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护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

佩珊分享

  在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方面,大家首先主观认识要到位,这是行动到位的基础。前阶段医政司对有关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服务规范的文件上网征求意见,许多老百姓打来电话,称赞这样的规范和举措,特别提到现在很多医院让患者聘护工,既加重了负担,更带来安全问题,说明基础护理是患者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工作,而我们还没有做到,应该听听多方面的意见加以改进。这里面有几个思想认识问题要解决:一是认为护士数量不够,完不成基础护理。很多医院这几年大幅度增加护士,有的医院护士总数与床位达到1:1 ,同时,医院在支持系统方面逐步完善,配药系统、陪检系统的建立使病房护士有更多时间留在病房里工作,如何使护士的增加转化为对患者服务的增加,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这些支持系统,那么,已经具备这些条件的医院是不是可以率先行动起来。有的医院,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的舒心病房,床护比不过1:0.5-0.6 ,天津三中心医院的床护比也在1:0.45 左右,但所有患者需要的基础护理和治疗工作全部由护士完成,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保证服务到位,将护理项目、服务内涵向患者公示,效果好,患者满意、称赞。下一步我们的要求是,未来5 年内,一定规模的医院,护士数量一定要超过医生数量,这是基本要求。如果不积极推进整体护理,特别是做好基础护理,临床一线护士配备就不容易达标,而要想达标,一是进人,二是转岗,清理非护理岗位占编人员。二是认为护理收费低,无法体现护士工作价值。首先,护士队伍自身不必过多考虑费用问题,护士的工资待遇是从医院总体收入中支付,与护理费多少没有太大关系。医院总收入中包含着护士的劳动,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护士的参与,不是光靠开单出来的,而是全院上下整体工作的过程,护理费仅是体现护士劳动的一部分,与提供护理服务无必然联系。医院要想正常运转,就必须把护士配齐。其次,护士护理病人,难道每一次帮助都要用金钱去考量吗?再次,即便是要提高护理费,也要以护士为患者提供的护理项目内容为依据,没有护士为患者的付出,即便是提高护理费,社会也会提出反对意见。另外,如果说20 年前我们的医院处于一个逐步积累发展的阶段,今天的很多三级医院,是有能力办好这件事情的,所以我才提出,未来5 年内护士的数量要超过医生的数量,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三是认为基础护理技术含量低,不屑去做。其实不然,患者临床病情变化或者出现并发症,很多是可以通过护士为患者做基础护理时及早发现,例如,术后、长时间卧床患者会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急性肺栓塞导致死亡,但患者早期的表现就是下肢肿,护士能够在为患者做生活护理时发现这个问题,与医师沟通及时处理,避免造成后果。近期连续发生的几起医疗安全事件,反映出护理专业照顾患者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我们对目前护工做生活护理的问题持否定态度。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以对人民生命负责的态度认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扭转由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我们常说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而心理护理不是靠说教,而是渗透在我们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基础护理不是护理工作的全部,但这部分工作是最基础的,是患者最需要的,也是目前最薄弱的。

  第三,要坚持管理创新,提高工作绩效。要加强护理管理部门对护士队伍的统一管理,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护士在临床岗位工作,充分发挥护理管理部门在护士人力资源调配、质量管理、绩效考核方面的职能,将护士的工作绩效、临床业务水平和医德医风表现与其收入分配、晋升、任职相挂钩,加强绩效管理。

  近几年,医院普遍增加护士,护士数量大幅度提高,但直接服务于患者的护理成效并不显著,甚至有的医院又出现了临床护士向非临床护理岗位返流的现象,没有达到增加护士是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护理服务的目的。另外,在临床护士队伍管理中,分配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是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不合理因素,护士薪酬待遇与所在科室经济收入相挂钩,同临床护理实际工作质量不挂钩,不利于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合理安排和统一调配,护士忙闲不均、薪酬与岗位工作量不一致的问题并存,有悖于按劳分配的薪酬分配原则。二是医院对护士的使用和管理仍采用“平台式”管理模式,即护士不论其经验、技术水平和能力均承担同样的责任与义务,薪酬分配也未与其职责、工作量、专业技术难易程度相挂钩,没有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特别是一些医院盲目追求护士的高学历化,不利于护士队伍的分层级管理。因此,在管理方面要抓住科学统筹临床护士人力资源、加强科学管理、加强质量管理这条主线,探索实施护士队伍的分层级管理,采取措施充实和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三是护理管理者要下决心取消不必要护理文书书写,很多书写不仅没有用,而且占用了护士大量时间,影响了对患者的直接护理,浪费了医院的资源。

