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西藏导游词>

西藏喇嘛召导游词3篇

刘丽分享

喇嘛是藏语,意为“和尚”。本来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喇嘛的。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西藏喇嘛召导游词,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西藏喇嘛召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喇嘛召俗称喇嘛洞,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头)34公里处,土左旗毕克齐镇北部大青山山中,距毕克齐镇七公里。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喇嘛教发样地之一。它三面环山,前面为宽敞的洞沟,沟中清泉淙淙。站在召庙俯瞰,东侧是铜山,西侧为狮子背,山上松柏茂盛,白桦挺拔,山峰怪石嶙峋。在寺召的北面便是“银洞”,泉水裂石而出。在严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在盛夏,山风习习,沁人心扉;春天,山杏野花争芳斗艳;深秋,霜叶火红,层林尽染,真可谓佛地洞天。

就在这优雅迷人的仙境中,远在公元1576年前,博格达察罕喇嘛以此为中心,广泛传播喇嘛救,在蒙古族群众中影响颇为深广。后来他的一世徒弟就在洞前于明代万历初年(即公元1576年前)修建了这座喇嘛召。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又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皇帝赐名“广化寺”,意为“教化一切”,并赏给牒一百道。公元1819年时广化寺有达喇嘛、德木齐、格速贵等僧众282名,仅次于呼和冶特市席力图召。

广化寺的建筑由前后寺组成。因为后寺建筑在山腰,凿石为洞,因而又取名为喇嘛洞召(召是蒙古语“寺”之意),人们也把它叫做“银洞”。这里有建搂三层,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下石级共124级,其坡陡与黄山“天都峰”、“莲花峰”不相上下。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活佛骨灰的白塔数座。

前寺凡四重。天王殿三间,供奉四大天王,大经堂49间,楼二层,每七楹,大殿25间,供弥勒佛等诸佛象。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二殿是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过海和观音菩萨。另有十殿阎罗君殿7间。各殿佛僧为黄铜铸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为其它召寺所少见。

喇嘛洞在解放前因年久失修,殿堂有些已破旧,树木也多被砍伐。原后殿有海棠二株,高10米许,果实繁盛,当系数百年前所植。

近年来为了保存古物,进行了修缮,现仍不失为大青山胜景之首,成为呼和浩特市附近的风景区之一。故而游人慕名前往,络绎不断。

  篇二:西藏喇嘛召游记

暑假,我来到了美丽的宫殿——布达拉宫的坐落点,西藏拉萨。这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这里有着无数勤劳善良的西藏人民,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虔诚的信仰着藏传佛教,也可以说是_喇嘛。_喇嘛,_,在蒙古语里它是神仙的意思,而喇嘛,在藏语里它是上人的意思,连起来说,_喇嘛就是指地位很高的人。而21世纪,也就是今天,这个时代的_喇嘛已经不再是几百年前的人们所信仰的所谓的佛了,而是一个挑起中国民族中藏族与其他民族分裂的名叫丹增嘉措的人,难道说,这个丹增嘉措就真的值得人们去信仰,去朝拜吗?这个我们暂且不说。

当我去参观布达拉宫的时候,看见了令我意想不到的一幕:许多藏族人民背着一个看起来挺重的包袱,双手套着一个木板,穿着颇有复古气质的藏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朝布达拉宫膜拜而来,他们几乎是走两步,拜一拜,而且膜拜时的姿势是十分虔诚的,我当时十分不解,为何不在宫殿里宽阔平坦的地方膜拜,而是在大街边凹凸不平的地方不停地膜拜。

后来,我终于知道,这些人们都是从自己家里出来一路走一路膜拜的,在那个看起来貌似沉重的包袱里,装着这一家人除掉饭钱与零用钱外的一个月的工资和干粮,而在这样膜拜这到达布达拉宫后,他们将把这些钱全部贡献给布达拉宫,然后自己宁愿乞讨着回去也不会要那里的一分钱。我当时就一直在想,这些朴实的西藏人民为什么会如此相信并坚持他们的信仰,后来我想通了,也许这就是一种力量吧,就是这种力量,才让西藏人民拥有了拉萨这样如此具有发展前途的城市!

  篇三:西藏喇嘛召游记

追根溯源,都源于流浪在外的_喇嘛一手策划,一手鼓动的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破坏活动。看到_喇嘛和其集团的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我真想对_喇嘛说,你好自为之吧,别再作茧自缚,更不顾中华民族的利益和藏族同胞了!

从3月10日至25日,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四个藏区发生打砸抢烧事件150起,闹事过程中,许多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人民群众伤亡,数千间房屋被烧毁。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中4起纵火杀人案,导致12人死亡,几百人受伤。

所以_喇嘛,我想对你说;‘’目前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农奴做了主人,社会发展进步。西藏和平解放,开辟了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伟大新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我还是那句话:_喇嘛请你放弃自己的恶劣行径,走上归途吧。

    60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