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3)

佩珊分享

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三):

上周,省委组织部相继召开了全省主题实践活动座谈会、引导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会议,就做好这两项工作做了专门部署。同时,非公企业党建“两个年”活动的任务也非常艰巨。今天的会议,鞠部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先着重就主题实践活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全力以赴抓好“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

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我们于3月开始,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了“科学发展创新业、为民办事树风范”主题实践活动。前段时间,根据省委组织部开展“百名书记蹲点调研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温州实际,我市集中开展了“调研月、住村周、服务日”活动。市、县(市、区)委书记率先垂范,带头下村蹲点,市、县、乡三级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干部纷纷走进基层、走进困难、走进矛盾,开展蹲点调研。到目前为止,市、县、乡、部门领导干部有6444名到6826个村和3049个企业开展蹲点调研,累计蹲点调研22647天,访谈群众39695户。短短一个月的蹲点调研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效果十分显著,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一是切实增进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思想感情。领导干部沉下身子,问计于民,面对面攀谈、主动访贫问苦,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感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切实掌握了基层实情。在蹲点期间,领导干部听到基层最真实的反映,了解到基层最实际的困难,掌握了基层最真实的情况。三是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蹲点调研中,领导干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关乎群众生产生活和切实利益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共开展1943次现场服务活动,梳理问题5700件,办实事8423件。四是坚持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局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坚持“蹲在点上,谋在面上”,用点上个案,指导面上工作,推动了“三次跨越”目标任务的落实。蹲点调研已经告一段落,当前,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扩大蹲点调研成果,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和为民办事的长效机制。

按照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从5月下旬开始,集中4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作为主题实践活动全省集中性开展的第二项活动。省委组织部已经专门下发通知,市里的实施方案也将近日下发。各地要按照省、市的有关精神,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扎实推进“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结合温州的实际,在专项行动中重点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第一,梳理分析,找准问题。在蹲点调研和阳光投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排摸,找准当地和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县、乡和部门都要召开交流分析会,对问题进行汇总梳理,深入分析各种难题难以解决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提出破解难题的有效办法。重点要摸清和破解五个方面的难题: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久拖未决的最困难问题;当地生活最困难的群众;当地困难最多、矛盾最复杂的地方和单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特别要把带有普遍性的、涉及全局的民生问题,群众愿望强烈、要求迫切的问题,通过努力近期能够切实解决的问题,作为破解的重点,增强破解难题工作的针对性。明天市委专门召开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心得交流会,市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将深入交流前阶段蹲点调研的心得体会,研究讨论蹲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各地也要抓紧召开蹲点调研交流会。

第二,制定破解难题责任分解落实方案。要根据梳理出来难题的内容,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到人,明确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间和工作要求,制定破解难题责任分解落实方案,研究每一项难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市、县(市、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是破解难题的主要责任人,要根据每一位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和难题的性质,分解落实任务。人大、政协班子成员也要参与到专项行动中来,部门领导班子按照破解难题责任分解落实方案,结合“办实事、解民忧”、阳光行动、转作风办实事等载体,主动采取有力措施,落实相应责任。对于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上下左右联动合力破解的难题,要整合各方力量,发挥机关部门的积极性。对事关全局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难题,群众关注、影响面广的难题,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难题,可以组建破解难题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工作推进协调会等方式,加大破解力度,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攻关。

第三,建立破解难题承诺制。对拟解决的难题和办理方案要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明确责任分工、办结时限,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把工作承诺亮给群众,把办理过程展示给群众,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各地在梳理难题和制定办理方案时要广泛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其监督,要积极邀请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对履行承诺不到位的,办理不及时的,破解难题不彻底的,要实行行政问责。

第四,深化落实“四联”活动。我市在前阶段的蹲点调研活动,已经建立了“联乡、联村、联户、联项目”制度。在专项行动中,要进一步深化落实“四联”活动,推动难题的破解。具体来说,要帮助解决联系乡镇和联系村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在建设新农村过程涉及到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难题。对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要实行“一户一策一干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困难群众制度,每位市、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都要联系1名以上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老劳模和普通群众,并动员和引导广大机关干部积极参与联系结对,确保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帮扶。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的方式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即每个项目由一位、一位人大副主任、一位政府班子副职、一位政协专职副主席组成挂钩督查组,并每组安排一名部门负责人作为挂钩督查联系人。

第五,深入开展阳光行动。市政府专门下发了阳光行动工作方案,前阶段,市政府、市直部门和部分县(市、区)集中开展了大规模的阳光投诉,同时各地还建立了专线电话、公开信箱等阳光投诉平台。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中,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局长现场办公月”活动,深入开展阳光行动,重点从阳光投诉,转到阳光整改和建立阳光长效机制来,切实推动难题的破解。对各种渠道受理的投诉件,要认真梳理,综合分析,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明确投诉件办理的责任分工、办结时限和办理内容,切实解决一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第六,完善信访包案制度。在蹲点调研中,市领导实行重大疑难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制,梳理出40件重点难点信访件,由蹲点领导包案解决,做到一人一案,一抓到底,有效化解了矛盾,破解了一批难题。下一步,要在全市推行完善信访包案制度,对群众到市以上党政机关集体上访的、上级领导批示交办的、可能引发群众大规模越级集体上访的、20人以上联名反映的、久拖不解、长访不息等信访件实行领导包案处理,做到一人一案,一抓到底。