  三、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几项护理重点工作

  20xx年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的收官之年。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既是贯彻落实今年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内容。今年护理的总体要求是:服务改革大局,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具体工作是:

  (一)把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出成绩,显出实效。

  为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强化护理职责,落实基础护理,我部已经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为规范基础护理服务的实施,我部在公布实施《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的基础上,今年又组织制定并公布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规范》和《常用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技术文件,这几个文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地方各级卫生行政和各级各类医院要根据我部的规定,细化工作要求,规范临床护理服务,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保证护理质量。

  为加大工作落实力度,营造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的氛围,我部决定自20xx年开始,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专项活动为抓手,通过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到20xx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创建100 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300 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600 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简称“136 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予以引导、示范和推广,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136 示范工程”的主要创建内容是围绕我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规范基础护理服务的有关要求,突出了6 方面16 项工作内容。

  下面提四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履行职责,改善服务。要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建立健全临床护理规章制度,完善服务规范和标准,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要根据我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要求,结合临床实际,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工作标准,并纳入院务公开内容,向患者和社会公布,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要把患者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标尺。

  要加强护士管理,按照《护士条例》和《护士守则》的规定,全面履行护士义务,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特别要扎实做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改善服务,努力提高基础护理质量,逐步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让患者得到实惠。

  护士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如果有些医院护士暂时不够,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可以聘用少量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协助护士从事患者生活护理,但必须要有时间表,配足护士后,由护士承担。临床护士护理患者要实行责任制,推广包干负责方式,使临床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到实处。

  此外,在护理工作中,要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过程,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第二,提高效率,加大投入。在护士队伍管理方面,医院要保证临床一线护士配置,进一步充实临床护士队伍,严格限制非护理岗位占用护士,要让护士归队,护理管理人员也要靠向临床,对临床护理工作负责,临床岗位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要高于95% 。要结合绩效考核,对一线护士加大鼓励,加大待遇倾斜。我们大家都要努力营造“一切为了临床,一切为了患者”的工作氛围,营造有利于调动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氛围。

  为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落实,医院必须取消不必要的护理书写,简化护理文书,尽可能减少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原则上护士每天书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增进护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

  医院要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管理体制,精简护理行政层级,提高管理效率。护理管理部门要与临床科室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护理管理人员要直接负责临床护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质量考核,切实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院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保障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大幅度向临床一线倾斜,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执业氛围,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

  第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作为加强基础护理的有力抓手。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我部方案和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注重工作落实,开展检查指导。要以此为契机,广动员,抓典型,树示范,重效果,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要鼓励和促进医院开展“示范医院”、“示范病房”的创建工作,并使辖区内所有医院普遍加强基础护理,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医院管理者要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作为医院“抓服务、树形象”的重要内容,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协作,加大保障措施,确保临床能够顺利实施基础护理的各项工作。医院管理者和广大护理人员要以强化基础护理为目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细化标准,狠抓落实,注重实效。护理工作者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特别是护理部主任、护士长要发挥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在落实工作、注重效果、为患者多做事、做实事方面动脑筋、想办法,带领临床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方便、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和社会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风尚,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在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方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示范病房的工作中,部属部管医院、各地三级医院要发挥带头作用,作出表率。

  第四,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各地、各医院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靠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实际效果,使护理工作的面貌在近一年内发生较大改变。要加强各省、各地区、医院间的交流,沟通信息,分享经验,对于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我部将选择40-45 所医院作为重点联系医院,了解工作进展,发现和总结实践经验,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同时,我部将不定期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示范工程”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暗访,通过设立公开电话、电子信箱等,广泛收集社会意见,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探索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今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护士队伍立足临床、努力进取、力争上游的用人机制,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并按照护理岗位的劳动强度、技术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在分配机制上向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激发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护理管理方面,要努力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用工方式,工效挂钩的分配制度,持续有效的规范培训。

