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河南导游词>

龙门石窟导游词-考证必看

创丰2分享

  龙门石窟是我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那么相关的龙门石窟导游词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华夏”、”中国”,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从孩提时就拥有的概念。然而,寻根问祖,你是否知道,它们均源自于中州大地的古洛阳呢?

  “华夏”,起源于远古时代伊洛河流域(现洛阳地区)的夏人;而”中国”,最初即是指”天下之中”的雏邑(古洛阳之称,天地之中实指嵩山)一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大史学家司马光就写下了这样著名的诗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如今走进洛阳,你仍会发现,那几乎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段缩影。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的伊洛盆地。它四面环山,伊河、洛河、瀍(chán)河、涧(jiàn)河四河流经其间。

  在这里,黄河终于摆脱了两岸山地的约束,豁然开朗,形成了辽阔平坦的黄河大平原,”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唐·韦应物),而紧靠平原顶端的洛阳,背依邙山,面向龙门,东有虎牢(郑州荥阳虎牢关)之险,西接函谷(三门峡灵宝函谷关)要隘ài,紧紧抑制着它的中枢。”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西周初年,周公旦辅周成王幼年继位,曾感叹洛阳”天下之中,四方人贡道里均”;宋代文人李格非在他的《洛阳名园记》中也写到:”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xiáo渑miǎn之阻,挡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

  正是这个”天下之中”,使得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夏人,在建立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时,就有太康、孔甲、帝皋háo、夏桀四个帝王先后在洛阳建都,史称”斟zhēn鄩xún”。近年考古学家在洛阳偃yǎn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据推测,就是夏都斟鄩。夏人立国,令洛阳一带逐渐成为政治统治中心,而被誉为代表中国先民心灵思维最高成就的《河图》、《洛书》,相传就是那时出自这里的。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继在洛阳建都,史称”西亳bó”。人们在偃师考古发掘出来的尸乡沟谷城,正是商都西毫的遗迹。

  夏商千年,书写着一行大字:洛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形成城市,并贵为国都的地方。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把洛阳作为”行都”,并与周成王两代在此营建”成周”东都城,史称”雒luò邑”。

  周平王即位后,更是大规模新建”王城”,使得全城面积已近10平方公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正式迁都王城,史称”东周”,后历515年,传位二十三世,均以雒邑为国都。当年的雒邑,”东贾gǔ齐鲁,南贾gǔ梁楚”,”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一派皇家气势。

  据说老子(李耳)当年在周室任史官,孔子曾专门来雒邑请教。孔子游历王城后感叹道:”吾乃知周公之圣,及周之所以王也。”如今在洛阳东关大街北侧,还树立着一座清代雍正年间所立的”孔子入周问礼”碑,对此做了专门的记述。

  秦灭六国,置洛阳为三川郡治。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曾定都洛阳三个月,直到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重组汉朝,再次定都洛阳。自此,以后的曹魏(公元220~265年)、西晋(公元265~316年)、北魏(公元386~534年)也都先后在此建都,历时长达330多年,后人称之为”汉魏洛阳古城”。

  当时的洛阳城已有24街、140多个间里,周长17多公里的城墙上设有12座城门,南北二宫更是金碧辉煌,其中仅北宫崇德殿就可容纳一万余人。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在今偃师县西佃diàn庄太学村),学生最多时达3万余人。太学生梁鸿曾登上北祁山跳望京城繁华,感叹而作《五意之歌》:”宫阙崔巍兮,噫!人之劬qú劳兮,噫!”被皇帝追查而不得不逃到齐鲁隐居。

  我国最早的石刻儒家经典文献,东汉时期著名书法家蔡邕yōng的”熹平石经”;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著名史学家班固的《汉书》;著名科学家张衡的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三国时曹植、孔融、王粲等”建安七才子”;西晋时嵇jī 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以及陆机、潘岳等”金谷二十四友”均出自洛阳。