以上这六项工作,有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化完善,有的是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新提出的。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抓好落实。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活力和谐企业推进年”和“党组织组建年”活动

今年是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任务相当繁重的一年,其中“党组织组建年”活动是上级直接部署的,硬任务、硬指标,盯得紧、抓得严,一时一刻都不能松懈;而“活力和谐企业推进年”活动是体现温州特色、凸显温州优势的关键所在,新目标、新举措,喊得响、做得实,必须一以贯之抓下去。应该说,年初以来特别是在非公企业党建“两个年”活动动员会后,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按照“两个年”活动的要求,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制订组建计划,排定完成任务时间表,实施党组织组建进度公布和销号办法,顺利推进组建工作,已单独组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231个(4月底);选择确定50家企业作为第二批“活力和谐企业”建设重点企业,从不同角度实践目标任务,强化功能作用,有力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我们的成绩也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科扬同志、省党建研究会会长王其超同志等领导相继赴温调研考察,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对我们的鞭策。下阶段,我们要继续强化措施、谋求突破、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第一,认真开展“活力和谐企业”评选活动。我们将于“七一”前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活力和谐企业”评选表彰活动。为确保评选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市委组织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利用去年“活力和谐企业”评价体系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分析研究、运用各种调研手段和广泛征求市直职能部门、各县(市、区)意见建议,于4月份陆续拟定了《关于开展评选“温州市活力和谐企业”活动的建议方案》、《温州市“活力和谐企业”评价体系》和《温州市“活力和谐企业”评选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材料,送交市委。由于该项活动时间紧、要求高、影响大,如果现在不及时启动,届时市委会讨论通过后,留给我们操作的时间、空间就不多了。为避免仓促“作战”,部委决定从这次会议后,先行在各县(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活力和谐企业”评选活动。请各位部长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会后采取切实措施,及时部署发动该项活动。

下面我就这次“活力和谐企业”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作一具体说明。一是在评选范围和名额上,规定凡是我市区域内具有法人资格的所有非公有制企业均可参加评选,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首届评选活动拟定于6月底前结束,在全市范围内评选“活力和谐企业”20家、“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先进单位30家。二是在评选条件上,明确评选“活力和谐企业”不单纯以经济指标加以衡量,同时强调一些企业发展所需的社会指标、民生指标。评选出的“活力和谐企业”和“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应当遵循以下7个方面标准和要求,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好,企业发展潜力好,企业文化建设好,人才队伍培养好,职工利益维护好,社会责任履行好和党的自身建设好。同时,设置了8个禁止性情形,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在评价内容上,通过制定《温州市“活力和谐企业”评价体系》,设置了有关评价内容及其具体指标、评价点。评价内容采用百分制,共分4方面评价内容、7项评价指标和47个评价点,均赋予相应的分值。四是在评选程序上,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好中选优,采取企业自愿申报和县(市、区)推荐相结合的办法。五是在奖励方式上,作为温州民营企业含金量最高的荣誉,由市委、市政府对评选出来的20家“温州市活力和谐企业”和30家“温州市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作出表彰决定,并适时召开表彰大会颁发荣誉牌匾和荣誉证书。对评选出的20家“温州市活力和谐企业”,享受企业改革、资金信贷、能源利用、规划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在有关部门评先评优、安排社会职务时,对这些企业和负责人予以优先考虑和安排。请各县(市、区)按照评选方案中的有关要求,立即开展评选,并于6月15日前将评选结果报市委组织部。

第二,紧抓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目前“党组织组建年”活动进展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全市组建任务仍然相当艰巨。目前全市完成计划内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数是172个,计划内组建任务完成率仅为29.4%,在剩下的五个月时间(活动截止至10月)里,还要组建414个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全市平均每月组建52个,而且越到后面组建的难度越大,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二是工作发展严重失衡。各地重视程度不一样,工作进展不平衡,有些地方“红红火火”,有些地方却不见进度,不见效果。截止4月底,全市11个县(市、区)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内组建任务完成率超30%为7个,而完成率低于30%为5个,个别地方的完成率还不到15%。因此,各地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保持清醒认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党组织组建年”活动中去,把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抓紧抓实,抓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于适当时候组织力量,对各地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并根据督查情况予以综合评定、进行通报。

