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内蒙古导游词>

美丽内蒙古的5篇导游词大全

邓茵分享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新内蒙古的导游词,欢迎阅读。

美丽内蒙古的导游词1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堪称”沙漠珠穆玛峰”.巴丹吉林沙漠集合了沙漠的瑰丽,以其高、陡、险、俊著称于世。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号称巴丹吉林沙漠“四绝”。

高大的复合型沙丘链和金字塔状沙丘,貌似“山”一般,沙峰、沙壑、沙峭、沙壁、沙窝、沙刃随处见,景象奇伟壮观,缤纷多姿。在沙漠腹地,高峰林立,峰峦叠嶂,沙脊如削。奇特的沙漠造型,是进行沙漠探险旅游的理想之地。遍布巴丹吉林沙漠的鸣沙誉为“世界鸣沙王国”。

它所发出的声音犹如飞机群轰鸣声,沉闷而深远,数公里外清晰可闻,无不使人刺激异常。巴丹吉林沙漠在有许多内陆小湖,湖泊四周芦苇丛生,湖水碧波荡漾,水鸟嬉戏,确有“漠中江南”之奇景,高大的沙山和晶莹的海子相映成趣,湖光沙色,叫人心静神怡,是游客放松身心的绝好去处。这里还流传着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又为巴丹吉林沙漠增添了许多神秘旅游环境容量,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巴丹吉林沙漠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

1993年,中国、德国联合考察队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了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发现了驼鸟和古动物化石,包括恐龙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和旧石器,其中大量石器碎片和色粗陶片。经考古分析,是3000-5020_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996年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书,轰动了欧洲。1998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探险旅游博览会上中国唯一推出的项目就是巴丹吉林沙漠旅游线路,引起外国旅游部门极大的关注。因此,巴丹吉林沙漠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来吧。感受大漠、驼铃、夕阳、月夜、秋风的韵味,是何等的情调,清新纯净的空气,蓝澈的天空,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自然环境,会使您领略到一种原始的、空旷的、与世无争的宁静,不啻人间仙境。那份感觉,那种享受,使您留连忘返,永久难忘。我们将竭诚为中外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必会让您玩得潇洒,游得尽兴。

朋友,来吧!美丽神奇的巴丹吉林欢迎您,勤劳朴实的阿右旗各族人民欢迎您。我们热忱欢迎各界朋友来这里旅游、观光、探险,与我们共同投资开发建设这块神奇的热土。

美丽内蒙古的导游词2

朋友们,锡林浩特市坐落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中部,是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所在地,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锡林浩特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素有“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之美誉。

“锡林”,蒙古语意为“丘陵”;“浩特”,蒙古语意为“城”。可见,锡林浩特是以牧草丛生的丘陵命名的。

锡林浩特市有蒙、汉、满、达斡尔等19个民族,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新兴草原城市。锡林浩特市原名“贝子庙”,已有250多年的历史。这里原为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后裔之领地,明代属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别勒古台十七世孙诺比特默克图的游牧地,所部号为“阿巴哈纳尔”(蒙古语意为“叔叔们”)。康熙四年(1665)设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康熙六年(1667)设阿巴哈纳尔右翼旗。乾隆八年(1743)建贝子庙,亦称“贝子旗”或“贝子庙旗”。新中国建国后,于1953年将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镇。1983年撤阿巴哈纳尔旗设锡林浩特市。市区丘陵广布,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草场覆盖率90%。境内有自治区六大油田之一的乌兰图嘎油田和储量丰富的二连油田。

锡林浩特亦有十分丰富的自然及生物资源。水资源主要是锡林河及锡林河水库。畜产品有肉类、奶类、羊绒、羊毛、驼毛、马鬃、马尾、皮张,各种肠衣等;土特产品有苦杏仁、发菜、白蘑、香蘑、黄花;药材类有牛黄、黄芪、黄芩、防风、知母、柴胡。野生动物类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天鹅,属三类保护动物的地甫鸟(bǔ)、灰鹤、鹰、猫头鹰。肉食动物有黄羊、野兔、山鹑、野鸭子;皮毛动物有狼、狐狸、沙狐、艾虎、旱獭;药用动物有獾、蛇、刺猬。

作为“草原中的城市”,锡林浩特市有着十分完善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是锡林郭勒盟的旅游接待中心。市内设有锡林郭勒盟宾馆、广厦宾馆、交通大厦、草原明珠宾馆、锡林白马饭店等11家星级酒店,住宿条件比较完善。锡林浩特市交通便利,航班可往返北京、呼和浩特,集(宁)通(辽)铁路横贯南北。公路客运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到了旅游旺季,这里还有直达大连等地的旅游临时航班。