  而西晋左思集十年构想所作的魏、蜀、吴都城《三都赋》,在洛阳一经问世,便使得”洛阳纸贵”,更成为传世佳话。

  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yáng帝即位后再次迁都洛阳,史称”东京”。他”迁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重建洛阳新城,历时两年,使得洛阳仅城内就有120多个行业、3000多家店铺、400多家客栈。隋炀帝更集江南和北国财富,修筑了南达余杭(今杭州)、北抵涿zhuō郡(今北京),长达2400多公里的大运河,使洛阳成为南北运河的交汇点。江南丝绸正是随水路来到洛阳,然后再从洛阳出发,经长安而至西域、中亚,远达欧陆的。驼铃声声,搭起了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

  在邀请西域和各外国酋长来洛阳参加商品交易时,隋炀帝甚至让市民将丝绸绕在树上,以显示中国的富有。当年的洛阳城,宫廷建筑、珍奇货物、文学艺术,无不盛极一时,仅宫廷观文殿(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就有藏书37万卷之多。

  唐代京都兼长安、洛阳两城,历经280多年,其中六位皇帝移都洛阳城。这时的洛阳,或称洛阳宫,或称东京、或称东都,或称神都。

  公元696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就是在洛阳应天门举行登基大典,宣读即位诏书的。她建立武周20多年,只有两年住在长安。晚年居住的上阳宫,曾是当时洛阳城宫廷建筑中最为壮观、华丽的,”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王建《上阳宫》),风景宛如仙境。

  传说中的武则天贬牡丹从长安解往洛阳,我想,其实是为了她自己观赏寄慰。华中之皇,正映衬着一代女皇的雍容华贵。而洛阳自此遍植牡丹,花开绮qǐ 丽,久负盛名,成了洛阳宫的一大奇观。

  然而空前繁荣的洛阳城,在”安史之乱”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直到五代时期(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的后梁,梁太祖朱温重筑南北二城,并于开平三年(公元909年)迁都洛阳,才又兴盛起来。以后的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虽然仍都定都洛阳,但因战争频繁,经济衰落,已再难见昔日的繁华了。

  “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一如南宋诗人陆游对洛阳的感怀,在我国诸多古都中,能享有此赞誉的,恐怕惟独洛阳。自夏人建都斟鄩以来,历经商汤、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直到五代的后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时间最长的都城。

  如今在洛阳,你仍能寻觅到被称之为”五都贯洛”的五大都城历史遗址:偃师二里头的夏都斟鄩,尸乡沟的商都西亳,洛阳城西的东周王城(今王城公园),白马寺附近的汉魏洛阳故城,以及位于市区的隋唐东都城(隋唐遗址植物园)。1973年,人们在洛阳定鼎路北段又挖掘出两座宫殿遗址,其中一座正是武则天当年的上阳宫。

  真可谓:天下之中,河山拱戴;煌煌祖业、古都洛阳。

  在古都洛阳的南面有一条河流,它源自河南栾川,经嵩县、伊川后入洛阳而至黄河,因其上游曾为商朝宰相伊尹的出生地而被称为伊水。伊水南来,在洛阳城南形成了一个风景独特的景观”阙què塞”,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龙门”的地方。

  阙,古为皇宫前两边供瞭望的塔楼,它们相对而立,空缺入门,巍巍壮观,以后,帝王住所也便有了”宫阙”的说法。出洛阳城沿伊水南行10多公里,由中岳嵩山蜿蜒而至的余脉突然为伊水中断,形成两山对峙、东西宽达300多米的峡谷山豁。

  伊水东面是香山,因产香葛而得名:西面为天竺山(现称龙门山)。两山夹一水,正对洛阳宫,犹如一道天然的门阙和屏障,所以被称为”阙塞”。早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就有”使女宽守阙塞”的记载(女宽是周朝晋国大夫,当年因周王室内乱而奉命驻守这里)。由于伊水中流,阙塞又名”伊阙”,如今,在龙门西山莲花洞旁的崖壁上,你还可以看到”伊阙”两个大字。这里背依洛都、面对三涂(山名,在河南嵩县西南,伊水之北,亦称崖口,又称水门)、左望嵩岳、右眺秦岭,形成了”峥嵘两山门,共挹yì一水秀”(宋·苏过)的天阙奇观,引发了许多令人惊叹而又奇妙的传说。

