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

威敏分享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小学科学学习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关于小学科学学习方法,供你参考。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篇一

  一、解决质疑引向目标

  “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主动参与教学动态过程的关键。“思起于问,源于疑。”在有效课堂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师生问答一统天下,就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营造氛围、创设情景、倡导自主探究、规范引导,使学生敢疑、想疑、能疑、善疑。

  科学课堂会有很多的意外生成,此时除能放手质疑外还要能通过质疑。(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提问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活动,科学课堂会有很多的意外生成,此时老师就是要通过提问来将学生引向目标)。

  例如,我在五年级上科学课时遇到这样的问题,利用气球的反冲力让小车动起来,同时介绍到火箭、喷气式飞机都是利用反冲原理来运动的。这时有学生突然质疑:“老师,喷气式飞机能运动起来,是因为机舱里面装了很多气球么?”这时我就顺着这位同学的思维方向,多讲解了一些关于反冲力原理的案例,让学生对于反冲力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对这位同学的质疑给予表扬,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像他一样多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提出自己的不懂,表示自己的异议,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学中我要通过创设质疑的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中,启发、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索,从而使学生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科学离不开图形,比如物质科学中的机械设计,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地质科学中的地形图、气象图,生命科学中的人体系统图、各种植物或动物的结构图等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或记图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要求的画图和识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根据理解和记忆将不完整的生物图、地质地理图等填涂完整。例如,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科学的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科学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

  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还可以设计探究有关生物、地理和化学等相关实验和调查。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四、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通过这些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在学习科学的道路上,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稳扎稳打,要有信心学好它。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篇二

  一、发现问题。学生在这节课学习之前,从生活中,从科学课的学习中,就已经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但是,此前的学习都是对电和磁分开来进行探究的,从来没有考虑过电和磁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这样就在我的引导下提出了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电和磁有关系吗?

  二、提出假设。问题提出后,学生们马上就炸开了锅。电和磁这种现象,学生们感觉很熟悉。学生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用电器,手边的文具盒里就有磁铁,可是它们之间到底是有关系还是没有关系呢,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于是,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始了推测,有的觉得电和磁之间没有关系,也有的觉得电和磁之间有关系。

  三、设计实验。争论了一会儿后,学生们发现,电和磁之间有没有关系,光凭嘴说是没有用的,必须得有事实来证明。于是学生们开始找寻证明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电和磁的特点。通过回忆此前学过的电学知识,学生们想起能够点亮小灯泡的电路里有电流。至于磁铁嘛,指南针就是一个磁铁,而且磁铁还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于是实验方案很容易就找到了,在通电导线附近放置一个指南针,如果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就说明电和磁之间是有关系的。

  四、动手探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果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但是有少数学生的实验中,指南针的指针没有明显的偏转现象。这时,我发动指针偏转的小组同学帮助或指导指针没有偏转的小组重做实验。

  五、分析结果。实验完成后,全班首先对第一次的不同现象进行集体分析。同学们发现,如果导线与指南针指针方向正好垂直的话,导线通电后指针不会偏转;如果导线与指南针指针方向不垂直的话,导线通电后指针则会偏转;如果导线与指南针指针方向正好一致的话,导线通电后指针会剧烈偏转。

  六、得出结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最终全班同学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电流可以产生磁性;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

  七、迁移应用。为了巩固知识,也为了考验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电磁感应,我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用完了的废电池,一点电都没有了吗?能用我们的导线和指南针检测一下吗?

  通过最后的一步——迁移应用,让学生们又兴致盎然起来,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开始了新的一轮科学探究。学生们就在这样不断循环的学习中,将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渐掌握熟练,将科学知识逐渐装入脑海,将科学探究的精神逐渐传递下去。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篇三

第一是预习环: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学生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工作。所以,预习实际上是学生进行课前自学的一种良好形式。

  2在21世纪,信息激增,日新月异。因此,为了不成为功能性文盲,帮助孩子“学会学习”是极为重要的,而预习便能使孩子的自学能力得以增强。另外,预习能使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讲。

  3孩子也并非每天都需要预习,一般在上主要科目的新课之前需要进行预习。家长要抓一下孩子的预习习惯。

  4预习首先是通览教材,初步理解其基本内容和思路,如果发现新课所需的某些旧知识欠缺或遗忘,就查阅、补习。可试做习题,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之处,做些简单的预习笔记,以便听课时用。

  第二是上课环:

  1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这一环。

  上课正确的做法是:

