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河南导游词>

描述河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邓茵分享

河南,一个神秘的城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河南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河南的导游词范文1

大家好,我是这班车的导游,我叫___,大家可以叫我_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游玩,龙门石窟建于公元493~920_年,批准时间为20_年11月,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南北长大约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四大石刻艺术宝库。它们分别为甘肃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冈石窟甘肃天水得麦积山石窟,而另一个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去参观得龙门石窟了。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行车约40分钟,那里不仅是著名得历史名胜,而且是自然风光很迷人得地方。整个龙门石窟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因古代得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长眠与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20_年之久,名号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这座山得山脚下。另一座为西山,也是我们今天参观得主要景点。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相传两山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两座山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天然得门阙,中间又有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过,故称伊阙。可谓两山对峙,伊水中流。龙门山色,自古就被喻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是洛阳地区最好得风景区。自唐代以来,皇帝被喻为真龙天子,凡是与皇帝有关得东西统统用龙来命名。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龙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龙庭等等。那么,位于皇宫龙庭南面得门,就得名龙门。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景点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点,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历史,意义,你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没什么好看得,仅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但是如果你掌握这些情况以后,你就会觉得你所看得东西是非常有价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龙门前,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个龙门石窟龙门石窟。

在北魏太和年间(447-49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就在此营建,它不是一个朝代某一个时期兴建而成得,而是陆续开凿,经历了众多得朝代,相继大规模营建得。开凿时间长达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历史了,我们以前可能也看到很多景点,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来重建得,而龙门石窟确实从1520_年前遗留下来得。现有佛像十万余尊,佛窟,佛龛2100多个,碑刻题记3600多块,洞内造像多为唐代河北魏时期开凿得、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会问,朝代不同,我们要怎么区分哪个朝代得呢?洞窟中虽然都是佛或菩萨,但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跟当时得世俗相结合得,唐代呢,有一个众所周知得审美观点,就是以肥为美,当时人们认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则天啊,杨贵妃杨玉环啊,她们都是除了漂亮以为,都有一个共同得特征,就是丰满。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圆润丰满这样一个特点。等一下到龙门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脸庞,肩膀,身材浑厚,圆润得那种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则以瘦为美,北魏造像>得特别是:瘦骨清风。所以高高瘦瘦得,很清秀得那种就是北魏得造像。在这里,我已经清楚得讲过了,所以到了龙门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潜溪寺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称为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因统一规划、有计划开凿且并排布局而得名。这三座洞窟从公元520_年开凿直到520_年停工,历时长达20_年还未完工,史书记载用工多达80多万。中间的为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从南向兹依次为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世佛弥勒佛。

宾阳中洞的窟顶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顶部,地面雕刻着大型莲花,周边是莲花花瓣、水波纹和其它装饰图案,如同鲜艳美丽的地毯式样子。这种形式使人很自然联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主佛释迦牟屁,造像手法已和北魏鲜卑族拓拔部固有的粗犷敦厚之风有所不同,而是吸收了中原地区汉民族文化的成分和当时南朝所流行的“清瘦俊逸”的风尚,形成了迁都洛阳后佛教造像“秀骨清像”的艺术形式。主佛体态修长,面容清瘦,眉目疏朗,嘴角上翘,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服饰已脱去了云冈石窟中双领下垂式袈裟和偏袒右肩式袈裟,改为中原地区褒衣博带的形式,衣裙下部雕作羊肠纹拖在基座前部,一层一层折叠着。这种雕造风格迅速在全国流行开,成为北魏时期佛教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造像特色。

这种造像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了许多,正是孝文帝改制在龙门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中洞窟门内前壁两侧下层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为文昭皇太后及嫔妃礼佛图。这两幅作品,精美绝伦,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而去,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1978年,当人们拆除宾阳中洞的清代所建砖券门时,雕凿于北魏时期造型鲜为人知的天王造像显现在人们面前。朋友们请看,当时在窟门过道两壁上发现的就是三头四臂的帝释天王和四头四臂大梵天王浮雕。