  “伊阀”的形成,乃大禹的功绩,这是其中流传最为久远的故事。唐代诗人韦应物在描写伊阀风光时曾这样写到:”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而凿山导流的,便是夏朝第一个帝王大禹。

  相传夏初,洪水泛滥,洛阳龙门山以南一片汪洋,大禹父亲鲧因治水不当被帝尧处死羽山后,大禹受命继续治水。他一改鲧堵塞sè的办法,疏九河,导百川,迫使洪水归流大海,而伊阀也就是在这时开凿的。《越绝书》卷一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汉书·沟洫xù志》也有云:”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阀。”而比汉代还早400多年的《左传》,在盛赞大禹的功绩时更是写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那意思便是:如果不是大禹,我便成为鱼了!

  历史记载,凿凿不惊,走进龙门西山,首先看到的便是”禹王池”,一汪清泉传说就是当年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泉水中竖立的一根石笋(如今这个石笋没有了),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使用的工具。而禹辟伊阀的神话传说更成了后人游览阀塞风光、伊水龙门时抒发情感的一个重要题材,给伊阙风光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遐想。

  直到隋代,伊阙才被称之为龙门,而这一得名,传说与隋畅帝洛阳建都有关。

  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一次狩猎来到洛阳。他登上邙山,远眺伊阙之塞,山水之间,突然感慨道:”此非龙门乎?自古何不建都于此?”一随从大臣马上奉承地答道:”自古非不知,以俟sì陛下”那意思便是说,并非古人不知此为龙门,实是留给陛下的。”帝大悦,遂议都焉”,随即下诏建都洛阳。而都城的位置,一不挑”东周王城”遗址,二不选”汉魏古城”旧地,而定在二者中间,正对伊阙,使得伊阙对峙的两山,恰似都城定鼎门外的天阙。”龙”出洛阳,天阙为门,隋炀帝一言九鼎,”龙门”一名由此而来,并日益盛行,以至后来不少人只知龙门而不知”伊阀”,更不知”阙塞”了。

  古老的传说与奇特的天然景观,使龙门自古便享有”洛阳第一胜景”的美誉。尤其是隋唐时期,青山对峙,佛寺林立,亭台楼阁,巍峨壮观,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然而,在龙门山色风光中,最为辉煌的便是”龙门石窟”。在伊水两岸的崖壁上,森罗万象的一个个石窟尤如蜂巢般密布,南北长达1公里。”精舍绕层阿,千龛kān邻峭壁”,”万穴列岩壁,三龛独雄夸”“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它们与龙门山色,相映成辉,成为洛阳佛教最为兴盛的风水宝地。

  溯 源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公元前六世纪,与中国孔子同时代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有感于人世间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以及对当时奉行种姓等级制度的婆罗门教不满,出家独行苦修,经过40多年的静坐思维,终于”觉悟”了人生苦难的缘由和个人解脱苦难的道路,并广收弟子,传播见解,逐渐形成佛教的原始教义。他的追随者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和佛陀,简称”佛”(意为”觉者”、”知者”)。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随着佛教在印度的兴起,石窟寺开始出现。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以”达摩(一切的現象、法則或佛陀的教法。為梵語Dharma的音譯)”治国,弘扬佛法,敕建石柱,广立佛塔,开创了印度最初的佛教艺术。印度现存最早的巴拉巴尔石窟群就是当年阿育王开凿的,并由它繁衍出巴雅、纳西克、卡尔利、阿旃zhān陀、埃罗拉等众多石窟圣迹。公元前一世纪,石窟艺术随着佛教而逐渐传播开来,在南面形成东南亚小乘佛教特色的石窟艺术,在北面形成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特色的石窟艺术(巴米扬大佛便是其代表作,可惜于2001年被炸毁);在东面,它传入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形成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龟qiū兹cí石窟艺术。然后逐渐东移,星星点点,由北而南,进入中原。据专家考证,如果从公元三世纪开凿的首批石窟算起,直到明清小规模的开凿和重修,佛教石窟在我国已延续了千余年。在这漫长的演进历程中,北魏和盛唐是两个高潮,它们形成了中国石窟前后400多年持续开凿的旺盛时期,被称为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的大同云冈石癌、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便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而其中,龙门石窟更是横跨这两个朝代,演绎着我国石窟艺术中最为鼎盛的一幕。

