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预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让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让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认为:“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一个学生在中学生阶段的学习只有几年,而当他们离开学校以后,不断学习以及工作的时间将是几十年。如何使中学几年的学习着眼于离校后几十年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措施就是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仔细品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会发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标准》的突出特点。《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自主学习放在了首位。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实质上是学生自学的开始,良好的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它虽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却影响着教学的终端效果。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渴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的知识,竭力地运用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有利于培养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就特别重视预习,认为“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①预习的宗旨是让学生“动天君”,“动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 ②借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自学探求习惯。一篇课文,学生应该懂得而未能自行解答的,应该让他们尝试一下如何弄懂。“他们经过了自己的摸索,或是略有解悟或者不得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和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 ③另外,“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 ④可见,预习是听讲和讨论前的准备,是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落实学生本位,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现在有的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预习,在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情况下开讲,不仅增加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而且往往费时多,效果又不好。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把预习放在课外进行,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余负担,而且由于教师失控,学生的预习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很难达到真正的训练要求,因而预习很难到位,时间长了,学生还会丧失预习的兴趣,这些都对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求能力极其不利。
对课前预习的重要,许多同学也都能认识到,在写学习计划的时候,也都能提到,但就是实际中做得不够,或者不能始终坚持。大家可能都有一种感受,对课外读过的东西,往往津津乐道,印象深刻,而对课本中学的东西,却茫然不知,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就是因为课本中的东西往往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强加给自己的,而不是自我感受,自己探求获得的。课前预习不仅仅只是明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做到听课有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培养自学能力,获得读书的乐趣。如果能坚持预习,把预习中获得的东西和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那感受,那印象,那乐趣肯定不同凡响。
为此,教师的教学要在预习上下功夫,做文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以便于学生操作,提高预习效果,同时使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预习的指导
有效的预习是有利于过程教学的。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预习,并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摸索,围绕预习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让预习落到实处。
1、课题查读
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关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介绍一些资料,甚至把学生不易借到的资料借给他们。另外还可以借助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为此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2、认读感知
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首先应自觉主动地去扫清文字障碍。这是认读课文的基础。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去做,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备齐《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仔细查阅课文中遇到的生字新词,并将关键字词的注音和释义注到课文中。这样,有利于作品的理解,便于记忆。这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整体把握文章的第一步。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口齿清晰,读出语气,读出情感,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这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是表层的、粗略的、感性的,但却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必要基础。因为这时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带有整体性,便于学生在后面的阅读中能从整体出发理解课文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致有肢解课文之弊;同时又使而后的理解分析始终伴随着具体的感性材料,可无架室分析之虞。
3、思考问题
这是预习课文的一个重头戏,要求学生边读边想,通常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思考:1、文章写了什么?(什么?)2、怎样写的?(怎样?)3、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如果对三个问题都能作出正确圆满的回答,对课文阅读理解的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这三个问题只是规定了思考问题的大方向,要求还比较笼统,在进入到具体文章的阅读时,还必须根据文体的特点,把它们化为一串要求明确具体的小问题,才便于操作。比如侧重于记事的记叙文为例,三个问题可以具体为:
什么?――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什么人物?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如何?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东西?……
怎样?――文章按怎样的顺序叙事?怎样安排材料的?怎样在叙事中写人?怎样展开描写?语言运用有怎样的特点?……
为什么?――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叙事?为什么要这样展开描写?为什么要如此表达?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可按问题的顺序,边阅读边思考,边思考边回答,要求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并在书页空白处简要记下思考的结果。由于三个问题涉及文章的内容,形式和作者构思的意图,学生经过思考,对课文的认识就比较完整,深入了。
4、引导质疑
