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慧珍分享

  教学设计的指定是教师们的重要职责之一!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九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

  (3)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情境活动:

  ①先请座位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请站一站。

  (站一个,号数报一个,老师板书1、2、3、4、6、12)

  ②再请座位号是18的因数的同学也请站一站。

  (站一个,号数报一个,老师板书1、2、3、6、9、18)

  2、形成概念

  师:刚才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生:座位号是1、2、3、6的同学站了二次

  师:为什么座位号是1、2、3、6的同学站了二次?

  生:因为1、2、3、6既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

  师:1、2、3、6既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我们给它换个说法,怎么说更好?

  生: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公因数”?(思考、交流、反馈、板书)

  生: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两个数的公因数(板书)

  师:如果是三个、四个、五个数呢?这句怎么改?(留时间给学生思考与交流)

  生;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夸奖、评价、板书)

  师: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什么?(思考、反馈与板书)

  3、渗透集合

  师:怎样用两个圈表示12和18的因数和公因数呢?(小组讨论)

  4、读读记记:全班齐读概念

  (过渡):我们运用排列因数的办法,就可以求两个数或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练一练。

  二、运用概念,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求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

  课件出示:20的因数:

  45的因数:

  20和45的公因数:

  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三、知识疏理,促进掌握

  师: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你能来说说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生:因数是针对一个数来说的,公因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指公因数里面最大的那一个。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离不开因数。

  师(过渡):同学们掌握得真好。刚才我们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用的是排列法,将20和45的因数分别排列出来,然后找出他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排列法的基础上,看看还有其它简便点的方法吗?还是以求20和45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为例。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四、启发引导,求异创新

  1、启发引导------方法1:

  ①请学生口头汇报(师课件演示) 20的因数: 1、2、4、5、10、20

  ②再请学生观察思考汇报(师课件演示) 20的因数中45的因数有:1、5

  ③又请学生观察思考汇报(师课件演示) 20和45的公因数有:1、5

  ④后请学生观察思考汇报(师课件演示) 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5

  2、启发小结:

  师:这种方法的步骤有几步?

  生:第一步---先排列20的因数。第二步---再从20的因数中找45的因数,第三步---写出它们的公因数。第四步---最后再找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

  师:这种方法简单的哪里?(生:省略了写第二个数的因数)

  3、知识迁移------方法2:

  师(过渡):求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排列20的因数,从20的因数中去找45的因数,再找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同样,也可以先排列45的因数,从中写出20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试一试。

  生练习:求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将学生作业投影)

  ①先写45的因数( )

  ②45的因数中20的因数有( )

  ③20和45的公因数是 ( )

  ④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 )

  五、运用方法,巩固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了三种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现在李老师就来考考你,敢接受挑战吗?(请学生用刚才学的方法板演)

  课件出示练习题:找出24和36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4和36的公因数: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后反馈与评价。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用三种方法完成的作业)

  六、方法提升,探讨短除

  1、制造悬念

  师:刚才同学们在完成这道题的时候,是用排列法先分别求出24和36的因数,然后找到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现在李老师这里有一组数(课件出示:84和96的最大公因数是 )如果用排列法找84和96的最大公因数,你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呢?

  生:用排列法找84和96的最大公因数,要先分别找出84和96的因数,而他们的因数很多,容易出现遗漏。

  师:为了更加简便,通常我们用短除式来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现在我们以24和36为例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2、授短除法

  师: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除法竖式怎么列的吗?短除法的竖式是这样画的(师用直尺板演),然后将被除数写在短除号里面。它们的除数是多少呢?为什么?(如果有学生直接说12,教师追问为什么你会想到12?生回答因为12既能整除24也能整除36,所以我想到除数是12。教师首先肯定他的想法,然后解释,在实际的计算中我们无法一下发现这么大的除数,因此我们一般从小的数开始找起。)

  生:他们的除数是2。因为2既能整除24也能整除36。

  师:2就是24和36的什么呢?

  生:公因数

  师:说得真好,我们用公因数2去除。除得的商要对齐被除数写下来。商12和18还能被公因数几去除呢?

  七、质疑活动,发展思维:

  看看刚才短除的过程,你能说些什么?

  (预设)①能否直接用4去除?

  ②能否直接用12去除?

  八、排除悬念,解决难题

  师:你现在能用短除法来解决刚才的难题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84和96的最大公因数是

  九、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46页的第5题。

  2、请你当参谋。

  老师有一间厨房要铺地砖,长30分米,宽24分米,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选,用多大的正方形地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节约呢?(地砖的边长为整分米数)地砖的边长最大多少分米?

  3、考考你(机动)

  东方小学五(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18人,一起去划船(每船不超过6人),要保证每条船上的男女同学都分别相等,请你算算应该租几条船?每条船上最多坐几人?

  十、课堂总结,谈谈收获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

  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二

  一、 教学目标

  1、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二、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正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难点:探索并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 之前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你们还记得吗?

  2、 我们来做个游戏,回顾一下。学号是20因数的同学请起立。

  3、 同学们掌握的真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最大公因数》。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 请同学们找出12的全部因数,同学们掌握的真好。那我们再来找出18的全部因数好不好?

  2、 同学们找得真快真好,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3、 师总结:1、2、3、6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像这样的公共因数我们称之为公因数。

  4、 那最大的那个因数叫什么?——最大公因数。

  (三)巩固新知,继续练习

  1、 教科书P45练一练1—2,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准。

  2、 师小结,强调重点。

  3、 继续练习,练一练3—4。可让学生到黑板做,易错的集体纠正、强调。

  4、 在练习中,针对错误比较多的,进行集体讲解,少的则个别讲解。

  (四)课堂小结

  1、 今天我们在复习因数的基础上又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 板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

  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像这样的数称为公因数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取小游戏的形式勾起对旧知的回忆,再通过写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来引起学生的注意(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像这样的因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通过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生们掌握的很好,在实践中学生们也能很好的应用。

    79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