后的画面,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幼儿真正体悟到“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
“做”——让幼儿体验快乐
这个环节,教师继续追问:“是谁摘的花呢”“小兔为什么要摘花”“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幼儿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遇到事情正确处理的方法,同时还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