懂得质疑才是真正懂得学习。爱因斯坦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上看出重要问题”。宋代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质疑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发挥学习主动性的过程,是深化认识的过程。“问”反映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投入,思考和思维空间开阔的程度,问得越尖锐,越能反映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越能体现学生的阅读质量。真正有水平的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之上的。教师经常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以时日,学生不仅能有效地学得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批判性思维,培养自身良好的问题意识。
为了让学生勇于质疑,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1)教给质疑方法 教师要为学生指点质疑的途径,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比如,可以从课题上发问,从课文的内容上,语句上发问,也可以从标点符号的使用,写作特点上发问,还可以从某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发问。如在预习《荷塘月色》一文中,有个学生就问,第6自然段末尾“这时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蛙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中的“他们”指代蝉和蛙,为什么不写成“它们”?作者为什么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如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时候,学生就问到“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为什么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思维活跃。
(2)鼓励质疑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应表扬、鼓励学生大胆生疑,保护质疑 积极性。即使学生提出似乎幼稚的疑问,教师也要加以肯定、鼓励,消除学生怕问的心理,使学生肯把学习上的疑问向老师“曝光”。对那些不会生疑的学生,则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启发、点拔、引导,如课上多启发,课后多问问,作业时相机布置质疑作业等。其实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都会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越是基础差的学生越有可能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问题貌似简单,却是教师引出课文重点的契机。譬如鲁迅的小说《药》,在“谈药”一节,众多茶客中有一个不太起眼的人物“二十多岁的青年”,有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就问:作者安排这一人物何用?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它是直接向文章的中心而去的,是很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分析,便会认识到:这个青年同其他茶客一样不理解革命。同样愚昧落后,安排这一人物表明当时国民愚昧落后的程度之严重,不但中老年如此,连青年也如此。作者安排这个人物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经过教师的提醒和肯定,学生同样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价值所在。
当代教学崇尚学生主动学习,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这一点。只是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或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让学生来主动学习。抓好预习中的质疑这一环节,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关键的一环,这一步棋走好了,就会满盘皆活。其实,在课堂上,教师也会提出与学生类似的问题,但是换一个角度,由学生来提出,这就把由教师的思考变成了学生的思考。这种学习主体性的转移,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肯定,而且形式上也完全扭转了教师“导演”的地位,发问的主动权已经完全还给了学生。解决问题当然也完全依赖学生。教师在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则发挥着点拨、引导、深化以及裁判的作用,这就把过去老师的单边活动变成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学生从这种学习的形式中不仅成为了主体者,而且享受到了自己思考的价值被认可的快乐,作为教师也不断地被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而又有独创性的问题所激发,所陶醉,这是过去唱独角戏难以享受到的教学乐趣。
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学生掌握了一般的预习方法,还需要历练,使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⑤。这就需要恒心,要坚持不懈地“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了”⑥,学生身上才真正会有这种习惯。养成了习惯,也就培养了能力,真正是一辈子受用。
三、几点补充:
实践证明,指导学生预习,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极大的好处,但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预习尽可能地放在课内进行。学生在课堂预习,教师可以控制,教师可让学生在自读阶段完成预习任务。
第二,预习要及时检查,并进行简要的评价、总结,对于预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评价、总结要以鼓励为主,尽可能地调动和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预习时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要求,不能等同划一,只要学生尽其所能就可以了。预习的步骤和预习的过程要因人因文而异。
第四,学生在预习时,提倡同学之间互动,可先让同学各自预习,然后把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和预习中还没有解决和疑难问题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起到弄清疑难问题并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作用。
“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把预习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具体易行的途径。利用预习,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老师再创设一个平等、互动,充满生气的课堂环境,让预习过的学生能得到更大的发展,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同学在交流、协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让学生自主预习的建议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并不是老师放任孩子不管,孩子要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来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通过实施学习计划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来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断解决过程中的困难来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智商和情商。
二、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情境创设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思维等,激发学生的潜在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通过课堂创设情境感性的素材使学生养成理性分析的学习态度。也可以通过这种对知识探索的动机,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
三、充分落实自主学习
教师实施培养学生自主教学的时候,要立足学生、教辅材料、课标等全方位结合,要找准切入点。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点拨学生。要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养成思维缜密、步骤严谨的思维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自学习惯,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自主预习的技巧
老师应该循循善诱,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改变给老师学习的观念。
通过改变传统的上课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变得主动,不再需要督促才会想起还有学习没有完成。
要制定合理的学习安排计划,不要自由散漫的,要让学生真正把学习放在心上。
要实行鼓励式教育,学生不会不懂错误的地方,一定要耐心的教导,不要盲目的批评,要多鼓励。
学生在学校目的是学习,但是回了家也不能放松,家长要学会配合,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一起配合教师,让孩子爱上学习。
猜你喜欢: