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稿(2)

佩珊分享

  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稿篇2

  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之际,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召开了。首先,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部门和有关方面在过去一年里给予体育事业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全国体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党的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深远意义,对发展体育事业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20xx 年, 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体育战线奋力拼搏,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即将到来的20xx年,体育战线要坚决按照党的对体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迈出体育强国建设的新步伐。12 月24 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听取了总局关于体育工作的汇报,对体育事业的成就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在党的精神指引下做好体育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并特别叮嘱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代为转达对全国体育工作者的诚挚感谢和亲切慰问。这对全国体育战线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更加努力地做好各项体育工作,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激励。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在以同志为的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体育工作全局,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道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一、十年来体育事业实现了新发展、新跨越

  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全国体育战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抓住筹备和举办20xx 年北京奥运会的重大历史契机,围绕建设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各项体育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遍布城乡,全国各类体育场地已超过100 万个,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4.8 万个、“全民健身路径”26.1 万条。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体育健身广场、全民健身户外营地、社区运动场、健身步道等遍布全国。全民健身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体育社团、体育指导站、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体育组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逐年增多并日益活跃。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28.2% 。

  竞技体育成绩辉煌。十年来,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1280 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获冠军总数的46% ;创造世界纪录196 次,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创造世界纪录的16% 。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在冬奥会、亚运会、亚冬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中取得巨大进步,创造了竞技体育的新辉煌。

  体育产业快速成长。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基本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核心,体育用品制造业为支柱,体育中介和技术培训为驱动的多业并举、全方位发展的态势。20xx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2220 亿元,从业人员337 万人,体育及相关产业年均22.6% 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增长速度。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促进体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各项体育基本制度不断健全。 2003 年国务院颁布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4 年国务院颁布了《反兴奋剂条例》。2006 年我国成为联合国《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的缔约国。200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印发。2009 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批准每年8 月8 日为“全民健身日”。20xx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印发。20xx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20xx 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xx —20xx 年)》。这十年成为我国国家层面的各项体育政策、法规、规划制定工作全面推进、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

  各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全面加强和推进。十年来,各级政府对体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体育彩票发行量不断增长,十年累计发行5087.05 亿元,累计筹集公益金1490.28 亿元,为社会公益事业和体育事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体育科研与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实践的结合日益加深,体育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科教兴体、人才强体取得积极成效;体育对外交流更加活跃,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配合国家外交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宣传坚持正确的导向,努力创造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狠抓行业作风,恪守体育道德,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不断加强,确保了中国体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体育改革不断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十年,是我国体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群众享有体育实惠不断增加的十年,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拼搏奋斗积极进取的十年,是全民体育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体育氛围日益浓厚的十年,是我国体育社会影响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十年,是体育社会价值和综合功能彰显的十年,是全国体育战线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的十年,是体育事业实现新跨越、达到新高度的十年。成绩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国人民、社会各界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包含着几代体育工作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努力和辛劳。十年成就鼓舞人心,经验弥足珍贵,为中国体育、中国社会创造了丰富价值和宝贵财富,也必将成为推动中国体育面向未来、不断进取的巨大动力。

  二、20xx 年体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20xx 年是奥运会年,也是体育系统全面推进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国体育战线认真落实各项部署,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为推动各级政府树立大体育观,切实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各地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xx-20xx 年)》进行了监督检查,进一步推动“三纳入”向纵深发展。着眼于全民健身的各个基本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创新管理模式,各项工作有了新起色。

  基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总局与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全年总局投入彩票公益金9.96 亿元,支持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和中部贫困地区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其中, 5.1 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2 万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2 亿元援建150个“雪炭工程”。地方政府也加大投入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其中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约5万个。

  全民健身组织指导工作继续加强。从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和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入手,加强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和创新各级各类体育组织。 培训、发展3650 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目前全国注册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90 万人。组织伦敦奥运会冠军参加“全民健身日”、“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节”等活动。倡导和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投身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并努力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

  创新形式,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各级体育部门积极推广普及第九套广播体操,根据地方、行业特色和群众需求开展“一地一品牌”和“一行业一品牌”全民健身活动。很多省市举办了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并在办赛内容和方式上积极创新,拓展赛会覆盖面和吸引力,变过去的一地为主为多个地方办赛,变固定设项为适应群众爱好的开放式设项办法,变短期、集中的竞赛为持续、分散的竞赛,变较高水平运动队参赛为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参赛,变仿照竞技体育的奖牌角逐为竞赛和参与并重的奖励办法,变过去的一家主办为多元主体举办,大大方便了群众参与。以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为龙头,全力打造青少年体育活动特色品牌,举办了“阳光体育”系列比赛和活动。继续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目前国家级布局城市49 个,省级布局城市57 个,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学校达到5084 所,注册学生球员超过19 万人。

  (二)圆满完成伦敦奥运会参赛任务,促进竞技体育水平巩固提高

  20xx 年,以备战和参赛伦敦奥运会作为重中之重, 在深入把握项目规律、强化科学训练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我国运动员共在奥运会等各种国际大赛中获得世界冠军107个,9 人3 队14 次创造14 项世界纪录 。 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38枚金牌、27 枚银牌和23 枚铜牌, 奖牌总数88 枚,位列金牌榜第二和奖牌榜第二,打破6 项世界纪录和6 项奥运会纪录,取得了境外参赛奥运会的最好成绩。在11 个大项上获得了金牌,在17 个大项74 个小项上获得了奖牌,项目结构有所优化,多个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射击、蹦床等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发挥正常,勇夺27 枚金牌,占代表团金牌总数的71% 。帆船、击剑、跆拳道、拳击等潜优势项目取得一定的突破和新的进展,共获得5 金5 银5 铜。基础大项田径、游泳实现重大突破,共获得6 金2 银8 铜。有8 个项目是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17 个项目首次获得奥运会奖牌。

  同时,高度重视事关竞技体育长远发展、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按照 国务院召开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体育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与教育等部门建立沟通合作机制,细化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运动员保障组织管理制度。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育激励运动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拼搏进取的重要法宝,强化运动员精神、意志、心理、作风的锤炼,将思想保证落实到日常训练和参赛中。 认真做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共接受了272 例兴奋剂检查,没有出现任何兴奋剂违规事件,圆满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既定目标。加大对赛风赛纪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做好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赛风赛纪工作。

  (三)体育产业稳步推进

  围绕破解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问题,总局与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共同成立了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调查研究,在湖北、宁夏进行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了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筹备工作。认真做好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许可前期准备专项工作,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已经国务院审批,总局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管理规章已完成报批稿。21 个《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已报国家标准委审批,相关项目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核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成功举办了第30 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和第6 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体育彩票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到12 月20 日累计销售1062.9 亿元,筹集公益金282.1 亿元。

  (四)行业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推进体育领域反腐倡廉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认真组织“保纯洁、查风险、强监管、净行风”教育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在总局系统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努力提高科学反腐水平;面向社会聘请体育行风监督员,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体育行风监督合力;在全国体育系统持续开展工作满意度测评,不断拓宽监督渠道,维护体育领域公平正义,营造干净干事的工作氛围,净化体育事业发展环境;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深化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规范调整,采取务实措施,取得了积极进展。

  20xx 年,围绕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体育法制建设、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宣传、体育外事、体育人才以及各项基础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富有成效。

  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道路

  党的 全面总结、回顾了十年来治党治国理政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精神是我们做好体育工作的思想源泉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精神是全国体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精神上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道路不断前进。

  (一)全面认识体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价值和定位,增强做好体育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健康是小康生活的前提、事业发展的依托、社会和谐的基础。当代体育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是培养人健康的体魄、塑造人健全的精神、激励人爱国的情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助推国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健康产业,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世界和谐的重要领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依托,一种财富载体,一种交往平台,具有丰富内涵,对塑造大众人生观、价值观,对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体育在国际交往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奥运会等一系列国际体育活动成为当代各国竞争、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体育对于展示和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具有独特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体育不但要为国争光,还要为民谋福、为国增利。正是由于体育在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的巨大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了体育事业是一项前景光明的事业、大有可为的事业,决定了体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更加全面认识、充分发挥体育的价值和功能,凝聚发展共识,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做好体育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二)按照党的精神,努力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道路

  几十年来,中国体育不断探索实践,一步一步走出了一条立足国情、特征鲜明的体育发展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体育工作要在继承发扬中国体育宝贵经验和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在精神的引领下,继续不断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道路。

  &mdash;&mdash;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坚强领导。体育事业的每一分进步都是在党的亲切关怀、坚强领导和总体部署下取得的。长期以来,党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给予了高度重视,指引了明确方向,提供了巨大动力。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体育沿着正确方向、正确道路发展前进的根本保证。

  &mdash;&mdash;坚持体育工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体育在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独特作用,展现着综合价值和社会功能。我们要坚定地树立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全局抓体育、围绕中心干体育的工作理念,认真把握体育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工作定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这是体育核心价值和综合功能的最终体现。

