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水观音亭导游词3篇
水观音亭位于江西省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江西水观音亭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江西水观音亭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别墅,称“杏花楼”。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1983年底重加修缮。现南昌画院设在此地。
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
篇二:江西水观音亭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水观音亭位于南昌市南湖湖畔,现南湖路34号,始建于唐代。
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曾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为杏花楼,内设用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因祀娄妃,在此募建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的改称泛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泛音阁”。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
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平方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合设于此,举办文物展览。1986年重新维修,并增辟广场、院门,现南昌画院设于其内。
篇三:江西水观音亭导游词
水观音亭位于江西省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水观音亭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翘角,漏窗花墙。院内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湖石点缀、曲径通幽。在喧嚣繁华的闹市中,在湖光水色的怀抱里,杏花楼轻巧恬静。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昌市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面积约200平方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解放后,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合设于此,举办文物展览。1986年重新维修,并增辟广场、院门,现南昌画院设于其内。
据《南昌府志》记载:杏花楼始建于唐,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水观音亭
年),宁王朱宸濠在此为其妻娄妃修建"梳妆台"。娄妃,上饶人,明代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尤以书法精湛。相传她能以秀发蘸墨书写,杏花楼前两块巨石牌上的"屏"、"翰"二字,就出于她的青丝所书。
朱宸濠谋反失败后,万历年间(公元1537~1621年),相国张位将此辟为别墅,改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曲大师汤显祖,以及刘应秋、吴应宾等文人在此与师对弈吟诗,著书立说,成立"杏花楼社",著有《闲云馆集》等,时为文人墨客休憩相聚之所。至清初年间,因祀娄妃,居民在其西侧募建"因是庵"。清乾隆五十三年改称"观音亭",又因择水而居,俗称"水观音亭"。解放前,著名老艺人范庆云、画家傅抱石、徐悲鸿等都曾在此居住或雕刻、作画。
杏花楼是一幢以四堵风火墙相隔的中间二层厅楼,两旁各以单层厢房、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悬嵌壁画式结构空透廊屋;在外形上,有重叠的阶梯马头墙,挑檐翘角,高低错落,层次分明,配以轻巧多变的石砌漏窗花墙,尽显古雅之风格。湖岛以太湖石为点缀,小径曲折绕楼而行,极具江南风貌的楼阁。 南昌地名办龚敏春:从《南昌市地名志》分析,观音亭最早叫"因是庵",后来作为古人张位的别墅时称"杏花楼",再后叫"观音亭"。对于南昌画院想恢复"杏花楼"命名的想法,不会反对,只要不是凭空杜撰的名称就行。南昌地名办顾问陶端正查看过一张南昌市的古地图,发现娄妃的梳妆台所处位置竟不在南湖,而是在相距数百米的墩子塘。可是,南昌市历史上称之为梳妆台的地方只有一个。因此说,对待历史上的东西,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不要自以为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它允许多说并存。 水亭观音
《南昌掌故轶事》资料介绍古亭最早因娄妃得名"梳妆台"(又名粉台),后来由张位修建并改称"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至清代进行了一次募建,当时为祀娄妃(朱宸濠反叛失败,娄妃投江自殉)。民间相传,水观音就是娄妃的化身。由此看出,古亭命名"杏花楼"的历史比"水观音亭"更悠久。水观音亭
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僧人果传募捐重修因是庵,并改名为"观音亭"。观音亭位于湖中,湖中种有荷花,因此,民间俗称"水观音亭"。然而,重修后的观音亭香火并不旺盛,清初诗人陈允蘅曾写诗形容称"人踪看渐少,鬼语趁流莹。"
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杏花楼与观音亭逐渐倾圮。1916年,以张嘉猷、包发鸾为首的南昌同德善堂开始筹划重修观音亭,并于1918年修葺完成。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时,杏花楼和观音亭成为了起义军攻打驻守贡院(今八一公园)敌军的一个战斗点。
据史料记载,杏花楼先后是陶英小学、省文管会的教学、办公场所。"“”"时期,观音亭被毁。1983年,杏花楼划归南昌画院管理。经过全面整修,南昌书画界创作、交流和展出的重要场所。2006年底,杏花楼被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南昌画院办公室主任周静韦介绍,早在2002年南昌拟推市内公交旅游精品专线时,就向南昌市公交公司提出过建议,希望将此站牌上标注的"水观音亭"更改为"杏花楼"。与此同时,还向市地名办作过反映,可惜最终未能如愿。至今,途径南湖畔的33路和229路公交车的站牌上,仍是"水观音亭"几个字。
"《补城名迹记》中诗云:'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阁祀观音。'由此可见,杏花楼和观音亭建造年历不一,前者是明代以前,后者为清代以后,方位也分东西以墙相隔,各自立门户。既然后者不复存在了,就应彰显前者历史熠辉。"周静韦坚持地认为。观点二:先有观音亭 对于南昌画院的说法,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处长宗九奇发表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宗九奇说,从历史资料推断,"杏花楼"原"因是庵"都是"观音亭"建筑的一部分,唐代始建时就是这样。而且,那时的杏花楼叫闲云馆,是后来被改称为杏花楼的。也就是说,此处叫观音亭的时间比叫杏花楼要早,南昌画院还未搞清这段历史。如今,南昌知道此处叫"水观音亭"比知道叫"杏花楼"的人多得多。基于这两点,水观音亭不必改称为杏花楼,为尊重历史,也不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