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湖南导游词>

导游词湖南篇800字

诗琪分享

  导游词怎么写?跟着小编来看看下面为大家准备的湖南景点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湖南宁远文庙导游词

  欢迎您来到风光秀丽的九疑山游览观光!欢迎您来宁远文庙这处景点游览!千年古城宁远县城西廓,有一组红墙黄瓦、金碧辉泊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你们大家现在看到的、闻名遐迩的宁远文庙。

  宁远文庙始建于中国北宋乾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65年),距今已有1030余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文庙类建筑中(含孔庙、文宣王庙、夫子庙、先帝庙、学宫),始建年代最久远的两处孔庙之一。(另一处是山东曲阜孔庙,创始于公元前478年资料见《光明日报》1995年第二版“文庙”一文),同时,是湖南省和中南六省区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文庙。(资料见《中国文物报》1997年6月1日四版)清末民初编撰的《湖南通志》一书,称宁远文庙为“湖湘之最大”。

  各位游客,文庙是纪念和祭祀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堂,同时,又是中国古代社会里唯一官办的学校,是庙、学合一的教育场所,所以文庙又称为学宫。它是中国儒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唐代时(距今1300多年)文庙就遍布中国的州县,到了近代,文化教育再也不受封建统治的垄断,现代型,社会化的学校在中国不断增多,文庙结束了它作为学校这种教育场所的历史作用,陆续被移作它用,或者被拆除,保存不太多了。今天,它成了我们了解中国建筑,中国教育儒文化的活教材。

  宁远文庙座北朝南,南北长170.8米,东西宽60.2,占地面积10282平方米,它采用前园后院式的建筑布局,为莘莘学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前园是树影婆娑、鸟语花香、莲荷相映、游鱼可数的优雅林园,后院是庄严肃穆、远离市声的读书之处。无怪乎古人用“两耳不闻窗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形容当时学子们的生活环境了。

  因为宁远文庙建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建筑师们为了让人们感到园林庙宇的深远,没有开中门,只在两侧开了边门,边门一称登圣坊,一称为步贤坊,外为砖砌门坊,内为角亭。进入文庙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半圆形的水池,叫泮池,它是文庙建筑中的专用名词。泮池象征的是官办学校。中国周朝的时候,周天子办了一个四面环水的大学堂,称“辟雍”,文庙则用泮池来象征它。明、清时称考入官学者为“入泮”,凡是新考入文庙后必须绕泮池而行方能登堂入室进入文庙,叫“入泮”。后人亦有把泮池称为“学海”的,寓意学海无涯,苦读成材。其实文庙的泮池是古建筑师们为文庙设计的消防蓄水池,把它设计成半圆,既增加了园林的艺术美,又可超到蓄水的作用。你不能不叹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们绕泮池而行来到池的北面,一座石质牌坊就耸立在我们面前。这座牌坊四柱三门,宽七米,高八米。四根冲天柱上蹲着四尊圆雕石狮,横枋上用镂孔高浮雕的手法镂雕着“棂星门”三个楷书大字。这座牌坊就叫棂星门,相传棂星就是天上的天田星,棂星门是文曲星进出的大门。宋代时,一位皇帝把棂星门从郊外祭天的天坛移入文庙,意为“尊天必须尊孔”,同时也希望进入棂星门以后的学子,多出人才,为国家所用。文庙内这座石质棂星门,石条巨大,在没有大型运输车辆和起吊设备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安装上去的?大家可以去设想答案。棂星门前有一对高1.8米的石狮,正在张嘴咆哮。石狮孔武有力,线条柔和,造型生动,与我国北方圆雕石狮有极大区别。从棂星门背面雕刻的图案看,你会发现龙在下而凤在上,看到这种安排,你也许会想起电影《垂帘听政》里的一句台词,这石牌坊是慈禧太后时所造。不错,可让你说着了!文庙经宋、元、明、清十余次重建、修葺,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同治十二年(1773年)至光绪八年(1882年),当时耗白银六万余两,前后历时十年。现在建筑为清代建筑风格。大修时正是西太后当权的时候。

