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高考临近成绩退步怎么办?一些普通中学学生考名校难度越来越大了?

惠敏分享
  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学习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高考备考学习方法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倒计时23天:高考临近成绩不进反退怎么办

  相信相当多的同学在近期的高三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

  这个阶段成绩不稳定,没有突破,努力了看不到成绩,很容易让学生心灰意冷,手忙脚乱。就像到了高原上缺氧一样,产生各种“水土不服”。

  其实,“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考生和家长都要针对高原期的反应“双管齐下“地进行解决。怎么解决?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

  题做得多也是一把双刃剑

  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得昏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出现高原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老师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交替用脑很重要

  产生这种现象后,不要长时间地学习同类性质的知识。因为长时间从事同类性质活动会使得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在一段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后,转向抑制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激活,这时候必然会感觉学了半天也没有效率。比如,复习了半天数学之后接着马上复习物理,这样做不会有好的效果。

  因此,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内容,不同性质的复习材料交替学习,可以复习完了数学后看一看外语。这样交替用脑,使得大脑能较长时间处于一个适度兴奋的工作状态。

  很委屈也要继续前进

  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何时候我们都要对自己说“我行”、“我正期待着……”、“比上次情况好多了”等等,经过这样的自言自语,您的心情会更加积极乐观,思维、行动的效率也会提高。做到“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

  只管耕耘,尽自己最大的有效的努力去学习,注重过程而不对结果过分地计较,平静从容,不偏不执,苦中作乐;同时自己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学好,我的身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然后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那么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成功也就会紧随而来。

  记得调整目标

  一个人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仍旧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就会产生失败或挫折感。失败的经验会让他在面临新的问题时,感觉无能为力、丧失信心,从而放弃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尝试和努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地调整目标了。

  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采取小步子原则,将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是经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可以达到的。

  离高考一个月,不同层次考生冲刺策略,致胜高考

  潜能挖掘出来,考上理想的高校?高考专家指出,要想在最后的备考中获得极大提高,适当的复习策略至关重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同层次的考生应使用不同冲刺策略。

  1、尖子生:在做题细节中升华

  高考专家认为,尖子生要注意细节和做题速度的提升,在考点上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加强。通过真题试卷的整理牢牢抓住考点应用方式,加大对小题的重视,尤其是选择题、填空题。注重总结平时的错题,查漏补缺。现在高考中的偏题、怪题、难题越来越少,因此尖子生不要忽略基础题。

  作为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尖子生,应该意识到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是有效的。“听讲”的意义在于必须突破“听”,要把这个过程变成考验基础与思维能力的“演练场”,利用老师讲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变被动为主动,找准自己在方法上的特点,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2、中等生:从思路上寻求突破

  高考专家指出,中等生更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强化记忆,重点突破,同时淡化怪题、难题、偏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做题训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争取基础题满分、中档题不失分,难题能拿几分算几分。在最后不到两个月里,中等生最好不要去碰难题,但在考场上碰到难题不要胆怯,努力争取拿分。对于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果断放弃,迅速转入下一题的解答。

  此外,还可以分科目列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掌握的部分罗列在表格左边,将最薄弱的环节罗列在表格右边,形成动态管理,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加强优势,弥补弱项,争取提分。

  3、差生偏科生:从基础题着手

  如果基础不好,读题有困难,建议这类学生坚定不移地先复习基础知识点,然后做简单、中等难度的题,注重题目的思想和信息处理。要力所能及地进行复习,不要盲目啃大题难题,不要关注难题、“变态题”。

  同时,高考专家提出,偏科生可多做些典型题,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规律和原理,把主干摸清摸熟,从对知识“点”、“线”的巩固拓展到“面”,在遇到较新、较灵活的题目时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不是手忙脚乱、心惊胆战。

  高考倒计时24天:冲刺阶段各科实用提分技巧

  现实中,考前的这段时间,多数考生很难保持清醒。

  即便是高分考生,他们想做很多事情,结果往往停留在表面,随着时间一天天飞速流逝,有的考生压力也越来越大。

  也有很多中等成绩的考生,他们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的努力,属于自己的备考时间越来越少,一样想加把劲,甚至有的在悔恨中学习。

  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觉得二模成绩在进步,有信心倍增的,也有想当然的。

  不管怎样,考生在考前这段时间要保持清醒,只有清醒才能高效的去备考。

  一、清醒地认识高考形势

  很多学生梦想着名校,也暗暗的努力,可是你的梦想需要分数来体现,分数直接体现竞争力,高考在竞争力上,体现了一句重要的话:“某科只要错什么题,这科就作废了”,是的,没有竞争力,还不作废吗?