  &mdash;&mdash;坚持发展体育事业的政府职能。体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体育作为公益事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mdash;&mdash;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大众。人是体育工作的主体和目的,各项体育工作都要面向民生,以人民群众的愿望、需求、意见为动力、为标准、为尺度,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体育工作的根本宗旨。

  &mdash;&mdash;坚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国体育发展的过程就是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封闭、继承创新的过程。我们要在弘扬中国体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顺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学习借鉴世界优秀体育成果,顺应时代,勇于扬弃,努力推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这是开创体育发展新格局、实现体育事业新进步的不竭动力。

  &mdash;&mdash;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不断深化对当代体育发展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体育发展特征和规律的认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处理好体育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关系,处理好普及与提高、总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规模与效益、手段与目的、当前与长远等重要关系,重视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实现体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mdash;&mdash;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并根据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新环境,提升可持续性、开放性、包容性,促进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社会、与市场的融合互动,化解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变化带来的矛盾冲突,更好地凝聚国家目标、社会需求、大众意志和体育资源,这是促进中国竞技体育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法宝。

  &mdash;&mdash;坚持发扬光大中华体育精神,培育塑造社会体育文化。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体育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要不断发扬光大。要深刻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塑造国民体育精神,培育社会体育文化,让体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成为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这是中国体育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基。

  (三)全面把握党的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第一,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体育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化为体育服务大众、改善民生的具体实践;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各项体育工作的根本方法,促进体育与经济社会、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体育事业的新进步。

  第二,切实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要求,努力做出体育工作的新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对发展新时期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体育工作必须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新需求而实现新进步、新发展,更好地惠及大众、造福百姓,增进人民健康水平,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激发社会精神动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当代中国形象,这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对体育战线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价值,奉献社会。

  第三,切实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提升中国体育软实力。体育是积极进取的事业,是为国争光的事业,是公平公正的事业,是崇尚规则的事业,是团结友爱的事业。当代体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成为观察其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明程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窗口,成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各个方面,体育既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又与文化改革发展的整体进程相互促进。我们要按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光荣职责。

  第四,切实把握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促进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要清醒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对体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进一步把握新时期体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摒弃保守观念,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推动体育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从单纯追求数量向同步提升质量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仅仅习惯于微观操作向同时注重宏观布局转变,从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从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不断完善发展结构,拓宽发展路径,提升发展效益。稳步探索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共体育管理和社会服务,坚持和不断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积极性, 构建发展壮大体育事业的新平台。

  四、在党的精神指引下,全力做好20xx年各项体育工作

  (一)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为主线,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大发展

  1 .强化组织领导,履行政府职责,建立 “大群体”发展格局。以推动县级政府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为重点,使《全民健身条例》“三纳入”的要求和《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以推动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为切入点,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发展格局。以完善群众体育工作评价办法为切入点,促进将全民健身工作目标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有效整合资源,努力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各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人群协会、行业体协、科研院所、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的作用和独特优势,不断创新群众体育社团发展的模式,在体育系统内外凝聚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合力。

  2 .加强设施建设,改善健身基础条件。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推动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各级城乡建设规划。通过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引导和示范,带动政府和社会投入,加大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支持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新建一批“雪炭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健身设施。引导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地利用城市绿地、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适宜的山川等自然资源,建设具有特色、群众喜爱、环境优美、安全有效的户外健身设施。宣传推行《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新标准,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健身设施。

  3. 强化科学指导,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加强科学健身宣传,完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制度,发挥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中的作用,提高指导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健身指导的有效性。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以有组织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带动经常性志愿服务的开展,持续推动优秀运动员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化。实施《全民健身站点管理办法》,引导社区体育俱乐部和健身站点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国家、省、市三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建设,推广新修订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科学健身项目、方法。

  4. 按照“以人为本、立足基层、面向大众、小型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一是面向活动主体,在“民”上做文章。围绕全民健身参与者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环境,真正体现为民、亲民、利民、乐民,不能见物不见人。二是改进组织理念,在“变”上有思路。要在“大群体”工作思路的指导下,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优势,调动社会力量,打破行业壁垒,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的活动组织模式,切勿画地为牢。三是改进活动形式,在“新”上求突破。要根据形势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公众需求的不断变化,面对新问题,开启新思路,研究新方法,满足新需求,不能墨守成规。四是扩大活动覆盖面,在“广”上加力度。除继续关注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人群外,要吸引企事业单位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防止顾此失彼。五是讲求效果,在“实”上下功夫。要使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积极参与,身心受益,融入生活,杜绝形式主义。继续打造好符合地区、行业特点的品牌健身活动,并以此促进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的经常化、生活化。积极筹备和举办好第二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发挥体育在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5. 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加强青少年体育的理论和政策法规研究,研究制定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评估体系和标准,着手进行《中国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的研制工作。围绕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评审创建工作,进行体育传统校检查评估,继续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督导检查。创建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推动成立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探索创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

