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的讲话(2)

佩珊分享

  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篇2

  同志们:

  本次金融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庆星同志传达了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市财政局、市金融办、人行遵义中心支行、遵义银监分局等9家单位做了交流发言,讲得都非常好。等一会儿,曙初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务必认真学习领会,全力抓好贯彻落实。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奔小康,必须有银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没有金融,经济就很难快速高效的运转起来。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融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下面,我就如何抓好新常态下的金融工作讲几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 三个新 ”。

  一、紧扣中心,服务大局,20xx年金融工作取得新成效

  20xx 年,全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向上跑、沉下去”工作力度,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总体运行平稳,继续保持了增速向稳、结构优化、效益向好的发展态势,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主要呈现出“ 三升 三化 ”的特点:

  一是金融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银行业稳健发展,20xx年末,全市存、贷款增长较快,增幅均列全省前三。全市各项存款余额为2567.6亿元,同比增长15.52%,各项贷款余额为1527.7亿元,同比增长26.93%。国库收入529.25亿元,同比增长15.56%;国库支出443.17亿元,同比增长22.31%。国际收支累计总额2.24亿美元,增幅为9.41%。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市保险主体发展到23家,20xx年实现保费收入43.71亿元,占全省总收入的20.66%,同比增长22.07%。证券期货稳中有升,全市完成A、B股交易额375.6亿元,基金交易额18.66亿元,债券发行及资产管理规模达34.3亿元。

  二是金融服务能力 明显 提升。 为支持地方经济加快发展,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改革创新,结合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探索推出了白酒基酒质押、三权抵质押、商标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模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引进大量省外资金,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20xx年,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委托贷款等表外融资模式共从省外引进资金300.78亿元,占同期贷款余额的19.69%。全市金融机构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为324.09亿元,同比增长35.83%。

  三是直接融资工作成效 持续 提升。 20xx 年全市共发行4支共计60亿元企业债券,分别占全省企业债券发行数量、资金规模的25%、30%。全年共有7家企业成功登陆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6家企业正在开展新三板上市前的股改工作。

  四是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引金入遵”工程成果丰硕,20xx年共引进4家金融机构入驻我市。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快速推进,农信社启动了3家机构改制工作,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在赤水、习水、湄潭、桐梓等4个县(市)的筹建工作稳步推进。大力推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辖内所有行政村已完成助农服务网点建设及电子机具的布放工作。全年新增9家融资性担保机构、4家小额贷款公司。

  五是政金企合作进一步强化。 市政府与中信建投集团等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召开了全市旅游产业融资对接会等会议,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政金企交流合作越来越充分,信息互通机制进一步健全。20xx年,全市银行业为地方发展累计提供融资1761.39亿元,其中累计发放贷款1083.63亿元,非贷款性融资累计额677.76亿元。

  六是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截至20xx年底,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为25.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9%,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银行业资产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金融业未发生区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为有效防范和遏制非法集资活动蔓延,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类公司、非融资性担保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涉及多个行业的清理整顿专项工作,并组织全市开展了非法集资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由于行动早、预判准,及时摸清、掌握了相关行业的经营情况,各级各部门形成了工作合力,对出现的非法金融、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切实有效地防范了可能发生的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既是现代市场机制的主导,也是整个现代经济市场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三期叠加”的痛感不断增强,我市经济持续下行,白酒、能源、材料等产业全面下滑的背景下,全市金融工作者迎难而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实属不易。在此,我对全市金融工作者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对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表示感谢。

  二、精准对标,找准差距,认清全市金融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必然带来金融发展的新常态。金融的新常态就是立足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全力推动经济实现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科学地研判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新趋势,行业新标准,产业新思路,帮助解决金融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有助于找准经济金融新常态下,全市金融工作对标、赶超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当前,全市金融产业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还存在“四个不适应”。

  一是现有金融体系构成与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要求不适应。 在当前金融改革工作中,多层级金融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金融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风险。总体来看,特别是实施“引金入遵”工程以来,先后有浦发、招商、中信、民生等十几家金融机构入驻我市,极大地丰富了我市金融体系层次。20xx年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5家(含12家农信社,5家村镇银行,3家农商行),保险业金融机构23家,证券业金融机构5家,财务公司1家,融资性担保机构42家,小额贷款公司40家。但从机构建设、发展速度等方面上看,保险业、证券业以及其他金融市场主体,依然是我市金融体系发展的薄弱环节,全市金融体系呈现“倒三角”结构。与贵阳相比,贵阳市20xx年末有证券业金融机构41家、期货公司10家,保险业金融机构23家、资产管理公司3家、信托公司1家、财务公司3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32家,小额贷款公司75家,这些数据说明我市与贵阳的差距非常大。目前, 我市还没有一家金融服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由于金融体系建设推进不平衡,特别是证券业机构建设相对滞后,对接资本市场主要依靠外地机构,本地机构内生动力不足,能力不强,多层次金融市场主体建设亟待加强。