  例如就拿数学来讲,按照2015年情况:

  理科高考数学140分:1775名。

  北航对应的录取排名:1469名。

  央财对应的录取排名:1723名。

  所以数学140分,仅仅从数学这科的优势上看,考北航、中财都不具备优势。

  那么在平时的备考中:

  为什么说,一些普通中学学生考名校难度越来越大了?

  就拿数学第20题或者第19、18题最后一问来讲,有太多学生没有竞争力,在这个几个题目方面,一方面内心对这些题目有阴影,觉得就是难题,一方面平时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质量和高度都不具备。

  但是他们普遍存在这样的思想:某某题不是你该想的。

  其实,对于现代化高考来讲,就你不该想的那个题,分数你拿不到了,这科在考名校上直接就失去了竞争力,或者可以说,这科就“报销”了。

  因此要清醒认识到,高考的竞争的形势。

  并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哪些优势,才能达到理想学校的要求。

  二、清醒认识自己优缺点

  考试在即,这个优缺点仅仅局限于拿分的能力。

  作为一个考生,即便是成绩优秀的考生,在考前这段时间,也要按照题型梳理一下,看看自己不同题型的得分能力怎样,具体化、明确化。

  在不同的题型把握上,存在哪些不足,能解答哪类问题等等。

  当然对于优秀的考生来讲,文科生要关注,为什么一些解答题拿不到满分,是角度问题,还是语言质量问题,还是答题准度的问题。

  理科优秀的考生,化学主观题做得是否完美,生物主观题答题能力怎样,这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照答案来全面梳理。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不足,还有哪些不足可以求助外界资源例如学校老师等。

  清楚哪些是自己力所能及可以解决的,哪些是解决不了的。

  三、清晰考试的方向。

  众多考生依然在盲目做题,哪些是考试需要,也不够明确。

  最忌讳的就是考试要求考的内容,你不能更好学到,例如:

  文科综合的命题特点:

  历史:

  (1)内容方面:强调考查主干知识、学科基本能力,现实中考(微博)查学生对知识学习,知识(背后)的学习心得、悟到的方法和道理。例如说:

  关键词一:可行性

  关键词二:最大化

  关键词三:局限性

  (2)落实“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到题型中。

  (3)紧紧围绕“四项能力”进行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几乎每道题都是由新材料构建而成,如果没有对信息准确理解,就无法调动知识。

  地理:

  (1)指导思想:坚持能力立意,注重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导向。

  (2)命题素材选择: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关注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从地理视觉解读身边现象。

  (3)客观题:均贴近生活情境,运用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解决现实问题的类型。

  (4)综合题:力争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分析。

  理由:给不同学业水平的考生提供施展的空间

  帮助落后的考生树立信心

  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因此对于理科生来讲,

  需要注重:

  1、打开学科和自己的局限:

  例如物理:很多学生怎么学都定型了,定型的因素有:

  (1)高考中拉分点你拿不下(考老师)

  (2)高考中注重思维的部分有欠缺

  (3)加上自己的想当然性格。

  因此怎么训练都到一定顶端了。

  一定要明确竞争的残酷性,稍有不慎,这一科在高考选拔中就失效。

  2、拉分点明细话,给大家物理第24题明确的方向:

  (1)磁流体发电机工作机制

  (2)形象的方式去理解光电效应发生的过程和规律

  (3)波粒二象性的讨论

  (4)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3、实验创新部分

  对于化学,再一次强调:

  高考就是要淘汰(80分——93分)这批学生(985、211院校)。

  因为:

  (1)性格上觉得自己基础还行,但是缺少追求完美的习惯,考试的时候这里被扣一点那里被扣一点,加起来分数就多了。

  (2)对要求不高。

  (3)针对性训练不强。

  因此说,对于这批考生来讲,在考前这段时间内,必须要改变,否则化学上等于无优势。

  生物学科:

  考生最大的拉分点在后面的压轴题,建议大家接下来围绕这些内容训练:

  (2)主观题的答题中用到的得分元素。

  (2)实验部分:

  变量分析与实验的目的确定

  实验原理的表述

  实验选材及实验步骤的完善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的得出

  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评价。

  四、清醒定制训练目标。

  考前这段时间,面对大量的试卷,如果仅仅局限于完成任务,或者形式化的训练,那么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训练,例如:

  (1)训练时间把握和分配能力

  (2)对某道题得分能力专项训练

  (3)对会而不对的情况进行专项训练

  (4)对答题严密性专项训练等等。

  二模仅仅是一次测试,面对二模成绩,考生更应该看到23天后的高考,因为毕竟是考后填报志愿,高考的成绩当然是最重要的,要想更好的参加高考,让自己清醒,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选自云天高考博客。

    452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