  寻 迹

  也许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在《魏书·任城王》中却被记载了下来。北魏太和十七年(公无493年),孝文帝拓跋宏为讨伐南朝,亲率大军三十万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南下,直取中原。九月,当南征大军到达洛阳时,适逢秋雨连绵,无法征战,不得不在洛阳驻扎下来。期间,孝文帝查看了东汉、曹魏和西晋的洛阳都城遗址,意识到鲜卑人走出草原,徙xǐ居平城,还只是成就千古大业的第一步,要经略四海,统一中国,必须迁都中原。于是,他在任城王拓跋澄的支持下,决定从平城迁都洛阳,并即”招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

  因天时迁都,或许只是一个巧合,或许是孝文帝为说服群臣同意迁都的一个计谋,然而它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相当精彩的一笔。崇尚佛教的孝文帝在筹建洛阳新都的同时,把当年在平城开凿云冈石窟的理念也带到了洛阳。他巡视伊水龙门,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随即在龙门西山开凿了古阳洞。

  一批支持他迁都、并随他征战洛阳的王室贵族、文臣武将也都纷纷在古阳洞内凿龛造像,使得龙门峡谷顿时响起一片斧凿声。太和十八年,魏孝文帝回到平城,说服留守的群臣,于次年(公元495年)”尽迁洛阳”,将100多万包括鲜卑和北方各族在内的移民融入中原,完成了他迁都的大计。而与此同时,龙门石窟也从古阳洞开始,拉开了长达700多年开凿营造的序幕。

  古阳洞是龙门开凿的第一个石窟,它几乎是与北魏洛阳建都同时进行的,而且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它皇家营建的风范。然而有意思的是,后来人们在这一皇家石窟中发现了一龛新城县功曹孙秋生等造像记碑。在当时,功曹不过是一个地方小官,竞能”挤”进皇家石窟,而且碑文中所刻年代为”太和七年”也就是公元483年,这比孝文帝迁都洛阳早了整整10年,它似乎在提醒人们,龙门石窟的历史当在北魏洛阳建都之前?这个问号也许直到今天仍在”考证”着人们的智慧。

  岁 月

  从龙门峡谷第一声斧凿声到今天,龙门石窟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而就其开窟造像的营造过程来看,从北魏孝文帝开凿龙门第一座古阳洞石窟寺开始,前后历经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以至元、明诸朝,也断断续续开凿了700多年。今天,经专家统计,龙门石窟现存窟盒2345个,造像10万多尊,碑刻题记2800块,佛塔60多座,均为我国石窟之最。

  在龙门石窟700多年的营造岁月中,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最主要的有两次:

  一是公元493年至528年,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时期。前后历三帝35年,造像3万多尊。现存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石窟寺(皇甫公洞)和魏字洞等,全部在龙门西山,而且大多是皇家石窟。其中古阳洞历时10年,是北魏皇室、贵族造像最为集中的洞窟,也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龙门石窟2800块碑刻题记中,仅古阳洞就占了800多块;著名的魏碑”龙门二十品”(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富欀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中,有19品在古阳洞中。宾阳中洞是宣武帝为孝文帝追福开凿营建的,仅当时有记载可查的用工就达80多万个,前后历时24年,工程之浩大即使在今天也令人叹服,而它留给后人的是一座充满皇家风范的石雕艺术宝库。