  二是单一融资方式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不适应。 去年,国务院出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文件(俗称“新国九条”),进一步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国发43号文件出台以及新预算法的实施,地方经济发展原有的融资模式进一步受限。部分县(市、区)融资工作仍然围绕并停留在银行贷款上,融资方式单一。企业债券发行虽取得重大突破,但20xx年全国共发行8471.98亿元企业债券,我市仅占全国企业债券发行数量、资金规模的0.67%、0.71%。根据各县(市、区)上报的数据看,20xx年全市(含6家市级平台及相关公司)通过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租赁等方式共融入资金592.5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19.96亿元,占比达53.99%;20xx年全市计划融资709.75亿元,拟通过银行贷款融入资金371.49亿元,占比达52.34%,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仍然是当前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今后,我们要扩大直接融资的范围,大力推广与充分运用直接融资,将此作为我们今后金融工作的重点,也作为我们今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中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抓手。

  三是资金流动性充裕与投融资资金缺口不适应。 20xx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据此分析,20xx年金融机构在资金规模上应该是相对充裕的,但在资金投放上将会更加审慎。去年,全市存贷比为59.5%,低全省存贷比21.5个百分点,低贵阳市存贷比34.32个百分点,说明我们还有巨大的资金空间可以释放。但实际情况是,各级各部门投融资资金缺口日益凸显。据初步统计,全市20xx年计划要完成项目投资额3464亿元,各县(市、区)计划依靠本级财政和平台公司资金融资仅为881亿元,尚有2583亿元资金缺口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解决。20xx年全市金融资源、财政资源增量如何在各家银行之间合理分配,要进行一定的考核,特别是针对存贷比、贷款增速等一些重要指标,相关文件已经完成起草工作,正在按程序送审。对全市金融资源、财政资源的分配进行规范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工商银行,存贷比已经突破100%,对遵义的发展支持非常大。对存贷比高的金融机构,我们要从政府的角度加大支持力度。

  四是规范民间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模式不适应。 近年来,民间金融因其便利、快捷等优势发展迅速,但由于缺少顶层设计,缺乏法律法规的规范性约束,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其发展鱼龙混杂,部分动机不纯的人钻国家法律的空子,设立如汇生行等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类公司,“以提供居间服务为名,行非法吸储(集资)之实”,严重扰乱了正常经济金融秩序。汇川区由于前期工作开展扎实,相关部门配合及时到位,才没有产生较大的社会波动。

  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全面推动新常态下金融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

  陈敏尔省长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金融工作能否适应新常态,核心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度、创新驱动的力度、破解难题的深度。全市金融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应对新常态,要继续坚持“向上跑、沉下去、走出去”的工作方式,服务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要牢固建立“经济金融,共赢共荣”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务实创新,扩大全社会融资规模,推动信贷结构和融资结构双优化。具体说,就是要千方百计在“四个量”上狠下功夫。

  (一)在保持流量上下功夫。 尽管去年全市存、贷款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三位,但各类存款增长趋势呈现持续放缓态势,金融机构要认真分析,积极主动应对,确保今年全市存、贷款增幅不低于去年,贷款规模不小于去年。金融机构要以区域经济统筹发展为契机,以实施“十大工程”、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为主要着力点,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工业百千万工程等项目,积极为各级各部门出谋划策,继续加大“向上要、往上跑”的工作力度,为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保障,特别是要重点保障政府债务甄别期间已签订贷款协议的在建、续建项目资金及时、全额到位。

  (二)在做大增量上下功夫。 一是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到省、国家有关部门的汇报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要主动对接保险、证券市场,争取引入保险资金及资本市场资金支持。二是继续稳步实施“引金入遵”工程,市金融办要主动出击走出去,到北上广深与大型国有股份制金融机构对接,力争20xx年引进1-2家金融机构入驻我市,并积极与省外金融机构寻求合作机会,探索引入省外、国外资金。三是坚持成熟一家、改制一家的工作原则,推动我市农信社改制及农商行组建工作。四是进一步深化普惠金融,加大村镇银行在空白县域的筹建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适度合理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

