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新疆导游词>

新疆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邓茵分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新疆景点导游词,希望大家一起来收藏哦。

新疆旅游景点导游词1

阿尔泰山脉为西北至东南走向,西起西西伯利亚,经阿勒泰地区,东至蒙古,绵延20_公里左右。阿尔泰山处于湿润的西风气流迎风面,西南的湿冷气流带来了丰沛的雨雪。雪水顺坡南流,汇成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两大水系,滋润了千里草场,成为新疆畜牧业的重要基地。阿尔泰山有冰川...

四百二十条,总面积293平方公里,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峰岭全年冰封,山下却繁花似锦,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非常明显。阿尔泰山西麓生长着茂盛的温带落叶针叶林,主要是西伯利亚落叶松,伴生西伯利亚云杉、白桦等,不少珍禽异兽出没其中,著名的喀纳斯、布尔根、卡拉麦里山、福海、金塔斯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隐身其间,神秘莫测。在这座山脉峻峭伟岸的岩石上,有20_-3000余年前的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岩画。从吉木乃县、哈巴河县直到阿勒泰地区最东部的青河县,每处山上几乎都有岩画。这片山脉因此被称为“阿勒泰山千里岩画长廊”。阿尔泰山岩画是由一代代游牧民族不断补充而成的艺术巨作,分为岩刻和彩绘两种。

内容多为狩猎,放牧、舞蹈、宗教活动及家畜和野生动物形象。岩画分布较为集中且交通也方便的有位于阿勒泰市西南约25公里切木尔切克乡的“玉依塔斯”岩画群,这里有一幅岩画长15.6米,高2米,为目前阿尔泰山我国境内中最大的一幅;另外,位于阿勒泰市正南约30余公里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的雀尔海和多拉特沟岩画也十分出色,内容多为狩猎、征战、舞蹈、放牧及虎、狼、狗、牛、马、驼、鹿等动物形象。

新疆旅游景点导游词2

卡拉库里意为黑海。卡拉库里湖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幕士塔格冰山脚下,该湖在群山环保之中,湖畔水草丰美,常有柯尔克孜牧民在此驻牧。遇到晴朗的天气,碧水倒映银峰,湖光山色浑为一体,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依湖建有旅游接待站,备有帐篷蒙古包、游艇、骆驼、马等供游人之需。

卡拉库里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岭环抱,特别是周围的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更为这个湖增添了神奇而美丽的色彩。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皑皑银峰、绿色草原和湖边畜群倒映在湖中,异常优美。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是登山旅游者的大本营,也是过往旅客参观游览的场所。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依湖建有旅游接待站,备有帐篷蒙古包、游艇、骆驼、马等供游人之需。

湖畔的苏巴什草原上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有塔吉克人的毡房和木屋,还有专设的登山营地,湖的北面30公里处有布仑口运输站,也为游客提供食宿。

湖边有毡房、木板房可供旅游者下榻,就餐,包括新鲜蔬菜在内的风味餐,岸边还有小橡皮船可供人们在湖中自由荡游,欣赏帕米尔高原的大好风光。

新疆旅游景点导游词3

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市中心广场,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据说此处原是一片公墓,1442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沙克色孜?米扎尔后裔在此建起一座小寺,用以祭祷亲友亡灵。1538年,其后人乌布力阿尔伯克将寺扩建,成为聚礼用的大寺。之后,又经几番修建和扩展,形成现有的规模和恢宏气势。

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寺门用黄砖砌成,石膏勾缝,门高4.7米,宽4.3米,门楼高约17米。门楼的两旁不对称地各坚一个18米高的宣礼塔,塔顶均立有一弯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门楼后面是一个大拱北孜,顶端也托着一个尖塔。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庭院,院内有花木及水池。南北墙边各有一排共36间教经堂,供主教阿匐讲经之用;礼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个高台上,分内殿和外殿;寺顶由158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呈方格状。顶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的藻井图案。主殿内正中墙上有一壁龛,内置轿式宝座,每逢做礼拜时,大毛拉站在龛内诵读经文;若逢节日,大毛拉则在此宣教。穆斯林进人廊檐必须脱鞋,不分贵贱,依次进人。

艾提尕尔寺地位的显要还不在其规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礼”之地。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已达2-3千人,星期五“居玛日”下午,远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周之内最庄重的礼拜,这时人数约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来,加上本地的,大礼拜人数可达2-3万人。大礼拜之后,大寺内外游乐的人摩肩接踵,欢快的鼓乐奏鸣。穆斯林合着节拍,跳起了“萨满舞”(女性不能参加),狂欢至通宵达旦。

新疆旅游景点导游词4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经历了形成——繁荣——衰落的过程。第17、18两窟,为公元6一7世纪南北朝后期开凿的。第16号窟凿于中唐。第20号窟壁画,绘制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后的图象。第33窟后壁,有一幅表现佛涅槃后众弟子默立举哀的致意图。第38窟,是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洞窟。第51号窟,建于回鹘高昌时期。第69窟,是第20号窟的窟中之窟。第82、83号窟,是公元10--11世纪高昌回鹘王国强大时期,专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窟。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1982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主要景点编辑

吐鲁番的石窟寺群多达十余处,合称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龟兹石窟,以敦煌石窟、云岗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石窟,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齐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艺术的四支代表之一。

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它曾经是高昌回鹘国的王家寺院。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区东北约 40公里的火焰山峡谷木头沟河西岸。