  二是公元636年至746年,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前后历四帝110年,造像约占整个龙门石窟的三分之二。最有代表性的洞窟,在龙门西山的有潜溪寺、宾阳南洞、敬善寺、奉先寺、万佛洞、双窟和极南洞;在龙门东山(香山)还有大万五千佛洞(擂鼓台)、高平郡王洞、看经寺等。

  在唐代三分之二的造像中,又有百分之八十出自唐高宗、武则天当政时期,这也是龙门石窟最为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龙门石窟的造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光辉的顶点。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它劈山而造,气势恢弘,九尊大型雕像依山凿石而成,高度均在10米以上,居中的卢舍那大佛更是高达17米多,仅头部就有4米,耳长1.9米,他”光明遍照”的面部形象也被专家们誉为中国雕塑史上伟大的典范之一。

  一千多年过去了,卢舍那大佛那俯视芸芸众生的睿智微笑,一直被视为龙门石窟的代表作,直到今天,他仍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一个典型象征。

  辉 煌

  有人说,佛教石窟源于印度,但将其推上艺术颠峰的则是在中国。而在中国石窟艺术中,我想,龙门石痛便是最为浓重的一笔。古代的艺术家们,凭借其高超的技艺,斧凿声声,在陡峭崖岸壁上开凿石窟的同时,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古阳洞、宾阳洞等北魏早期开凿的石窟中,你或许会发现古印度佛教文化和健陀罗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犍陀罗艺术形成后﹐对南亚次大陆本土及周边地区(含中国新疆、中国内地、日本、朝鲜等国和地区)的佛教艺术发展均有重大影响。)的影响,如古阳洞南北壁列龛的拱柱,或其柱身分段凸凹的棱槽,或整体雕刻为人像柱的形态;而宾阳中洞的拱柱造型以剑盾饰涡卷纹的模式,则显露出古希腊爱奥尼亚风格。这两座石窟的图案边饰浅浮雕中,也常常出现波斯样式的连珠纹构图,反映出曾受到的西域古建筑艺术文化的浸润。

  但是,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全面实行汉化改革,龙门石窟从一开始就具有更鲜明的中原王朝皇家风范和汉民族特色与风格。

  在窟制上,它体现为更具中国殿堂特色的佛殿窟或佛坛窟形制。

  在题材上,则突出了主尊和胁侍群像的造像多样性。

  在造像风格上,已不见云冈石窟那种高鼻大眼、粗犷威严,而带有较多的政治宗教色彩和等级分明、主从有序的封建文化,以及中土风貌和典雅庄重的神情。

  在表现手法上,也更注重中国圆雕和绘画的传统艺术,展现出圆转的刀法和绘画中线的魅力。它犹如一个以佛教为载体,集北魏、唐代建筑、绘画、雕造艺术之大成的圣殿。

  佛教是一个多流派的宗教,在龙门石窟中,你就可以看到它的这种多样性。除了以释迦牟尼为主尊的”三世佛”造像外,奉先寺是以报身佛卢舍那为主尊的华严宗;潜溪寺、敬善寺、万佛洞等是以阿弥陀佛为主尊的净土宗;擂鼓台与万佛沟是以法身佛毗卢舍那(大日如来)为主尊的密宗;看经寺满雕28罗汉,是以尊崇菩提达摩为初祖的禅宗:乃至佛教最原始的偶像崇拜优填王造像;甚至有为武则天当皇帝造舆论而”创造”出的以弥勒佛为主尊的”三世佛”,如摩崖三佛愈、惠晾洞等。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些主佛的是众多佛教传说的石刻壁画,”萨埵duǒ那太子本生”、”须达那太子本生”、”一佛五十菩萨图”、”维摩结经”、”王位相让”、”树下思维”、”释迦涅槃”、”降魔变”,林林总总,就像进入一个佛教王国的大殿堂。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了解到佛教的各种教义和故事,还可以走进历史的长廊,寻觅一千多年前那些鲜为人知的宝贵史料。