第三,切实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工作。6月份开始,我市将从市直单位选派50名优秀中层干部派往50家被列为市第一批和第二批“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的重点单位,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目前有关选派指导员的实施方案、管理考评实施细则均已制定完毕。其中在驻企方式上,我们规定派驻期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要及时转变角色,作为企业一名正式员工在企业上班,与原单位工作脱钩,派出单位不得要求其提前返回。同时,建议企业可根据派驻指导员的工作能力、与生产经营的匹配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时机(一般在派驻指导员入驻企业三个月后),安排派驻干部担任适当的企业行政职务(中层正职担任企业行政班子副职,中层副职担任企业行政总管助理职务),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部委会已讨论通过了有关选派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工作方案,干部一处正在抽调人员。各地要采取措施,切实关心这批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他们驻企工作、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这批派驻指导员真正成为规范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指导员、创建“活力和谐企业”的督导员和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的协调员。

三、抓紧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工作

对这项工作,中央、省委都非常重视,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省委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组织部长斯鑫良对这项工作十分关注,今年以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多次过问,还于4月10日,亲自到余姚市进行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专题调研。大家必须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委的重要精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抓紧开展这项工作。

第一,消除思想顾虑,以铁的决心抓好这项工作。从全局来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不仅能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而且对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困难多,一些地方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畏难情绪。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思想顾虑:一是认为大学毕业生不懂基层情况,很难有效开展工作;二是认为部分大学毕业生合同期满要求续聘而未被续聘产生不满而上访,造成社会不稳定,甚至有的还担心“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变成“一村(社区)一个信访户”;三是认为在当前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拿出这么多资金发给这些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经济效益不明显;四是认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会挫伤村干部和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如果,我们从某一个侧面或局部来看,可能会存在上述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审视,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必须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算“大帐”、算“政治帐”、算“长远帐”,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以高度的自觉性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第二,认清严峻形势,以硬的措施推进这项工作。按照省里要求,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采取“五年三步走”的思路组织实施,即试点,全省实现10%的目标;扩大试点,全省实现25%的目标;起全面实施。由于种种原因,我市未开展这项工作,这就要求今年一年我们要完成其他地市两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且没有一点弹性、没有一丝余地。在上个星期召开的全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会议上,省委组织部要求全省每个地市都要按照不低于25%的目标重新安排今年的招考任务,并于6月上旬将今年的招考计划和今后3年的工作方案上报省委组织部。去年,我市已经拖了全省工作大局的后腿,今年我们必须要迎头赶上,否则就难以向市委、省委交待。因此,不管困难有多大、任务有多重、情况有多复杂,我们都要咬定目标不放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25%的目标实现。大家回去后,都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以高于25%的目标重新制定今年的招考计划,个别地方如文成、泰顺可以略低于25%,但不能太低,以免影响市里的全局工作。各县(市、区)招考计划和至3年的阶段目标和工作方案于6月8日前报市委组织部组织处。

第三,把握关键环节,以大的力度落实这项工作。面对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不含糊,强化措施不动摇,绝对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和手段来抓这项不常规的工作,否则今年的工作任务肯定不能完成,工作目标肯定不能达到。现在已经是5月下旬,今后几个月是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高峰期,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关键期。大家一定要认清形势,按照市委《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办法》,尽快启动,抓紧工作,大力开展,力求取得明显成效。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环节。

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中央、省市都出台了相应优惠政策,许多政策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宣传好这些政策,对于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地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在本地或本地毕业生比较集中的高校进行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了解这项工作,了解相关政策;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参与这项工作。

二要认真组织招聘工作。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招聘对象、范围、条件、程序、以及组织实施,市委下发的《实施办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各地要严格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执行,不能打折扣。特别要把好资格审查、考试、录用关,确保把素质较好的高校毕业生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因时间关系,这里我不再作详细强调。

三要切实抓好上岗前培训。招聘结束后,各地要根据岗位需要,集中一段时间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上岗培训,重点要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基层工作业务、工作纪律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还要组织好定岗定责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大学生专长以及本地实际,合理安排岗位,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四要高度重视前后衔接。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能享受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本省高校研究生时可以加分。同时,省里还明确规定,从开始,全省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招考公务员主要从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这些政策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及以前被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衔接好,以后会留下很大的后遗症。按照省里要求,及以前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只要符合“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学历、通过一定方式公开考录”两个条件,由县(市、区)进行统一考核合格后,签订劳动合同纳入《实施办法》管理,享受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同等待遇。这个衔接工作,大家回去后,一定要做好。

另外,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市都非常明确,要求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部门具体实施,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市里已经建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团市委等8个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区)要按照市里的做法,搭建组织领导机构,分清工作职责,同时要尽快召开由人事、劳动社保、财政等部门参加的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形成合力,抓好这项工作,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

主题实践活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这三项工作,都是当前紧之又紧的工作,任务重之又重,各地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好这几项工作。

 看过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的人还看了:

1.组织部长会议讲话稿

2.组织部长会议讲话

3.组织部长组织工作会议讲话稿

4.20xx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5.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

102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