宾阳中洞完成于六世纪中叶,它显示了当时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高超水平。

伊阙佛龛之碑-----李泰与宾阳南洞 朋友们,我们现在所看的这块大碑,名为“伊阙佛龛之碑”,由唐太宗时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中央令、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这通碑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形奇伟秀美,是唐楷书法艺术的珍品。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碑文中并有大量粉饰、美化李泰之语。因此,结合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的史实可知,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和用心。需要说明的是,这通碑原应为此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宾阳南洞下面我们参观宾阳南洞。宾阳南洞是在北魏未完工的基础上,为唐代早期又继续开凿的洞窟,所以在造像艺术上承北魏刚健之遗风,下开盛唐活泼生动之气象。主尊像阿弥托佛面部丰润,嘴唇厚大,衣纹自然、流畅。这一期间的宝座都是呈方形直角,到了盛唐才趋向于莲花束腰须弥座的形式。

洞内龛像密布,其中太宗贞观年间的题记达19处,为中国石窟中贞观题记最多的一窟。众多的造像题记为研究初唐的石窟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摩崖三佛龛朋友们,我们面前的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崖壁上为三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该窟无题记,结合文献研究,该窟应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扬武氏为弥勒下凡,以利于稳固政权。它开凿于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

万佛洞万佛洞因洞内窟壁上雕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而得名。窟顶莲花周围刻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千尊像龛”的题记,表明这个洞窟完工于公元680年的十一月三十日,主持修造者是大监姚神表和内道场的智运禅师。 主佛阿弥陀佛的造像手法体现了唐代盛行的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仪态轩昂的造像风格。人物波状的发纹、丰满圆润的脸部轮廓、垂肩的双耳、宽厚的双肩、简洁流畅的衣纹都表明盛唐的雕刻技艺在这一时期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主佛端坐于仰覆莲束腰须弥宝座上,在宝座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托重力士,他们的肌肉突出,富于动态,与主佛的静态,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北两壁雕刻的一万五千多尊高约4厘米的小佛,把整个万佛洞装点成西方佛国中佛祖

弘扬佛法、众生虔诚聆听的场面。在窟顶碑刻题记的外侧是凌空飘舞的飞天,这飞些天手捧供果,翩翩起舞,与它对应的是窟内南北两壁壁基下部的伎乐人。每侧墙壁下部各有6位伎乐人,手持空篌、法锣、羯鼓,一方面为研究唐代音乐提供了史料,另一方面,它们与窟顶飞天上下呼应,营造了一种西天极乐世界里,歌舞升平,万人成佛的场景。

万佛洞前后两室,窟门外两侧为二力士,前室南北壁原来刻有龙门石窟体形最大、造形最为精美的护法狮子两尊,20世纪30年被盗,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窟门外南壁上部刻有一观音菩萨,面部丰润,体态健美左手提净瓶,右臂向上弯曲持佛尘搭于右肩。她那扭动的身躯、微斜的头颈、丰满的胸部,形成了优美的曲线,显得含蓄、端庄,是唐刻观音菩萨的杰作。

双窟万佛洞下的这两座洞窟因并排雕凿且有共同的前室而得名“双窟”。北洞中是三世佛造像,主尊为释迦牟尼,南北两侧是二弟子、二菩萨以及过去佛和未来佛。三世佛的造像题材表现了佛教世界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双窟的南洞里,雕凿的主佛是弥勒佛,南北两壁上雕有小千佛。弥勒和释迦牟尼分列在南北两个洞窟,称作双窟,它们完工于同一时代,所以在人们的想象中是当时的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共同临朝执政的一种局面。在这个历史时期,武则天实际上是掌管朝廷的重权,奏章都由她来批阅。武则天在这一时期,为了积极树立自己就是弥勒下世这一思想,但又有碍于李治在位的实际情况,所以就把释迦牟尼和弥勒共同雕凿于南北两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双窟并列的局面。

莲花洞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洞窟称为莲花洞。因洞顶有一朵保存完好、直径达3米多的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洞内造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为释迦牟尼带领两个弟子游说讲经之像。主佛采用高浮雕手法,两侧的弟子迦叶、阿难用浮雕手法,对比鲜明。迦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手持锡杖,胸部肋骨暴露,细腻地表现出这位佛教继承人经过艰辛岁月,长途跋涉的形象。他右手拄着的锡杖上带有九个响环,震地有声,据说是佛教中一种法器。人们听见响环的声音,就知道佛祖到来,出外叩拜佛祖、倾听佛法。