  棂星门两边是植满松、梅、桔、樟、竹等象征品格高洁的树种。用以警示学子们要做品德高、节气高的人。

  过棂星门行数十米,就来到园、院相分的大成门。大成门硬山单檐,三级马头封火山墙,上盖黄色琉璃瓦。大成门为过厅式大门,三孔长方形大门,并排而立。门上嵌镶着金色的门钉和威严的铺首兽头。门前后檐的檐下各安着两根5米高的云龙石柱。它是用整体灰色大理石采用镂孔高浮雕的工艺制成,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动感和力感极强。像这样的石雕龙凤柱,宁远文庙共有20根,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正是因为它,宁远文庙才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前檐的石柱上还装饰着一对雄狮戏子的圆雕木衬。它玲珑剔透、活泼可爱、雕琢精细,是木圆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正中大门上的门匾,边框装饰着木镂孔“九龙护匾”图案,那首尾缠绕的九条皎龙,翻云播雾,云彩中鸣叫的鸟,活泼可爱,多么精美的工艺!

  大成门两侧分别是“乡贤祠”和“名宦祠”,它们分别是用来褒扬当地有德于民众的社会名流和有政绩的官员的建筑物。为硬山单檐青瓦木结构建筑。

  进入大成门,就是内院了。院的正中是一个占地千平方余米的天井,天井的北面是一座建筑在1.8米高平台上的重檐歇山顶的宫殿式建筑,这就是宁远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高16.5米,面阔5间(27米),进深三间(25米),四周柱廊环绕。殿前檐及后檐共有12根龙凤石柱,全部采用高浮雕镂孔工艺制作,造型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龙盘凤舞、瑞云飞翔。文庙的龙凤柱群,不同于曲阜孔庙的雕龙石柱,曲阜孔庙的石柱是先将石柱依石先雕龙柱形,然后平地起花,浅浮雕雕出云龙图案。而宁远文庙的则是依石先雕龙身、云彩,后雕被云龙缠绕的柱径。一般龙身高出圆柱10—15厘米,龙头最高处,高出柱身25—40厘米,为了体现龙缠柱的力度感,艺术家们把它的鳞片设计成攒尖三角形,少了半圆形鱼鳞的软弱感。更有意思的是,文庙大成殿的四角檐柱下,是一只雄狮托鼓石礅,孔武有力的雄狮,奋力承担着正殿大厦的千斤石柱,这是一幅寓意极深的“师(狮)承重托”图设计。因为历代皇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暗喻:“老师承担着为民族、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托!”各位游客,我们不妨把它看成古人对为人师表者用心良苦的暗示。

  大成殿内正中的神龛上,一座4米高的孔子塑像,端坐其上,他正在为弟子们讲学呢!殿前的石砌月台,四周围着石护栏,每块石护栏,都雕有寓聪明、吉祥、福禄寿齐至的图案。正中的御路,装饰着五龙丹墀,宽4米,长4米,采用高浮雕镂孔工艺,精雕细琢。它和安装在文庙建筑物上的20根龙凤石柱群一样,受到艺术家、专家们的赞叹:“不惜为国宝!”大成殿前两侧东庑西庑,是供奉中国历代著名儒学家牌位的地方。大成殿左右两侧,左边是明伦堂,也就是学生们上课的地方,今天,称为教室。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职责,主要是使受教育者明白社会伦理道德,明白做人的行为规范,所以给它起了这个名,右边是尊经阁,就是收藏儒家经典著作的藏书处,即今天称为图书室的地方,为了适应江南多雨的气候,这些房舍都设有小走廊,用走廊把院内各个建筑都连结起来,使全院浑然一体。夏秋可挡风雨,冬春可挡雪雨。