  (三)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导,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为抓手,继续贯彻落实好“3个15万”、贵园信贷通等金融扶持政策,金融机构要加大支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并扩大“遵义智造”品牌效应,实现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全力以赴抓好企业上市。目前我市仅有3家上市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资产证券化程度低,市上市办要抓住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重大机遇,对列入重点培育清单的企业加强指导服务,及时指导企业规范经营,市政府已经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各级各部门要尽快理顺企业上市工作机制,支持辖区内的优质企业尽快上市。二是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去年,证监会正式公布实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我市要抓住机遇,提前谋划,加快引进和培育各类私募基金,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按照程序登记备案,实现阳光、规范发展。三是大力探索资产证券化。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竞相出台政策,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自由化进程,金融机构要认真研究政策,积极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信贷资产;各级各部门要探索开展公共基础设施收益权等特定种类的资产证券化。四是加快PPP模式的推广应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抓紧研究,尽快梳理可采取PPP模式建设的项目清单,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 一是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金融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认识逐步得到提升与深化,通过金融抓经济、依托经济抓金融的主动性、自觉性得到增强,各级干部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效果正逐步显现。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干部要更加注重将金融产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谋划和打造。二是金融办作为地方协调服务金融的部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加强金融办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多次强调,市政府督查室也对此项工作的推进做了专项督查。但各地“一人办”现象仍较突出,各县(市、区)金融办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人员结构不如人意。今天,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金融工作的负责同志、金融办主任也来了,请你们回去后,务必高度重视金融办的人才队伍建设,抓紧选拔优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基层金融办队伍当中。三是加强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和地方金融监管,努力实现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要建立个人、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非法金融、非法集资等活动,各级各部门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坚持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查处、内紧外松、分类处理、化整为零、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进风险化解工作。四是要优化融资担保服务,围绕“中小微”、“三农”提供增信服务和为银行分担风险两个关键,着力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还没有成立政策性农业专业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县(市、区)要抓紧成立,市、县两级金融办要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帮助;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要一视同仁,不能异外和外化民营融资性担保机构,更不能一味地通过提高合作门槛,将民营融资性担保机构拒之门外,挤压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生存发展空间。要着力完善银行与担保业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对管理完善、风险可控的机构适当放大担保倍数,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最后,我就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打通政府阳光融资渠道,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再强调两点:第一,建立高效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要明确政府债务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细化举债审批程序,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审批权限,未经批准,任何部门、单位不得擅自举债。对确实需要举债的,审批要做到“三个一律”:举债项目不符合国家政策,不符合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一律不审批;举债单位不具备偿债能力的,一律不审批;举债项目没有纳入举债计划的,一律不审批。要建立政府偿债专户制度和偿债准备金制度,在财政部门设立债务偿还专户,专门用于偿还政府债务,有财政预算资金偿还的债务,财政部门按计划和还款进度,将偿债资金直接拨入政府偿债专户;经财政转贷的国债资金、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由使用单位将偿债资金划入偿债专户,由财政部门一个口径归还;按照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要求,财政部门应建立一定规模的政府偿债准备金,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户存储,统一管理。要建立严格的政府债务监督检查机制,对政府债务项目,相关职能部门要实行跟踪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项目单位整改到位;对政府重大举债项目,要委派财务总监或财政专管员对举债项目的财务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情况和偿债计划落实情况的年度审计,项目竣工后必须进行竣工审计。将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政府债务状况列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公开审计结果。对随意欠发工资、拖欠工程款、随意向干部职工借款集资的,要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政府债务偿债责任人的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对非法挪用、侵占债务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建立公开的政府融资渠道。要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使合理的政府举债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使政府的隐形债务显性化,杜绝以往地方债务没有“正门”,只好“旁门”的不合理现象,堵住各种隐形的、违规的借债融资渠道。引入民间资本是化解政府债务的治本之道。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民间资本和社会其他资本能够顺利地进入更多领域。对于财务效益不理想的建设项目可考虑将政府投入仅作为补助性资金处理,不追求回报,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同志们,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新常态下的金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我们务必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难的勇气,扎实抓好金融经济工作, 全面完成20xx年各项任务, 为推动 全市经济社会 加速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做出应有的贡献!

  羊年的新春佳节快到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暖阳阳、工作喜洋洋、融资发洋财!

247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