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习:方法与它的误区
无论在哪学习,学什么,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节省我们很多的吸收知识的时间,让我们的学习效率更高。很多同学都会提前预习课文,那么如何预习课文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率,学到更多的知识呢?本次经验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预习课文的好方法。
提前多久预习?
很多学生喜欢头天预习第二天要学的知识,但这要做,一来时间仓促,不一定天天都抽得出时间,二来预习的知识比较少,比较零碎,不易形成整体联系,让人感觉烦琐。这样子预习,要长期坚持需要很大的毅力,但效果却可能很小甚至感觉没效果。另外,有些知识可能需要在大脑中酝酿很久才能发酵,才能理解更深刻。因此,最好不要只比正式学习提前一两天预习,首次预习至少提前一周甚至一个月以上。
预习一次还是多次?
一 预习的本质是自学。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的不足,在预习中不仅很难把知识全部掌握和理解透彻的,而且甚至抓不住知识的重点,提不出针对性的问题。解决之道是多次预习:可在学期开始时,就将整本教材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学期中利用周末时间,把接下来两三周要学的内容预习一遍;平日里,课间间隙或自习时间,再抽点时间快速预览一遍。这样,到正式学习时,至少已预习了两到三遍,最初绞成一团的知识可能变得有条理,刚开始的难理解的问题变得比较清晰,而仍然存在的疑惑才是听课时要关注的重点。若在听讲之后,仍有不懂,也容易向老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得到老师简短而精确的指点。
二 一些不爱预习、不善思考又爱提问的学生,经常纠结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去追问老师,这既让老师疲于应付,自己收获也不大。俗语有言:寻求帮助之前,请先自助。同样道理:向老师提问之前,一定要先有自己的反复思考。而要反复地思考,就要反复地预习。
预习的手段:
一 在网上搜“如何预习”,得到的全是教你预习时如何作笔记、如何总结归纳、如何准备问题、如何记忆背诵等技巧,这样的预习不就是全盘自学吗?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这样预习的。天天被作业伤透脑筋的学生,也是没有时间来这样预习的。
二 预习时,应尽量用朗读、速读、筛读等费时比较少的方式预习,少用或不用精读、笔记、背诵等费时费力的方法。
但是,如果学生能力足够,时间也充足,能不能在预习中对课文进行精读,作笔记甚至背诵呢?当然可以。不过,如果是我,就算是要去全盘自学一门知识,我也会把书先浏览两三遍后,再对知识进行标记笔记,总结归纳。这不是能力和时间的问题,而是如何学才更轻松的问题。
不同科目用不同的手段来预习:
一 语文和英语的预习,多用朗读。一节朗读课的时间,可朗读五六篇文章。此时,不要反复朗读同一篇课文,也不要只读正在学的或已学的课文,而要把朗读重点放在将要学的课文上。例如学第5课时,就把5-10课拿来朗读,等到正式学这课时,已经提前朗读过多遍了,拗口的字词已经顺口,对文章的感觉和意义理解也有了很多积累。老师讲授时,才能唤起更多的共鸣。如果有音频材料,也可听和读交互进行,效果更好。
二 理科特别是数学,教材内容可分为概念引入、公式推导、例题讲解。在快速阅读中,很多知识可能不那么容易读懂,也不能迅速应用刚看过的前半部分的知识来理解后面的知识。此时,可对内容进行筛读和跳读再加上多次阅读。第一次阅读时,重点阅读比较好理解的文字部分,内容主要是如何根据前面知识或现实问题来引入新知识的相关概念等。第二次阅读时,可增加阅读公式的推导部分。第三次阅读时,再涉猎例题的解法。与此同时,可搜集书中公式和反应方程式,在草稿纸上以练字为目的进行抄写。多抄写几遍,就能迅速熟悉书中的符号系统,降低阅读的难度,同时,还能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公式记熟,甚至大脑中还会不由自主地在公式间进行简单代数变换和推导呢!
预习的后期,也可预览一下课后的习题。同样地,可以只是浏览而不用去思考答案,大脑会对这些题目不由自主地进行一些自动加工。等到做作业时,会更容易想出答案。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一 既然预习要多次,如果时间充足,可不可以在一天之内,就把一本书反复预习两三遍呢?虽然你可以这样做,但不推荐。有些知识,需要在接触后过一段时间才能恍然大悟。在这段时间里,就算再努力,也仍可能是半懂不懂的。一天之内集中多次学习,虽然要比只学一次要强,但对知识还是理解不深。另外,在一天之内集中多次学习,当时记得东西可能比较多,但七八天后一样会忘得差不多,所以刚过两三天你就不得不及时去巩固复习,不然会觉得辛辛苦苦记住的东西忘了多可惜。若只看一遍,本来就没记得多少东西,过两三天后再看第二遍,或者过一两周后再看,其效果差别都不大。最重要一点是:通过这样分散学习,一旦记住了的知识,是很不容易遗忘的,就算遗忘了也很容易再用同样的方法捡回来。
二 同样的道理,抄写公式和方程式时,每天最多只抄一遍。不过公式可以连续几天每天都抄,而对教材的阅读,至少要间隔几天后,再阅读第二遍。
预习的重要性远大于复习和做题:
不要纠结过去基础差怎么补和作业怎么做得完,一定要把后来要学的内容拿来预习,哪怕是上课前抽几分钟把这课内容速看一遍,听课效果也会好很多。只有在将来学习中不欠账,才有时间去补过去欠下的账。
即使是在高三阶段,所有知识已全学过,在老师的带领下复习,此时一样需要预习。经常把老师将要复习章节的相关材料快速浏览,了解每个阶段复习计划、复习内容以及要做些什么样的题。这样才不会在学习中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才能把更多的知识互相连贯起来,才能根据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方法与误区的总结:
预习方法的可行性:用精读、笔记、背诵的方法来预习的方法,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实施,也不是每个有能力的学生都有时间来实施,因此,其可行性较低。再好的方法,说起来是天花乱坠,但不具有可操作性,也是毫无意义。
预习方法的效率:即使用精读、笔记、背诵的方法来预习的方法对某些学生来说可行,但其效率并不一定很高。大多数知识都无法只经过一次预习,就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多次预习和分散学习,效率更高。
预习的常见误区:用精读、笔记、背诵等费时费力的方法来预习;只提前一两天来预习;只预习一次;在一天之内反复预习同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