二弟子的头像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现都存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窟顶莲花周围环绕着飞天,她们手捧供果和其它的器皿,显得飘逸洒脱,在《妙法莲花经》里曾有这样的记载:飞天是佛教中的香因神,说是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表现了佛教中飞天和伎乐人营造出欢乐和谐的场面。

洞窟南壁左上部层层排列了几层小型佛像,据说这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高度仅有2厘米,五官清晰,刻画细腻。南壁壁面上排列了许多佛龛,龛楣装饰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帷帐式的,有的是火焰纹,有表现文殊与维摩诘对座辩法的故事,还有礼佛图的形象。在龛楣细部,有忮乐人、飞天,有莲花化生出来的菩萨;有线刻的,有浅浮雕的。其中一对飞天,她们的衣裙向上卷起,飘飘荡荡的形式好象一朵盛开的莲花,而两个飞天的面部正是莲花的花蕾。外侧是一些伎乐人向她们飘飞过来,荡起的衣裙好象莲花的枝蔓一样,表现了一种绿柳丝绦万千条景象。

这个小龛龛楣是火焰纹的造型,它的火焰向内收,到中间再向上形成火苗的苗头,火焰纹之上南北两侧各一组众生听法像,这个浮雕表现了文殊菩萨和维摩诘辩法的情景。它的上部是帷幕,帷幕是中国民俗画常有的表现形式,在这里我们看到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佛雕艺术形式。

窟外门楣为火焰纹,中间刻有一个兽形铺首,雕工精湛。左上方有明代河南巡抚赵岩题“伊阙”二字。

奉先寺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奉先寺。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据于唐玄宗开元十年刻就的《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

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于高宗咸亨三年(672年)捐助脂粉钱两万贯,工程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年)。整个大像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一铺九尊大像,主尊“大卢舍那佛”坐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方额广颐,眉若弯月,双目俯视,炯炯有神;略作微笑,两耳长垂,衣纹简练,灵活而又储蓄的眼睛显得更加秀美,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典雅、肃穆宁静之感。左侧迦叶,身首虽残,但仍显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浓眉细眼、年轻睿智、虔诚大方、充满自信,宛如一聪慧少所形象。二菩萨衣饰华丽,端庄而矜持的表情,天王严肃威武而双硕壮有力的神情,力士坚毅勇猛而双暴躁的性格,以及那无所谓惧倾力承托的地鬼,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其雕凿规模、艺术设计、人物塑造、雕像造型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唐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审美时尚、美学理念和唐代美术所达到高度艺术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及艺术家心目中神化的“圣贤”形象,从另一侧面又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佛教发展的盛况和唐代国力的强大。因此,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既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又是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古阳洞朋友们,参观完奉先寺,我们将继续参观南面的古阳洞。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其中有十九品就在这一洞窟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孝文帝开始在龙门为其祖母冯太后开窟造像祈福作功德,王公大臣、贵族、官僚、武官将相继在窟内造像,这就形成了古阳洞内最早的一批造像,从而开始皇家营造龙门的第一斧第一凿,揭开了创建龙门石窟的第一篇章。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洞窟就是古阳洞,它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的。正壁主佛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面相长圆,较为瘦削。头顶还塑了一个发冠,发冠本身是道的产物,这是在清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回北京途中路过龙门留下的,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古阳洞为老君洞。

主佛两侧的菩萨上身微微后倾,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身着长裙,造型厚重,比例匀称,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北侧墙壁上排列了三层大型佛龛,最上面一排的造像与云冈石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佛像都是结跏趺坐,形体较显浑厚。如果说它还保持着云冈石窟的特色的话,那么第二层交脚弥勒的造像,则体现了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秀骨清姿的艺术格调。人物瘦小,细腰,双腿交叉坐于台座上。北壁最上部的佛龛雕凿于北魏景明三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佛龛残损的身躯,佛头高32厘米,被人盗走后,现在为私人收藏。最下部的一排佛龛,造像风格表现出雍容大度的特点,可能是唐早期的作品。不同时期的造像集中在同一洞窟里,说明了古阳洞雕凿时间之长,绵延朝代之久。

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块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十九品。“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国宝。

北魏造像峻拔瘦硬的风格与魏碑斩刻奇肆的风格艺术内涵相通。历史上书法家发现了碑刻题记的价值,却又把雕像视为工匠的艺术。相反,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对北魏石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河南的导游词范文2