  大成殿四周处墙上绘着孔子生平的“圣迹图”,记述了孔子从自学成才到立学授徒的一生。考试大收集

  各位游客,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世界公认的历史文化名人,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要求:“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新中国建立后,学术界开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孔子的思想学说进行研究,60年代初形成热潮。““””时期,受左的错误影响,采取了不加分析一概否定的态度。70年代后期,孔子及儒家理论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学术研究取得一大批新的成果。1989年10月8日在中外学者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与学术讨论会上,江泽民同志在会见部分中外学者会上说: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古代思想家,他的思想是我国的珍贵文化遗产,对于孔子思想中一切好的东西,我们都要很好地继承学习。

  文庙,实际上是儒家思想在整个封建时代所占地位的物化象征。但它每一建筑,甚至一石、一柱、一花纹、一雕饰,又无不蕴含着人民群众的智慧,这使文庙不仅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内涵,而且在中国建筑史上、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们研究中国儒家文化的典型实例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景观。

  由大成殿经明伦堂或尊经阁,沿走廊而行,我们来到了文庙最后的一座殿堂——启圣祠。启圣祠是供奉孔子祖父母、父母牌位的地方。意思是作为长辈,他们启蒙和培育了孔子这位圣人。启圣祠为硬山前重檐建筑,马头墙上有精美的灰塑图案,前檐有两雕琢精美的凤柱,正在引颈高鸣展翅欲翔,经祠左右的走廊过厅,出院可达后园,后园为学仓及厨房等建筑,是后勤供给的地方。现被县文化馆占用。

  各位游客:精美的宁远文庙石雕、木雕、泥塑、壁画会使你终生难以忘怀。由于水平有限,我难以用更多的词藻来形容它,全靠各位朋友去理解、去观察。我给大家导游到这里,祝大家通过对宁远文庙的游览有所收益,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心情愉悦。谢谢!

  岳阳楼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毛泽东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绝匾”。它早宋神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闩缝对榫,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挂在楼堂正中的这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最长的一副。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如果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阳楼二楼)

  一来到二楼,大家马上就发现在二楼也悬挂了一副《岳阳楼记》雕屏。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淬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将第八块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乐”字损坏。当地文士吴敏树闻讯后,用120纹银从渔民手中将雕屏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各位现在可以看到,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又过将近100年,岳阳楼再度整修时,地方官员用120块大洋从吴氏后代后中将屏赎回,挂在岳阳楼二楼,这才“完壁归赵”。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也有100年历史了,当然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后代子孙,值得我们深思。

  (上三楼)

  现在我们登上了岳阳楼的三楼,楼堂正中悬挂着毛泽东主席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的木刻雕屏,杜诗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这是1964年秋天,毛主席从长沙乘火车返回北京途经岳阳时,在列车上即兴而书的。在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最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是“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当我们站在三娄凭窗远眺时,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于楼时,得到的感觉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最后,请各位再抬头看楼顶。楼顶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层叠相衬,荷重承力,拱托楼顶,用伞形架传载负荷,和盔顶结构一样,这在我们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为了深化名楼内涵,丰富景区内容,岳阳楼正在加快景区建设,并已作出规划。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岳阳来。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九天洞

  朋友们,欢迎您来九天洞参观游览。九天洞因有九个天窗与洞顶地面相通而得名。1987年由溶洞探险勇士王海然发现,1988年正式对游人开放,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年,经国际溶洞组织专家考察论证,认为九天洞规模庞大,景观独特,还有一批溶洞群没有开发,适合开展探险考察,因此正式接纳九天洞为国际溶洞探险基地,九天洞从此进入国际溶洞世界,身价倍增。经考察,发现洞内有古树化石和其它溶洞极少见的岩溶物质,不仅是难得的自然景观,而且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目前已经探明可供游览的面积有250公顷,号称“亚洲第一大洞”。洞分上、中、下三层,下层距洞口400多米,常年温度20-22摄氏度。洞内有5级螺旋式观景台,30多个大厅,有3条落差较大的阴河,12处瀑布,还有自生桥,千丘田等景观,钟乳石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迎客厅)我们所在的这个大厅,面积约有2500平方米,由天池、正厅、内厅组成,大厅平均高约30多米,正中距洞顶约100米。这边有一个60平方米的椭圆形水池,洞顶常年有水滴入池中,叮当有韵。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厅中央有一根二、三米高的石柱,呈墨绿色,乍看如一棵松树,斑斑驳驳,正面望去却像一个穿兰紫色衣服的半身人像,头带纱巾,好像是颔首欢迎各位大驾光临。