锡林浩特市有许多旅游胜地:市内有贝子庙、蒙元文化苑、额尔敦敖包、锡林广场、恐龙博物馆等著名景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驰名中外的古刹——贝子庙。它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与百灵庙、西拉木伦庙、五当召齐名,并称内蒙古草原四大庙宇。此外,在锡林浩特市周边还有草原奇观平顶山、九曲回肠锡林河、碧波万顷灰腾锡勒、锡林河草原旅游度假村、白音锡勒旅游区、草原景观度假村、葛根敖包、锡林水库渔村等景区景点和10多家原汁原味的“牧人之家”旅游点。这些景区凸现出的古朴民族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使锡林浩特市成为众多游客神往之处。

进入现当代,锡林浩特市还曾是建国前的中共锡察巴乌工委所在地,今贝子庙西大殿即为锡察巴乌工委的办公旧址,已辟为盟市两级红色旅游重要景点。

朋友们,愿锡林浩特之旅给您留下永久美好的记忆。

美丽内蒙古的导游词3

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位于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朝格温都苏木布日敦嘎查,距乌丹镇仅14公里,也是集草原、沙漠、山林、湖泊和蒙古族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布日敦是蒙古语,为“草木齐全”的意思,是赤峰市北部旗县交通最便捷的旅游景点。蜚声海内外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玉龙就在距此不远处的赛沁塔拉出土。“中华文明曙光初现辉映玉龙故里,民族风情雅韵长流能歌善舞之乡”,这是赤峰文化名人为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拟写的一副对联,它道出了玉龙之乡的文化底蕴,也是于湖光山色之中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一)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 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集湖泊、草原、沙漠、奇山为一体,娱乐、餐饮、度假、购物等设施一应齐备,堪称一流。度假区于1999年12月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在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55个单位中排名第9位,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1995年创建以来,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0多万人次,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客人曾光顾此地,宋平、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前来考察指导。

(二)“中华第一龙”雕塑 1971年在朝格温都苏木境内赛沁塔拉嘎查红山文化遗址出土5520_年前的“玉龙”,通体为墨绿色,高26.5厘米,体卷曲,呈“C”字形。经考古界研究认定为红山文化遗物,对于研究龙的起源和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具有重要价值,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翁牛特旗由此被人们称为“龙的故乡”,成为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发源地。为弘扬玉龙文化,1999年朝格温都苏木政府请专家造就“中华第一龙”雕塑,通高12米,矗立于大朝公路通往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入口处。其中玉龙2米高,龙头高扬,凌空欲飞,成为度假区一个独特的景观。

(三)玉龙沙湖 玉龙沙湖的天然湖水面近万亩,周围有草原5万亩。从高处俯瞰,由东南向西北水面呈“C”字形玉龙状,西北面为龙脊,东南面为龙口,北面凸起的水面恰似玉龙长吻高扬。湖中心有玉龙喷泉,水位上升时,喷出水柱数米远,在阳光的折射下,宛如五颜六色的彩带,非常美观。即使是枯水期,泉水亦从龙口汩汩流出,潺潺清凉,明晰可辨。沙湖之中,锦鳞游泳;草原深处,大漠孤烟。布日敦湖一万多亩的淡水资源,盛产鲫、鲤、鲢、草、大银鱼等十二种鱼类。

沙湖西南部和西北部有黄花山、大黑山象两面巨大的屏风挡在周围,山上有“驼峰”、“仙人指”、“龙门”等奇峰异石,有“佛光洞”、“阿贵庙”、“白塔”等人文历史遗迹。东北是一片茫茫沙丘,玉龙沙湖镶嵌在碧绿的草地和浩瀚的沙海中间,蓝天、碧水、草地、沙漠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利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发出“玉龙吐液”、湖心岛观鸟、沙岛滑沙、乘快艇、游船观光等水上娱乐项目。乘船至沙湖北码头上岸,沙丘上有一敖包,为布日敦嘎查蒙古族每年祭敖包活动场所。情侣们在敖包附近可拾到大小不一色彩斑斓的“同心石”,既吉祥顺意,又浪漫温馨。玉龙沙湖景点为游客提供骑马、射箭、乘船、游泳、水上飞伞、沙浴、垂钓、攀山等多种娱乐项目,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每当曙光初照和夕阳西下,“玉龙沙湖之晨”、“玉龙沙湖夕照”已经成为游客们必不可少的观赏景观。

(四)香港回归纪念林香港回归纪念林景观由沙漠植树纪念碑和回归祖国纪念林组成。1998年由香港长春社组织发起绿色礼物送祖国沙漠植树活动,历经二年在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共完成沙漠植树107.4公顷(相当于香港面积千分之一),29.97万株,参加植树活动的香港及内地志愿者1647人。20_年7月翁牛特旗人民政府筑碑以志沙漠植树盛事,时任赤峰市市长高延青题写碑文。伫立沙漠植树纪念碑前向南眺望,香港回归纪念林草木葱茏,一派生机。

