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现在的孩子大都不爱学习,有些孩子非得父母逼着学习才行,,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该怎么办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1.父母自己先对学习感兴趣
父母要经常读书、读杂志、参加成人培训班,向孩子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经常谈论令你感兴趣的事情:园艺、制作模型、天文或任何事情;与孩子一起唱歌,念韵律诗和歌谣;告诉孩子你所学到的各种新鲜有趣的知识……经常询问孩子在学校里学到哪些新知识。让孩子感觉到你对学习的兴趣,他自己就会被感染。
2.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直到发现兴趣所在
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从他感兴趣的事入手,然后把兴趣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期间,家长的参与也是比不可少的。例子:我女儿小时候喜欢唱歌,每天睡觉前唱或教我唱首歌再睡觉,我之后又特意找有她会唱歌的歌词写的故事书,加到晚上睡前的活动中,现在她也非常喜欢看书。
而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儿的孩子,能够做实验不用担心被嘲笑是非常重要的。尝试不同的事情直到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一路尝试他们也会一直在学习,一旦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就会加速前进。
3.引导孩子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只有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可能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这样问:“宝宝,感觉怎么样,背完这首诗你是不是很快乐。”这样主动引导他,让他主动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学会了一首诗,让他体会到那种成就感,价值感。
引导孩子体会学习快乐,关键是让他主动体会,这样他才会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导了,他自己也形成了这样主动体会学习快乐的思维模式,那么他学习上的进步,就会不断地凸现出来。
4.走出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从多方面、多渠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成更有情趣、更丰富多彩的过程。如有意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带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兴趣,让他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热爱,渴望获得知识。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如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阅读课外书等,帮助孩子掌握和积累知识。
5.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
让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计划也许会使他爱上地理;让孩子学会剪报也许会使他留意政治、新闻;领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学习的时间;留意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平时散步、购物、访友时拐进书店,浏览群书……说白了就是活学活用,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1、及时复习的习惯。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2、主动识字的习惯。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
3、提前预习的习惯。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还能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4、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5、 规范书写的习惯。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6、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7、口语交际的习惯。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其实教育孩子重在引导!
首先家长应该调整心态,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那样。孩子生活在巨人世界里,内心非常脆弱。在具体操作上,以正向激励为主,告诉孩子怎么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适当的提醒作为补充,既给孩子面子,也要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体验。
引导孩子爱学习的原则
原则之一: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学会信任: 充分给孩子信任的眼光,手势、语言和信任的力量。在孩子表现不尽人意时,更需要家长支持,让孩子看见家长就浑身充满力量。
学会自豪:就像是孩子刚出生,每个家长都为自己创造的“生命”——孩子,而感到自豪。自豪到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会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他自豪一样。
学会崇拜——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的。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各有所长,彼此不同。还是回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状态,看到的不是孩子身上的不足而是美好前景。孩子就在这种充满欣赏的环境里成长,最终不知不觉学会了说话和走路。
原则之二: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尊重:如果仅信任孩子而不尊重,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孩子也不会认可。要看得起孩子,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他,替他做主,不关注他的 心理需求,当他是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打骂
学会倾听:倾听是尊重的标志之一。注意听孩子讲话,关注孩子的心情,在学习生活方面,替他排忧解难。通过倾听,你了解了孩子,他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他豁达坦诚的品格。
学会请教:向孩子请教,就是研究孩子是怎么想的,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么,教育是互动的过程。就像农民种庄稼要知道需要什么最好的养料一样,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
原则之三: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学会感激:孩子小时,哪怕在大人身上拉屎拉尿,家长都毫无怨言。孩子大了,家长不在感激孩子的生命,也不在爱孩子,而是爱分数,爱自己的面子,孩子内心充满失落。 学会陪伴:多与孩子平静的谈话。不在用时多少,而在用心多少。只有陪伴才有沟通,了解孩子、引导孩子。孩子也可以增长知识,学会沟通的本领。一个善于沟通的人肯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这三个原则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这三个原则体现了一个“爱”字,对人不对事情。
原则之四: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激励:在看得起的前提下,告诉孩子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不要只是禁止孩子不许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却还是不知道。
学会发掘:家长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闪光点不断赞赏,反复激励,给孩子被发现、认可、重视的感觉。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这方面找出闪光点,甚至可以小题大做、无限夸张。
学会分享:共享孩子成功的喜悦,要不断的让孩子看到成功,这样孩子才会坚持努力。过去说的是:不努力就不成功;现在应该是:不见成功就不会努力!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原则之五: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宽容:不等于放任,该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满足孩子精神需求。而不是无条件的满足物质需求;宽容意味着先接纳、后升华。
学会反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得人。遇到问题不是问孩子怎么了?而是我们自己怎么了?
学会等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则不达,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孩子改缺点的规律是: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
原则之六: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提醒: 孩子犯错误,要适当提醒作为补充,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体验。也可以直接批评。但要平等朋友式的,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
学会批评: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前提。如:故事性批评;幽默性批评
学会分担: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分担忧伤,继而鼓励他从失败中站起来,在分享他的坚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