  (莲花厅)这里叫莲花厅。大家抬头往上看,洞顶部悬吊着一个淡红色的钟乳石,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大莲花,花蕊中不断滴下晶莹的水珠,即便几个月不下雨,也从不间断;厅左有根高2米左右的钟乳石像慈眉善眼的观音菩萨,身后有几十10米左右石笋护卫;厅东南半圆形的池子有半掩半露、内红外黄的几枚溶石,缕缕血丝,清晰可辨,据科学分析,是溶石中含有铜元素所致。

  (九天宝殿)这个大厅位于九天洞上层。大厅的东面有一根形似古代编钟的大钟乳石,高约30米,围径5-6米,它的周围长满晶莹透亮的乳白色小石柱,敲之嗡嗡作响。谁有兴趣的话,不妨用手轻轻敲打一下这根石柱,它发出的声音像不像古代编钟?不过千万不要用石头重击,这可是需要千万年才能形成的历史“文物”啊!大家再往这边瞧,大厅右边距这编钟乐柱不远的地方,有几根巨大的石柱一字排开,其中一根高40多米,围径32米的叫擎天柱,是洞内已发现的最大石柱。它后面的那根也有30多米高,棱角分明,直指洞顶,称为神童金鞭。大厅西南上方有一个垂直的天窗,一缕天光从洞顶泻下,极似舞台上从头射下的追光灯,人们都叫它天窗宝光。如果你运气好,在天然追光灯下照张翩翩起舞的像,那绝对是值得炫耀一辈子的艺术照。

  (九天龙宫)这个大厅面积约700平方米,里面长满了五彩缤纷的石幔帷帐,给人以豪华富丽之感,故叫龙宫。大厅北端有9根不到一米的石柱,像文臣武将一样护卫着另一尊卓然而立的石像。龙宫左边石柱上,由于含硫的矿石岩浆每年渗渍形成9道鳞纹,盘绕四周,柱顶由碳酸钙溶液凝聚成龙头状,被称为九龙蟠柱。西南有两根长短不一的石柱,像巨人的中食指,擎举起洞顶巨大的青石板,称二指擎天,是洞内绝无仅有的景观。

  (天界人间)请大家注意,这条人工修凿的石径,长达180多米,因为地势极其险要,故又叫华山一条道。环顾四周,景象万千,数不清的石笋,石幔,形成如天子山一样的地下峰林奇观,让人惊叹不已。此时此刻,大家是不是有站在九天云层,俯瞰人间大千世界的感觉呢?

  (地下森林)大家看,前方那一大片钟乳石柱,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的如丛丛灌木,有的如参天大树,疏密相间,参差不一,有人大胆设想,说那就是一片原始森林!不过,这是地下森林,比陆地上史前世纪遗下来的植物活化石珙桐、水杉、银杏还要古老数万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批外国溶洞探险专家对这片地下生态“植被”予以高度评价:如此分布合理,造型奇特,令人震撼的“地下森林”,世界溶洞绝无仅有。

  (百宝湖)这是岩溶形成的一个地下湖,东西长65米,南北宽24米,深1-4米。湖水清澈见底,两边的钟乳石倒映湖中,千姿百态。湖畔石壁旁那两根3人合抱、高20多米的石柱,外圆内空,轻轻敲打,锵然有声,如要请古琴演奏家精心调制一番,就可以举行湖上音乐会了。环湖两岸,有一丛丛的“银菇”和石花,如同天然盆景。百宝湖中还有一种叫“吸毛水球”的东西,为国内外溶洞所罕见。

  (九天银河)朋友们,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观,像不像一道瀑布?其实它是碳酸盐岩溶石浆形成的一道宽40米,高10米,银白色石瀑。雨季,洞口水滴不断,泻珠溅玉;旱季则银光耀目,令人晕眩,所以叫九天银河。

  (天界古战场)这是一个面积约3500平方米的缓坡大厅,厅里有数百尊钟乳石,高高低低,横七竖八,如同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诸位:看到这一派挥戈击剑,搏斗拼杀的战争场面,你是不是听到了那剑戟碰撞声和士兵们的呐喊声?