“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有“山腰”之意。窟群散布在河谷西岸约一公里范围内的断崖上,分三层修建,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保存壁画总面积1200平方米。 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孜克里克石窟群始凿于麴氏高昌国〔499-640年〕时期。其中18、29、48号洞窟属于这一时期。18号洞窟为中心柱式大型洞窟,是该窟群现存能看清壁画内内容最早的一洞窟,前室及甬道和隧道下部在高昌回鹘国前期重新修绘,仅隧道上部和顶部完整地保存了早期壁画内容,即绘斗四式平基图案,侧壁绘着圆领通肩式袈裟的千佛,两手在腹前相握的手势有别,顶部和侧壁交界以写实的手法,仿木结构绘出檩、枋等形象逼真。

在历经了麴氏高昌王国的发展之后,柏致克里克在唐西州时期名叫“宁戎寺”,是新疆地区重要的佛寺中心,久负胜名。北庭大都护杨袭古曾重修寺院,从这一事实说明,柏孜克里克石窟在当时已发展成为西庭地区的一处佛教圣地。属于这时期的洞窟有16、17、25、27、31、42、69号窟。以上洞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十一世纪以后重新修绘的,这一时期壁画题材主要是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大型经变画。盛唐的新画风进入了高昌石窟,将用线造型的艺术技巧推向高峰,画面线条简洁流畅,刚劲有力,寥寥数笔,形神兼备。

高昌回鹘国时期,宁戎寺成为王家寺院,历代高昌王大都在此建有洞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以高昌回鹘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属于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 41、82等窟。壁画题材比以前更丰富,有诸佛,千资百态的各种菩萨像、大型经变画、说法图、千佛洞、供养菩萨行列,天龙八部、四大天王像、供养人和供养比丘像及各种装饰图案,并出现了反映释尊前生无数世诚心供佛,终于自身成佛的本生因缘故事,塑绘结合的“鹿野苑初转法”以及密都诸题材。

新疆旅游景点导游词5

高昌故城为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面40公里的火焰山脚下,是新疆境内最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高昌城滥觞于西汉时期的屯垦戍堡,从军事据点发展为郡县级城市和地方政权的都城(间或为中央政权辖属的州县),大致经历了高昌壁、高昌郡城、高昌国都、唐西州城、回鹘高昌及高昌回鹘国都五个历史时期。至明初城址废弃,历经1400余年。公元前48年,西汉政府始于吐鲁番“置戊己校尉,使屯田车师故地”,于高昌设据点,称“高昌壁”。东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0_年),改名为“高昌垒”,隶属凉州敦煌郡。公元320_年西晋亡后,高昌为前凉领地。建兴十五年(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0_年),在该地设高昌郡。公元376年之后,高昌先后隶属于十六国的前秦、后凉、段氏北凉、西凉、沮渠氏北凉政权。公元442年9月,沮渠氏北凉政权统一了高昌地区,据高昌为政治中心。公元460年,高昌独立建国,高昌城正式成为国都。公元640年,唐灭高昌国,以其地置西州,高昌为西州治所,同时亦为高昌县治所。公元792年,西州陷于吐蕃。公元866年,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攻占西州并在其地立国建都,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公元十二世纪时,高昌回鹘一度处在西辽统治定;十三世纪初又成为元朝附庸国。公元1283年前后,高昌回鹘王室被元朝东迁至甘肃永昌,亦都护高昌王名义上仍保持对高昌地区的统领权,但高昌城从此逐渐失去了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公元1383年,黑的儿火者即位为别失八里察合台汗,率军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圣战”,强迫当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高昌城因此毁于战火。

高昌故城现存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城墙的遗址。

外城城墙:平面轮廓呈不规则方形。周长约5440米(北墙1320米、西墙1370米、南墙1420米、东墙1320米),围合面积198公顷(以城墙外缘计)。各面城墙保存状况不一,约有一半以上的墙体残损严重,墙体普遍存在裂隙。墙体大多残缺,可见多次修补贴筑痕迹,上部多处以土坯补砌。残存的墙基厚9~12米,墙体最高约达10余米。墙体以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留有上下数层絍木孔,孔内衬土坯,呈方孔状。墙体外附墩台、马面,做法与城墙相同。

内城城墙:东墙缺失;西墙北段仅存数段残墙;南段有墩台状遗址,残高约8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墙体掏挖、穿行现象严重;南墙西段残缺,中段与东段仅余缺损严重的墙体残段;北墙残存西端及中段,周长约3420米,围合面积约80公顷;残存的墙基厚10~11米,高度不等。墙体夯土筑成,可见上下数层絍木孔痕迹。墙体残损严重,表面普遍存在裂隙。

宫城城墙:现状仅存南、北、西三面,东墙缺失,规模不详。墙体均为夯土,可见絍木孔痕迹,残高6~8米。

高昌故城遗址座落在吐鲁番盆地北缘与火焰山南麓戈壁滩接壤的冲积平原地带,周围地势平展。气候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稀少,极端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日照3049.5小时;高温期长;温差大,平均温差14~15℃; 极端最高气温47.7℃;无霜期在220天左右;年降水16.6毫米,蒸发量在2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30%左右。

新疆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相关文章

新疆喀纳斯导游词5篇

2020年新疆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

通用版新疆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魅力新疆景点导游词5篇集锦

新疆导游词5篇精选

简洁版新疆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新疆景点导游词

最新新疆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河北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

    60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