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西医有哪些治疗方法
不论急性或慢性的低血糖症,尤其反复出现低血糖,则提示有某种疾病存在,尽可能及早明确病因,这是治疗的关键。下面就由小编来介绍有关低血糖西医的治疗方法吧!
低血糖西医的治疗方法
1.急性低血糖症的处理
(1)葡萄糖应用:对急重症的低血糖伴昏迷者,为避免病情进行性变化,必须快速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100ml,必要时重复1~2次,直至患者神志清醒后,继之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使血糖维持在8.3~11.1mmol/L(150~200mg/dl),观察12~48h,以利脑细胞的恢复和防止再度昏迷。如不具上述条件时,对低血糖昏迷者,又不宜饮糖水而引起窒息,此时可用蜂蜜或果酱等涂抹在病人的牙齿、口腔黏膜,或鼻饲糖水亦是急救措施之一。
(2)胰高糖素应用:可在发病后和50%葡萄糖液同时应用,一般剂量0.5~1.0mg,可皮下或肌内注射,多在10~30min神志恢复,必要时重复应用。
(3)肾上腺素应用:当严重低血糖伴休克者,又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中小剂量应用,但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慎用。
(4)甘露醇应用:经过上述处理后血糖已恢复,但仍昏迷时间超过30min者,为低血糖昏迷可能伴有脑水肿,可考虑静脉滴注20%甘露醇40g,20min内输完。
(5)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经高糖治疗后,血糖虽已维持8.3~11.1mmol/L,但已达15~30min神志仍未清醒者,为使大脑不受损害,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100~200mg(或地塞米松10mg)酌情4~8小时 1次,共2~3次。
2.轻度低血糖或慢性低血糖症的处理
当患者目前正在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期间。凡出现心悸、多汗、软弱、饥饿或头晕等症状或体征,已意识到为低血糖症表现者,立即给予饼干、糖块或糖水饮料等(含糖10~20g),同时监测血糖水平,一般在10~20min左右可恢复,以维持一定血糖水平,如病情不易缓解者,也可用50%的葡萄糖液静脉注射或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3.病因治疗 低血糖症是诸因素疾病,其中降血糖药只引起部分低血糖症,尚具有消化系、内分泌代谢和若干类肿瘤等疾病,亦可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予以相应的治疗。
低血糖应该做的检查
1.空腹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测定 非肥胖者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24μU/ml可认为是高胰岛素血症。然而有时空腹胰岛素值即使正常,相对血糖值已增高。当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血浆胰岛素应降至10μU/ml以下。血浆葡萄糖水平低于2.2mmol/L,胰岛素值将低于5μU/ml。胰岛素与血糖比值(I∶G)一般也降低。如I∶G值增加或》0.3应怀疑有高胰岛素血症,I∶G》0.4提示胰岛素瘤可能。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欲确定是否存在空腹低血糖,OGTT没有意义。如糖耐量试验延长至4~5h,对于诊断餐后低血糖有一定价值。
3.血浆胰岛素原和C肽测定 正常血浆含有少量的胰岛素原,大部分胰岛素瘤患者血循环中胰岛素原水平增高。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原一般不超过免疫反应性胰岛素总量的22%,而85%以上的胰岛素瘤患者的胰岛素原所占百分比超过25%。
用RIA法测定的血浆胰岛素值称为免疫反应性胰岛素,这是因为胰岛素的多克隆抗体与胰岛素原等胰岛素类似物有交叉反应,再加上胰岛素的正常值较低,所以解释结果时要十分慎重。
C肽测定可用于内源性和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的鉴别,C肽和胰岛素是等克分子量分泌的,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时的血C肽一般测不出来。C肽水平高提示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反之,低C肽水平提示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是外源性胰岛素所致。
4.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测定 血浆中存在胰岛素抗体提示既往使用过胰岛素或自身免疫性胰岛素综合征。胰岛素的自身抗体依抗原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依抗体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效果有兴奋性与抑制性自身抗体之分。
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产生抗胰岛素抗体,此与制剂中的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结构不同和制剂不纯有关,但使用单峰的人胰岛素或重组的人胰岛素仍可产生胰岛素抗体。此类抗体是产生胰岛素不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从未使用过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可产生抗胰岛素的自身抗体。其特点是游离胰岛素浓度很低而胰岛素总量明显升高。这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病人往往需用大剂量的胰岛素才能控制高血糖状态。
另一种少见的情况是机体产生的自身抗胰岛素抗体可兴奋胰岛素受体而引起严重的低血糖症,详见后述。
5.血浆磺脲药物及其尿中代谢产物测定 测定血浆磺脲药物或其尿中代谢产物可协助确定磺脲药物诱发的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氯磺丙脲因半衰期长,诱发的低血糖危险性较大。
低血糖的病因
1)胰岛功能亢进性:胰岛B细胞增生、腺瘤及癌瘤,如胰岛母细胞瘤,功能性B细胞分泌缺陷,潜伏期糖尿病,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包括胰岛素瘤、垂体瘤及甲状旁腺腺瘤等)。
刺激肾上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症状包括焦虑、震颤、心悸和饥饿等,这些症状常是低血糖的警示信号。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心动过速,脉压增大。心电图改变,如ST段下移,T波低平及Q-T间期延长和节律失常,特别异位性房性或室性心律不齐。严重时可引起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死和加重视网膜病变等各种并发症。或严重迟钝的患者可表现为低体温,这种情况在酒精诱发的低血糖中特别明显,与其他许多体征一样,可发生末梢循环衰竭,以至休克、死亡。
(2)其他内分泌腺疾病性: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腺垂体功能低下(包括生长激素缺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促甲状腺激素缺乏),胰岛α细胞损伤致胰高糖素缺乏等。
(3)肝病性:如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坏死及Reye综合征(脂肪肝、脑病、低血糖综合征)等。
(4)遗传性肝酶缺陷性: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及果糖不耐受等。
(5)消化疾病性:如胃肠手术后,消化性溃疡病,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消化系统肿瘤,慢性腹泻与吸收不良和消耗过多等。
(6)药源性: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中的格列苯脲、双胍类降糖药中的苯乙双胍等过量,其他如乙醇、水杨酸钠、酚妥拉明、异烟肼、保泰松、抗组织胺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普萘洛尔(每天40mg以上)、阿司匹林合用D860等均可发生低血糖。
(7)严重营养不良性:如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克罗恩病,慢性肠炎,饥饿性营养不良及禁食等均可引起低血糖。
(8)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性:如产伤,发育障碍与迟缓,脑核性黄疸,交通性脑积水,下丘脑与脑干病变,脑发育不全等均可致低血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