人们都说:“到八里沟走一走,就能活到九十九。”我带着一种好奇心,参加了爸爸单位组织的八里沟一日游。

汽车被两山环绕,像一条蛇在山中穿梭,快到八里沟了。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山峰林立、层峦叠嶂,一座古色古香的山门矗立在两山之间,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八里沟”。

穿过这道山门,走上了蜿蜒崎岖的山路,俗话说“上山不看景”,确实是这样。抬头向那直冲云宵的山峰望去,我心里顿时愕然,脚下有点忙不择路,爸爸急忙拉住我的手。走着走着,大家的脚步放慢了,原来是一个铁索桥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走在索桥上,晃晃悠悠,每个人都心惊胆颤,还有人发出了尖叫声,那尖叫声和急流的水声融合在一起,使我更加紧张,死死地拉着爸爸的手,慢慢走了过去。

跨过这个山涧,来到了一个宽阔的水潭。潭水清澈见底,水面上飘荡着一道道竹筏,游人坐在上面,悠闲地欣赏着水中的金鱼。在水潭旁边,发现了一片果树林,那里竟然出现了很多“猴子”,在树上穿来穿去,摘着鲜嫩的果子,吃得津津有味。我也迅速加入到“猴子”的行列中,却没有吃到野果。

我们又继续前行,前面传来非常响亮的流水声,空气也格外凉爽起来。爸爸说:“大瀑布到了!”我们快步跑了过去。水流象条巨龙从天而降,场面非常壮观,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许多游人从狭窄的山道中走近了大瀑布,山风轻轻吹过,化作水雾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一座座水帘洞似隐似现,太美了!我好象是在一幅山水画中游荡。我们站在高高的山上,回首我们走过的山路,所有的景色都纳入我们的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水声渐渐地离我远去,山峰慢慢地变小了。走在回去的路上,我意犹未尽。我们虽然离开了有“北方南国之乡”的八里沟,但它的险、秀、奇的特征,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河南的导游词范文3

亲爱的游客们,我代表商丘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

商丘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是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建立起来的。商丘古城是1986年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重点旅游区。是位于京九、陇海铁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商丘古城旅游区由古城文化景区、南湖景区、商文化景区和火文化景区四个部分组成。

古城景区.

商丘古城: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市区的南部、睢阳区境内,是我国目前保持基本完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按照古代风水理论修建,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和城摞城三大特点,内城、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在国内独一无二,堪称中国古城池的典范之作。此城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近520_年。因南门和南城墙为北宋时南京城北城门和北城墙,故距今已逾千年。古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既求阴阳合气,又讲天圆地方;既有金戈之象,又含招财进宝之意。18里的城郭,下宽六丈,上宽四丈,高一丈二, 7.25华里的内城,下宽三丈,上宽二丈,高两丈五,门四。东曰“宾阳”,南曰“拱阳”,西曰“垤泽”,北曰“拱辰”。四门外又各有一瓮城,城门扭向一边,俗称“扭头门”,谓之“四门八开”。以八卦论,西方为金,东方为木,因金克木,有伤人之凶兆,故东西城门相错,乃“逢凶化吉”。城内街道如棋盘,取93之吉数,将街道分割成一个个方形,厕所呈梅花形布局,水井亦恰到好处。地势呈龟背形,略向南倾斜。南门东西两侧各置一水门,将城内水排进护城河。南北虽水火相冲,但水火亦相济,故置两水门于南门两侧,谓之“三水济火”。南北大街历经风雨仍保留着浓郁的明清风格。

壮悔堂

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睢阳区主要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内,刘隅首东一街。

壮悔堂现存建筑四座,有壮悔堂、香君楼、东楼和过厅。明末才子侯方域(著名历史爱情悲剧《桃花扇》的主人公),幼年读书在壮悔堂。他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父亲、叔父都是明末朝内重臣),且才华出众,因社会动荡,使他奔波流离,一生没能入仕。35岁时,忆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悔恨万千,更名其堂为壮悔堂。东楼是其妻常氏夫人(明末东平太守常维瀚的女儿)住的地方。香君楼是其妾李香君(南京媚香楼歌伎,秦淮八艳之一)住的地方故又称翡翠楼。壮悔堂现为睢阳区博物馆。室内有侯方域、李香君、雪苑六子等塑像和其生平图片展。

