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朱德的扁担优秀教案设计

慧珍分享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从中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下面是有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朱德的扁担》优秀教案设计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朱德的扁担》优秀教案设计

  一、1、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有关词语

  1、江西有一个地方叫“井冈山,那里群山环绕,一座座高山连绵起伏。(简笔画)

  1927年,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叫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也来到了井冈山,这两支队伍会合在一起,出示图片,胜利——会师。这时队伍壮大了,多么让人高兴啊!哪个小朋友来读读这个词语,

  不久建立了红军。

  2、3、4、敌人可狡猾了,他们把兵力分布在山下哪些的地方呢?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从课文中的哪个词语读懂的?(师板画,——读围攻)

  5、是一条怎那么的挑粮路啊,请大家大声的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二、研读挑粮的艰险,感悟人物形象

  出示: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五六十里:大约我们到苏州的路程,坐车也要一个小时,何况用两腿走路了,真远哪。——读好这个词语

  ③那你们走过这么远的路了吗?

  ④是啊,这么远的路,而且还都是水泥路,柏油路,到那儿的话我们都要走一天。那朱德他们是走得我们这样的路吗?那是什么路?理解:山高路陡

  (山路笔直,山路不平,还十分狭窄)——读好这个词语

  ④红军走得就是这样的一条路,谁能把这么难走的路读好。

  ⑤这么长的路,这样的山高路陡,红军还要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这就是翻山越岭。看黑板上的简笔画。

  (挑着这么沉的粮食,走在这么难走的路上,还这么轻松吗?谁来读好这个词。

  ⑤⑥就是因为路太远了,所以每次挑粮战士们都要起早赶路,摸黑回家,多么辛苦呀。谁再来读读。

  ⑦⑧⑨⑩为了能吃饱肚子,为了有力气敌人打仗,为了能粉碎敌人的阴谋,再难走的路,红军战士都不怕,心里装着别人,都把困难留给自己,多么崇高的精神啊,敌人想把我们红军战士困死,饿死,冻死,那是绝对不会成功的。我们连起来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来读一读。

  ?看来朱德同志和战士们的穿着没有什么两样,再看看他箩筐里——(课件出示:满满的一担粮食)

  A、从这满满的这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

  B、朱德同志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在这样的山路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挑着这么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长、那么难走的路,朱德为什么笑得还是那么灿烂,他想到了什么呢?

  D、你有本事给这幅图配上文字吗?书上第三自然段就有,你能找出来,并大声的读一读吗?

  6、7、研读战士的想、劝、藏

  1、读到这儿,老师想问一问,如果你是朱德身边的一个战士,看到朱德同志这样挑粮,会想些什么呢?

  2、战士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出示:他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累坏了怎么办?

  ① “那么忙”,当时朱德是一位军长,请你猜一猜,他要忙些什么?(研究军事地图,思考怎么指挥战斗,实地查看,常常战士们都睡了,但是朱德同志还在研究作战计划,有时整夜都不会合眼。)你觉得朱德怎么样?

  3、是呀,作为军长,朱德比战士们更辛苦,他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尽管这样忙,他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

  (指着板画)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要是遇到刮风下雨,————————

  (那就更艰难,常常走一步,滑两步,)但是朱德同时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这时你觉得朱德同志怎么样?

  再指板画

  离敌人这么近,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偷袭,随时有生命危险,尽管如此,朱德同志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你觉得此时的朱德同志又怎么样?

  4、红军战士喜不喜欢这样的军长,为什么?

  小朋友说的就是书上的一个词语——爱戴

  5、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5、所以,战士们都劝朱德同志不要去挑粮了,你瞧,。朱德同志挑着粮食又向我们走来了,咱么去劝劝他吧?

  6、你劝我劝大家劝,可朱德同志就是————不肯,有个同志想出了一个妙计,——大伙儿以为————(朱德没了扁担就不会再去挑粮了)

  7、偷偷藏别人的东西,应该说是不礼貌的行为,在挑粮这件事情上你认为呢?

  8、这个办法灵不灵?从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出乎战士们的意料之外。(不料)

  8、是呀,当时朱德同志找不到自己的扁担了,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他一边做,一边想, 他都想些什么呢?(战士能吃的苦,我——战士能受的累,我也——战士不怕_---我也——

  作为军长更要——)

  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 从此朱德的扁担再也没有人敢偷了。

  9、第二天一大早,挑粮的队伍出发了,朱德同志又出现在队伍中间, 11、大家见了————越发(引读)

  从那以后,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也传开了,战士们的干劲更足了,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井冈山根据地一直屹立在罗霄山的中端。

  三、、让我们再连起来好好的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现在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保存着这一根普通而又珍贵的扁担,多了这么多年,当人们来到博物馆,看着这根扁担,会想到些什么呢?

  3、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根特别的扁担————(齐读课题),永远记住这个伟人的名字————朱德,也永远记住这个故事。齐读全文。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这句话写出了战士们争相挑粮的高涨热情。“可是”承接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路程长路难走的困难,是说虽然种种困难,但是战士们都争着去挑。“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场面。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课文最后三句提到“扁担”,与题目呼应,既点明了课题,又深化了内涵。

  由于孩子对朱德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感悟文章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通过“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第二自然段中介绍区挑粮的原因是我训练学生说话的重点。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了解储备粮食的原因和挑粮的原因,并通过反问“去挑粮容易吗?”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一道”、“一块儿”两个词语其实很能体现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可以主要抓住了想象练习,让大家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在想象中他们对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

  本文教学中,我一改传统的逐段分析的教学模式,代之以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再思中感悟,在辩中明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人物的行动入手,抓住“藏”和“找”,使他们带着情感进入主客观高度融合的审美境界。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它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当学生回旋于情感的浪尖,心潮澎湃,有一种渴望表达的冲动时,心灵的闸门就已经开启了,人物的个性得到鲜明地再现。

    78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