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学生有哪些学习方法

欣怡分享

  刚升初一的同学们,要根据初中课程特点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学生的学习方法

  1、掌握初中学习五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

  初中学习不同于小学,只靠上课认真听讲是远远不够的。初中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掌握以上五个环节,课前预习是为了上课听讲更有针对性,课后复习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做作业是为了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总结则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把握。这样环环相扣,才能真正的将所学的知识吃透,学懂。案例中的王某就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这就严重影响了其听课的效率,所以即使他上课听讲很认真,成绩仍然不易提高。当然,五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还是听课,认真的听课配以其他四环节作辅助,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这五环节的精力分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2、建构知识体系

  每一个学科都要它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参考课本的知识体系同时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好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有助于我们将知识存入我们的长期记忆中。没有建构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同学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时间也花了,苦功夫也下了,但学过之后却一塌糊涂,而且知识越多头脑就越混乱。还有些学生边学边忘,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这样的学生也是因为没有将知识编织成网络来理解和储存。

  3、模仿和积累典型例题

  例题是对知识的涵盖和延伸。从例题中我们可以了解知识的具体应用。所以掌握了例题的思路和解法也就是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因此,初一学生在刚刚开始适应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模仿是非常重要的。模仿例题中给出的思考方法和规范的解题步骤能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另外,在模仿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将其内化积累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我们才能灵活的运用它。

  4、勤于向老师同学请教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再聪明的人也会有不懂的问题。初一学生也不例外,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这时,我们不能害怕丢面子,被嘲笑而不去请教老师的同学。这只能使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自己会不堪重负。要勤学善问,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独立思考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也要勤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误区,也会学到自己没有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进步。

  初一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

  1、学习没有自己的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只有指定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的计划才能让学习进度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有些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整天忙于应付老师的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学习安排。对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只是一味被动的听老师的指挥和安排。这样的学习方法在课业繁重的初中显然是不适合的。

  2、没有形成知识结构

  初中的学科增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变得紧密,学科内容也逐渐加深。这就要求学生在把握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形成知识结构,对知识能融会贯通。而大多数初一学生还保留小学时的学习习惯,不善于思考和总结。这就导致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像一盘散沙,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很多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很好,但综合考试成绩却不是很理想的原因。

  3、习惯死记硬背

  初一的学生大多习惯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即对任何知识都很少去理解,而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也叫机械性记忆,它是指不加思考和理解的重复性记忆,这是记忆的最低形式。这种形式的记忆不讲究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种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初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不能科学利用时间

  到了初一很多学生会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尤其是那些在班级中担任班干部的同学,他们往往不能合理分配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就像案例中的王某,担任文体委员,平时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如果他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的时间,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到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效率不高,导致成绩仍然不见提高。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不抓紧时间学习,临到考试开夜车,手忙脚乱。这些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表现。

  小学时的课程内容都很简单,学生仅通过课上认真听讲就能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初中则不同,初中不但课程内容加深,每节课的知识容量也比小学时增加很多。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预习和复习,带着问题听讲,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大多数初一学生则没有这种意识,课前不预习导致课上很多问题听不懂,课上不会记笔记,听完课就完事大吉。这样只会导致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最终丧失学习兴趣。

  初一学生学习习惯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很大好处,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会终生受益。

  3.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坚持住、写下去,练得就是能力。

  4.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每一天、每一节自习课都要提前有目的、有计划,计划要包括时间、内容、方式、落实情况的检查手段。

  5.适应老师的习惯。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教学方法各有特点。一方面老师会努力采取措施适应学生,但却无法适应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要适应老师,长大了才能适应社会。更多家长学习内容请添加天利教育学校公众号

  6.预习习惯。很多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形成了预习、自己钻研的习惯。每天都要给自己留出预习的时间,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

  7.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用脑的习惯。课堂是我们活跃思维、积极同教师和同学进行交往的时刻,只是专心听而不能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并参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讨论等活动,并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8.及时总结复习、用好课本的习惯。“学而时习之”,我们要遵循学习规律,及时复习,当天任务当天清。要会根据自己实际,经常进行章节的总结,在总结时要把课本的整个体系通过目录认真看,各部分不能割裂开。

  9.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同学都有,要学会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要及时捡回来。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大的进步。找到可以接受的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进行研究,为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多找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成功学生公认的好习惯。

  10.做好小事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尖子学生做尖子学生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成,低不就,上不去、下不来。

猜你喜欢:

1.初中学霸的高效学习方法

2.初中学霸的学习方法

3.适合初一新生的学习方法

4.初一新生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

5.初一各科高效学习方法

    383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