拱辰门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北端中间,商丘市凯旋大道直通此处。

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20_年), 1989年重新修建。城楼座落在商丘古城拱辰门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飞檐挑角,九脊六兽,青砖灰瓦,红柱彩绘,雕花门窗,雄伟高大,十分壮观。城楼东西两侧,置有踏步,可以拾级而上。登城参观,向北看,依次是宽阔的城湖,碧绿的湖水,高大的建筑,新兴的城市;向南看,是商丘古城最繁华的明清一条街,车水马龙,一街两行全为商店,各式招牌,五颜六色。

拱阳门

南城楼又称拱阳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著名景点,位于商丘古地在,砖城南端中间,中山大街从此串过。为重檐歇山顶,长20.3米,宽11.4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343平方米,18根檐柱,下层檐下五踩斗栱,上层檐下三踩斗栱,层面为灰色脊、板瓦,脊饰,旋子彩画。

商丘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20_年),因南门和南城墙为北宋时南京城北门和北城墙,故距今已逾千年。南城楼系知州杨泰修建,周冕续建。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周宗义重修,复建城楼。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

20_年9月,按照历史文献及图片原尺寸在原址进行修复。 穆氏四合院

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睢阳区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内中山东街路南。原为清代建筑群,一宅三院,五门相照,现存前院、东院和后院。

前院现存过厅额上有三幅历史戏曲人物雕刻,两边房檐下各有一组八仙人物浮雕。雕刻细腻,精巧别致。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正房堂屋为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以上建筑均为青砖小瓦,五脊六兽硬山式建筑。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院落式住宅。其窗户、隔扇皆为木质透花雕刻,人物、花鸟栩栩如生。

大成殿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睢阳区著名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北。据《商丘县志》记载,大殿始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明弘治年间知州张玺重建为7间,后历代重修。

大成殿,又名孔庙,为祭孔圣地。原有大殿、棂星门、照壁、泮池、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西庑、启圣祠、教谕宅和训导宅。现仅存大殿和泮池。大殿面阔7间,进深3间,9脊6兽,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顶,单檐歇山,浮雕龙凤大脊,正中饰一宝瓶。两端置鸱吻,垂戗脊下均有兽形浮雕,檐下无斗拱,四周平出耍头承托檐部。耍头间开方窗,四角四根托角梁,浮雕斜撑,房顶由32根胸围1米的明柱擎起。柱下有1米高的鼓形柱础,整座建筑高大雄伟,造型别致。

泮池:在大殿前,距大殿20米。半圆形,原中间有一座小桥。每逢重大祭日,官员和有功名者从桥经过,无功名者从桥两边通过,可以说它是一个等级标志。

明伦堂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睢阳区著名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内广场街路东。据《商丘县志》记载:明伦堂建于明正德年间,为归德府最高学府。后经历代重修。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青砖灰瓦,

单檐歇山式建筑。檐下无斗拱,平出耍头承托檐部,四角用四个托角梁承托四角,檐下一周有16根明柱,柱下有青石鼓形柱础。整座建筑座落在高0.6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周用青石砌成。明伦堂高大雄伟,古朴粗矿,建筑艺术极具中原风格。

南城楼

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的重要景点之一。位于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办事处商丘古城之上。距商开高速公路东西出入口分别为3公里,2公里,紧依商丘市。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长11.4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343平方米,18根檐柱,下层檐下五斗拱,上层为三踩斗拱。层面为灰色脊板瓦,背脊饰旋子彩画。商丘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20_年)因南门和南城墙为北宋时南京城北门和北城墙,故距今已逾千年,南门为拱辰门。南城楼是知州杨泰修建,周冕续建,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周宗义复建城楼。抗战时毁于战火。20_年9月投资150多万元按旧复原。此楼为典型的城楼建筑,内 为双层空间结构,严谨,厚重。具有教高的建筑 和美术价值。立于楼上有明清之风蔚然袭来,南可观南湖秀丽景色,北可见古城风韵。

南湖景区

位于商丘古城砖城和城郭之间。城湖是商丘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环内城一周5公里余。水面8000余亩,水深2-3米。后遭破坏,现仅剩5000余亩。因城河宽广,故被誉为城湖。湖水碧波荡漾,荷花飘香,令人心旷神怡。宽广美丽的城湖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更使人叹为观止,留恋忘返。故不少游客看后赞道:“不是西湖胜似西湖”。南湖景区主要景点有:张巡祠、应天书院、归德明珠、八关斋、文雅台、玄鸟岛度假村等。