  在龙门石窑众多的造像中,可以明显看出雕刻、绘画艺术的承袭、演变,以及不同时代的风格。北魏造像,在早期的云冈石家”平城模式”中,多是粗犷guǎng、威严和带一种神秘的感觉,而在龙门石窟中,却形成了”秀骨清像”的”中原模式”。这种由龙门石窟形成的”中原模式”曾一度在全国各个石窟传播并盛行。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传统,又贯注了更多的汉民族世俗艺术,造像风格显得更加写实、自然,更富于人情味。比如潜溪寺中阿弥陀佛的造像,面部丰满温和,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南北两壁的胁侍菩萨,长裙宽袖,衣纹流畅,体态丰腴yú健美,甚至有点阿娜多姿,都是这种世俗化艺术风格的典型写照,是唐代石刻中日臻zhēn成熟的艺术珍品。而正是这些健康、丰满的形体造像,给后人留下了唐朝时期社会的部分艺术创作的审美观念,体现了它珍贵的历史价值。

  在石窟艺术中,除圆雕外,”中原模式”最有特色的是线刻和浮雕。线描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将其引入石窟雕刻,使产生了具有强烈线的艺术特征的”龙门石刻”。虽然龙门造像的主题与其它石窟大体相同,但因为采用了汉画和雕刻上的用线技法,从而在石窟雕刻上展示出线的自由流动和舒展优美的韵味。最明显的是飞天的造型。

  在浮雕中,龙门石窟最精美的当属宾阳中洞和石窟寺的四幅”帝、后礼佛图”浮雕壁画,可惜宾阳中洞的两幅浮雕早年被盗凿,所以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有石窟寺的两幅了。这些礼佛图采用高浮雕形式(指所雕刻的图案花纹高凸出底面的刻法),场面宏大,各种人物的表现、礼佛的仪式、物品、气氛都刻画得极为细致,仿佛使你仍能感受到一千五百年前皇家宗教仪式的隆重与威严。它们不仅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和雕刻艺术的发展水平,而且对后人研究古代服饰,了解当年的宫廷礼仪、皇家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与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共生的还有独特的书法,龙门石窟便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一个丰富宝藏。早在清代,就有文人感叹道:”龙门不仅为石镌juān佛场,亦古碑林也。”(清·武亿《伊阙诸造像记》)据统计,龙门碑刻题记多达3600余块,它们不仅记录了发愿造像人的动机、目的,为龙门石窟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而且其书法也成为后人学习、研究、收集的精品。

  今天,我国古代不少乐器已经失传了,但从龙门石窟的造像中,仍可以见到它们当年的形象,如箜kōng篌hóu、筚bì篥lì 、羯鼓、鸡娄鼓等。

  更为可贵的是,在古阳洞、宾阳洞、八作司洞、极南洞等众多石窟中,还保存有伎jì乐yuè天和伎乐人形象,他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年的音乐和舞蹈情况。北魏是上承秦汉音乐文化传统,下启隋唐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唐代更是汉乐和胡乐融合发展的繁荣时期,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这些我们都能从龙门石癌中得到佐证。有专家作过专门统计,龙门石窟现存音乐洞窟21个,雕刻乐器的经幢1个、佛座2个;现存伎乐天和伎乐人176身,大小不同的乐队34组,共有乐器17种,包括笙、笛、排萧、筝、阮、击板、萧等北朝和唐朝的传统乐器,以及贝、琵琶、五弦、钹、筚篥、束腰鼓、箜篌、羯鼓、鸡娄鼓等外来乐器,俨然是一个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庞大”龙门歌舞乐团”。放到今天,它似乎便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研究的一个丰富的资料库。