  (玉宫)这个800多平方米的大厅,珍藏了数千计的石笋、石柱,因为这些钟乳石通体玲珑剔透,形态各异,传说是龙女、龙妃游乐的地方,故称为玉宫。你看这根钟乳石高30多米,直径只有15厘米,像一个身着盛装的白雪公主,纤纤玉体,婀娜多姿。

  (水晶宫)这是九天洞里的又一处绝景,洞里遍布含有磷矿的方解石,在光照下莹光闪烁,耀人眼目。许多石笋、石竹、石幔、石花都呈雪白色,我们称它为“比萨斜塔”。塔下有池塘,水平如镜,中间墨绿色的石荷叶和绽开的石荷花交相映衬,让人想起“莲叶水上碧,荷花镜里香”的诗句来。

  (玄女宫)这是洞里最大的一块千丘田,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叫九天玄宫。你看,在这根30多米高的玉石帷幔后面,九天玄女头戴凤冠,怀抱婴儿,仪态端庄,慈眉善眼环顾众生。背后是一片银白色石幔,中间有一根非常纤细的石柱高约10米,一手可握,叫镇洞玉针。玄女下面靠左,在一对半椭圆形的石盆里装着粉红色的钟乳卵石,是供奉给玄女的仙桃寿果。石盆前面有石瀑,像悬挂着的梳妆镜,为玄女沐浴梳妆的地方。玄女宫融山、水、井、泉、石、瀑为一体,被中科院溶洞室主任张寿越教授誉为“滴石铸玄女,暗河镂九天”的天然画廊。

  (秦皇宫)这里是一个地下水池,中间有一方直径10米左右的石台,矗立一座40多米高的钟乳石,它像一个老寿星,泰然自若端坐在那里,旁边簇拥着大小不一的钟乳石,像一群馋嘴的猴子,望着老寿星。对面石幔帷帐下,根根金线悬吊着的大小酒葫芦,令这些石猴垂涎欲滴,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朋友们,置身于这美仑美奂的地下迷宫里,大家可能要问:这溶洞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专家们研究,溶洞的形成是水的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石灰岩层理、节理和断层发育,便于水的浸入。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当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水(碳酸)浸入碳岩进行溶解后,碳酸钙随水流失而流下空洞。经若干万年的不断溶解逐渐扩大成洞穴。石灰岩层理平缓,节理众多,把岩石裂成网状。因此,沿层面产生的溶洞大而平;沿节理产生的溶洞纵横交错,巷道曲折。洞内众多的石笋、石柱、石钟乳,是由于重碳酸钙的地下水自洞顶裂缝渗出时,二氧化碳溢出,水分蒸发,重碳酸钙沉淀下来,附着石缝处而逐渐形成的。开始在洞顶出现一个小突起,以后加大逐渐向下延伸,久而久之形成了钟状或乳状的石钟乳,未能在洞顶沉淀成石钟乳而落于地面的重碳酸钙液就在地面沉淀积累,逐渐向上形成石笋。当石钟乳与对应位置的石笋相接时就变成了首尾相连的石柱。石钟乳或石笋内若存有空洞,或石灰岩被地下溶蚀成巧合的空洞时,就成为敲之有声,弹之成音的石鼓或石琴(如我们在洞里看到的“编钟”)。被地下水淹没的溶洞便了洞里的地下河。


湖南导游词相关文章:

1.湖南最新导游词开场白

2.湖南古迹导游词

3.关于湖南舜皇山景区导游词

4.岳麓山导游词

5.湖南不能错过的十大旅游景点有哪些

    408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