  这方面工作总的思路是:从落实整体护理责任制入手,整合护理各项任务,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度。这件事不是件简单的事,要认识到它的艰巨性、复杂性。护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会牵动一个医院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容易引起局部冲突,还有可能引起全面的冲突,所以要谨慎细致。现在有的医院实行半垂直管理也挺好,管理权责一部分在科室,一部分在护理部,既要增强科室凝聚力,还要起到调度作用。有的医院临床护士和护士长的奖金完全和科室绑在一起,完全在科主任的控制下发放,不利于护理工作,护士在经济上必须要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大家要高度重视,选择部分班子团结、领导有力的医院做试点,卫生部要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同时凝结我们护理界管理部门的全部智慧做好,争取以点带面,全面跟进。

  在临床护理工作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中,呼唤体制机制改革的逐步推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四条:第一,建立“责权统一、职责明确、精干高效、监督有力、封闭运行的扁平化”的领导体制。第二,建立“岗位公开、条件公布、定编定岗,自主择业、动态管理”的用工制度。第三,建立“总量包干、垂直管理、工效挂钩、自主分配”的分配制度。第四,建立“面向临床、岗位挂钩、资质认定、评定有效、长短结合”的培训制度。这四项制度我们逐步推进,若干年内如果能够取得成效,相信我们就能够形成护理工作的基本框架。

  (三)在总结和评估《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今年是《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实施的最后一年,我部去年对各省实施情况组织了检查评估,以了解实施情况,督促各地落实各项措施。今年的评估重点是要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落实得效果如何,患者的满意程度如何,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如何,支持性和保障性措施落实得如何。在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制订2011-2015 年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坚定信心,不辱使命,开创护理事业新局面。

  去年,在庆祝中华护理学会百年华诞之际,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题写了“积百年历史厚蕴,谱世纪护理新篇”。纵观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护理事业发展始终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伴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发展。我们初步讨论认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时期:从1949 年到1978 年,也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艰苦创业的阶段,也遭受了“”动荡、教育瘫痪、工作混乱的阶段,我国老一辈护理工作者不畏艰辛,执著奋进,始终为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立足岗位,勤勉敬业,无私奉献,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做出了贡献。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我国护理事业处于初创和成长时期,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一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工作制度和支持政策,借鉴了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验,配合国家三级医疗网的建立,探索建设新中国的护理事业,我国护理队伍较好地完成了历史任务,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初具特色,适应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效率和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工作在技术上不断提高,适应诊疗技术的发展,担负了大量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任务,超负荷工作。在这一时期,我国建立了护理人员职称序列,设立的护龄津贴,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不仅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护理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各种护理理论、思想、理念、模式对我国护理发展的思路产生影响,护理学术交流不断扩大,护理界的学术带头人积极探索、推进交流、引进思潮、繁荣学术,做了大量工作。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放促进了发展和提高。护理事业在法律、制度建设上更加完善,护理事业起点更高、发展更快,护理队伍素质更高,能力增强,临床护理在高等教育的引领下,开始了学习、引进、消化、应用国际先进理念,探索我国护理事业发展道路的新尝试。可以说,这一阶段发展快、思路多、争论大,许多体制、机制甚至目标、方向等问题都处于讨论和试验阶段,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设政府满意、医院满意、患者满意、自己满意,体现“三贴近”原则的护理事业和护理队伍,是一个现实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我国护理事业处于转型期,需要有许多探索和创新。这一阶段可以概括为,繁荣发展,探索尝试的时期。

  当我们迈进新的世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成为个人、家庭、社会、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广大护理工作者要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与群众健康相关的各个工作领域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服务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标志应当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事业,在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形成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理顺护理教育、科研和临床应用的相互关系,从学习、引进外国理论,以追踪赶超走向“中国制造、自我创新”的历史时期。

  同志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共同努力展望十二五护理事业的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有新起点、新高度、新视角,更要有新目标、新任务、新成果。我国的护士队伍要进一步壮大,护士不仅要在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更要大踏步地进入社区、走向基层,参与预防、协助康复,照顾老年,关怀临终;护士还要在专科领域方面不断提升,成为临床护理的业务骨干;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要得到进一步深化,渗透到我们各个领域的护理服务当中,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新的发展时期,护理技术要进一步提高,护理领域要进一步拓宽,我国护理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振奋精神,共同努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中国护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给党和政府,给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20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