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低碳校园倡议书
倡议书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使用。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我们具有奉献爱心的精神,营造一个更美好和谐的社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低碳出行倡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低碳出行倡议书1
广大市民朋友们:
近年来,随着宁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对城市的环境及交通产生巨大的压力,“绿色、环保、低碳、健康”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新理念。为了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森林宁海,扎实推进县域大景区建设,构建绿色宁海、低碳宁海,借第39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结合休闲公共自行车系统启动仪式,我们向全县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一、争做低碳出行的宣传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倡议广大市民宣传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带动更多人自觉参与到“低碳出行,文明交通”行动中来,让我们的家园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多一份健康。
二、争做低碳出行的践行者。从科学角度讲,自行车是能源转化效率的一种交通工具。据统计,骑自行车出行100公里,可以节油约9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0.7千克。请加入到骑行中来,共享环保健康生活!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片清新,多一些健康!
让我们一起行动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自行车这种绿色交通工具重新回归我们的生活。让绿色出行开创一个和谐时代,为健康、环保、低碳的生活新方式贡献力量。
倡议人:_
20__年__月__日
低碳出行倡议书2
全市广大市民朋友:
为缓堵保畅、明净蓝天、清新空气,为深入推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国公交出行宣传周到来之际,我们特向全市广大市民朋友倡议:优选公交,绿色、文明出行。
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今天,公交是减少道路资源占用、缓解交通拥堵、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最有效的途径,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树立公交优先意识理念,积极向身边人宣传“优选公交、绿色、文明出行”的意义和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倡导广大市民朋友每周少开一天私家车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下班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步行等绿色方式出行,减少交通拥堵,给我们的城市放放假,共同营造低碳、清洁、畅通、高效的城市环境。
人让人,车让人,车让车,让出一份公德和文明。我们倡导机动车礼让行人,小车礼让公交、不去挤占公交专用道;行人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乘公交时自觉排队上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共同维护交通秩序,劝阻交通违法,宣传交通法规,让我们的城市多一份规矩,多一丝温馨,多一路畅通,多一些文明。
自然、朴素、简单、生态的生活正在回归,责任、节约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时尚,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让中国酒城醉美泸州的环境更美好,城市更靓丽,人民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绿色是我们的心愿,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让我们用智慧去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用良知去阻止环境被破坏,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理念,用勇气去改变生活习惯,这将是人类最艰辛的一场回归之旅。
我县城区总长5公里,居住人口3万多人,机动车辆共计7973辆(农用车1101辆,小型轿车、大型汽车4264辆,摩托车2489辆,挂车84辆,拖拉机35辆),不包括黑车、挂外地车牌号的车辆。城小、路窄、车多、人密,如果人人都乱扔垃圾,都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我们每天能产生多大的污染!如果人人都开车出行,我们的道路将会多么的拥堵!这一切将会对市民的健康、出行带来多么大的危害和危险?为了我们的生活能够多一份洁净,出行能更加方便,特向广大市民朋友们提出倡议如下:
一、倡议大家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积极开展好“六个一”节约活动,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升油、每一粒米、每一分钱。
二、倡议大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踩踏绿地,不攀折花木,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促进者。
三、倡议大家出门购物尽量选用编织袋,少用塑料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度,出门时提前关闭电源;家庭、办公照明选用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
四、倡议大家出行、上班,尽量养成“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生活习惯。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交的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拥堵。
五、倡议大家驾驶车辆出行时,要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绝不抢行、快行,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严格按照规定停放车辆,严禁乱停乱放,临时停车时请不要在路口、通道口、拐弯处停放,更不要在街道上行驶时,双向停车进行谈事聊天,确保道路交通顺畅和有序。
六、倡议大家在城区范围内尽量少鸣笛或不鸣笛,特别是在居民集中区、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区域禁止鸣笛。
广大市民朋友们,环保是一种时尚,选择应当受到尊重。把选择的权利交给每一位公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您的正确选择将为幸福吴堡带来不一样的精彩,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从现在出发,共同携手,给力幸福!
倡议人:_
20__年__月__日
低碳出行倡议书3
各位老师,同学们: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学校日前出台了《苏州科技学院校园电动车综合治理方案》,进一步规范电动车管理,改善校内交通状况,为大家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文明校园需要文明交通,文明交通需要你我的共同参与。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遵守校园交通管理规定,绿色出行,文明出行。
一、做“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宣传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绿色出行就在身边,文明出行人人能做。校园电动车车速快、矛盾多、隐患大,给师生安全出行造成较大威胁,希望全校师生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徒步出行。向身边人宣传“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意义和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我们的校园多一片蓝天,多一丝绿色,多一些文明,多一份和谐,多一路畅通。
二、做“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践行者。请全校师生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秉承“能走不骑,能骑不开”的出行理念;校园内尽量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不使用汽车,不使用电动车,车辆按规定有序停放,减少交通拥堵,让我们共同体验清洁、畅通、高效的校园生活。
三、做“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倡导者。希望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到“绿色出行、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志愿者行列中来,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遵守校园电动车综合治理方案,共同维护交通秩序,营造低碳、清洁、畅通、高效的校园环境。
校园内我们倡导:出行中,人让人,车让人,车让车,让出一份公德和文明。
文明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力量。遵章守纪,安全出行,文明交通,既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更应是每一位苏科人的自觉追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参与,共同努力,文明行路、文明行车、文明停车,共创文明安全有序的校园交通环境,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校园更靓丽,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建设有特色、有品味、有活力的大学,期待您的参与!
倡议人:_
20__年__月__日
低碳出行倡议书4
广大市民们:
地球气候变暖已日益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频繁发生的灾害性气候所引发的泥石流、暴风雨雪、不断上升的海平面、逐渐消逝的冰川、洪水、干旱……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面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环境和拯救地球。为此,我们向市民们发出“关爱地球、还我绿色”的倡议,倡导大家树立低碳理念,创造绿色家园。从现在开始:
1、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绿色食物,倡导绿色消费;
2、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3、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节约用电;适度使用空调;
4、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为节能减排出力;
5、亲近大自然,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认养(捐植)一棵树木,寄托自己的理想,埋下自己的愿望。
6、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让我们家园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7、让我们携手营造人人了解、重视、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为每个人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享受到健康和快乐的生活尽一份责任!
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我们一起行动吧!
倡议人:_
20__年__月__日
低碳出行倡议书5
公司广大员工: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合理使用资源、推进节能减排、践行绿色生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私家车辆日趋增多,尾气排放、交通拥堵、车辆停放等因素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此,我们倡议全体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一、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倡导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看是生活小事,但关乎长远、影响大局。我们倡议广大员工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宣传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绿色、多一点文明、多一份健康。
二、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践行者。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给我们都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引发了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我们倡导“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率先搭乘公司班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鼓励步行、骑车、拼车等健康、时尚、低碳的出行方式。同时,提倡公司公务用车合理使用。
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传播者。我们倡议广大员工积极向身边同事、朋友、家人宣传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意义,推广科学、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自然、朴素、简单的生活正在回归,责任、节约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时尚。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倡议人:_
20__年__月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