美丽内蒙古的导游词4

远方的朋友:欢迎您来到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行车途中〕当您来到以盛产“华莱士”蜜瓜而被誉为蜜瓜之乡的富庶之地——磴口县时,您一定得去观赏一下大漠明珠——纳林湖。它地处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腹地,距磴口县城40公里,是一个由黄河故道加风蚀作用而形成的自然湖泊。纳林湖是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重要的湿地,水域面积约667公顷,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1.5~2.5公里,其中明水面积335公顷,占50%,最深处达6米,平均水深2.5米,是乌兰布和沙漠中较大的淡水湖之一,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水鸟繁殖场所和迁徙途经地及黄河鱼类生长繁殖的场所。生长和繁殖的鸟类有10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和地方保护鸟类有白天鹅、黑天鹅、灰鹤、鸳鸯、鸿雁、雉鸡、野鸭等品种,是水鸟迁徙途中的重要休养补给基地。

这里盛产黄河鲤鱼、鲶鱼、鲫鱼、雅罗鱼、武昌鱼等25种淡水鱼类。湖泊北部有沙丘地135公顷左右,平均高度2.5米;东南西三面是1万余亩的草滩牧场;湖泊中有四个岛屿,占地300亩。每当春秋两季,多种奇禽异鸟翩然而至,栖息在这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湖面上,形成了大漠中一大奇观。这些湖泊水域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乌兰布和沙漠之中,与沙海驼影、大漠落日和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沙生植物,阡陌纵横的灌渠绿带及田园风光共同构成了大西北粗犷、恢弘、神秘莫测的天然神韵,魅力无穷。

〔纳林湖畔〕好,现在我们开始一点一点地来感受、走近纳林湖。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入口处的主题广场,正对的是百子湾度假酒店,稍往右一些是室外生态休闲区,这一地带是纳林湖湖湾最为密集之处,占地50公顷,“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景区占地面积大,且大部分景点、设施均依水而建,所以,我们将乘船进行游览。这样,既能将纳林湖的美景尽收眼底,也不会使您有丝毫劳累之感。〔乘船游览〕现在我们已驶出百子湾向北前进,大家朝我的右手边看,芦苇丛中的那一排小木屋,叫做苇荡船屋,是专门提供给船工们休息的地方。

远处岸上,白色的,大家一定知道了,对,是蒙古包,这些蒙古包无论从与景色的搭配方面还是包里提供的地道的蒙古风味餐饮,都是无可挑剔的。我们的船正在转弯,路线呢,是湖的西线,方向是向南,前面这块突出的场地上有热气球俱乐部、驾驶训练场地和模拟训练馆。我想大家一定对热气球俱乐部很感兴趣,这里是以提供深度浏览体验为目的,以热气球作为高空观光交通工具,打造热气球体验旅游品牌的一个基地。大家看岸边茂密的芦苇和蒲草,不要认为那儿只有草,栖息其中的水鸟可是数不胜数。

看,在苇草下边,有两只野鸭,不,是两只鸳鸯!看它们是多么安静,多么幸福啊!现在,我们的船又在转弯,已抵达南岸。大家向南面远处看,那一片具有浓郁田园气息的景观带,称为农耕文化博览园,占地面积约为80公顷,主要景点包括农耕文化博物馆、汉代农业小镇、农业耕作体验区、农耕传统节事、祭祀活动表演场和农业景观园区。〔上岸游览及结束语〕好,我们现在下船,去参观纳林湖博物馆和以汉文化为主题的风情休闲街区、汉军事城堡,以及绿色经济产业浏览园区。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美丽的纳林湖。谢谢大家!

美丽内蒙古的导游词5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呼伦贝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的时候,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日以继夜,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使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版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面积为250.557平方公里,现有266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俄罗斯等36个民族组成。呼伦贝尔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称之为“绿色净土”。

(进入草原时)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市,远离了闹市,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犹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年羊”的优美景象。

(来到蒙古包)

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车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努”(好!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支、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在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走出蒙古包)

在蓝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或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乐趣。

(介绍蒙古族人的身体状况)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个不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个不是盘腱突露、充满谊气与力度?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对长期以来养育了解空虚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盘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介绍蒙古族饮食习惯)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郑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

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以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离火起锅,持蒙古刀,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营养。

(介绍蒙古族服饰)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介绍蒙古包)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说说蒙古包的构造: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这也许就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加改变的原因吧。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介绍蒙古族节庆)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20_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头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迎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总结性说明)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在草原上有过这样一段体验,可能使各位对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吧,对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样,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欢迎大家,她将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位再次光临。

女士们、先生们,让你我能的机会再次相会在草原,在呼伦贝尔。

美丽内蒙古的5篇导游词大全相关文章

美丽的内蒙古导游词五篇

经典内蒙古的导游词5篇大全

内蒙古导游词5篇合集

关于内蒙古导游词5篇合集

内蒙古的精彩导游词

最新内蒙古导游词5篇合集

内蒙古风景导游词范例五篇

实用内蒙古的导游词大全合集

内蒙古导游词合集

内蒙古阿尔山导游词5篇

    上一篇: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大全

    下一篇:2020年最新内蒙古的导游词集锦

    53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