  在龙门石窟,还有一个被称为”药方洞”的石窟,其得名曾使不少游人不得其解,然而正是这一洞窟,为我们留下了我国最早的石刻药方。据考证,这些石刻药方均出自唐代,共140方,其中现存文字较为完整的还有60余方,用药达173种,可治疗疟疾、反胃、心痛、咳嗽、瘟疫等40多种疾病,充分显示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药学上的杰出成就,其中不少药方还曾东传日本等国。公元984年,日本古代医学家丹波康赖在其编著的《医心方》一书中,就收录了其中的95方,并称之为”龙门方”。

  从宗教到艺术,从造像、雕刻到美术绘画、书法和音乐舞蹈,乃至建筑、医药,龙门石窟为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曾经辉煌盛极的艺术殿堂,是直到今天仍熠熠闪光的丰富宝藏。

  创 伤

  游览龙门石窟,在感受历史的恒古和艺术享受的同时,不少人都会有种深深的失落和遗憾,断头缺臂的造像几乎比比皆是,石窟的毁坏是触目惊心的。是历史的原因,还是自然的风化?是战争的动乱,还是人为的破坏?最初,人们自然会想到那场动乱,然而,据当地人说,在那场动乱中,龙门石窟反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人们把它归功于周恩来,至今仍能津津乐道他当年来龙门石窟的情景。

  拨开历史的浮尘,我们发现,龙门石窟的毁坏,除了历史和自然等不可避免的原因外,最大的浩劫,竟是上一世纪20至40年代盛行一时的盗凿之风。而钉在耻辱柱上的,首推一位不被一般中国人所知道的美国公民普爱伦。正是这个普爱伦,伙同外国一班文化劫掠商,勾结北京、洛阳的古玩奸商岳彬、马聋图等民族败类,从1930年起,在宾阳洞进行了长达3年之久的盗凿,将闻名中外的艺木瑰宝,北魏时期的浮雕”帝、后礼佛图”及一大批珍贵雕刻盗往海外。其中”帝、后礼佛图”至今仍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博物馆。

  随之而至的,几乎便是一场文化掠夺。1923年,古阳洞的北魏弥勒造像被盗往美国,1934年,该洞的另一尊释迦牟尼思维造像又再次被盗往美国,现在,这两尊造像分别藏于费城大学博物馆和纽约艺术博物馆。再看莲花洞,正壁的迦叶shè、阿难两尊头像被盗往法国,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而该洞的右胁侍萨萨头像则被盗往日本,收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就在日本大阪的这间美术馆里,仅龙门石窟的造像就有7件之多。就连石窟前的石狮子也难逃被劫的命运,万佛洞前的一尊现正蹲在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博物馆;而破窑的一尊,则藏在美国纽约艺术博物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盗凿不成的,便造成大量的破坏,这便是盗凿者们留给龙门石窟最大的创伤。

  1996年,《洛阳市志·龙门石窟志》对被盗凿、流失的石窟造像进行了不完全统计,现在能寻到踪迹的就有64件,其中北魏时期的24件,唐代39件,隋代1件,都是龙门石窟造像艺术最鼎盛时期的作品。流失海外的在美国就有26件,在日本的也有20件,其它的散布在英国、法国、瑞士、加拿大及一些欧洲国家。这还只是部分寻到踪迹的,而不知所踪的又有多少呢?回忆往事,浮现在国人面前的,该是一幅多么令人伤感的历史画面啊。

  所幸的是,今天人们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已在开始反省历史的遗憾。2001年3月,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发现,由收藏家赫尔曼·利维先生1978年所捐赠的一尊中国唐代人物造像,是洛阳龙门石窟看经寺29尊罗汉造像中惟一一尊被盗凿的摩诃迦叶Shè后,于当年4月19日,专门派人将”他”送回我国。近期,当笔者在龙门石窟看到这尊回归的摩诃迦叶Shè造像时,遗憾的心境多少得到一点安慰

    19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