  (二)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以全面启动里约奥运会备战工作和做好索契冬奥会最后一年备战工作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

  20xx年是里约奥运会周期的第一个完整年度,要紧紧围绕为国争光的核心目标,创新发展,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1. 深刻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化改革,创新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参赛伦敦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既成绩辉煌,又教训多多。必须把深入总结经验教训,作为备战里约奥运会的起点。既要把成功经验作为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更要逐一项目、逐一场次、逐一运动员地分析失利教训,查找工作的疏漏和失误,使之同样成为继续前进、弥补错失的宝贵财富。必须在新奥运周期开始之际就系统规划各项目的发展,积极研究制定国内竞赛、人才交流、体教结合、奖励、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训练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探索项目规律,更新训练理念,提高科学训练的效益和水平。要着眼未来,加强各项目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改革全运会赛制等措施,调动各方面培养后备人才的积极性。以新周期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和制定实施《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抓手,促进各级各类体校提升办学理念和效益。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此作为与技战术和体能训练同等重要的环节抓紧抓实,推进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和运动员素质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要努力提高科学训练和科学管理水平,利用教练员学院、体育院校等力量,健全教练员岗位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各级各类体校和专业运动队教练员的水平。努力打造深刻把握项目规律、具有先进训练理念的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加强对竞赛市场的培育和规范管理,重视职业体育研究和管理,认真思考和探索竞技水平高、群众基础好、观赏性强的项目开展职业联赛的可行性和实施办法。

  2. 全面启动20xx 年里约奥运会的各项备战工作,做好20xx 年索契冬奥会最后阶段的备战工作。一是及早着手、全面规划,研究制定新周期备战工作计划,明确备战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工作措施,以正在进行的冬训为开端,投入新一轮备战工作。二是继承和发扬备战历届奥运会在体制机制、科学训练、参赛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融会贯通到新一轮备战中。三是清醒认识里约奥运会面临的严峻考验,认真分析里约奥运会的新形势、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措施、政策和保障体系。四是全力以赴做好将于20xx 年2 月7 日开幕的索契冬奥会的备战工作。促进冬季项目的普及与提高,是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结构布局,促进项目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冬季项目虽然在近两届冬奥会上都取得了突破,但必须头脑清醒,看到差距,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增添新措施。要认真总结往届冬奥会的经验,认真借鉴夏季奥运会的备战参赛成果,加强最后一年备战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力争在索契冬奥会上实现新的突破。

  3. 努力提升集体球类项目水平。集体球类项目特别是三大球近期成绩不理想,以往成绩优异的项目也逐渐下滑,必须高度警觉,下决心采取措施。一是理清思路,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谋划,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集体球类项目发展规律的总体思路、政策措施。二是深化对集体球类项目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项目的发展布局、工作体系、管理模式、科学训练、赛制设计等方面探索创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三是从工作布局上进一步突出和重视集体球类项目,加大对集体球类项目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改善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振兴的政策体制环境和保障条件。四是 注重基础,结合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加强对学校集体球类项目活动开展的组织领导,扩大覆盖面,同时花大力气抓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把切实提高管理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作为重大任务,促进 提升运动队伍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加强作风建设,使各级国家队在精神面貌上有所进步。

  4. 精心组织,完成好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组织筹办工作。 20xx年8 月的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是伦敦奥运会后国内首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性赛事,不仅将为巴西里约奥运会锻炼队伍、发现人才,也对推动群众体育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总局有关单位和各省区市体育局要积极主动支持、配合辽宁省和十二运组委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是衡量全运会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要把切实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作为办好全运会的重中之重任务。要强化责任,建立健全第十二届全运会的赛风赛纪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要从“教育、自律、制度、监督、惩处”五个环节入手,围绕参赛资格、暗箱操作搞君子协定、执裁不公、打架斗殴、停赛罢赛等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坚决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继续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加大反兴奋剂工作力度。要加强舆论引导,为全运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次会议上,总局还将与各项目中心、各参赛单位签署《第十二届全运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责任书》,希望各单位各尽其责,共同努力,把第十二届全运会办成一届文明、公平、干净的全运会。