  2——带着问题上课。如果孩子带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就保持着较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孩子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重点、难点和要点。要学会放松,因为一节课始终绷紧了弦是不可能的,所以调节课上不同阶段的紧张程度便很重要。一堂课的开头结尾常不可忽略,需要认真听讲。

  3——紧抓老师思路。学生听讲须注意教师讲课中的逻辑性。如果听时遇到某一问题没听懂可迅速记下来,此时不必死钻“牛角尖”,还要顺着教师的讲解去听,那个问题可相机思考或提问。

  4——要当课堂主人。听讲时学生必须发挥主体作用,认真思考教师提的问题,仔细观察演示或实验,大胆提问,大胆发表看法,积极参加讨论。

  5——养成笔记习惯。学生课上要边听边记,以听为主。记录时善用符号,简洁明了,迅速整齐,可有自己的批语,重点处用重彩或着重符标明。

  第三是复习环:

  1  复习是学习过程5环中的中间环节,承上启下,十分重要。学生在复习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对知识运用的技巧,进而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系统化,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为自己所有。如果您的孩子平时不复习,考前突击;不会做题了,才想起要复习;复习时一味死记硬背,没有章法,就要进行教育。可以指导孩子可以掌握以下复习要点:

  2——多种形式复习。复习是对信息的重新编码,可采用看、听、记、背、说、写、做等多种形式复习整理知识,不必一味机械重复。科学指出,复习的效果在于编码的适宜性,而不在次数。

  3——当天进行复习。要求孩子听讲之后尽早进行复习,可减少遗忘。同时可使新知识联系起来,搞清楚知识前后的联系和规律。

  4——单元系统复习。这一般在测验和考试之前进行,这种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要抓重点和难点,并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对错题进行再次练习被证明是提高成绩的法宝。

  5——假期不忘复习。每年的寒署假及劳动节、国庆节学生闲暇时间较多,家长可以督促和提醒孩子,除完成作业外,应适当复习,防止遗忘。在节假日,孩子还可以适当阅读课外书,加深和拓宽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

  第四是作业环:

  1 小学生通过做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而且学生可以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有利于其能力的培养。指导要点是:

  2——先复习后作业。就是说,先看书,后做题。这样可以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3——认真高效检查。做作业态度要认真,独立完成,注意审题,言必有据,推理严谨,写字工整,最后要检查作业是否有遗漏和错误。您如果看到孩子先玩后作,边玩边写,拖沓分心,那是做作业的坏习惯,必须要求孩子改正。

  4——仔细研究批语。教师的评语经常言简意赅地点出问题所在。家长要告诉孩子,应认真研究批语,更正错误,深思熟悉。作业应保证完整,分门别类,到总复习时,便可随手拿出来参考。

  5做作业是小学生的重要工作,要循序渐进,注意阶段性,不必刻意去寻找偏题怪题;要变换形式,注意多样性,题不在多,在于不同变式;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不抱单纯任务观点做题,而是把做作业看成对自己能力的检验;要求孩子独立答题,注意自主性,不依赖他人,宁做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6著名科学家黄昆先生说:“我刚上中学的半年是住在身为教授的伯父家。他见我放学后很空闲而询问我。我说老师安排的数学作业我都做完了。他说那不行,数学书上的题自己都要做。从此,我就按他的话做了,其影响深远。这不仅使我做数学很熟练,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且由此我习惯了下课就忙于自己做题,很少去看书上的例题。后来我回想,总觉这一偶然情况有深远影响,使我没有训练出‘照猫画虎’的习惯。”

  第五是小结环:

  测验与考试前后,是学习小结的时机。小结是学习某过程的终结环节,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结,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对今后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家长可以指导孩子:

  ——进行系统小结。通过系统小结,以使自己的知识系统条理化,实用化。做好小结,迎接考试。

  ——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检查。考试时学生要认真审题,想不起来的先放下。紧张而不慌乱,沉着而不懈怠。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步骤完整,格式正确。学生不得考试作弊,也不得协同别人作弊。

  ——做好考后分析。拿到批阅后的试卷时,看了自己得的分数之后,重要的是对考试进行分析。改正错题,认真研究,找出自己学习中的漏洞。自己做对的题也要分析,看看自己表达论证是否清晰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捷明了。

  以上5环,如奥运5环旗上之5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家长指导孩子抓好学习过程中这5环的良好运行,必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之目的。

  方法不对,越学越累;方法如对,事半功倍。如果把学习任务看成是过河,那么,学习方法就是桥和船,不讲究方法,过河就不可能。

    274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