张巡祠

河南商丘南湖景区重要景点之一。位于河南商丘紧邻市区,南距商开高速路口3公里,北距陇海铁路商丘站9公里。张巡祠坐落在张巡祠景点中轴线上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大庑殿顶,砖木结构,防

唐式建筑。殿内正中有张巡象,高8米,坐姿。大殿前是宽广祭台,四周有青石栏杆围护。殿内四周有大型彩色壁画分别为:[坚守宁陵],

[睢阳之战],[草人借箭],[张巡就义]等共计8副。以及历代文人名士的吟咏题字。张巡,名巡。[安史之乱]时叛军围攻睢阳,张巡率领将士以弱敌强保卫睢阳并使敌军遭受重创,最终寡不敌众城破殉难。为了纪念张巡、许远等将士1990年于张巡殉难地重建张巡祠,包括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区。其中墓葬园区有张巡墓冢和白龙亭各一座。

八关斋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南城郭南侧,北靠环城路,东依商鹿公路。

八关斋,现占地666平方米,八关斋原本是佛教用语非指地方,今八关斋是以颜真卿撰文并书的《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而得名并闻名的。《八关斋会报德记》为八楞石幢,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64岁时所撰写。唐大历七年(772)立于开元寺内,唐会昌五年(845)随寺毁,唐大中五年(851)宋州刺史崔倬重刻。碑文内容是记载河南节度使田神功抗击“安史之乱”两解宋州之围,有病初愈,当地官吏为迎合田神功,竞相举办八关斋会,以表示答谢神灵的降福。1996年重刻,因所记为八关斋事,后来渐称之为“八关斋”了。现存有大门、围墙、照碧、八角亭(亭内立八楞石幢)珍藏馆,千叟宴碑亭和禹王锁蛟井。

玄鸟岛

商丘南湖景区景点之一,位于河南商丘市南端。南距商开高速路口3公里,北距陇海铁路商丘站9公里,位于南湖湖心。占地8.3亩,新建仿明清四合院,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四角方亭6座,房屋16间,200平方米大厅,绿化面积20_平方米,岛上小石桥三座,石砌沟60米,其风景秀丽,结构玲珑,一步一景各亭和室都有如“隋堤柳”、“望月亭”、“木兰花”等雅称,又可垂钓于岛边,碧波荡漾如置身于梦幻之中,是现代人心中的桃花源,分外迷人。

河南的导游词范文4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北国的名山圣水----云台山。

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密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30公里的修武县境 内。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孤原。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分为三大体系:一、峰岳景区:茱萸峰、三秀峰、叠彩洞、浓秀谷;二、沟谷景区:温盘峪、子房湖、小寨沟、老潭沟、武周寨;三、宗教景区:真庆宫、万善寺、玄帝观、百家岩。这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等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

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全内外的四大怀约,以及茱萸、当归等200多种。唐朝孙思邈曾在些采药练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在云台山景区售票处,有一村庄名”岸上”,背靠一天然屏障,山势突兀,拓面而起,此山名为”翠屏峰”,峰顶有”阎王鼻”。你看那阎王仰脸向天,自鼻以上是黑的,鼻以下的部分是白的,当地人说此阎王黑白分明,辨是非,昼断阳,夜审阴,是当地的主宰,权力至高无上。

在阎王鼻山脚下,有一佛教庙祠,即万善寺。跨过山门,为弥勒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这尊像是泰国捐赠的金佛。你看那佛像胸间的“”(音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寺院的后门,有一小溪自高处流入清池,是优质的矿泉水,泉旁小庙,是财神爷,他虽不能名列佛寺,但来烧香的人,却也不忘烧柱香,以求财旺。

(温盘峪、子房湖景区)

沿公路而上,过了迎宾洞,左边的山谷相裂成隙。这便是温盘峪景区。峪深80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致使这又窄又深的峪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的空气很好地交流,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这里冬暧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导游词《云台山导游词》。这谷南端的瀑布名为“白龙瀑“,传说白龙在此居祝

走过山壁间开凿的隧洞,我们进入温盘峪景区。首先直入眼帘的是“一线天“。人行其间山体相合只留下一线天地,甚是奇妙。

景区内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区内有逍遥石、相吻石、灵龟戏水、双狮吸水、龟背石等景观。