  20xx年,南京亚青会、天津东亚运动会等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国际大赛将在我国举行。各地方体育部门、总局有关单位要积极协助江苏省、天津市等承办单位,做好这两项赛事最后阶段的组织筹办和参赛工作。

  (三)促进发展体育产业

  一是继续推动各地制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配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二是做好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工作,以体育场所国家标准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为抓手,切实加强对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管理,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推动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总结基地建设的经验,做好各级各类体育产业基地的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地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四是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传媒、会展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五是加强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体育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

  (四)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努力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要根据党的对体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完成体育强国的建设任务,就要求我们建设一支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体育队伍。党中央提出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对做好体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警示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队伍建设和体育行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恪尽职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努力钻研业务,提升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学习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经济知识和体育业务知识,不断增加知识储备,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重要讲话精神,谨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处处求真务实,不做表面文章,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按照报告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要求,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毫不懈怠地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建设廉洁体育,守护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政治生命线。

  (五)积极做好其他各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

  要紧紧围绕体育的中心任务,努力做好其他各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要高度重视并做好体育领域的制度建设,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加大推进政务公开力度,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先导作用,推动体育教育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继续实施“人才强体”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慎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高度重视体育宣传工作,切实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为体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体育外事工作,为国家外交工作的大局服务,为体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继续做好体育彩票工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五、继续推动解决体育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取得新进展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实现中国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断解决发展矛盾、破解发展难题的持续过程。在近几年的体育局长会上,我们提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不断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实效,同时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改革创新,不断推动解决。

  (一)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

  要进一步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二是结合总局等五部委文件要求,细化、优化工作方案和计划。三是认真总结、积极推广有关地区和单位的有益经验,推动各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联合教育等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督导推动和检查。

  (二)深化训练体制改革,优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加强和深化体教结合。发挥教育部门作用,保障运动员享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强化体育部门在业余训练中的责任。建立健全业余训练、文化教育的规范体系、课程设计,促进各级各类体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二是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传统校和普通校的作用,扩大选材面,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业余训练,形成多元化的培养、输送机制。三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练员学院的作用,加强对教练员的培养,提升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

  (三)继续推动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改革和规范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申办和筹办工作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和五部委具体安排,本着讲求实效、厉行节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继续做好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改革和规范管理工作。一是切实控制赛事规模和数量,进一步明确办赛宗旨,调整比赛项目,适度缩短时间,规范赛事名称,控制参赛人数;二是严格控制申办条件,确保申办单位条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以及赛后利用相适应;三是厉行节约,严控办赛经费,严控火炬传递规模,规范简化开闭幕式程序。

  (四)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一是总结各地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研制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研制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二是突出体育特色。坚持以体为本、因地制宜、多业并举、综合开发,以大型场馆为依托,建立体育研发、创意策划、信息咨询、文体活动、企业总部等平台,发挥以体育本体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与辐射效应。三是创新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打破过去固有的僵化模式,激发内在活力。

  (五)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

  要总结经验, 积极加强同教育等部门的沟通,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尽快完成《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实施办法》的研制工作。各省区市要不等、不看、不靠,进一步行动起来,积极树立本地区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先进典型,采用现场示范交流等多种有力措施,推广经验,引导更多的学校敞开校门。

  (六)扎实推进,继续做好足球工作

  近几年来,通过治理整顿和规范管理,足球工作有了一些起色,公众足球热情逐渐恢复,联赛秩序明显好转,企业信心增强,校园足球开展取得积极效果。但要改变足球长期落后的状况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一是科学规划。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认真总结中国足球发展过程和经验教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二是继续加强校园足球工作。在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的同时,巩固和提升实际效果。促进足球教育,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参与足球。进一步完善全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三是探索完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要把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和成材规律,探索创新方法和途径,调动地方政府、体育部门、学校、职业足球俱乐部以及社会力量,形成衔接互动、互为补充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四是加强俱乐部建设,推动职业足球俱乐部强化主人翁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加强对职业足球联赛的准入审查等规范管理,严肃赛风赛纪,维护联赛秩序和形象。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足球联赛管办分离的改革。六是完善足球行业管理规范和工作体系建设,加强足球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与管理。

  同志们,充满生机和希望的20xx年即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新一届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体育强国而努力奋斗,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再次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和慰问,给大家拜年!祝愿全国体育工作者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兴旺、再创辉煌!

178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