峪内有九龙潭,相传为古时九龙栖息之地,分别为白龙潭、子龙潭、眠龙潭、青龙、黄龙、卧龙、黑龙、首龙等,因峪内司温,潭水常年气温在10度左右,夏季水凉不宜游泳,但却是冬泳的好云处。行至黑龙潭,一持瀑布从山壁间喷薄而出,如堆雪飘杨,十分壮观。动态的水流入静态的水中,十分美丽。

在汉朝初建国后,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汉业之后,功高震主,惟恐遭到刘的毒害,再三恳求,告老还乡而去。张良回到家乡之后,仍然坐卧不安,觉得还不太保险,便偷偷地微服出午,隐居到了去台山。因张良字子房,故此处的村庄叫:子房村“,源叫“子房湖”。现在的景区是在原有湖泊上加高修建的,湖面300余亩,长约8华里,最宽处300米,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深处约地100米,水容量为1亿立方,是一中型水库。

沿湖而行,可见对面山峦中有“达摩峰”。相传印度僧人达摩 来中国传 教,到达少林寺,面壁20_年仍常有杂念涌入心头,于是走出寺庙,要找一处绝妙的静处修行。后来就来到去台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峦上静坐。此处人迹罕至,达摩 高居山巅,终山岚流云为伴,山灵一片净化像山样入定下来,不久即化仙而去,此处则留下了“达摩 峰”和与之遥遥相对的“佛龛峰“。

在子房湖西畔,可见一沟名”黄楝沟“,里面景色宜人,最奇处是沟朝天伸展而出的几个山峰,相连成佛掌,故名“佛掌峰”。佛掌峰上有“天堂”,是一独家独户的自然小村庄。古时,苛捐杂税 沉重,有人躲在佛掌峰 上,开垦良田,遍栽果树,在上边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躲过了官府的索取,无忧无虑,快乐似神仙,故给自己的家园名之“天堂”。

再往前走,即见子房湖尽处,有两个小村庄绕子房湖东西而扎,这即是子房村,是张良的后世子孙繁衍而成的。在隋末唐初,刘武周和李世民先后在此屯粮食、兵器,故后人称之为“东仓”“西仓”。

河南的导游词范文5

各位旅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在的欢乐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安阳!我是你们的地接导游员小祁,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服务的。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也希望各位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行程中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殷墟,殷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安阳城西北2.5公里的小屯村一带,面积约24平方公里。古称"北蒙",又名"殷"。公元前14世纪,商王从今天的山东曲阜一带迁都到殷,直至纣灭亡,在此共传8代12王,经历了273年。此处出土的刻字甲骨于1899年首先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1920_年10月至1937年6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从1920_年发掘到现在,出土了大量的甲骨、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物,并已大体搞清楚了殷墟的布局: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宗庙区,周围分布着手工作坊、居住址和墓葬,洹河北岸以侯家庄西北冈和武官村北地为中心,是王陵区,分布着居住址、墓葬和祭祀。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殷墟,位于我们正前的是一口大鼎,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安阳武官村西北冈由村民挖出,日军占领安阳期间,村民重又将大鼎掩埋起来。此鼎于1946年运往南京,藏南京博物院。1959年运至北京,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大方鼎为一巨型青铜器,通高1.37米,长1.1米,宽0.77米,重达875公斤。鼎体周围以雷纹为地,上有龙纹蟠绕,四角为饕餮纹,腹内壁有铭文"司母戊"3字。该鼎是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在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也是仅见的。

我们往西北走,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女大将军------妇好。这是妇好的墓地 ,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8米。出土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各类随葬品1928件,贝6800多枚。其中铜铙、铜镜、玉雕人像、玉雕动物、象牙杯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从出土的青铜器上不少铸有"妇好"铭文的情况分析,墓主人当为妇好。她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曾率兵征夷方,讨土方,伐西羌,一次率兵可达1万多人,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女将军。

各位游客,下面是我们的自由时间,请大家尽情的游玩吧,半个小时后,我们甲骨文区见面。感谢大家的配合,最后祝大家旅行玩的愉快。

描述河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相关文章

河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

5篇介绍河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河南景点导游词范文

河南省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

河南省景点导游词精选范文

河南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

河南景点导游词范文3篇

河南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

关于河南著名景点的导游词5篇

河南省景点导游词优秀范文

    46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